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圖譜之父"薩爾斯頓

2020-12-05 中國網

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會議室,在一片矚目和掌聲中,滿頭銀髮、西裝配搭休閒褲的約翰·薩爾斯頓大步走來。在用中文簡單問候了「大家好」後,這位67歲的「基因圖譜之父」隨即展開了自己的演講,演講的題目名為「科學與倫理的向左走與向右走」。

「為什麼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感冒?為什麼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愛發脾氣?除了後天的個性外,主要是先天的基因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作為排列出首份動物基因圖譜的科學家,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薩爾斯頓的開場白並沒有拉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架勢。

「每個人的身體細胞包含大約30億個鹼基對配對。它們以生物特有的方式排列組合,構成了人體基因組,從而確定和影響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特徵,決定你是你而不是我。」薩爾斯頓說,如果能確認每一個鹼基對的序列,將這些密碼全盤破解,則能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治療人類現有的5000多種遺傳類及心血管疾病。就目前而言,科學界對於單基因病,比如視網膜母細胞瘤,已經能實現有效的治療。但對於複雜的多基因病,比如癌症,仍無有效對策。

1998年,薩爾斯頓成功繪出了體長僅一毫米的透明線蟲的基因組圖,這是人類第一次繪出動物的基因組圖。之後,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薩爾斯頓作為學科帶頭人,在1992年至2000年間,帶領劍橋桑格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終於繪製出人類基因草圖。

近年來,隨著基因探索的不斷深入,各種基因藥物、基因治療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隨即引發了一場「利用基因改變遺傳信息是否遵從倫理」的爭論。薩爾斯頓懷揣自己的主張,亦由此調整了工作重心,目前他正在擔任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科學道德及創新學院主任。

2009年1月9日,世界第一個「無癌寶寶」在英國倫敦降生。這則新年「喜訊」,被媒體評價為在基因醫學的發展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該「無癌寶寶」是一名試管嬰兒,女嬰的父系和母系家族幾代以來,都有人患乳癌或卵巢癌。為避免後代繼續遺傳這種基因,夫婦倆決定進行人工受孕,並在胚胎植入母體前進行基因檢測。

然而此舉卻在倫理學界掀起一場風暴。有專家擔憂這種篩選生育的方式「不道德」,並擔憂這項保證後代健康的善意技術,很可能會被某些妄想扮演「上帝」的人濫用。

面對質疑,薩爾斯頓告訴《北京科技報》:「如果基因選擇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各種疾病的產生,那麼,相應的胚胎治療和選擇,我認為在情理上完全講得通。目前,在英美等國,我們廣泛地對那些帶有『唐氏綜合症』隱性基因的父母,進行染色體選擇。這種幹預,是為了避免他們的後代患同樣的疾病。」在薩爾斯頓看來,人因為基因的不同而不同,但不應該有人由於基因的弱勢而被社會歧視。

此外,基因工程亦遭到很多宗教人士的討伐。他們認為,從人類受精那一刻開始,靈魂就已經產生,因此任何幹預胚胎發展的行為都是罪惡的。

「我要強調,如果純粹是為了治病救人,那麼相關的幹預實驗應當得到認可。」薩爾斯頓說,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等技術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這是目前大多數國家認可的科學倫理底線。因為14天是個「臨界點」:14天前的胚胎還是既無感覺又無知覺的細胞團,尚不構成道德主體,對其進行研究並不侵犯人的尊嚴;而在14天後,胚胎細胞開始向各個組織和器官發育分化,表現出各自的特殊性,此時那些不符合倫理學的實驗體應當被銷毀。

薩爾斯頓始終堅信,科學應該為所有人的利益服務。正基於這點,11年前,他與我們無法想像的巨額財富輕鬆揮手告別,執意將人類基因組的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公開。

1998年5月,薩爾斯頓團隊中的一位科學家文特爾,被商業利益誘惑,宣布退出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課題組,野心勃勃成立了私營公司「塞萊拉」,並聲稱可以先於國際計劃,在三年內完成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如果「塞萊拉」得逞,不僅會獲取基因組序列的專利權,還意味著將大把賺取由此產生的巨額利潤。

「這是不道德的和令人厭惡的!」在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以及來自競爭者的非難後,薩爾斯頓小組贏得了這場「與時間的賽跑」,先於「塞萊拉」完成並免費公布了研究成果。

薩爾斯頓對財富的淡漠與他的家庭密不可分。他出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母親是一名英文教師,父親是一名英格蘭教堂牧師,對於「物質主義者」十分鄙夷。「對父親生活標準的崇拜,是我匯集科學信息並與大家分享的理念來源。」薩爾斯頓這樣告訴記者。

誰也無法想像,這位摘取了世界最高科學榮譽的老人,一直保持著非常簡單的生活方式,並將諾貝爾獎的獎金基本投入到後續的基因研究中。上世紀70年代,薩爾斯頓任職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爾克研究所,與妻女住在離實驗室不到五英裡的地方,還在自家的後花園裡種植果蔬。即使在他擔任劍橋桑格研究中心的主任期間,依然坐公車上下班。

究竟是怎樣的契機成就了這位舉世矚目的科學家?「一隻小小的水螅。」薩爾斯頓快樂地告訴記者,從小,自己就對各種電動玩具非常著迷。他曾經自己動手組裝收音機,還把從商店裡搜羅來的一臺破舊電視機修好。後來,他迷上生物,把池塘裡的水螅養在魚缸中,用叔叔送的舊顯微鏡觀察水螅的瘋狂倒立……

「我會組裝收音機,但不會重新改造人類。」有人擔心,基因技術的發展最終會導致人類根據自己的意願「重新造人」,甚至出現電影中那樣的「綠巨人」。薩爾斯頓說:「生命倫理學界向來反對任何非醫學目的的基因增強行為,絕大多數國家也都禁止包括性別選擇在內的基因改造。因此,『人工進化』取代『自然進化』的現象暫不會發生。除了治療的需要,改變基因必須慎重。比如『定製嬰兒』,可以重新選擇孩子的眼睛、頭髮以及皮膚顏色,雖然被設計出的嬰兒可能智商更高、更漂亮、更健康。但如此改變基因,是不遵從倫理的。我們想的不應該是如何使人更完美,而是使社會更完美。因為基因的不同,人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不可代替的,這些不可替代的人構成了社會,這種運轉模式符合自然法則。」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12年前,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得到世上首份個人版基因組圖譜
    科技日曆|12年前,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得到世上首份個人版基因組圖譜  Connor Feng • 2019-05-31
  •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圖譜簡介人類起源白種人黃種人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是不同的人體內含有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譜。白種人基因;父系:F、G、H、I、J、K、L、M、P、Q、R、R1a、R1b,母系:N、I、W、A、X、Y、HV、H、V、P、J、T、U、K。
  • 世界人類基因圖譜簡介:看看每一種基因都是什麼民族?
    根據《世界人種基因圖譜》的資料,現代人類的父系基因主要分為從A到R的20多種,母系也相應有20多種。不過本文主要介紹的是父系,畢竟人類自從部落衝突以來才會產生大規模的交融,這個時代已經進入父系時代了,直到現在。  根據分子人類的研究結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起源於非洲,並且都是同一個原始人類群演變而來的。這個也符合了生物學的基本規律:也就是同一個物種必定擁有單一的起源,沒有生殖隔離的生物必定是同一類。現在的人類之間都沒有生殖隔離,說明所有的現代人類都起源於一個奇點。
  • 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根據這些圖及其他大量信息,薩爾斯頓等人描繪了迄今為止多細胞生物種類中最為完整的一個細胞譜系圖,濃縮了線蟲近千個細胞的命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認知的累積,科學家的研究對象轉向了人類自身,並採用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學技術。
  • 《不思議迷宮》基因圖譜怎麼玩 基因圖譜玩法技巧教學
    導 讀 不思議迷宮基因圖譜怎麼玩?這是不思議迷宮新上線的玩法,小編這裡帶來了不思議迷宮基因圖譜玩法攻略,想要了解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和辰觀點: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是不同的人體內含有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譜。由持續數十萬年的人類遷徙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演變形成。不同人類體內的基因種類也不同。人類基因組圖譜表明,人與人之間基因密碼的相似程度高達99.99%,差異僅有0.01%。
  •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基因表達圖譜繪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4:43 德國亥姆霍茲協會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Nikolaus Rajewsky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Nir
  • 基因研究院稱:個人繪製基因圖譜需近千萬元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昨日,成功繪製出該圖譜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再次傳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只要你花費999.9萬元人民幣,將可以收到一份你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的相關分析報告。這筆錢的60%用來測繪出資者的基因圖譜,40%將捐助到中國基金健康事業。
  • Sci Rep:國內首個基於消費級基因數據構建的中國人高精度父系祖源...
    該工作基於來自消費級基因檢測的 2139 名中國男性 Y 染色體數據,構建了更高精度的中國人父系祖源圖譜。對於人類基因組來說,Y 染色體是決定人類性別的染色體,因其只在男性中出現,而且不會有同源重組現象,可以忠實地保留父系信息,在分子人類學中,對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遷徙有著重要意義。
  • 被基因圖譜改變的生活
    另一個便是2001年2月12日,這一天,美國《自然》雜誌上赫然出現了一張類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人類基因組草圖——由美、英、法、德、日和中國6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的國際人類基因組,正式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以及初步分析結果。
  • 水母基因聯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
    1月17日,由水母基因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打造的【生命圖志】「祖源+健康」個人基因組產品在北京隆重發布。該產品是雙方合作的「中國姓氏基因圖譜繪製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了3項祖源基因檢測、286項個人健康基因檢測和一年生命教練指導服務,屬於國內首創,售價為799元。
  • :杜克大學公布首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圖譜
    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imprintedgenes)圖譜,並且他們表示其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稱為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的人工智慧形式:modern-dayRosettastone。這項研究新發現了四倍於之前識別的印記基因,並即將公布在12月3日Genome Research封面上。
  • 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
    繪製人類基因圖譜是為了破譯人類遺傳的密碼同樣,也是為了破譯圓明園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密碼該研究院成立之後立即啟動了六個項目,其中一個尤為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作「圓明園文化基因圖譜研究」。「基因圖譜」本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為何會與圓明園產生關聯?「這個名稱主要是基於項目的系統性,它既有別於『歷史文化研究』,也不能簡單歸之為『品牌視覺識別系統設計』。
  • 科學家今天聯合公布「正式版」人類基因圖譜
    中新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被譽為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人類基因圖譜」終於繪製完成,科學家今天將正式在華盛頓、倫敦、巴黎、柏林及東京等地同時公布有關資料,並在網際網路免費供人查閱。  科學家去年六月已完成人類基因圖譜草圖,並知道了九成以上鹼基對的位置信息,精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 Science|華大基因聯合瑞典科學家構建大腦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
    2020年3月6日,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華大等團隊合作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An atlas of the protein-coding genes in the human, pig, and mouse brain(人類、豬、小鼠大腦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
  • "千人基因組計劃"鎖定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
    由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協作組日前在深圳、倫敦和華盛頓同時宣布啟動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最終將得到一張精度很高而且覆蓋整個人類基因組的遺傳變異圖譜,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快地精確鎖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點。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延續和發展,千人基因組計劃將成為基因組科學研究向臨床醫學邁進的重要轉折點。
  • 將來看病要帶基因圖譜
    南京日報報導(通訊員 羅靜 記者 談潔)「未來,醫生在為病人診斷時可能先會問:『你的基因圖譜帶來了嗎?』」前天是南京大學醫學院建院20周年慶典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巴德年院士在南大「院士論壇」上說。  巴德年當天的科普報告圍繞「基因與疾病的關係」展開。
  • 繪製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
    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所等
  • 中日韓人種基因拷貝數變異圖譜出爐
    據韓聯社4月5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基因醫學研究所徐廷瑄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宣稱,他們通過對30名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的基因組研究,成功繪製出中日韓人種超高清基因拷貝數變異圖譜,並根據該圖譜發現,亞洲人獨有的基因拷貝數變異共有3500多個。
  • 《細胞》:構建線蟲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
    作者:Stuart Kim 來源:《細胞》 發布時間:2009-11-12 12:48:11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構建線蟲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  史丹福大學發育生物學學系,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在最近一期的《細胞》雜誌上發表秀麗線蟲的單細胞基因表達圖譜,藉此分析了秀麗線蟲的基因表達對細胞分化命運的控制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