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開啟全球大規模臨床試驗 四種療法非雙盲隨機分配

2021-01-09 第一財經

為尋求阻擊新冠病毒感染更多的人,世衛組織正式啟動了一項空前的全球性臨床試驗。這項被命名為「團結」(SOLIDARITY)的項目正準備在全球數十個國家招募成千上萬名患者。

截至3月24日的數據,新冠病毒已經導致全球38萬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1.5萬。

放棄「雙盲」金標準,加速數據收集

在這項臨床試驗中,世衛組織聚焦四種被認為「最有希望」的療法:仍在試驗階段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治療瘧疾的老藥氯喹和羥氯喹、抗艾藥物組合克力芝(利託那韋/洛匹那韋)以及克力芝和幹擾素β的組合。

世衛組織官員表示,希望能以創紀錄的速度啟動臨床試驗,並在下周建立支持文檔和數據管理中心。上述藥物清單是由科研小組為世衛組織專門編制的。他們通過對1月份以來各種候選療法的評估信息,選擇了4種臨床實驗最安全、最有可能起作用的藥物。

與以往的臨床試驗不同,這項研究不再遵循醫學研究的金標準「雙盲」,而是通過標準化的簡單的實驗設計,讓數十個國家的成千上萬名確診患者參與到特效藥的研發中,這也意味著可能會對一些患者產生安慰效果。但在疾病大流行期間,迅速收集強有力的科學數據,為藥物的研發提供依據顯然更為重要。

當確診患者被認為符合臨床試驗條件時,醫生可以將包括潛在疾病在內的數據輸入世衛組織官網,同時參與者必須籤署知情同意書。在醫生說明了醫院內可獲得的藥物後,網站將隨機為患者匹配一種可用藥物或當地標準護理。在這期間,醫生將記錄患者離開醫院或死亡的日期、住院時間以及患者是否需要氧氣或通氣。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生物倫理學家阿瑟·卡普蘭(Arthur Caplan)教授認為,這項研究能夠讓那些處於巨大壓力之下的醫院更輕鬆地參與到其中,而且如果試驗表明這些藥物起作用,將有足夠的藥物供給治療大量的病人。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Inserm)周日已經宣布在歐洲範圍啟動這四種療法的臨床試驗項目「發現」(Discovery),並在法國、西班牙等國招募3200名患者,旨在快速掌握藥物的療效,從而迅速對無效的療法進行替代。這項試驗將遵循世衛組織的範例,不過將氯喹排除在外。法國衛生部建議氯喹的使用只針對重症病人。

四種療法難以「改變遊戲規則」

世衛組織試驗的四種療法早已在中國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因此有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很難改變遊戲規則」。3月18日,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等專家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線上發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成人重症Covid-19的臨床研究》,證明抗愛滋藥物HIV蛋白酶抑制劑克力芝(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對治療新冠肺炎無明顯效果。

上述臨床研究稱,在新冠肺炎的重症成人患者中,與常規治療組相比,未觀察到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有益。「未來對重症患者開展的試驗可能有助於確認或排除該方案產生益處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得出結論。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23日消息,克力芝的製藥商艾伯維公司已經準備放棄這種抗病毒藥物的專利權。這意味著如果全球臨床試驗被證明有用,將有更多公司能夠參與到該藥物的生產。

不過臨床醫生認為,疾病晚期給藥的意義並不大,而且容易加重病情。德國吉森大學肺部感染專家蘇珊·赫羅德(Susanne Herold)表示:「最好不要用於重症患者。如果在疾病晚期給藥,可能很容易導致更嚴重的組織損傷,而不是幫助患者。」

江蘇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顏學兵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用治療其他病毒特異性靶點的藥物來治療新冠病毒,本身就沒有太大的科學依據,因為每種病毒的複製都不完全相同。而且抗病毒治療的啟動的時間很重要,要越早越好,一般流感發病要求48小時內啟動治療,所以等病人轉為重症了再使用抗病毒藥物,其實已經過了最佳的治療期。」

美國總統川普也在不斷施壓美國藥監局FDA把羥氯喹和吉利德科學公司的瑞德西韋藥物作為應對新冠的療法,列入快速審批通道。「這兩種藥物可能成為遊戲的改變者。」川普在上周的發布會上表示。

但是美國FDA局長史蒂芬·哈恩(Steven Hahn)博士表示:「這些藥物的效果仍在評估當中,我們不應該給人們『錯誤的希望』,保證安全是首要任務。」美國FDA目前同意在醫師提供處方的前提下,批准羥氯喹藥物在臨床上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同時,瑞德西韋將作為重症患者的同情給藥。

相關焦點

  • 全球大型新冠病毒臨床試驗開啟 世衛為何「欽點」這四種療法?
    圖據《科學》雜誌 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世衛專家小組從全球幾十種療法中,挑選出了4種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治療方法。試驗的設計儘可能簡單,這樣因新冠病毒患者增加而不堪重負的醫院也能夠參與進來。 目前已有阿根廷、巴林、加拿大、法國、伊朗、挪威、南非、西班牙、瑞士和泰國等確認加入試驗,可能有數千名患者參與。
  • 世界衛生組織:最大規模新冠臨床試驗以失望結局告終
    早在今年3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問世之初,世衛組織就決定啟動一項大型團結試驗,尋找治療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新療法。根據400多家醫院和大約12000名受試者的臨床試驗結果,即使使用了這四種藥物,患者的生存率也沒有提高,包括對受體的高期望沒有顯現效果。目前,世衛組織已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公布了"團結"臨床試驗報告。事實上,早在6月,世衛組織就已經停止了羥氯喹和洛比那韋/利託那韋的試驗,因為當時英國發表的一份臨床報告顯示,這兩種藥物都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世衛組織啟動大型全球性臨床試驗 4種最有潛力的新冠...
    上周五,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了一項名為「SOLIDARITY」的大型全球性試驗,檢測四種候選藥物治療COVID-19患者的療效,同時形成比較。這是史無前例的努力,是在大流行病期間全力以赴的協調努力,以快速收集可靠的科學數據。
  • 【世衛組織:全球已有9種新冠疫苗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當地時間9...
    2020-09-05 02:43:11來源:FX168 【世衛組織:全球已有9種新冠疫苗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當地時間9月4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表示,全球已有超過30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9種新冠疫苗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情況非常樂觀,有大量的候選疫苗。
  • WHO進行全球臨床試驗測試可能有效的新冠藥物!
    在COVID-19患者中使用它們的一些數據已經出現了--HIV組合在中國的一項小型研究中失敗了--但是世衛組織認為有必要對更多的患者進行大規模的試驗。以SOLIDARITY的方式招收參與者將會很容易。該設計並不是醫學研究的黃金標準--雙盲,因此當患者知道他們收到了一種候選藥物時,可能會產生安慰劑效應。但世衛組織表示,我們必須在科學的嚴謹性和速度之間取得平衡。Henao-Restrepo說,這項臨床試驗的想法是在不到兩周前提出的,該機構希望下周能建立支持性文件和數據管理中心。"我們在創記錄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項工作,"她說。
  • 世衛組織否定瑞德西韋 抗體藥成為下一個希望
    周五,世衛組織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論文,明確表示不建議醫生將吉利德科學公司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用於治療新冠住院患者。該建議的發表導致吉利德科學公司周四盤後股價大跌近2%。世衛組織研究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瑞德西韋可以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或縮短病程。世衛組織的建議與美國FDA的監管指南截然不同。
  • 世衛:全球已有9種新冠疫苗處於三期臨床試驗 情況非常樂觀
    據國內媒體報導,當地時間9月4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
  • 全球首個AI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發布,Wision AI的成功經驗在哪?
    在醫療AI領域,全球發布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目前有且僅有5個,這其中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是來自四川省人民醫院和哈佛醫學院於2019年2月發表在國際前沿期刊《GUT》【IF=17.06】上的一篇關於中國內窺鏡影像輔助診斷企業Wision A.I.的計算機輔助結腸鏡檢出息肉和腺瘤的隨機對照研究論文。
  • 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 trial)為何會成為臨床研究的...
    一旦I、II期臨床試驗證明某種療法為安全的(即其負面效應在可被接受的範圍之內),那麼將會與當前治療該種疾病的常規療法同時進行對照檢測,從而比較其相對於目前常規的治療方案的優越性(III期),從而為最終投入臨床實踐打基礎。比較新療法與標準療法的優劣性的最佳方法即"隨機對照試驗。
  • 全球最大新冠臨床試驗迎失望結局!4款候選療法均失敗
    早在今年3月20日,世衛組織就宣布開展了一項名為「SOLIDARITY(團結)」的全球性大型臨床試驗,旨在檢測多項候選療法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
  • 專家:瑞德西韋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按2:1進行
    新華社武漢2月8日電(記者喻珮 梁建強)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臨床試驗近日廣受關注。湖北省醫療救治組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7日在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正在進行中的瑞德西韋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按2:1進行,約有66%的臨床試驗患者有機會用上瑞德西韋,同時其他標準治療也在推進。  趙建平說,瑞德西韋是目前體外抗病毒活性最強的藥物,但是沒有人體試驗證據,雖然充滿期待,但要用科學的態度來檢測療效和安全性。
  • WHO發表全球最大COVID-19臨床試驗!主流藥物基本無效
    2020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COVID-19研究論壇建議在大型隨機試驗中對治療進行評估於是自2020年3月起,世衛組織在醫院住院患者中展開了這項大型的、簡單的、多國參與的、具有開放標籤的隨機試驗,以開展對這4種藥物對醫院內死亡率影響的研究。此項臨床試驗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用於評估COVID-19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從2020年3月22日至10月4日,世衛組織從所有6個區域,30個國家的405家醫院中,共招募了11330名COVID-19患者參與此次試驗。
  • ...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 (RRI) 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
    受試者招募| 匹多莫德用於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 (RRI) 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 2020-10-23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新冠臨床試驗統計:「雙盲」僅13% 大多數研究信息缺失
    自新冠病毒被發現以來,已經感染了全球超過37萬人口,死亡人數逼近2萬人。在疾病流行的背景下,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獲得世界各地不同團隊快速和高質量的藥物臨床試驗信息至關重要。巴黎大學、法國國家衛生研究院(Inserm)團隊3月20日在科學論文預印版medRxiv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通過對全球新冠疾病治療研究進行統計後發現,大多數臨床試驗缺乏詳細數據。被視為臨床試驗「金標準」的「雙盲」率僅13%。
  • 英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全球疫苗研發都咋樣了?中國5支疫苗進三期試驗
    據法新社報導,截至11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共有49種「候選疫苗」處於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其中13種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三期,正在大規模測試疫苗的有效性。如今,輝瑞疫苗已獲授權,全球其他疫苗研發進程如何?各國又制定了怎樣的疫苗接種計劃?「外事兒」帶你一探究竟。
  • 美國國立衛生院啟動適應性2期臨床試驗,探索新冠病毒潛在療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超過3830萬人累計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因為COVID-19去世的人數也超過了100萬人。近日,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確診患者人數有再度升高的趨勢,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的來臨,控制COVID-19疫情在世界範圍的擴展仍然面臨著嚴峻挑戰。COVID-19疫情的嚴峻挑戰也激發了醫藥行業在開發療法和疫苗方面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努力。
  • 臨床試驗的原則和方法
    2.新藥臨床II期  主要對新藥的有效性、安全性進行初步評價,確定給藥劑量。一般採用嚴格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以平行對照為主。通常應該與標準療法進行比較,也可以使用安慰劑。我國現行法規規定,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例數都不得低於100例。需注意診斷標準、療效標準的科學性、權威性和統一性。要根據試驗目的選擇恰當的觀測指標,包括診斷指標、療效指標、安全性指標。
  • 邦耀生物:非病毒CART療法在臨床試驗取得重大進展
    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PD1位點實現定點整合的CART治療,也是全球首例非病毒定點整合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的臨床試驗。同時,最新研究成果已於2020年9月23日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公布,由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上海邦耀生物共同完成。
  • 隨機雙盲實驗:讓騙子現形
    這種大樣本、隨機雙盲測試,是現在醫學界公認的確定藥物療效的機制,也是一把嚴格的利劍,無情地砍掉了那些虛假的療法,不管這種療法背後有多雄厚的文化支撐(順勢療法),也不管這種療法被實施了多少年(放血療法),總之無效就是無效。
  • 世衛通報:四種變體!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當天,世衛將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合作研發的疫苗列為可緊急使用,這是首個獲世衛緊急使用授權的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