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血漿中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濃度升高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增加有關,是死亡、心梗、心衰、卒中、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該研究全文發表於《柳葉刀》雜誌。
重要結果
研究者利用城市農村流行病學前瞻性研究(PURE)的子集數據,對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北美和南美的14個國家的10753例受試者進行了病例隊列分析。檢測受試者血漿ACE2濃度,評估ACE2水平的潛在決定因素以及ACE2與心血管事件的關聯。
平均隨訪9.4年發現,校正人口統計學和臨床危險因素後,血漿ACE2濃度與較高的總體死亡風險有關(每增加一個SD,HR 1.35,95%CI 1.29~1.43),包括心血管死亡(每增加一個SD,HR 1.40,95%CI 1.27~1.54)和非心血管死亡(每增加一個SD,HR 1.34,95%CI 1.27~1.43)。此外,血漿ACE2濃度還與心衰、心梗、卒中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當與臨床危險因素(吸菸、糖尿病、血壓、血脂、BMI)相比時,ACE2是排名最高的死亡(包括總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預測因子(圖1A~C),是排名第三的心梗預測因子(僅次於吸菸、糖尿病,圖1D),是卒中和心衰的第三大預測因子(僅次於收縮壓和糖尿病,圖1E、1F)。
圖1
在ACE2濃度決定因素分析中發現,排名最高的是性別,其次是地域血統、BMI、糖尿病狀態、年齡、收縮壓水平、吸菸狀態和LDL-C濃度(圖2)。男性、BMI較高、高齡、糖尿病、血壓高、LDL-C水平高、吸菸均與較高的ACE2水平有關。
圖2
臨床啟示
該研究是首次對作為心血管疾病標誌物的血漿ACE2濃度進行大規模流行病學分析,採用基於社區的前瞻性設計,以闡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反調節軸在確定心血管疾病終點中的重要性。
研究發現,血漿ACE2濃度與死亡、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異常密切相關,而且這種相關性獨立於傳統的心臟危險因素和BNP水平,表明了解和調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可能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
關於ACE2
ACE2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中的關鍵性酶,被認為是ACE-血管緊張素II-血管緊張素受體I軸引起的血管收縮、增殖、纖維化、促炎的內源性調節因子。ACE2能維持RAS系統的平衡。ACE2能夠催化血管緊張素I分裂成血管緊張素1~9,及血管緊張素II分裂成血管舒張劑血管緊張素1~7。
ACE2是反調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各種心血管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此外,ACE2是導致新冠肺炎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受體,因此,了解ACE2的功能和預後價值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 Sukrit Narula, Salim Yusuf, Michael Chong, et al. Plasma ACE2 and risk of death or cardiometabolic diseases: a case-cohort analysis. Lancet. 2020; 396: 968-76.
2. 葉秋芳, 何燕, 楊莉.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的功能. 中國老年學雜誌. 2016,36(2):48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