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三位潛水的三勇士發生了什麼?他們後來怎樣了?

2021-01-21 淺予是個美劇迷

儘管《車諾比》早已完結,但是它超高的製作水平以及令人震撼的故事還在不斷地吸引著全球各地的觀眾觀看這部劇。有些人對於劇中的問題仍疑惑不解,也有人被那三位勇士的行為震撼了。但是劇中並沒有介紹這三位勇士後來經歷了什麼,他們在進入核電站底部之後又遇到了什麼事情呢?

三位勇士分別是誰?

其實這三位勇士並不是普通的工人,他們是核電站的高級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是阿納年科、巴拉諾夫和別斯帕羅夫。別斯帕羅夫是車諾比核電站的高級工程師,阿納年科則是車諾比核電站的機械工程師,巴拉諾夫是車諾比核電站的主管。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潛水員,但是對於核電站的結構他們了如指掌。當瓦列裡·列加索夫提出需要人到核電站地下室打開閥門的時候並沒有人相應這一行動,在鮑裡斯·謝爾比納的的解釋下這三位勇士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他們需要到地下室做些什麼?

當時四號反應堆的堆芯的溫度已經高達1200度,而地下室的水池中又灌滿了水。加之堆芯上面堆滿了滅火的材料,所以在壓力和高溫之下,堆芯很容易燒穿地板。當燒穿地板的堆芯滲透到地下室之後就會造成水蒸氣爆炸,而這次爆炸會將整個歐洲毀滅掉。所以在嚴峻的形勢下,只能派出三個人前往地下室打開閘門排水。

他們如何分工,在走到地下室後又遇到了什麼事情?

雖然明知道這項工作是一項必死無疑的任務,但是他們卻身先士卒,毫不畏懼。在穿上潛水服之後,其實現實中的他們還沒有劇中那麼好的裝備。三位勇士只是穿了一層薄薄的防水服,也只帶了普通的隔離口罩,胸前還放了一塊鉛片。在這種高度輻射的環境下,或許這樣的裝備和沒穿防護服基本沒有多大的差別。

在進入大廳之後走廊都被水浸泡了,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為了營造緊張感,導演還特地加了檢測儀器發出來的超標電磁聲。經過狹長的走廊,三位勇士向越來越深的積水走去,但是越靠近水閥,電磁的聲音就越大。這就意味著輻射越來越強,這裡有個小細節,導演處理得非常棒。那就是三位勇士的手電隨著輻射的增強也開始失靈了,在忽明忽暗的手電也象徵著三位勇士的忐忑不安的心。那麼,輻射會導致手電失靈嗎?答案是的,因為電離輻射的中子射線幹擾了手電的電路運動,因此才會有了忽明忽暗的那一幕。不得不說一部神劇,就是小細節都能做到非常的到位。

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分工的呢?那位名叫阿納年科的機械工程師知道閥門的具體位置,所以就由他走在最前面領路。而核電站的主管巴拉諾夫則複雜打開水閥,高級工程師別斯帕羅夫則負責照明。或許會有人問既然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又何必拉上兩個人送死呢?其實一個人未必能將閥門打開的,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保證不會有第二次的類似事情發生,所以三個人是最穩妥的辦法。好在最後他們都安全地完成了這項最艱巨,也是最考驗人心的任務。

那麼,任務完成後他們又過得如何?

或許有人很多人認為接受了這麼高強度的輻射,他們應該活不了多久了吧?其實本編當初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經過查證,其實這三人都活了下來,並活到了21世紀。事後那位名叫阿納年科的機械工程當時還在車諾比工作了三年,直到1989年才離開車諾比,後來他還是在核工業中任職。他們三人當中已離開人世的是那位車諾比核電站的主管巴拉諾夫,巴拉諾夫在2005年死於心臟病,終年65歲,誰也不清楚這是不是和核輻射有關。而高級工程師別斯帕羅夫最為低調,至今仍活著,但是他早已消失在大眾的視線當中,也不想提起當年的英勇事跡。

在數個月之後,四號反應堆的堆芯如當初預計的那樣燒穿了地板,萬幸的是三位勇士早已將那裡的積水排空。要不然歐洲也也變成車諾比如今荒無人煙的模樣。儘管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物,但是在人類面臨危險的時候他們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儘管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他們卻願意拿自己的生命拯救更多的人類,這類人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相關焦點

  • 車諾比三位英雄還健在麼 車諾比3位志願者是怎麼逃出來的
    在最新更新的《車諾比》劇中三位被政府動員的赴死志願者,在下水道裡手上唯一的照明手電筒,因輻射太強烈悉數熄滅,留下的是巨大的急促恐慌的呼吸聲,和無盡的黑暗,車諾比第2集結束了,這樣的結局處理,沉重到窒息。 ​​​​那麼在現實中呢?動用了524300人,其中45.2萬是動員兵!潛負期過後死了194360人!
  • 聊聊HBO歷史劇《車諾比》與現實之間的出入
    三位勇士第二集的結尾,描述了三名志願者穿戴防護設備潛水進入四號反應堆下方被水淹沒的地下室,他們正在執行一項當時被認為「短期內必死」的任務。三位勇士5月2日,由於四號堆的高溫石墨塊和巖漿狀態的堆芯仍舊在地下室上方燒灼著混凝土層,一旦被融穿,這些溫度高達1,200度的放射性材料將迅速蒸發地下室中的兩萬噸放射性廢水,到時將造成一場水蒸氣大爆炸,將更多輻射源拋向空中向周圍散布
  • 車諾比:消防員有怎樣的故事?那位不願離開的奶奶後來怎樣了
    《車諾比》是一部關於講述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核事故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幾位主演,還有一位叫柳德米拉的女性角色也成為了劇中的重要人物。那麼,這位叫柳德米拉的女性是真實人物嗎?她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其實《車諾比》劇中所敘說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真實的,有一些也通過細節展現了當年的故事。
  • 費城勇士,舊金山勇士,金州勇士,NBA三支勇士隊他們有何聯繫?
    如今的勇士在聯盟是一艘超級戰艦,不管本賽季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他們的篇章絕對是可以寫進歷史的,庫裡或許也會成為勇士隊的一大傳奇人物,可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勇士為何叫金州勇士嗎?而在NBA的歷史長河裡,總共有三個以勇士為名的球隊出現過,他們有沒有什麼聯繫了?
  •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發生的經過到底是怎樣的?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發生一切源於偶然,換個角度來說其實一切又是源於必然。這對於這個不可思議的災難,又是如何發生的呢?《車諾比》還有哪些需要我們知道的知識點呢?1.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 銳參考 | 用生命拯救車諾比的勇士
    當時,正在值班的主泵操作員霍傑姆丘克發現主泵異常抖動,立即進入車間查看設備情況,這時爆炸發生了。當時有134人在電站裡值班,大家盡一切可能採取措施,以減小災難擴大。駐站消防員6分鐘內就趕到事故現場。他們在充滿放射性汙染的粉塵、蒸汽和煙霧中竭力控制火勢,又從爆炸區域搶救出被嚴重灼傷並脊椎受損的工程師沙申克。
  • 車諾比,茵陳的陰影
    1986年4月26日,位於前蘇聯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空氣中,對前蘇聯西部、東歐地區造成嚴重環境影響。當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發生時,烏克蘭攝影師Arthur Bondar只有三歲。在核汙染的陰影下長大的他,對隔離區充滿了畏懼與好奇。
  • 車諾比:是的,這很蠢,但為什麼?
    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而且也不可能發生。 在《車諾比》中,好多人都被槍逼著做事。就像第一集裡那個倒黴的工程師就被槍逼著,趕到天台上看核電站受損情況;圖拉礦工被招募的時候也被士兵拿槍威脅。這都是假的。在史達林時代,這一切絕對會發生,而且方式更殘暴。但是在1986年,這一切都成了過去式。蘇聯還是高壓,但已經沒有恐怖式的殘暴了。
  • 一張長圖:與「深海勇士」潛水機器人共赴海底探秘
    一張長圖:與「深海勇士」潛水機器人共赴海底探秘 2019-02-03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秘丨《車諾比》角色大多有原型,取景立陶宛核電站
    三位自告奮勇進入地下室排水的壯士亞歷克謝·阿納年科(Alexei Ananenko)、瓦萊裡·別斯帕羅夫(Valeri Bespalov)和鮑裡斯·巴拉諾夫(Boris Baranov)都確有其人。當時核電站地下室裡有兩萬噸消防員滅火時灌進的水,一旦與反應堆的高溫接觸就會變成水蒸氣,導致剩下的三個反應堆爆炸,那樣的話不僅直徑300公裡內的區域將被摧毀,整個歐洲都將因汙染而寸草不生。這三位勇士在明知下去就等於送死的情況下,依然挺身而出,潛入水下打開了排水閥,避免了更大的災難。他們由於受到高劑量輻射,不久就死去了,死後享受到英雄的待遇。
  • 美劇《車諾比》: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在《權力的遊戲》爛尾以後,HBO又推出了這部五集的迷你美劇《車諾比》,我看到了第四集,相對來講這部美劇還是比較真實的還原了當時的場景。我說的真實,並不是指事故本身,而是裡面參雜著人性,真理,謊言,責任,這些更為直觀的感的東西,會讓人思考的很多。比如開篇的這句話,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 車諾比悲劇發生34年後,他們冒險偷偷潛入
    作者:小幸福1986年4月26日,本來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但是凌晨時分,一座小鎮傳來一聲巨響,一場災難在車諾比發生了。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產生的輻射線劑量是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導致數十萬人死亡和遭受病痛折磨。此次事故是歷史上最慘重的核電事故。
  • 黃群等3位勇士雕塑落成:颱風巨浪襲來,他們用生命守護國家設備
    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的肖像(由左至右)長江網8月9日訊(記者汪文漢)8月9日,長江網記者從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了解到,為保護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壯烈犧牲的黃群、宋月才、姜開斌等3位勇士的雕塑已經落成,等待8月20日紀念日揭幕。
  • 9.3萬人喪生,27萬人被癌症折磨,這部劇揭開了車諾比大火的謊言...
    車諾比大火一、車諾比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連續的爆炸將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迅速覆蓋了該地區。這場核爆的威力是日本廣島爆炸的400倍以上。
  • 車諾比一日遊
    極具諷刺性的是,災難讓車諾比成為某些瀕危物種的避難所。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人類。報名之前,另一位中國遊客盧楨也有點擔心輻射。得知他去了車諾比,有朋友問他,身體有沒有什麼變化?「當時不知道其實沒那麼危險。」盧楨說。
  • 《車諾比》:那些煤礦工是真實存在的嗎?他們都做了些什麼?
    他們又為這場核事故救援做了些什麼呢?礦工是真實存在的嗎?那麼,這些礦工是真實存在的嗎?他們為什麼會被選中成為車諾比救援中的一員呢?實際上《車諾比》中所講的礦工們是來自頓巴斯和圖拉的礦工,他們被招募的目的是為了挖一條通往四號反應堆的通道,以放置冷卻裝置。
  • 看完《車諾比》我有話說!
    在一集不落刷完劇後,今天想從一名核電從業者與核電安全研究者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車諾比到底發生了什麼,類似事故會不會在我國發生↓  01車諾比核事故為什麼會發生?劇中的「車諾比三勇士」的行動就是為了排出地下室的水,防止高溫的堆芯熔融物與地下水池接觸發生蒸汽爆炸。(雖然目前科學界對蘇聯科學家計算的結果存在爭議,但無論怎樣都不可否認「三勇士」的犧牲自我、拯救他人的偉大精神!)
  • 人類首次登月的三位太空人後來的命運如何?
    因為一旦登月艙發生意外並且不能從月球起飛的話,那麼柯林斯就只能自己獨自返回地球了。後來,柯林斯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詳細記述了當時獨自承擔這項任務時的思想狀態,以及怎樣擔心萬一真的要拋下兩位同僚在月球而獨自返回的可怕局面。
  • 7天7大洲7場馬拉松 三位中國勇士徵服人類極限
    當地華人助威團賽後將一碗熱騰騰的方便麵以及從唐人街打包的揚州炒飯、餃子送到現場,和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一起組成年味十足的溫馨畫面,讓三位參加「777世界馬拉松挑戰賽」的中國勇士無比感動、感慨、感懷。北京時間2月7日,2019年世界馬拉松挑戰賽(World Marathon Challenge)在美國邁阿密落幕,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1位跑者全部完賽,其中3位來自深圳的勇士曹峻、羅飛和蒲愛民順利完成壯舉,他們在7天之內在7大州完成7場馬拉松(簡稱777挑戰賽)。
  • 1986人類悲歌,車諾比從發生到控制,五十萬「清理人」的悲壯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三公裡之外的車諾比核電站內,反應爐還在持續高溫,輻射物也正隨著被炸開的口子不斷散發到空氣中,並且隨風飄散到了周邊地區。意識到事情不簡單的軍隊立馬前去核電站周圍測試,而測試結果顯示:2080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