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不是對孩子最好的紀念,敢於活得有力量、有分量才是

2021-01-18 哈爾濱資訊站

2021年,新年伊始,元旦在家休息,我抽出時間把早已在書桌上擺放一段時間的一本《讀者》雜誌再次打開。

我鍾愛的《讀者》雜誌2020年22期有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失獨家庭的故事,一對年輕夫妻在失去女兒後的打擊和遭遇讓我產生共鳴:

剛剛過去的2020年,自己在哈爾濱、南京、雞西等地實地接觸那些失獨家庭,在線上與北京、浙江、山東、新疆、陝西、安徽等地失獨家庭網上互動交流,這其中有經過心理疏導、一對一交友互助後很快走出來的失獨家庭,也有自從孩子離去後一直走不出陰影走不出悲傷的家庭。

《讀者》雜誌2020年22期這篇文章有這樣一句話:痛苦不是對孩子最好的紀念,敢於活得有力量、有分量才是!

這句話就像給身邊的一些失獨家庭說的,特別是還在煎熬中的不幸家庭說的!

好文章需要分享、好文章需要傳播、好文章需要呈現給最需要的人,我把這篇文章濃縮、精煉(稍加改動)後奉獻給大家,也算是新年呈上一份遲到的禮物吧。

《愛的拯救》 讀者 2020年22期

瀋河和他愛人陳曦是這個故事的主角,2015年,他們小學四年級9歲的女兒在上體育課時突發急性心肌炎離開人間。

瀋河是個IT男,女兒是他的心尖尖,沒有了女兒,瀋河的世界塌了他也失去了理智,他把愛人陳曦也隔絕在自己的世界之外。

瀋河不許陳曦收拾女兒的東西,更不許愛人進女兒的房間,瀋河找不到任何出口,只能把責任都推到愛人陳曦身上。

陳曦以為他需要時間,可是,時間並不能撫平他的傷口,只會增加新的悲傷,瀋河將陳曦從家裡攆走陳曦只能租住離家不遠的陳曦賓館,每天夜裡瀋河都會給陳曦發女兒生前的照片,瀋河睡不著,也必須讓愛人失眠。

陳曦問瀋河到底想怎樣,瀋河說離婚,女兒不在了女兒沒了,瀋河他們的家也沒了。

離婚後陳曦每天像平常一樣上班下班,周末加入義工團隊,有時去海邊撿垃圾,有時去福利院幫忙,忙碌會讓她顯得充實而有用一點。

一年後,陳曦在義工團隊裡遇到瀋河,他看上去就像紙片人一樣,兩人打了招呼不知道說什麼。

活動結束後瀋河默默離開了,陳曦緊緊地跟著他眼淚滴滴答答地往下流,後來陳曦哭著跑上前去從後面抱住了瀋河。

自女兒離開後,他們從來就沒有擁抱過,更沒有抱頭痛哭過。陳曦哀求瀋河:我們復婚吧,我一個人真的承受不住了,哪怕你繼續怪我,我也認了,至少這世界上,還有一個人,讓我可以跟他聊聊我們的女兒……

瀋河摟抱著陳曦嗚咽著說:老婆,對不起,在你最難過的時候,我卻只顧著自己傷心,我對不起你,更對不起女兒,我才是最不配做她爸爸的人……

那天,他們在街上哭得像一對傻子。那天,也是他們第一次真正接受女兒的離去,第一次看向對方心裡那苦痛的深淵。此時,距女兒離開他們已經兩年了。

那天晚上,一向訥言的瀋河說了許多。他們離婚後很長一段時間,瀋河靠翻看女兒的相片度日。

直到有一天,他走路時撞到一位阿姨。那時的瀋河內心只有自己的不幸,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連一句「對不起」都不肯說。 而那位阿姨也沒跟他計較,一直說,沒事沒事。可是,跟阿姨同行的人卻不樂意了。

爭執之間,有一個人扯著瀋河的衣服領子吼道:「別以為她沒了老伴、沒了兒子就好欺負,今天你如果不道歉,就別想走。」

那句話,似乎把始終處於盛怒狀態的瀋河驚醒了。大街上人頭攢動,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有著怎樣刻骨銘心的遭遇。

原來,這世上,從來就不缺少不幸。也就在那一天,瀋河決定走出仇恨的玻璃罩。

說來像是天意,當天晚上,他回家第一次認真整理女兒的遺物時,在女兒的摘抄本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即使說了那麼多喪氣的話,也一直在努力生活啊,表面洩氣就好啦,一定要偷偷給自己鼓勁兒。」而這居然是女兒摘抄本上的最後一條。瀋河甚至認為,這是在天國的女兒寫給他的留言。

之後,瀋河開始出去找工作。幾經輾轉,他還是回到了原來的單位。瀋河曾經想去找陳曦,可他覺得傷她太深無顏見她。

後來,瀋河報名參加了義工團隊,沒想到會再次遇見陳曦。

那晚,他們坐在女兒的房間裡,一邊整理,一邊說話。回憶起女兒生前的點點滴滴,仿佛他們的孩子沒有離開,只是去遠行了。而他們也似乎從未分開過,只是一對懷念遠行兒女的空巢父母。

瀋河、陳曦復婚後他們自駕遊了一次。這也是兩年來,他們第一次真正打開心門,走向外面的世界。

在內蒙古庫倫旗的沙漠,他們看到了一片綠洲。那不是普通的沙漠綠洲,而是一個叫易解放的母親,在失獨後,用整整15年的時間,在27000畝沙漠中,種下的500萬棵樹。她來時,黃沙滾滾;如今,鬱鬱蔥蔥。

無邊無際的樹林,讓陳曦和瀋河流連忘返。原來,人還可以這樣去面對痛苦!跟這位失獨母親相比,他們對女兒的愛,太狹隘、太侷促。痛苦不是對孩子最好的紀念,敢於活得有力量、有分量才是。

從內蒙古歸來,陳曦和瀋河每天除了工作,還開始練習跑步,修復他們被憂傷透支的身體。每個周末,他們依然會去做義工。瀋河還找了一家少年培訓中心,每周義務給孩子們上一節編程課。瀋河上課時陳曦就在附近的公園遛彎;下課後,他們一起散步回家。

很多朋友見瀋河、陳曦和好如初,紛紛勸他們趁年齡和身體還允許,再生個孩子。對此,陳曦和瀋河的態度無比一致:順其自然。

木心說,生活的最佳狀態就是,冷冷清清地風風火火。

現在的陳曦和瀋河好像就在這樣活。歷盡劫數,嘗遍百味,努力讓彼此活得乾淨、生動、有愛。儘量與孤獨達成一個體面的約定。只有這樣,每次想起女兒,他們才覺得,還配當她的爸爸媽媽。

發生在瀋河、陳曦夫婦身上的不幸,很多失獨家庭都有這樣的經歷,幸運的是瀋河、陳曦夫婦已經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開始重新生活,故事最後的結局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和有了一絲欣慰,我們多麼希望有更多的失獨家庭有這種希望和欣慰。

這對失去女兒的青年夫婦在他們最痛苦、最悲傷的日子之後他們重新走到了一起,這應該感謝愛!後來的一切都緣於愛!

如果沒有兩人在義工活動中再次相遇,如果沒有兩人因為愛而參與愛心活動,這兩顆飽受創傷的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遇、才能癒合!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衷心的希望還在低谷中徘徊的失獨家庭能像瀋河、陳曦夫婦這樣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因為,痛苦不是對孩子最好的紀念,敢於活得有力量、有分量才是。

(文章來源:記錄者阿福 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人微言輕,說話沒有分量的時候,沉默才是最好的處世智慧
    什麼樣的人說話有分量,什麼樣的人說話沒有分量,這完全取決於這個人所處的位置,一個明智的人要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位置就跟人說什麼位置的話,不要說出超出自己位置的話來,因為你說了也沒有人會在乎你說些什麼,更不會因為你的話而可以讓別人改變一些觀念。
  • 心理學:痛苦的真正來源是你自己
    一、自戀決定了一個人承受挫折的程度自戀就是一個人有多喜歡自己、肯定自己,這往往取決於小時候得到父母多少愛。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都很好,會讓孩子覺得是因為自己足夠好,於是變得喜歡自己。即使在後來他會遇到一些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也不會影響他喜歡自己。
  • 讀阿列克西耶維奇:紀念時代的苦難和勇氣
    《鋅皮娃娃兵》展開的就是這十年的痛苦歲月。痛苦不僅屬於阿富汗人,書中描寫的痛苦和眼淚恰恰屬於蘇聯人。如果僅從影視中去看戰爭,我們看到的無非是一曲曲浪漫戰歌。但戰爭從來都不浪漫,戰爭的主題永遠是痛苦和死亡。身為記者的阿列克西耶維奇在越來越多的真相面前,選擇了反思,也當然就選擇了對當時無數個人的痛苦還原。
  • 愛錯了卻敢於離開的女人,底氣一般都來自於這兩個字
    所以,聰明的女人要學會放棄,不要試圖挽回已經變了的心,當你愛錯了一個人的時候,最好可以勇敢地離開。很多女人在遭到男人的背叛時,她們不敢果斷的放棄這段感情,而是卑微的希望男人能夠回心轉意,但是這樣的偏執是不對的。當你愛上一個錯的男人時,不能一直沉浸在痛苦當中,而是要學會收拾心情繼續前行。
  • 《速度與激情8》才是真正的速度和激情,這是紀念保羅沃克最好方式
    當時拍攝的時候,有好幾輛蘭博基尼被運到了冰島,在完成冰面賽車之後,這些車都難逃同一命運被炸毀,報廢了三輛蘭博基尼,是冰島史上拍攝過的場面最大的一場爆炸戲。同時《速度與激情8》也是該系列第一部沒有保羅沃克主演的電影作品,保羅沃克在「速度與激情」系列影片中飾演男一號「布萊恩」,他從《速度與激情》第一部演到了第七部,陪伴影迷十五年。
  • 查文曄:在港澳臺報導中感受祖國的分量
    我和同事們在香港不懼危險進行採訪,用手中的筆為揭露罪惡、傳播真相貢獻自己的力量。一批稿件在網際網路上取得了上千萬甚至破億的瀏覽量。  中秋節那天,我在香港警察總部採訪了人稱「光頭劉Sir」的警長劉澤基。7月30日晚大批暴徒衝擊葵湧警署,危急時刻面對暴徒圍攻他舉槍自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也令暴亂分子恨之入骨。
  • 《看見》:柴靜,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看見》:柴靜,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從昨晚到今天上午,中間幾個小時的睡覺時間,我用了差不多十個小時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看見》。採訪時萬物由我驅使,自命正直裡有一種冷酷,即使是一個正義的目的,就像車輪一樣狠狠碾過人的心,也是另一種戾氣。陳虻忍不住對她吼:「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你什麼時候把自己忘掉就成功了。」但這個問題,在新疆大地震,柴靜走出演播室,走到生活裡的時候,才能回答他: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
  • 爸媽,你們給了我最好的,但卻我在痛苦邊緣掙扎
    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很多人並不了解抑鬱症患者,看他們有的看起來衣食無憂、整天樂哈哈的,但其實內心卻因為各種因素和壓力,自己強加給自己的思想所困擾著,家裡人的不理解、社交的困難都成了壓倒他們的稻草。02現在的家庭教育缺乏對孩子的理解父母與子女間相互關係中最可怕的東西,就是父母那種輕率的滿足物質快樂的「供養」與孩子精神上、心靈上、生活上的空虛和貧乏。這就是說不善於去愛。每個孩子都有把最珍貴的東西給父親和母親的意願。
  • 讓「支援」 變得有分量
    讓 「支援」 變得有分量2021年是紀念建黨100周年大慶之年,是「十四五」計劃的開局之年,為使旅客平安出行、溫馨出行,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2021年春運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年是我入路以來經歷的第一次春運,能有這樣特殊的經歷,我是幸運的,雖然過程會很辛苦,但我相信這對我未來的職業生涯會有很大的幫助。」該段新入路青工蘇暾暾說道。
  • 白熾燈/螢光燈/節能燈/LED燈等,哪種對孩子的眼睛最好?
    這個怨我,因為涉及光源和護眼的內容實在太多了,看來要寫一個系列才行(笑~)。接著前面那篇經驗談,如果在照度、色溫、照明高度、幅度這些基本的用光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檯燈光源的選擇還有什麼依據呢?白熾燈、滷素燈、螢光燈、節能燈、LED燈,究竟哪種對孩子的眼睛最好呢?
  • 14歲少女為情所困喝農藥自殺 曾問怎麼死不痛苦
    從陽陽的同學那裡,父母得到一些線索:陽陽耍過幾個男朋友,兩周前跟最近一個男友剛分手;國慶節前,陽陽還問要好的朋友,怎麼死才不痛苦?  她已陷入昏迷  6日下午6時許,陽陽突然說她肚子痛,母親羅明菊趕緊把陽陽送到溫江的醫院。「我們都以為她過節吃壞了肚子。」晚上8時許,陽陽開始吐白沫。醫生對陽陽進行了洗胃處理,「有一股農藥味。」
  • 無敵浩克:強大的力量令人畏懼,殊不知擁有者更痛苦,卻無人知曉
    但很多時候,往往英雄本人都不想要擁有這些強大的力量,因為擁有這些力量很痛苦。漫威超級英雄浩克就是這麼一個英雄,他有著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痛苦,日日夜夜提心弔膽的生活著。,重點壓在鋼鐵俠身上,祈求這兩部電影中有一部能有不錯的票房。
  • 紀念|王為松:對沈昌文最好的紀念,是在當今時代做好出版
    紀念|王為松:對沈昌文最好的紀念,是在當今時代做好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2021-01-10 14:58 來源:澎湃新聞
  • 佛說,放不下的都是痛苦,所掛牽的都是恐懼,真實不虛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可以不勞而獲的東西,那就是感情——你什麼都不用做,就會有人對你付諸深情;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是付出未必有回報的東西,那也一定是感情,你做了一切,到頭了可能是一場泡影
  • 增廣賢文五:想要規勸別人,說話要先有分量
    最近有個話題很火,年輕人用命換錢值不值?起因就是某網站加班讓一個年輕的女孩猝死。其實,這個話題有答案嗎?沒有答案。因為,很多人別無選擇。增廣賢文有句話,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意思是:力量單薄就不要去背負重物,說話沒分量就不要規勸別人。有個詞叫自不量力。意思是,自己不能正確的衡量自己的力量。
  • 老嶽講感統:對孩子進行「感覺剝奪」的行為,你有嗎?
    感覺,是大腦發育的「營養」,在大腦發育的黃金期(0-6歲),只要有豐富的感覺刺激,就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神經網絡的瘋狂連結。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施行【感覺剝奪】的教養方式,令孩子需要的感覺刺激過度匱乏,就容易造成他大腦的「營養不良」,引發一系列感統失調問題。那麼,什麼是【感覺剝奪】?你有對孩子進行「感覺剝奪」嗎?
  • 空是一個奇妙的字,空,才有力量,才能包容,才能強大——道德經
    由這些物件,聯想到人,從本質上說,人是一堆細胞的結合,是由骨骼支撐,由血和肉以及皮膚包裹起來的肉體,但是人與人的不同,就是因為,這在個由骨骼血肉組成的空間內,存在著各不相同的意識、觀念、思想、情感,所以才形成了各色各樣的人。三 一個人的生命,是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
  • 白宇紀念江洋,李易峰看顧耀東:越過黑暗,我們才知道真相的力量
    11月22日深夜,白宇發文,紀念江洋。「我不禁幻想…長安下著大雪,我站在永寧門……想著你」。並配上一個太陽的表情包,以表對「江陽」的想念。江洋當時年輕有為,又和市檢察官的女兒談著戀愛,前途無量。最早,江洋本不想接,礙於女朋友的面子,才答應幫忙。誰知,越查下去,阻力越大,而謎團越多。
  • 大腦裡原來有兩個自我,意志力不是一種力量而是三種力量
    很多年前,我特愛鬥地主,經常下班後就到朋友家玩,一般是凌晨一、二點鐘才結束,而且既好玩又時常贏錢,感覺很過癮。不過我慢慢地覺得這種長期影響睡眠和上班的愛好是低級趣味,它只會讓我墮落而不求上進,於是有了改變的想法。有一次打完牌在回家的路上,雖然我贏了不少,但一點都不開心。
  • 微光人物誌 蒙斯克——過去有多痛苦,未來就有多瘋狂(其二)
    不管怎樣,凱瑞甘這時也只是他心頭的幾分之一,維持鞏固革命成功帶來的新常態才是當務之急。聯邦瓦解後,蒙斯克宣布他是新的政府泰倫帝國的統治者。俗話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一個新政府該如何維持內外穩定呢?我們知道,一個系統的矛盾是這個系統變化的根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