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顧雲鵬、黃敏、李紅)走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雲考古」、雙語直播向全球推介武漢……湖北省文博系統圍繞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活動主題「文物賦彩全面小康」,充分利用媒體融合傳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這個遺產日顯得有點「潮」 。
當天,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文物「潮」我看》大型融媒體活動,推出持續4小時的慢直播,以古人的衣食住行為線索,用輕鬆愉快的方式解讀文物的「潮」範兒,彰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的魅力。省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湖北省博物館參與接力直播,取得良好反響。
其中,由央視頻、湖北日報融媒體、荊州廣播電視臺相關平臺等聯合直播的「雲考古」,帶網友走進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在進行發掘的祔冢殉葬墓地,近距離了解考古發掘,感受文化和自然遺產風採,吸引數千萬網友在線觀看。已成功舉辦七場的「武漢革命文物線上展示月」直播活動,最後一站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追憶荊楚百年英傑,獲眾多網友點讚。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精心策劃推出線上線下系列活動,讓英雄的武漢人民進一步了解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根與魂。其中,「追尋與發現·感受文物建築的溫度」主題網絡直播,漫步漢口沿江大道「黎黃陂路——江漢關」這段歷史建築林立的百年老街,通過主持人+專家對話的方式,帶領廣大觀眾開啟英雄城市的尋根鑄魂之旅。在活動最後一站——江漢關博物館,主播陳子劍與外籍主播利瑪竇一起進行雙語全球直播,向世界推介武漢、宣傳武漢。
武漢及湖北各地博物館、紀念館還策劃推出「荊楚祝福滿江城」——全國文博界文物抗「疫」海報特展、《艦證·戰疫情》線上圖文展、明顯陵文物保護成果展等豐富多彩的文物展覽展示和社會教育活動,通過網絡展覽、線上講解、文博雲課堂、文化遺產知識大賽等多種形式,普及湖北文化遺產,珍藏武漢戰「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