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必須進行倫理審查
本報北京1月29日電在進行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時,如果受試者的利益和科學要求發生衝突該怎麼辦?衛生部日前發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試行)》對此作出了明確的取捨:對受試者的安全、健康和權益的考慮必須高於對科學和社會利益的考慮,力求使受試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儘可能避免傷害。
-
藥物臨床試驗新要求下,受試者權益保障「一點也不能少」
在我國,藥物臨床試驗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藥物臨床研究作為現代醫學技術的重要支柱,是將人作為受試對象,有控制地對受試者進行研究的醫學行為過程,它是藥物研發的必經環節。所有的新藥研發離不開受試者的參與和貢獻,對受試者安全和權益的保護也成為臨床試驗中的重要問題。作為藥物臨床研究中的重要參與群體之一,受試者包括患者和健康志願者。
-
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出爐,受試者可無理由退出臨床試驗
今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其中明確規定,研究人員不得採用強迫、利誘等不正當的方式影響受試者參加或者繼續臨床試驗。同時,受試者可以無理由退出臨床試驗。該規範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
-
部分人體醫學研究缺有效管理 收費侵犯受試者權益
部分人體醫學研究缺有效管理 收費侵犯受試者權益 近年來,部分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如手術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不規範、缺乏有效管理,給受試者帶來健康風險,甚至以收費服務方式侵犯受試者權益。此次制定《辦法》,旨在建立健全醫學科學技術研究管理體制,規範醫療衛生技術、公共衛生幹預、計劃生育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涉及人體的醫學臨床試驗研究行為。
-
疫情之下,如何在保護受試者權益前提下,保證臨床研究質量?
因此從春節前獲悉疫情後,泰格醫藥在第一時間啟動BCP,同申辦方、研究者等各方溝通,針對每個項目制定了相關工作指引,核心目的是在疫情期間保護受試者權益和臨床研究總體質量。受試者的權益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武漢,有些臨床研究不得不停止,而出於患者安全的考慮,有些正在進行中的臨床研究則需要考慮在疫情期間如何對受試者的安全和臨床研究的療效進行評估。
-
中科院提醒: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恪守科研倫理
倫理委員會應切實履行責任,未經委員會集體研究同意,任何個人均不得代表委員會在各類審查文書上簽署意見。提醒文件重申,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應了解國際生物醫學倫理的基本準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並予以遵守。項目負責人應主動在項目實施前提交倫理審查,需更改實驗方案、擴大研究範圍的,應重新進行倫理審查,不得事後「補充」倫理審查。
-
恆瑞PD-1臨床試驗部分受試者出現血管瘤
據生物探索統計,截至2017年4月,其PD-1藥品SHR-1210有9項臨床研究正在進行,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晚期肝癌、晚期食管癌等適應症,有2項III期研究,4項II期研究,3項I期研究,合計入組1319例患者。事實上,恆瑞PD-1抑制劑作為新型治療藥物,目前國內還未上市,對其臨床試驗也都在進行中。
-
衛生部: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不得向受試者收費用
,《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I期、II期和III期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均屬於在人體的試驗研究階段,不得向受試者收取費用。 為進一步規範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活動,加強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組織制定了《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和《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和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徵求意見稿,正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
-
中科院就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恪守科研倫理髮出提醒
中新網4月30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就生物醫學研究中有悖於倫理規範的常見問題發出「倫理提醒」,倡導在科研實踐中恪守各類倫理要求,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圖為節律紊亂克隆猴寶寶。倫理委員會應切實履行責任,未經委員會集體研究同意,任何個人均不得代表委員會在各類審查文書上簽署意見。提醒文件重申,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應了解國際生物醫學倫理的基本準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並予以遵守。項目負責人應主動在項目實施前提交倫理審查,需更改實驗方案、擴大研究範圍的,應重新進行倫理審查,不得事後「補充」倫理審查。
-
英開展全球最大生物醫學成像研究
原標題:英開展全球最大生物醫學成像研究 有助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和診斷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快照——採用磁共振成像(MRI)和其他標準技術——將與不同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數據聯合在一起,使研究人員能夠提高對於疾病的認識和診斷,如癌症、老年痴呆症、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冠心病等。 英國生物樣本庫由該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和維康基金會於2006年創立。
-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所謂人體臨床試驗,是在生物學、醫學領域內,以自然人作為試驗對象,以驗證新藥物、新醫療設備、新治療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試驗研究行為。為了治療疾病等個人目的或者促進醫學發展等公益目的,受試者冒著自身健康甚至生命的風險參與試驗,是其行使身體自主權的一種體現,法律應當予以尊重。
-
【新藥】索元生物全球三期臨床ENGINE研究首例受試者入選
精準醫療領軍企業索元生物今日宣布其關鍵性全球三期臨床試驗ENGINE研究日前已在中美兩國多家研究中心啟動,首例受試者正式入組,此受試者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已開始接受研究藥物治療。索元生物的ENGINE研究,是一項國際性、隨機、雙盲、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DB102聯合R-CHOP對比R-CHOP在攜帶全新基因生物標記物DGM1的初治高危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受試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研究於2017年10月在中美兩國獲得藥物監管機構批准,新藥臨床試驗將在兩國共約60家研究中心進行,目前ENGINE研究在中美各研究中心同步開展。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對於此類挑戰學術道德倫理底線,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規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因學校開設有醫學、生物醫學類專業,擁有人數眾多的醫學生和醫學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在2019年春季開學初,即開始部署設立倫理委員會、加強師生倫理教育等工作。
-
「魏則西」事件的醫學倫理與法律分析
根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第三類醫療技術的臨床研究,應當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組織並進行論證和倫理審查,也就是說第三類技術的臨床研究,必須報衛計委審核同意,並由衛計委組織,各醫療機構自行組織的臨床研究不產生臨床應用的法律效力。 所以,我認為魏則西在武警二院實施的細胞免疫療法其實就是「死馬當活馬醫」的療法,在法律性質上應當定性為臨床研究,屬於涉及人的醫學生物研究。
-
許重遠:關注受試者權益,託起生命重量
許重遠博士,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受試者保護工作委員會牽頭髮起人,主任藥師/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主任、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兼Ⅰ期臨床研究室主任、穗港新藥臨床研究合作中心主任。
-
重磅發布 |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
在放射性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中,必須收集規定時間內受試者的血液和所有與藥物排出相關的生物樣本,如尿液、糞便、呼氣等。臨床試驗方案中應對臨床試驗需要的生物樣本量進行評估,在滿足藥代動力學、生物轉化等研究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減少受試者樣本採集量、採集頻次。樣本收集時長的設計應依據前期動物與人體的藥代動力學特徵而定。
-
中國擬規定涉及人體醫學科學研究須經過倫理審查
《辦法》要求,所有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開展前,須先通過科研團隊所在的機構(或)組織審查立項。審查的核心,除了風險性評估,還包括倫理審查。 近年來,部分涉及人體的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如手術技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不規範、缺乏有效管理,給受試者帶來健康風險,甚至以收費服務方式侵犯受試者權益。
-
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倫理學: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
人體醫學研究的倫理原則: 人體醫學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醫學倫理準則,這些準則在醫學倫理學的考試中是一個重點,本文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常考的倫理原則,幫助大家備考。 1.在醫學研究中,保護受試者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他們的隱私和尊嚴是醫生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