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育」促「德育」 夯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0-12-02 紅網

紅網時刻11月11日訊(記者 周丹 通訊員 謝瑩蘋)「老師好」「你好」。這是樓梯轉角處學生與老師間一次短暫的照面。這種簡短而溫暖的問候,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長沙航院)的校園內,每天每處都在發生著。這是該院「文明暖校園」系列活動中的一環。

此系列活動還包括了「今天你讚美了嗎?」「最美情話」「最美微笑」「最美制服」「最美列隊」等多個子品牌活動。「今天你讚美了嗎?」倡導師生多去發現身邊人的閃光點,不吝嗇詞語地表達出來;「最美微笑」,讓同學們去捕捉校園內的歡聲笑語,以照片的形式呈現出來;「最美制服「最美列隊」是該院充分發揮軍隊背景院校特點,規範學生日常著裝和校內行進規範,展現學生的精、氣、神,以營造良好校園氛圍,同時提升學生對學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完善人格」是高校育人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近年來,該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日常行為著手,以重點人員排查、心理健康幫扶為抓手,創新建立心理危機預防與幹預機制,將「心育」與「德育」相結合,積極塑造學生健康人格。

長沙航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彭熙成功處理了很多早發現、早預防、早幹預的心理危機案例。有一年新生入校,一名學生因不合群、不參與集體活動而被列為重點關注人員。輔導員每兩周上報一次該生情況,心育老師定期面談評估,持續跟蹤一年多,該生突然主動向心育老師說出內心秘密,認為自己有「心電感應」,發現異常後學校第一時間聯繫家長並陪伴該生進行就醫評估,並積極開展心理幹預和後續幫扶,最終該生病情穩定並順利畢業。

該校制定《學生心理危機實施辦法》《重點人員排查、幫教、管控與心理幹預方案》等工作制度,建立「學生宿舍、班級、二級學院、心育中心、領導小組」五級預警系統,形成「二級學院成長輔導、心理中心諮詢服務、醫院診斷評估」三方聯動機制,建立「重點人員資料庫」,以信息登記、學生幹部結對幫教、輔導員持續跟蹤、庫內數據動態管理等方式,為每位重點關注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實現學生心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進。

學院黨委書記陳勇表示,心理危機預防與幹預機制提高了心理危機幹預工作的時效性,避免靜態信息的滯後不足。降低了惡性心理危機發生的風險性。不僅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也有益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據了解,該校自2012年起沒有發生過一起因心理健康問題到重大安全事故。連續多年獲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7年成功申報湖南省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示範校建設項目,2019年成功立項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來源:紅網

作者: 周丹 謝瑩蘋

編輯:彭佩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9/11/11/6196122.html

相關焦點

  • 以德育產品研發加快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步伐
    多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成果。以「實事求是、敢為人先」著稱的湖南大學,從德育產品研發的角度,以大學生喜愛的新媒體為平臺,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為大學生們提供了活潑、豐富、健康的精神食糧,也為我們開啟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視窗。
  • 構建大德育體系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光明日報-光明網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一貫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央16號文)精神,根據高職教育特點及其發展趨勢,遵循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通過構建大德育機制,真正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通過環境薰陶,著力建設以人為本的德育文化,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品質;創新適應工學結合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
  • 關於網際網路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注的重要對象是在校的大學生,當前在校大學生大致出生於2000年後,他們一出生就際遇網際網路的環境,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網際網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網際網路可以被認為是先驗的、先天的、從來就有的,所以,他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體現著網際網路的影響。
  • 用政治理論全面推進德育教育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人民教師,不僅要有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論修養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首先要提高他們的政治理論水平。
  • 吉林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
    4月26日上午,吉林省委外宣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高校工委副書記席岫峰介紹了5年來全省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況。    截至今年4月底,高校共建立基層黨委218個、黨總支533個、黨支部4047個,黨組織做到了全覆蓋,各高校的標準化黨支部達到了90%以上。
  • 「後真相」現象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對正處於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大學生造成了諸多困擾和負面影響。消弭「後真相」現象負面影響提出應對策略,需引導大學生樹立開放性、批判性思維,提升大學生的思辨能力。【關鍵詞】「後真相」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後真相」意指相對於情感及個人信念,客觀事實對形成民意只有相對小的影響。
  • 網際網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目前,大學生上網人數每年呈幾何數增長,上網時間不斷增加,網絡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帶給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僅僅是機遇,而且還帶來了衝擊和挑戰。現在對於網際網路上的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單純靠堵、靠無的放矢的說教,是無法解決的。幫助大學生們在網際網路上趨利避害,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緊迫的課題。
  • 2015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狀況調查分析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建設項目《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報告》課題組最新發布了2015年度調查結果。調查基於「大數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狀況進行全面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專業性的「大數據」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數據支撐和學理支撐。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上海自2005年出臺《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即「兩綱教育」)後,不斷修訂完善中小學課程標準,制訂學科德育「實施意見」,使之成為加強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價值取向。基於「學科德育」的探索經驗,上海高等教育界越來越感受到,有必要進一步在高校探索試點「課程思政」。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高、實、嚴、新」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高等教育更要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靈魂,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讓大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 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後一公裡-光明日報-光明網
    實踐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強化實踐性,始終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著力點。這一調查結果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模式提供了新的支持。
  • 思想政治理論課需加強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來,各高校積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際效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高校內外,不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一些人甚至提出高校應該取消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功能定位到底如何?它與立德樹人之間是什麼關係?
  • 關於促進海南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提案
    因此,加強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研究建設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也是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的有力抓手。
  •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傳統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與以文化人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文化人的實踐系統,以文化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活動。我國有著以文化人的優良傳統。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要素,內容、方法、載體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關鍵點,也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內核實質的必然路徑。
  • 積極心理學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充分吸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多視角地積極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高等教育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    毫無疑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困境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育體系和機制。
  • 高校德育豈能簡單化?
    高校德育中基本理論和德育規範等有許多智育的內容,或者可以通過智育途徑讓學生掌握。但是這絕不是說德育就是智育,或者用智育的方法和途徑就可以實現德育的所有目標。一些高校和教師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建設中,片面強調理論體系的講授和灌輸,出現了智育化的傾向。一本教材、一個課堂、一份教案、一張試卷就是「主渠道」和「主陣地」的全部。
  • 艾必求: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意義重大
    論壇以「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教育行業,表彰先進典型,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把脈教育發展新方向。論壇現場,南昌理工學院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艾必求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做了分享。  艾必求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我國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出現了文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同時在多元化中還伴有強勢文化的擴展。
  • 探討:如何活用傳統文化,提升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才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困境  從中學思想課的定位來看,德育工作是其應有之義。但是從現實來看,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境。許多調查顯示:中學生對政治課普遍不感興趣,對於政治課所宣揚的一些道德教育更是不屑一顧,認為假大空,是騙人的。
  •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
    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內涵,張耀燦等(2006)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實踐中的可行性,產生良好結果的可靠性。」[1]古人伏(1999)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產生的實際效果,即預期目標達到的程度和任務實際完成的狀況,其最終落腳點在學生思想品德水品的提高。」
  • 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待,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形成了內涵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為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