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SpaceX」嗎?專家:航天時代機遇不可錯過

2020-12-0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北京時間5月28日,據外媒報導,由於天氣原因,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在原計劃發射前約17分鐘被取消。事實上,作為一家民營企業,SpaceX一次次將商業載人航空的「不可能」變為現實,其成功之路引來航天界廣泛關注。

在前景廣闊的航天市場中,中國是否需要自己的「SpaceX」,又何時才會出現?「商業航天如果要發展成功,一定需要有國家的支持。」5月28日,經濟學博士後、法學博士劉安表示,SpaceX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從其背後的發展路徑可以清楚地看到,得益於美國航天局等國家的機構支持。

SpaceX取得成功

得益於國家支持

據劉安介紹,運載火箭作為現代工業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需要一條極強的產業鏈集中,需要非常強的基礎工業能力的整合,需要有很高的定價能力,而SpaceX本身的技術實力不足以支持這麼快地產品迭代。「像這種技術路徑的研發,沒有國家在基礎科學方面的投入,沒有天文數字的資金支持,不可能在實際的場景之中能夠實際地開發出運載火箭。」

有公開資料顯示,在美國航天局(NASA)設定的一項商業貨運發展計劃中,NASA向SpaceX支付了3.96億美元,用於火箭、貨運龍飛船以及佛羅裡達州發射臺的開發。在載人運輸方面,NASA向SpaceX等公司共投資近50億美元,用於開發載人龍飛船和星際線飛船系統。同時,SpaceX也從與NASA的合作中也獲得了高額報酬。

劉安指出,僅以商業航天的發射服務運載火箭這塊業務來說的話,如果真正想要實現載人商業航天的運營,從火箭的藍圖到真正能夠把乘客發射上天的話,按照目前中國的技術水平,發射公司是一定要有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

支持民營商業航天

抓住航天時代機遇

商業世界,故事為王。這一道理放在載人商業航天發射服務領域同樣適用。在劉安看來,商業載人航空計劃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下取得訂單後,更關鍵的是要有民營資本敢於投入的風投這種風險投資市場。

據劉安介紹,因為美國有比較完善和成熟的風險投資市場,即使商業載人航空服務公司當前不盈利,但由於其技術壁壘高,資本會認定其一旦盈利,盈利水平將會是非常地可觀,配合完善成熟的資本退出機制,那麼資本自然願意投入既有噱頭又有未來感、科幻感的獨角獸硬核的公司。「如果沒有民營資本大力投入,僅僅靠國家的支持也是難以為繼的。」

當談及中國是否需要「SpaceX」用於發展民營商業航天產業,劉安引用中國在大航海時代閉關自守的案例談到,中國在地理大發現的時代痛失海權,今天,中國不能再錯過航天的時代。

此前,埃隆·馬斯克就提出,計劃在未來50年以內,將100萬人送往火星,在火星建立一個人類永久居住地。對此,劉安認為,屆時,人類將會面臨著大國勢力範圍衝突的問題,從西方大國開始建立太空軍就可以看到,具有海洋意識、具有遠見的國家最終一定會邁出向深空探索的這一步。「中國若要在這一方面做長遠打算,那麼大力推廣商業航天活動、大力支持民營商業航天,就是其中一條的重要舉措。」

相關焦點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給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NASA一直藉助俄羅斯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來往於國際空間站,為此,美國每年為每個太空人向俄羅斯需要支付約8600萬美元的巨款,NASA或者說美國迫切希望結束對俄方的依賴,來實現美國本土發射太空人的能力。因此,NASA早在2014年就授予space X和波音總計68億美元的合同,對兩家私營公司寄予厚望,在此之前,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2019年進行了首次試驗飛行,但是任務失敗,飛船未能飛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計劃名稱為demo 2,在此前2019年demo 1發射計劃中,space x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能力,並且在今年1月進行了飛行中止測試。
  • 我們錯過大航海,絕不能再錯過大航天時代
    《鄭和出使水程》以及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但整個中華民族卻錯過了一次重大歷史機遇。▲澳門葡佔時期的畫作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所以失去了海洋。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所以失去過國土。中國好容易趕上資訊時代,卻已晚了30年,以至於現在別人隨隨便便拿個小小的晶片,就能對中國任意拿捏。
  • 中國的「SpaceX」在哪裡
    劉志讓說,搞航天需要高技術、大投入,例如火箭發動機,做到一定階段,需要大型試驗驗證設置。如果很多企業都去盲目建設,將來難免造成資金浪費,也會給公司帶來風險。「其實我們願意向民企開放資源或共建平臺,包括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共同提質增效。」他說,「國家是否能分領域、分層次地進行一些引導、統籌?」記者了解到,許多航天專家執此觀點。
  • space-x的龍——龍飛船圖片集錦
    雖然離很多普通人還很遠,但space-x讓人看到了民間航天事業的令人奮進的起步,讓每個人離自己的飛天夢更進一步。這個新一代的太空衣,越來越輕便了,似乎和《星際迷航》的時代越來越近。
  • 馬斯克的SpaceX 屢屢開拓太空,我國航天私營企業有這樣的實力嗎
    Space X此次發射成功最大的意義是,之前航天需要舉國之力,特別是像載人航天這種難度最大、風險最高、責任最大的這種工程,但現在可以由一家商業公司來做了。這也意味著,人類航天事業開始了商業化的起點,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時代正式到來。未來人們將能看到私人擁有的飛行器和飛行線路。那麼,我國作為世界上的航天大國,有這樣實力強大的私營企業嗎?答案是:目前沒有,但是已經有具備類似發展潛力的私營企業。畢竟,我國的航天技術起步較晚,而且長期是國企主導。
  • Space X再次打破記錄
    因為安全問題,美國不得不停飛了所有的太空梭,美國自己的載人航天就告一段落了。如今,space x終於讓美國又有了自己運送太空人的能力。已經非常有名的SpaceX雖然是第一次發射載人航空器,但是在載貨方面經驗已經非常多了。自2012年以來,該公司已經派出20多艘貨運飛船,為空間站運送物資和實驗設備。在這些任務中,龍飛船會停在空間站旁邊,然後被機械手臂抓住,從而停泊到空間站。
  • 太空資源戰事打響,中國頂級VC能否再造「SpaceX 」?
    2.在不同的體制下,中國誕生「SpaceX」的機遇有多大?3.最受關注的火箭/衛星企業,在路徑選擇上有哪些分歧?4.當下商業航天發展中的核心障礙是什麼?5.短期內可看到哪些增量市場,長期內有哪些可想像的空間?頂級VC「組團」重倉,商業航天背後的太空資源爭奪戰SpaceX、藍色起源、OneWeb等美國商業航天企業,幾乎收割了谷歌、微軟、富達、軟銀、DFJ等頂級投資機構。
  • 中國的Space X,還要等幾年?
    火箭是有很高的門檻,但不是那種不可戰勝的門檻,只要把各個專業的人,比如說做動力的,做接口的、做結構的、做控制的、做通訊的這些系統的專家集齊了,就能把這個事幹出來。」王劍飛說。除了相關人才的有機結合之外,政策和市場需求也催生民營航天的發展。2015年前後,國家先後發布多份相關文件,鼓勵民營企業進入航天領域,打破了原本相對封閉的環境。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 中國太空探索麵臨關鍵一步 曾錯過航海時代
    中新網6月11日電 神舟九號飛船將於6月中旬擇機發射,實施中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香港《文匯報》10日刊文說,有人形容說,新的大航海時代正在到來。與500多年前發現美洲新大陸不同,這是一個星際航行的時代,人類將深入探索、開發、利用宇宙資源。
  • Space X「星鏈」,推動一場衛星網際網路革命,航天軍工迎來大機遇
    但都要想使其服務覆蓋全球,SpaceX需要在太空中部署數千顆衛星。到目前為止,SpaceX已獲準發射12000顆星鏈衛星,並在尋求相關機構批准其另外發射30000顆衛星的計劃。 中國加快布局衛星網際網路星座計劃,衛星製造、火箭發射行業受益
  • 藍箭航天:中國版「SpaceX」,中國商業航天的希望所在
    反觀中國,雖然航天事業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所有的這些成績都是國家隊的功勞,絲毫見不到像SpaceX這樣的民營企業的身影。就在我倍感羨慕的時候,有一家企業躍入了我的眼帘——藍箭航天。創業六年來,藍箭航天被人叫的最多的就是中國版的SpaceX,兩家都是民營企業,瞄準的市場也都是中大型運載火箭,都在拼命降低發射成本。但SpaceX早已聲名在外,取得煊赫成績,藍箭航天能當得起這塊名聲嗎?
  • 俄航天被SpaceX擊垮?俄專家:我們沒有選擇,與中國合作吧
    眾所周知,美國和俄羅斯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航天強國。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美國的航天技術水平開始與俄羅斯的航天技術水平拉開距離,不僅如此,就連美國的一些商業公司在航天領域的某些方面也已經超過了俄羅斯。
  • SpaceX 載人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馬斯克再創歷史
    美國宇航局的兩名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在5月30號搭乘著載人龍飛船—SpaceX前往國際空間站,停留兩月後,成功返回地球落到墨西哥灣中,這是首艘用於載人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對於航天領域來說,又是一大裡程碑,不得不說,馬斯克的這一舉措,意義非凡。
  • 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不會再錯過宇宙星辰
    ,「天問一號」在中國航天事業布局中,意義極其重大。 如果「天問一號」成功著陸,那將意味著中國,將正式從「月球時代」跨入「火星時代」,一段屬於我們的火星時代。 但國內某些媒體在未弄清事實的情況下,大筆一揮,印度航天整體實力就不明不白地趕超中國了。這是置中國航天從業者們幾十年來所取得成果於不顧,是對中國航天的徹底羞辱。
  • 民企挖中國航天的牆角,吉利公司澄清,將打造自己的「SpaceX」
    SpaceX日前成功發射了載人航天飛船打破了民企航天公司載人飛船零突破,這件事放在國內來看更多的還是項目,雖然中國的航天發展勢頭向好,但民營企業的航天土壤並不算好。一些相關企業和高校研究也有,但SpaceX單單拿出獵鷹系列國內就沒法比,差距還是明顯。
  • 中國終將進入巨型星座時代
    ,這是我國第一個大規模低軌星座的方案,一個時代開啟,一個屬於巨型星座的時代。「小火箭」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名為《時代來臨!中國低軌巨型星座國際申報開啟》的文章,獨家披露,中國向國際電聯提出低軌巨型星座申報,這是我國第一個大規模低軌星座的方案。
  • 佛山時代雲圖不為人知的秘密,不可錯過的那些事
    不可錯過的佛山C位地段    【佛山主城中心地段,祖廟、季華路兩大商國圈交匯, 10分鐘到嶺南天地、嶺南站NOVA.文華裡】    不可錯過的朝安地鐵站旁    【距離廣佛線朝安站300米, 4站千燈湖、6站|荔灣,直達廣州不換乘坐】
  • 中國航天人的飛天夢
    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窗口每隔26個月才出現一次,錯過這次照面,要再等780天。為了把握這難得的發射機會,各國摩拳擦掌,紛紛推進各自的「探火」計劃。2020年,在飛出地球、去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隊列中,將首次出現五星紅旗的標識,我國地外行星探索任務的空白將就此填補。
  • Space X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未來會對中國航天商業形成打擊嗎?
    在90年代時候,中國佔據全球商業航天市場份額7%~9%,而且當時中國商業航天發射價僅為4000萬美元,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這讓美國十分擔心,1999年5月25日,美國國會卻拋出另一份所謂的調查報告——《考克斯報告》。這份由克里斯多福·考克斯眾議員牽頭的眾議院特別委員會發表的報告,誣稱中國通過竊取美國軍事技術而危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