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的農夫哲學

2021-01-09 SZNEWS

夏麗檸

在農業機械化高度發達的當下,怎麼會有福岡正信這樣的人,而且產生了如此偏執的想法?

倘若從全世界選出兩個最「智慧」的農夫,非美國的吉恩·洛格斯恩和日本的福岡正信莫屬。倆人雖遠隔萬裡,卻認識一致,認為自然萬物才是農民乃至人類的根本。

吉恩·洛格斯恩是文化名人,身兼作家、小說家以及快樂農夫之職。他為讀者傳遞了很多來自鄉野田間的生命經驗,是我們熟識的生死,也是我們不易察覺的自然因果。他以詼諧幽默的語調敘事,文章頗受歡迎。

可福岡正信卻不敵吉恩附庸風雅。他是地道的老農民,潛心研究推廣自己獨創的「自然農法」。《一根稻草的革命》是福岡正信的研究成果,也是有機農業的「行業聖經」。

與吉恩的生命從容、大愛無疆的宣導理念相比,倔強農夫福岡正信的所作所為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我種田採用萬物皆空,「無為而治」的方法,只有順應自然方向才是正確的路。相較于吉恩,福岡正信更像哲學家。

試想,在農業機械化高度發達的當下,怎麼會有福岡正信這樣的人,而且產生了如此偏執的想法?由個人生活經歷來看,福岡正信本來也是個投身現代浮華世界的小青年,燈紅酒綠,鶯歌燕舞都曾體會過。不過一場大病,令他頓悟生命決非無常,而是自有花開花落,「無」與「有」之間存在一種自然秩序,無需苛求,亦無法打破。

福岡正信在本書序言中寫道:「是大自然的萬物之心合為一體,創造了生命,創造了神。神和自然,都是超越了人類的存在。」這與我們熟知的「人定勝天」或是「科技以人為本」的宣傳輿論背道而馳,簡直就是「否定人類智慧、否定科學」的人!閱讀初始,讀者不禁要在頭腦中對作者提出疑問。

不過,福岡正信倒是不理這一套。就像他向日本乃至全世界各地農人宣講「自然農法」一樣,滔滔不絕地向讀者講授「什麼是自然」、「何為自然農法」、「自然農法的使命是什麼」,以及「綠色哲學」、「現代人飲食」等農業延伸命題。

自然農法,即為不耕地、無肥料、無農藥和不除草。福岡正信解釋說,這是自然,不是放任。現代耕種,只顧按照人類自己的需求改變農作物的自然規律,甚至在播撒農藥之後,放任土地頹敗而不顧。這種魯莽而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破壞了土地,也擾亂了周圍的生態環境,損害了自然的「神性」。這位偏執的農人以哲學家的口吻,向讀者論述了有關「無為而治」的農夫哲學理論。

福岡正信的理論頗有道理,但他只是強調自然法則,譴責人類對自然的幹預行為,卻忽視了人類面對自然的恐懼,和想要謀求自然為我所用的欲望。就像人人都在討論「環境保護」,可環保與人類發展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人類要以什麼樣的心態與姿態與自然相處,尚在商榷之中。一味強調順應自然,顯然不合時宜。自然除了神性的一面,依然保有魔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然災害。崇尚自然為神,鄙視人類智慧,只能算是福岡正信的「我執」,還應深入探討才對。

福岡正信95歲仙逝。不得不說,他內心平靜,順應自然的心態是長壽法寶。晚年,他閉門不出,用沉靜的力量支撐歲月生活。如果說他締造了生命的傳奇,倒不如說他創造了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奇蹟。人類如何控制欲望,他是做得最好的一個。

相關焦點

  • 無為而治?鬼谷奇門之「順其自然」,你真的懂嗎?
    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就講究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哲學思想。何謂順其自然?新華字典將順其自然的意思解釋為「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不人為去幹涉。」但是鬼谷子的「順其自然」與之是一樣的嗎?
  • 儒家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關係
    漢初統治者的治世哲學崇尚黃老哲學,信奉自然無為,這和秦朝暴政有一定的關係,漢高祖劉邦說,天下苦秦久已,故漢初統治者以道家老子的無為哲學治世。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散養天下子民,無為而治。然而這個狀態在漢武帝掌權後被改變。為什麼漢武帝要用儒家治世?這應該有很多原因,但在筆者看來,這是漢武帝的個人經歷所產生的心裡變化導致的結果。
  • 漢魏晉唐時期,玄學思想,哲學本體論
    大家好,我是劉民輝,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漢魏晉唐時期,玄學思想,哲學本體論。秦王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就在農民起義的風暴中覆滅了。代起的漢王朝統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訓,感到有建立新的統治思想的必要,開始轉向法治和德治並用。
  • 因果律:哲學的家醜
    在哲學意義上,因果律指的是客觀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大多數人認為,這種關係是客觀的,是不依人的意志所轉移的,並帶有時間上的先後性,即先因後果。像之前的多數哲學家一樣,休謨也強調因果律的重要性,「因為因果關係是能使我們超出當下直接印象而推知任何對象的存在、或者任何事件的發生的惟一關係。如果沒有因果律,我們就沒有根據去相信任何超出我們自己當下的直接經驗的事物。」
  •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
    當前位置:首頁 >> 激越彩虹 2010.07.03 星期六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 尹 波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農夫以為蛇早已凍僵,卻沒有想到,凍僵的蛇還會醒來。
  • 黑格爾說孔子不是哲學家,中國根本沒有哲學,大家怎麼看待?
    何為哲學?我認為有哲理的學問即為哲學。中國文明延綿幾千年了,比其它文明產生的時間都要早,其中總結產生的思想能引領世界的肯定比他們所謂的哲學們的哲學要多的多!有用的多!論語,儒家文化幾千年來被統治階級利用,服務於鞏固它們的政權。
  • 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始末
    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始末  昨天下午,農夫山泉在北京召開「飲用天然水標準新聞發布會」。此前連發多篇報導直指農夫山泉的京華時報記者頻頻發問,與農夫山泉高管展開現場激辯。此前,北京一家協會要求下架農夫山泉桶裝飲用水,昨天京華時報也稱農夫山泉桶裝水已在北京停產。
  • 很慶幸,農夫山泉還在拍廣告
    最近,農夫山泉上線了一條廣告。在廣告裡,有意思的是,主角不是農夫山泉的員工,也不是農夫山泉的產品,甚至也不是農夫山泉的水源地,而是一群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裡面有鹿;有虎;在廣告語上,農夫山泉貢獻了兩句非常經典的:「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在廣告形式上,農夫山泉也輸出了不少有見地的玩法:比如,2014年的時候
  • 農夫與蛇的故事再出新傳,讓阿衰重新樹立大家心目中的農夫形象吧
    今天小編再為大家分享一篇農夫阿衰與蛇的故事,大家心目中的劇情想必是心底善良的農夫會被忘恩負義的毒蛇恩將仇報,最後咬死農夫的故事,這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阿衰是怎麼處理這隻處在危險的生命吧。怎麼把它暖和回來,思緒片刻農夫立刻升起了一團火,拿著凍僵的小青蛇蜷縮著在火堆旁,試圖挽救這條已被凍僵的生命。但是了解阿衰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阿衰每每在關鍵時刻總會幫倒忙。這不,一直在給青蛇取暖的阿衰只因為一時間分了神直接將凍僵的小青蛇變成了一隻燒烤蛇,為自己一時的疏忽大意而做出這樣殘忍的事的農夫小衰衰立刻自責的向這條死去的小青蛇道歉。
  • 什麼是無為而治,道究竟是什麼,「科學」才是真正闡釋老子的道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他的《道德經》上下五千言,文意深奧,包涵廣博,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無為而治呢,作為現代人又該如何去理解老子的思想呢,以下從幾個方面去細談。
  • 《都靈之馬》,絕境人生隱喻尼採哲學,折射基督教徒對信仰的堅守
    可以說,貝拉的堅韌與毅力遠超於常人,而他的電影也絕非單調無聊地展現父女生活那樣簡單,他運用寫實的敘述風格達到了寫意的哲理展現,用極簡主義的故事表象包裹起了關於基督教與尼採哲學的深層思考,構成貝拉對生命意義反思的影像表達。
  • 大浪淘沙始見金,農夫山泉「水戰」恩仇錄
    一、1元的水6角毛利4月29日晚間,農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成立24年,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終於想要來資本市場搬運了。圖:農夫山泉瓶裝水今天這位主角沒有高大上的履歷,他小學輟學,當過泥瓦匠,當過農業記者、種過蘑菇、養過鱉、賣過窗簾還做過保健品,他就是到了不惑之年靠一瓶水殺出重圍,白手起家身家138億的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
  • 智利山農夫村莊的鐵樹汁液
    智利山農夫村莊的鐵樹汁液是在智利山海拔600米-1200米的地區收集到。後期經研究表明智利山農夫村莊的鐵樹汁液內含鈣、鉀元素而且礦物質含量要比水要多出四十倍,十分有利於人體的健康。智利山農夫村莊的鐵樹汁液的儲藏條件也非常的便捷,只要放在陰涼中就可以很好的儲藏但是為了更加的口感,建議儘快飲用完。
  • 農夫山泉要上市了,文案功不可沒!
    」 是農夫山泉在1997年提出,在1998年被確定為品牌slogan的一句文案。在它的背後還有一個冷知識: 據說1997年5月,農夫山泉選定上海為全國第一個試點市場。董事長鍾睒晱親自跑到上海調研市場,他在靜安寺附近敲開一戶居民家的房門,請他們全家品嘗農夫山泉,家中的小朋友喝了一口,脫口而出:"有點甜!"這就是"農夫山泉有點甜"的由來。
  • 少兒英語故事:新版農夫與蛇
    這個故事叫做農夫和蛇。有一個農夫,每天到城裡去賣他自己種的花和農產品,賣完以後就回家。有一天,他很早出門,來到城門時,因為還太早,城門還沒開,所以他就先躺在那邊睡覺。當他醒過來時,看到他裝農產品的瓶子都空空了,裡面多了一塊黃金的錢。雖然瓶子裡的東西不見了,不過那塊黃金的錢已經很多了,所以他還是非常高興。他想大概有人拿走他的東西,然後放錢在那邊,於是就快樂地帶著錢回家了。
  • 「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所組成
    「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所組成「哲學」一詞的由來「哲學」一詞源於古希臘文,由「愛」和「智慧」兩個單詞所組成,意思就是「愛智慧」,這是一門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學問。黑格爾認為,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首次使用「哲學」一詞。後來,哲學的「愛智慧」的含義在世界各國中得到廣泛的認可和使用。
  • 先祖老子告誡後代要無為而治 做事的時候不要做那些破壞大自然的事
    老子說的道法自然,還提出無為而治,他老人家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觸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底線。老子說道創生了萬物,而且養育萬物,道對萬物是「生之畜之」。他還指出,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就說道象泛濫的江河,到處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無時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恆存在的。道的普遍性決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蘊含性。
  • 在第二次水戰視角下看農夫山泉
    點擊標題下「典謀營銷」,選擇關注核心提示:我們之所以關注農夫山泉,是因為農夫山泉與恆大冰泉同樣是第二次水戰中的兩個標杆性品牌。然而,雖然農夫山泉目前仍保留著飲用水行業第一品牌的地位,但在第二次水戰面前,必須及時作出戰略調整。第二次水戰有兩個顯性特點:即礦泉水品類的突起,以及對包裝水價格的顛覆。這兩個顯性特點,也是第二次水戰主角必須突破的門檻,這與水源地的唯一性有關。而這兩個特點都與農夫山泉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農夫山泉一直採取的是多水源地策略,其所競爭的是低價天然水市場。
  • 老莊哲學的一脈相承
    關於老子哲學的基本特點,學術界認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辯證法學說。除此之外,再簡單歸納一下。第一條就是無為思想。老子宣揚的就是無為而治,認為統治者不要有什麼政治作為,而是要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 不要對老百姓橫徵暴斂,而是要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農時,這樣才可以做到「無為而無不為」,天下自然就歸順了。第二條就是虛空的思想。
  • 胡翌霖 | 帕拉塞爾蘇斯及其化學論哲學
    他的追隨者,丹麥御醫塞韋裡努斯說得更加動情:「賣掉你的土地、房子、衣物和珠寶;燒掉你的書本,為你自己買雙結實的鞋子,到山林中去旅行;探索那些峽谷、沙漠、海洋和地球的最深處;記下各種動物、植物和礦物的不同特徵——去向農夫學習關於天空和地球的知識,不必感到難為情。最後,買來煤炭,建起爐灶,點起爐火。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關於事物及其屬性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