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珍:當選美國院士不能作為評中國院士理由

2020-12-04 搜狐網

 李愛珍 我想表達感恩和愧疚

  近日,社會各界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非中國院士」李愛珍格外關注,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昨天,記者聯繫到晚上7點還在辦公室工作的李愛珍。這位71歲的老科學家通過本報表達了自己的兩層意思:「一,沒有國家創造的平臺、項目經費、科研環境等各項支持就不會有我的今天;第二,我非常感謝那些推薦我的院士,對他們我感到非常愧疚。」

  前沿領域

  研究成果突破西方禁運 貝爾實驗室曾發賀信稱讚

  李愛珍這個名字不為公眾所熟悉,可能與她的研究領域有關。

她研究的主要領域是信息科學領域的「半導體量子納米結構和器件」方向。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設備在國防、環保、醫療、經濟等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禁運這種設備。李愛珍和她的夥伴硬是搞了一套中國自己的設備。這一行動讓西方不得不取消了對中國的禁運。

  量子級聯雷射器這一世界前沿領域,美國人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物理思想,而中國人比他們晚了20多年。儘管如此,李愛珍及其團隊進行了革命性的開拓,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領域。1998年,這一領域的翹楚——美國貝爾實驗室給中科院路甬祥院長寫來了賀信,稱這是當時「國際上極少數實驗室才能做出來的工作」。

  該領域國際會議首次落戶

  在李愛珍所研究的領域中,有一個國際會議是國際頂尖級的——「中紅外光電材料和器件國際會議」,哪個國家能舉辦這一會議,就表明這個國家的研究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重視和認可。到目前為止,會址還一直在歐洲、美國「轉悠」。

  李愛珍從1999年開始每次都提交給大會兩篇以上的報告,介紹我國的進展。2005年,李愛珍作為亞洲唯一的委員,她申請會議在中國召開一次。在了解其團隊所做的成績後,科學委員會決定——2010召開的第十屆國際會議移師中國上海。

  對話李愛珍

  地圖上的那個標記讓我自豪

  晨報:您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就?

  李愛珍: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是我作為科技工作者非常樂意看到的事,通過我們的努力能為我們的國家爭得一席之地,是我們上了年紀的科學家應該盡的責任。

  晨報:您的開拓性工作為我國帶來哪些進展?

  李愛珍:貝爾實驗室畫了一張世界地圖,上面用紅筆標出國際上誰有量子級聯雷射器,除了美國和歐洲以外,地圖上只有中國是紅筆標註的,我感到非常自豪。

  晨報:您為什麼一定要把這一會議拉到中國?

  李愛珍:這標誌著我國的科研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水準。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我是華僑家庭,1980年公派留美時能否回國是一些同事的顧慮,我的恩師鄒元 頂著很大的政治風險把我推薦出去,兩年後我回來了。而他生前一直希望這樣的國際會議能在中國召開一次,我完成了他的夙願。他對我有恩情,而我是個記恩的人。

(責任編輯:劉旭)

相關焦點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在13年前,曾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落選中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堅守中國
    而對於這些科學家們來說,最高的榮譽就是被封為院士,這也是對自己學術研究的一種認可。而其中有一位美女院士,李愛珍女士,在中國幾次推薦院士評選,都沒有成功。可是在2007年,李愛珍女士卻被評為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儘管如此,她的心裡還是裝著國家,並為之奮鬥一生。
  • 李愛珍:申請中科院院士4次遭拒,但是卻一次就被美國評為院士
    在我國繁榮富強的背後,總有那樣一群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他們無私的向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也渴望國家給予他們肯定,所以國家每兩年會進行一次院士的評選。如果一個人能夠擁有院士的名稱,那麼可以很肯定的判斷出這個人為人類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評選院士的過程非常困難,畢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評上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人,她為國家付出了很多,但在四次申請院士的過程中卻一直都被拒絕。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一次評上美國院士,她說的話讓人動容
    —— 培根 美國貝爾實驗室,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絡軟體方面一直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個實驗室先後獲得了8項諾貝爾獎,兩萬五千多項專利,在2007年,貝爾實驗室破天荒給上海半導體材料學家李愛珍發來的賀電,並恭喜她當選美國外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院士
    直到2007年的時候,一個驚喜落到了李愛珍的頭上。當年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選的外籍院士名單中,李愛珍成為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對此,李愛珍在感恩的同時又覺得非常愧疚。一方面,美國國家科學院中的四百多名外籍院士中,有兩百多位都是諾貝爾獎得主,李愛珍能夠成為美國外籍院士,確實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榮譽,這讓她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情。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當選美國院士
    美國科學院有著140多年的歷史,每年會在世界各國評選出某個領域最傑出的代表、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為科學院外籍院士。評選一般是在五月初,因為四月底美國科學院會在華盛頓舉行年會,會議的最後一天便是公布本年度當選的院士以及外籍院士的名單。
  • 落選中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李愛珍曾帶團隊突破西方「卡脖子」
    然而,西方為了防止中國獲得這樣的技術,採取了「技術封鎖」,在該領域中國遇到了困境。但是,就是李愛珍和她的團隊夥伴,憑藉過硬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成功地設計研發出一套中國自己的設備,打破了相關技術封鎖,讓西方國家不能再對中國科技「卡脖子」,也逼得那些西方國家不得不取消在這種設備上對中國的禁運。
  • 李愛珍為何沒能當選國內院士?
    李愛珍為何沒能當選國內院士? 2007-08-21 09:09:00  作者:耿國友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本年度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員李愛珍,成為首位獲此榮的中國女科學家,但她還不是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院士第一輪評選時就被淘汰。據《南方周末》可是,就是這樣一位高水平的人,竟沒能當選國內院士,在第一輪評選時就被淘汰。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我們相信,這種結果會讓中科院相當尷尬。引起人們興趣並議論的是:到底是哪家評選辦法更合理,更能讓高水平的人當選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美國院士
    2007年5月1日當晚,李愛珍的電子郵箱傳來一個消息:美國科學院第144屆年會上決定,上海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專家李愛珍,當選這屆外籍院士!屏幕前的李愛珍,心情複雜。因此在此之前,她連續4次申請國內院士全部失敗,如今卻成了美國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被拒,如今卻成美國外籍院士
    1936年5月,李愛珍出生在福建省石獅市。1958年,李愛珍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此後,她一直在做化學方面的研究,也曾前往美國訪問。這幾十年來,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絕,引發了爭議。中國「科學家」李愛珍李愛珍研究期間,獲得了21個專利和1個國際發明展銀獎。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在她的履歷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李愛珍的成就的確很大。
  • 四次落選我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心繫祖國,無怨無悔
    對於我國科學家而言,最大的榮譽就是獲得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頭銜。要想獲得兩院院士,就必須要在某一個科研領域有卓越的貢獻。李愛珍,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科學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本來是從事稀土金屬和金屬化學冶金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作為我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傑出的女科學家,李愛珍教授的成功之路就如同這寶劍和梅花一樣,經過了反覆的磨練。她曾4次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可惜都因為不同的理由被拒絕,但她最終因為科研成就的突出,被美國聘用,成為了一名美國院士。
  • 李愛珍4次落選中國院士,評上美國院士後說了一句話,讓人動容
    2007年,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所的研究員李愛珍被評為美國院士,同時她也是中國第一位被評為美國院士的女科學家。據統計,中國有11人被評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是除了李愛珍之外,其餘10位都是中國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中科院乃是中國科學家心目中的「聖地」,若能成為其中一員,則此生無憾了。然而,材料專家李愛珍卻先後4次申請院士遭拒,幾經波折之後,她竟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這是怎麼回事?1980年8月,李愛珍被公派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在那裡,她的眼界再一次被拓寬,懸殊的科技差距讓她極度不安,於是她決定傾盡全力,學會美國的先進技術,然後回國效力。
  • 李愛珍:四度因年齡大落選中國院士,後成美國院士,原因值得深思
    到李愛珍當選美國院士的時候,郭景坤已做了喉部手術,躺在醫院說不出話來。儘管這個院士並不是李愛珍自己去申請的。二、李愛珍和她的事業李愛珍出生於1936年,正是中國抗日戰爭爆發的前夕,她的家鄉在福建石獅。李愛珍當選之後,輿論說什麼的都有。一部分人冷嘲熱諷,說她當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只能當美國的院士,證明美國的科學院士含金量不高。但事實上中科院的影響力,直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是沒有超過美國。面對這些,再看李愛珍的反應。當有人問到她「得到美國科學院士頭銜有什麼想法」時,她說:我沒有什麼想法。
  • 她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被美國選入外籍院士,她:做人不能忘本
    眾所周知,美國國家科學院在學術界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它擁有2025個本土院士,外籍院士387個,而在這些院士當中,有200多人是諾貝爾獎得主,中國內地一共有11位外籍院士,在世的僅有7位,李愛珍和袁隆平就是其中的兩位。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反倒當選美國院士
    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中國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士被拒,最後當選美國院士
    她曾經為了申請成為中科院的院士,持之以恆的提交了四次,但每次中科院拒絕她的理由都不一樣,這一度讓她很沮喪,但本著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她並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破釜沉舟,取得了傲人的科研成就,並且在申請中科院院士無果之後,決定去了美國,當起了美國的一名院士。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士,後成美國院士,堅守中國
    而對於這些科學家們來說,最高的榮譽就是被封為院士,這也是對自己學術研究的一種認可。而其中有一位美女院士,李愛珍女士,在中國幾次推薦院士評選,都沒有成功。可是在2007年,李愛珍女士卻被評為了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儘管如此,她的心裡還是裝著國家,並為之奮鬥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