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一個讓人深思極恐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

2021-01-17 我是海歸網

話說今天要說的是一個著名的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


度娘上面是這麼介紹的:該實驗是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1971年在史丹福大學進行的。實驗把徵募來的通過了專門測試的受試者--24名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作獄警,一組扮作犯人。本來這個實驗計劃是十四天,但到了第七天就宣告終止。終止的原因是該實驗對扮演囚犯的實驗者造成了傷害。


實驗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備受爭議,也因為揭示了很多社會和人性問題讓世人譁然和反思。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就是該實驗的發起人


據說當時以每天15美金的薪水的價格招募了24名大學生,而這些學生一開始只是為了好玩或者賺點零花錢的目的加入的,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次看似好玩的實驗,將會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些學生被分成了兩組,一組扮演囚犯,一組扮演獄警。


他們要在一個監獄裡待14天,期間不可以離開,模擬一個現實的監獄的生活情況。


為了實驗更真實地模擬現實,擔任"囚犯"的學生身份以數字代替,每個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腳鐐和手銬,有些學生是在家裡被逮捕的,被銬上手銬,戴上牛皮紙頭套,而執行逮捕行為的是同意與津巴多合作進行實驗的加州警方。


面對呼嘯而去的警方,不明就裡的鄰裡大為驚訝,而擔任"獄警"角色的學生則是穿著警服,戴上黑色的墨鏡以增加權威感,在囚犯進牢時,按照監獄的正式程序對犯人進行裸體的搜身,他們擁有一切真實獄警所擁有的權力。


(ps:比較有趣的一點是,當時很多學生表示他們更願意飾演囚犯,部分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畢業後會去做獄警,但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並以為可以從這一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


實驗的地點選在了史丹福大學的地下室改造的監獄實驗室裡

裡面的一切設置都跟監獄一毛一樣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和逼真


剛到監獄,囚犯就被獄警裸體搜身檢查並且消毒,為了讓囚犯們更快進入角色,還給他們戴上了腳銬。


第一天凌晨,囚犯們被叫醒「點名」,所謂「點名」也是實驗的一部分,目的還是讓各自更快的進入角色,讓囚犯們熟悉自己的編號。但剛開始,多數囚犯表現並不嚴肅,這也讓看守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天,囚犯們慢慢開始「反抗」,他們撕掉了囚服上的編號,並且拒絕服從命令。對此扮演監獄長的教授沒有做出指示,他要求獄警們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採取措施維持監獄的秩序。


於是令人預想不到的一幕開始了。。


這些獄警們很快「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現實中獄警們管理犯人的辦法,他們命令囚犯們脫光衣服進行搜身,用水柱清洗,剝奪了每個人的姓名,只用數字編號來稱呼他們……其中一個獄警甚至想出了心理戰術,他們弄了幾個優質牢房,給聽話的囚犯住。於是乎,獄警們慢慢的開始享受懲罰者的身份,懲罰的方式也越來越離譜,場面逐漸開始失控。。。。


脫光囚犯的衣服....

把囚犯進行數個小時的禁閉.....

沒收枕頭和被褥....

取消囚犯的進餐....

強迫囚犯用手清洗馬桶....

進行伏地挺身或者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活動而羞辱囚犯....

剝奪囚犯的睡眠....

半夜把囚犯拉出來清點人數和進行各種屈辱性的活動.....


第三天不到,編號8612的囚犯就已經受不住獄警的「折磨」,精神崩潰了。。他開始歇斯底裡地大哭、咒罵,並且要求退出……面對如此的意外情況發生,監獄長兼實驗主持者津巴多教授已經完全代入到角色中去了,他認為如果8612一旦退出實驗,則會影響到後期的效果,此時的他,已經差不多將接受實驗的志願者們的心理健康置之度外了……


開始的時候教授以為8612隻是在假裝,但後來發現他真的精神快崩潰了,所以決定放他離開。



第四天,編號8612的囚犯離開了,他離開之後號稱要帶人回來解救這班「囚犯」。獄警們得知此消息後和教授一起馬上把這些囚犯都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建築裡囚禁。他們還把原來的監獄拆除,這樣8612就會以為實驗真的已經結束了。


然而,當「獄警」知道這個消息不是真的時候,都變得很生氣,一氣之下要求囚犯們光著手清理馬桶,還增加了點名次數,站在他們背上讓他們做伏地挺身。。


此時,另一名囚犯 編號819 生了重病,情緒失控,食不下咽,淚流滿面。於是實驗小組準備讓他退出實驗,但獄警把所有囚犯叫到走廊排隊開始喊口號:「819是個窩囊廢!」教授回來時看到819正在低頭哭泣,讓他走,但是被他拒絕,他對教授說,他不能走,因為要向別人證明他不是一個窩囊廢。(入戲好深的說。。819已經不能自拔了 ><) 這時教授告訴他,你不是819,你不是一個囚徒,你的名字是xxx。這時志願者才恍然大悟,離開了模擬監獄。


在實驗的後期,所有的犯人們都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在一個實驗的環境之下,他們完全不記得只要自己提出推出這項實驗,就可以獲得自由這回事,大家都在規定好的情境下機械、麻木地重複著『犯人們』所受到的屈辱……



第六天,實驗現場來了位女性探訪者,她是津巴多的女盆友,現場逼真的一切把這位寶寶給嚇死了。。她帶著憤怒和津巴多吵了一架,最終罵醒了他(果然愛情的力量還是大)於是實驗在第六天,提前結束了!


這個實驗在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人們終於開始正視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性格和行為的觀點…無論是平時看起來多麼健康陽光、溫文爾雅的人,在監獄這樣的環境下,都會被激發內心魔鬼的一面……


雖然實驗已經過去了45年,但是其中揭示的道理還是令人細思恐極……


也許善惡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只看你處在什麼境地,處在權力天秤的哪一端。



這個實驗後來被多次改編成電影

《斯坦福監獄實驗》( the S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其中一部▼


人性,正義和道德,有時候經不起考驗....

看完後略難受,想起一句話:你未必是好人,你只是沒機會放蕩。


還是吃包辣條壓壓驚吧·~~~~



投稿郵箱 | tougao@imhaigui.com

點擊閱讀原文 立即購票

相關焦點

  • 震驚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人人都有可能是魔鬼!深思極恐......
    提起斯坦福,很多人想到的無疑是無敵的學術光環,矽谷的創業風氣,和超級多的牛逼校友。然而每個學校都有自己忘不掉的過去,而說起斯坦福的黑歷史,最臭名昭著的,就是20世紀的監獄實驗。其中揭示的道理令人細思恐極……整理自新浪微博@英國報姐1971年,一個名叫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叫「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人在社會環境裡的反應。
  • 最臭名昭著的實驗之一——斯坦福監獄實驗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沒有經過層層實驗所檢驗的科學往往會被看作是不切合實際但空談,但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的諸多學科中,有一門學科卻因為種種科學實驗而為人詬病,那便是心理學。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需要為實驗對象營造出一種「極端」環境,以此來測試他們在這種環境下的心理變化。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一個實驗,是心理學最著名的實驗之一,因為它發生在史丹福大學,因此被稱為斯坦福監獄實驗。
  •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一個謊言嗎?
    上篇文章《再狂野的人,也要在家族群裡低頭嗎》把社會心理學講了個大概,斯坦福監獄實驗可以說是心理學界的網紅,充滿爭議又被人津津樂道。這篇文章,我們把監獄實驗單獨拎出來,從它走紅的那一年開始講起。 那時,菲利普·津巴多還是史丹福大學一名年輕的心理系教授。他在喬丹大廳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模擬監獄,並招募了9名「囚犯」和9名「獄警」,都是二十歲出頭的精神小夥,看到報紙廣告來報名的大學生。
  • 斯坦福監獄實驗
    ·津巴多領導的研究小組於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權威者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斯坦福監獄實驗經常被拿來與米爾格拉姆實驗比較,米爾格拉姆實驗是於1961年在耶魯大學,由津巴多中學時代的好友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開展的。有報導聲稱這是一場騙局,扮演囚犯的伯克利畢業生Douglas Korpi實際上是假裝精神崩潰結論模擬監獄情境能在監獄看守人員和他們所監禁的人心目中創造一種全新的社會現實——真實的監獄。
  • 斯坦福監獄實驗全評價(上):實驗介紹
    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年輕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們在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的監獄,並且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報酬,但是必須完成14天的實驗。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獄警的角色,另外12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3人後備。
  • 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這是一個在心理學界的非常知名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實驗;這是一個超出預期的實驗,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失控局面;這是一個待完成的實驗,原計劃14天而不得不在第6天終止;這是一個矛盾衝突和警醒作用,足以翻拍成電影的實驗……
  •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真相!
    了解一下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真相《The Psychologist》mints
  •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啟發
    昨日看了斯坦福監獄實驗這部電影,頗為震撼,建議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電影傳達的主要思想是權力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電影是根據真實的實驗來拍攝的。實驗對象都是史丹福大學的學生,並且學生是自願參與這項實驗的。實驗對象分為獄警和囚犯兩種身份並且都是隨機確定的,在挑選實驗對象的過程中,實驗前,實驗員全面的分析過各位實驗對象的情緒和心理,確定各位實驗對象均沒有明顯的問題。實驗為期兩個星期,但是實際進行到第六天後實驗就被迫結束了,因為實驗對象的多名囚犯已經達到了情緒崩潰的程度。
  • 斯坦福監獄心理學實驗是否證明了人性中的隱惡?
    今天的文章轉一則轉我剛剛回復的悟空問答:「斯坦福監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跟心理學聯繫在一起?作家西閃的回覆:沒有什麼「斯坦福監獄」,只有一場在史丹福大學進行的模擬監獄場景的心理學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一直遭到倫理上的批評,因為很多人認為,人性是不能考驗的。但最近它的真實性也遭到質疑。有參與這一實驗的人揭露,實驗中「看守」的殘暴是誘導出來的,而「囚徒」的被虐狀態則是假裝的。因為大家都明白,這就是一個在實驗室進行的表演。因此有專家甚至呼籲,從所有的社會學科的著作中刪除這一實驗及其結論。
  • 是真人秀還是科學實驗?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被指為謊言
    上世紀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之一——「斯坦福監獄實驗」,隨著近期的重訪,又被推到了爭論的焦點下。作家 Ben Blum 指出,該實驗結論是基於謊言形成的。 在 1971 年斯坦福監獄實驗中,24 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獄警」和「囚犯」。
  • 斯坦福監獄實驗被它的同名新電影批評
    此後,斯坦福監獄實驗成為不計其數的書籍和紀錄片的主題,多部電影基於它改編,至少有一支朋克樂隊以它命名。SPE,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文化符號,一個關於「人性本惡」的恐怖提醒。它的影響在44年後的今天仍未消散。就在上個月,2015年7月17日,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在北美上映。該片在實驗記錄的基礎上展開敘事,逼真地還原了原始實驗的細節。
  • 斯坦福教授進行「監獄實驗」,結果實驗失控......震驚世界!
    《餘罪》讓我想起了世界著名的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叫「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實驗的目的是想看看人在社會環境裡的反應
  • 每個人都可以變惡魔?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真實啟示錄
    在很多人看來,斯坦福實驗強調了這些發現,顯示如果賦予了過多的權力,普通人能夠多麼輕而易舉地變成殘忍的壓迫者。時值四十五年後的今天,許多人回顧這項研究,來說明阿布格萊布(Abu Ghraib)看守的所作所為以及美國濫觴的警察暴力何以會出現。斯坦福監獄實驗時常被引用,以此證明我們體內隱含的原始暴力衝動;據說這項實驗表明,只要稍許推動,我們便都會變成暴君。
  • 震驚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很多人看完崩潰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二哥關於人性,歷史上有一場著名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這場實驗影響深遠,以至於現在還有人在糾結實驗結論的真偽>《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夏天,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正緊鑼密鼓的為馬上要進行的一場實驗挑選志願者
  • 斯坦福監獄實驗:每個人都可能變成惡魔
    如果你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那你可能聽說過「斯坦福監獄實驗」,關於人性可以在社會角色和周圍環境的引導下變得多麼扭曲,這可能是最典型的一個案例。這個發生在1971年實驗的聞名程度之高,從影視作品中便可見一斑,後來的幾十年中,不斷有人提到它,甚至還衍生出了同名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
  • 斯坦福監獄實驗竟然是一場騙局?
    斯坦福監獄實驗並不是唯一被重新審查、評估和曝光的研究。最近,科學記者吉納·佩裡(Gina perry)調查了聲名狼藉的「強盜洞」實驗。在這個50年代進行的實驗裡,研究者操縱夏令營裡的小男孩們形成敵對的派系。佩裡發現,「強盜洞」其實是一次重複,上一次實驗失敗了,而研究者從未在論文中提起過此事。
  • 這不是電影 40年前真實歷史揭露人性心理陰暗處 斯坦福監獄實驗
    為了更好地了解囚犯和看守的互動根源——由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資助,津巴多設計了一個心理實驗,該實驗觀察了兩批本來正常的年輕人,他們隨機分配了囚犯或警察的角色。要進行為期兩周的角色扮演練習。在津巴多的監督下,斯坦福監獄的實驗變成了受苦囚犯與喜歡虐待他們的虐待狂看守之間的鬥爭。
  • 《斯坦福監獄實驗》社會塑造與集體的「力量」
    斯坦福實驗中,本當是正常世界中的好好先生,穿上獄警的衣服,拿上警棒,戴上墨鏡,加上了獄警的頭銜之後,便是真真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獄警」。實驗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成為獄警,因為對他們來說,獄警是壞的,一個壞人的形象,他們拒絕成為這個壞人。從某方面來說,他們本質上都是好的,並沒有那種侮辱、欺壓、凌虐他人的傾向。
  • 「暗黑心理學」斯坦福監獄實驗(10)
    諸如此類的問題激發了世界上最有爭議的心理學家之一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博士在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模擬監獄,並在其中填充了年輕的無辜者。斯坦福監獄實驗會將18名志願者中的一半隨機分為警衛,另一半分為囚犯,在接下來的六天內,它將演變為有史以來最荒謬的研究之一。
  • 斯坦福監獄實驗,黑暗心理實驗,惡由心生,一顆善良的心至關重要
    經常聽人說,人的心中同時住著一隻惡魔和一隻天使,人最後成為惡魔或者是天使就決定於人給自己的心中施什麼樣的肥料,如果不斷的給惡魔施肥料,惡魔就會吞噬整個心靈!這樣的話,乍一聽好像是在說教,唬人的!但是實際上還真有人做了這樣的心理實驗,這個實驗被稱為史上最殘酷,最黑暗的心理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