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發現另一種可能
上篇文章《再狂野的人,也要在家族群裡低頭嗎》把社會心理學講了個大概,斯坦福監獄實驗可以說是心理學界的網紅,充滿爭議又被人津津樂道。這篇文章,我們把監獄實驗單獨拎出來,從它走紅的那一年開始講起。
1970年代似乎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痛苦與變革的年代。中國還在撥亂反正,大學生要去農場餵豬,一家人圍在炕頭看《紅燈記》。
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同樣水深火熱。人們一邊忙著把自己的汽車擠到隊伍前面去加油,一邊聽著糟心的新聞。
整整打了20年,投入4000多億美元軍費,65萬精兵強將的越南戰爭,美國還是打輸了。
水門事件讓人們突然意識到,權力機構的權力大到可以弄清楚你5秒鐘前跟鄰居講了什麼。
這些都帶給民眾巨大的失望和不滿,同時對二戰軸心國的反思也在進行。
「法蘭西的尼採」福柯當時也在美國,先後在紐約和伯克利講學。他活躍在各種社會運動中,支持改善犯人人權的狀況,聲援監獄暴動犯人的抗議遊行。
這些反思與解構都對美國當時的文化氛圍產生很大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一個讓國家精英們來模擬「獄警」和「囚犯」的實驗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熱搜榜。
那時,菲利普·津巴多還是史丹福大學一名年輕的心理系教授。
他在喬丹大廳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模擬監獄,並招募了9名「囚犯」和9名「獄警」,都是二十歲出頭的精神小夥,看到報紙廣告來報名的大學生。
「囚犯」和「獄警」角色隨機分配,還有一筆不菲的日薪。監獄主管和其他工作人員由津巴多本人和他的幾個學生擔任。
在接下來的14天裡,所謂的獄警就模仿警察的樣子來對待囚犯,不給他們睡床墊,不讓他們倒垃圾。
36小時之後,一個叫科皮的青年崩潰了。這位平日裡衣冠楚楚的伯克利高材生,正頂著一頭厚重、蓬亂的頭髮,衣衫不整的狂躁著踢門,尖叫著要出去。
沒想到,精神小夥的崩潰最後成為監獄實驗引起半個世界爭議的導火索。
其他囚犯也相繼出現崩潰的跡象。
津巴多發現這些人明明可以直接退出遊戲,卻選擇被假釋,他們好像已經入戲了。
原本計劃進行 2 周的實驗在進行 6 天之後就不得不提前結束,因為錢也花的差不多了,「獄警」和「囚犯」在內的精神小夥內心都是崩潰的,慘不忍睹。
津巴多因此得出了結論,當普通人賦予支配其他人的權力時,他們會濫用權力,一些邪惡的特徵會在這樣的情景下出現。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在美國也不例外。
也就是說人們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社會角色和當時所處情境影響。
說白了,津巴多就是用18個精神小夥、14天實驗設計、一個模擬監獄組織了一場劇本殺。
最終的結果,驗證了中國2000多年前的一句老話是抗打的: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這就是心理學歷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幾乎所有心理學入門教材都不加批判地引用了它,甚至還曾經被用於國會證詞中。
但是,五十年來關於它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監獄實驗真的是個謊言嗎?
巧不巧,美國作家Ben Blum的表親Alex在服役中參與搶劫銀行,Alex後來對Ben解釋說他是自願去搶劫銀行的,沒有人強迫他。
Alex的解釋讓Ben大吃一驚,因為按照五十年前著名的監獄實驗結論來推斷,Alex的行為或許應該是隔壁張三唆使他去的。
從這時候開始,Ben對這個知名的監獄實驗產生了懷疑,重新開始檢查這套理論。
兩年前,法國學者提博特·勒·特柯西安深入考察監獄實驗留下的視頻和音頻後,也發現了大量的細節與常規不符。
「獄警」的殘忍或許在實驗組織者的引導下出現的。
有的「獄警」在後來接受採訪時說:
我把它當成了一次即興表演,我以為自己當時在做研究人員希望我做的事
任何一個臨床醫生都能看出我當時是裝的
津巴多不允許中途退出,但我想去考試,不得不表演崩潰
這個實驗也經不起重複檢驗。
2001 年,英國學者 Alex Haslam、Stephen Reicher 和 BBC 做了一個類似的「監獄實驗」。他們去掉「指導獄警」的環節和「不許囚犯中途退出」的規定,卻發現獄警難以施加權威。
囚犯聯合起來對付獄警
獄警和獄警之間也會反目
津巴多2018年在知乎Live上也談到在監獄實驗的不足之處。設計上沒有對照組,沒有控制變量,他不應該扮演監獄主管的角色,人力和經費不足等局限。
但是不可否認,監獄實驗給心理學倫理帶來的啟發。它的過程中對實驗者的傷害讓所有心理學家開始思考心理學實驗的邊界,讓心理學家們對於實驗參與者的保護重新開始討論。
或許,監獄實驗最成功的地方不在它嚴格的實驗設計,而是它成功的講述了一個出人意外的故事,為當時民眾內心的空虛找到了出口。
這個道理跟我們當年為什麼把雷鋒的故事寫進教科書是相似的。
1.《是真人秀還是科學實驗?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被指為謊言》好奇心日報
3.《重磅爆料,斯坦福監獄實驗是權威案例還是一場謊言?》作者/Ben Blum,編譯/球球、Ent
4.《「斯坦福監獄實驗」設計得好嗎?意義在哪?》知乎
備註:本文內容僅用於該課題前瞻性引薦,了解課題詳情請掃描二維碼諮詢學術老師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
即可了解諮詢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