常紅磊
澳大利亞RIM / 上海睿慕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設計總監
畢業於東南大學
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WACA)委員
上海市建築學會會員
上海市民建會會員
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認為「每一塊土地都值得被尊重」,恪守「設計定製」,注重全面深度挖掘每一個項目獨特的資源要素,「讓設計適應土地,創造溢價」。關注提供解決方案的落地性、創新性、可持續性,確保每一個方案都能夠切實滿足並超越客戶需求。
「項目就是建築師最大的營養品。」這是建築師常紅磊在16年的從業生涯裡,一直踐行的一句話。
從央企大院走到民營名企,又輾轉來到外企,他歷經了始於方案創作的設計全過程,不論是居住建築還是公共建築,各種不同的項目類型他一樣也沒落下,直至自己創立設計公司,常紅磊帶領團隊開始聚焦於以酒店商業綜合體一體化設計為主的全過程諮詢服務。
我們好奇這支僅成立了短短兩年半的年輕團隊,是如何完成了諸多優質設計項目,並贏得了客戶與合作夥伴們的一致好評?而常紅磊的誠懇回應似乎能提供一些關於應對現下設計大環境的思考和啟示:「優秀的建築師,應當具備思維的深度和視野的寬度。」
設計作品:遠大中心
「圖上的一根線,現實的一堵牆」
「我們作為建築師不僅要有創造力,
更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
﹀
常紅磊的職業生涯起點要追溯到1996年的一次「意外」:在他畢業那年,恰好遇上了高考的重大改革——高考後先填志願,再公布分數。一直對清華大學情有獨鐘的常紅磊因為考試發揮自我感覺不佳,而在填志願表時膽怯了。
當時常紅磊有一位同學的姐姐正在南京讀大學,並告訴他東南大學的建築系分數線很高,實力比清華都要強,「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很喜歡畫畫,於是就報考了東南建築系,誤打誤撞入了建築學的門。」
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建築學科和建築教育基地,歷史傳統悠久、學科底蘊豐厚的東南建築系始終強調沉穩務實的學術特質,同時重視培養設計素養、思維邏輯和思想方法。在入學的第一天,包括常紅磊在內的一眾學子就被這裡嚴謹的學風震懾住,「當時我們的第一節啟蒙課就是由學院的八大博導和院士們講授的,也是從那一天開始,我真正了解到『建築學是一門理性與感性、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學問』這句話的含義。」常紅磊回想道。
設計作品:海日山居酒店
設計作品:希爾頓酒店
揭開了建築學的神秘面紗,他對設計行業愈發心馳神往,5年的學習生涯為常紅磊奠定了堅實的設計基礎,也幫助他在畢業後迅速進入中建西南院大展拳腳。
常紅磊坦言自己剛工作時「野心」很大,「只要有機會就想多參與一些項目,想把每個細節都做得更『通透』。」在設計天府博物館項目時,他幾乎把西南院圖書館裡和博物館相關的書翻了個遍,一有機會就躲到檔案室裡「啃」藍圖,「那時候我就要求自己,每經歷一個項目,哪怕成不了這種項目類型的專家,也至少也要成為這種類型的專業人士。」
設計作品:知識城綜合體
設計作品:悅來城
設計作品:上林苑
在參與過博物館科技館、大學校園規劃、中小學、法院等多種類型的項目後,從方案、施工圖到現場配合的工作都讓常紅磊成長飛速,他也有幸在2016年轉入中建上海院,親身「見證」了中國設計大院的發展歷程。
在中建上海院,他第一次當了「官」——方案組組長,踏上了更廣闊的平臺,常紅磊也因此獲得了更多進行多種建築類型創作的機會。「多樣化的實踐讓我體會到設計是相通的。」
設計作品:卜落子村
設計作品:大沈馬莊
直至後來「親密接觸」地產開發各環節,並深入UDG和德國ECS公司繼續「修煉」,他始終秉持著挖掘每個項目獨特性的決心,通過綜合內外各種條件、依託技藝手段去找尋最佳的解決方案。「設計不是孤芳自賞,而是項目中的一個環節,需要站在全局看待,才能為業主找到最佳的落地方案。」
還在中建西南院工作時,當時的總建築師邱總曾告誡過剛入職的常紅磊:「圖上的一根線,可能就是現實中的一堵牆。」十多年過去了,他始終將這句話銘記於心,「我們作為建築師不僅要有創造力,更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RIM」是一種態度
「需要深度了解客戶的核心需求,
因為創新是源於對事物本質的思考。」
﹀
﹀
在從業十四年後,創業對於常紅磊而言實則是件水到渠成的事。他本來就有願望加入一家平臺公司,恰巧此時遇到了朋友的項目,綜合各方面的條件他發現時機也非常成熟,想著那就開幹吧!
他給公司品牌取名:「睿慕設計(RIM)」,RIM,是源自「Rigorous嚴謹、Innovate創新、Meticulous細緻」的縮寫。常紅磊告訴我們,最開始取名時其實沒有什麼想法,後來還是從眾多客戶的反饋中得到了啟發。
「『嚴謹』是指通過理性全面的思考為客戶為居民為城市創造高價值;『創新』是指通過對本質的思考,針對特定項目創造更有想像力、讓人感動的獨特空間環境體驗;『細緻』是指通過精準地控制達到設計的高完成度。Rigorous:嚴謹創造價值、Innovate:創新引領生活、Meticulous:細緻成就精品,這是客戶對我們團隊的普遍評價也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其實『RIM』就是一種態度,滲透在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
設計作品:浦江水晶客廳(在ECS工作期間完成)
在德國ECS設計公司工作時,常紅磊曾和團隊完成了一個位於浙江金華的浦江水晶客廳門戶建築,因項目所在地以「水晶」聞名,所以很容易想到在這個主題上做文章。
其中有家同時競標的設計單位設計了切割的異形玻璃體,「直觀」傳達水晶藝術。而常紅磊及團隊雖然從相同的主題出發,卻另闢蹊徑,選取「水晶藝術本質是光與影的藝術」的角度進行設計,通過幾個透明的建築盒子來展現水晶簡約純淨的美,「我們這樣的理解是『寫魂』而非『寫形』。」常紅磊解釋道。
這一方案迅速得到業主方認可,並在半年內就被建造完成,常紅磊也正因此意識到「需要深度了解客戶的核心需求,因為創新是源於對事物本質的思考。」在之後每次遇到新的項目時,常紅磊也都會首要考慮究竟該如何幫助業主實現他們「真正」的訴求。
設計作品:遠大中心(洲際皇冠假日酒店)
在進行日照市遠大中心的設計時,他們就遇到了這樣的機會和挑戰——項目開始階段,和業主共同探討項目定位,而隨著項目的深入,定位也在調整。常紅磊和團隊一邊梳理一邊思考,「項目本身處於城市發展並不成熟的區域,從近期看商業需求沒有那麼多;而遠期考慮,項目周邊已經有萬達廣場等不少商業規劃,供應量已趨於飽和,我們就開始考慮是否需要將原本的商業想法給弱化。」
最終,他們確定以商務氛圍為主要設計方向,打造包含200米超高層甲A辦公樓、洲際皇冠假日酒店、精品公寓、總部辦公、商業等在內的新型都市綜合體,以高低錯落的「無限盒」形式,為城市提供立體、生態的全新生活方式。
而從運營角度來看,複雜繁瑣的商業運營無形中也會給業主方帶來更多壓力,「這時我們會懷抱著成就客戶的理念,用我們的設計經驗,來助力他們成長。」
帶著策劃運營的眼光看設計
「唯有不斷創新,
才能迎合甚至引導不斷升級的酒店體驗需求。」
﹀
﹀
公司成立以來,常紅磊表示陸續完成或正在設計了許多酒店、辦公、商業、公寓、住宅、鄉建等項目,其中酒店綜合體佔比較大,這也變成了團隊目前的核心服務體系。「一個完整的酒店設計大約需要約30個專業工種的協調配合,是高度專業化的一個建築門類。建築專業作為設計的龍頭,對全過程要瞭然於胸,才能與各相關專業密切有效配合。」
UDG商業設計院工作的經歷,讓常紅磊自那時就意識到「術業有專攻」、「團隊力量大」。他深耕於商業設計的專業部門,像修煉「武林秘笈」一樣將各類研究成果融匯貫通,快速練成「專業基本功」,而隨著項目實踐的積累,也總結出了屬於自己的「設計心法」,「商業規劃的內核是價值規劃,價值規劃的核心是土地溢價。成熟的商業建築設計,要帶著策劃運營的眼光看設計,為設計而設計定然會摸不著北。」
設計作品:東方美學體驗酒店
RIM團隊設計的作品東方美學體驗酒店,是位於山海之間的休閒度假型藝術酒店,他們借鑑中式園林的造園手法,以連續遊廊的方式將六個大小不同、主題不一的園林院落鑲嵌在不同功能之間。空間布局充分考慮客人從到達酒店入口到入住客房過程中於各種不同空間中轉換的體驗,力求讓客人能在酒店的每一處體驗到當地文化及東方美學。
而另一類城市精品酒店——景瀾酒店,則緊扣城市文化精品酒店定位,延續城市文脈,並將多元文化融入酒店,為顧客打造休憩、工作、社交的「綠洲」,使其成為一個充滿東方美學精神、功能完善並能給旅居者及周邊居民帶來心靈歸屬感的精品酒店。
設計作品:景瀾酒店
在採訪的最後常紅磊表示,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酒店的訴求也發生著變化,酒店綜合體設計會向著多元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倡導社交和連結本地生活的生活方式體驗、更注重本土文化與獨特性、商務酒店的休閒模式、綠色智能健康需求、泛酒店開發等等都會成為未來多元發展的趨勢,「因為唯有不斷創新,才能迎合甚至引導不斷升級的酒店體驗需求。」
- END -
文字版權歸阿客工坊所有
圖片由常紅磊提供
編輯整理:賈銣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