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火星殖民細節:核反應堆做先期能源

2021-01-19 快科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正在研發一種小型核裂變反應器,並將於今年9月對其進行測試。這一反應器有望為人類在火星生活提供電力,幫助人們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繁衍生息。

NASA和埃隆·馬斯克最近都提出了人類移民火星的計劃,但這些計劃必須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如何生產能源?

人類在火星上雖可以利用太陽能,但在火星上接收的太陽能僅為在地球上接收太陽能的三分之一,因此NASA提出了另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案——研製小型核裂變反應器

這種小型核裂變反應器高約兩米,可通過鈾原子裂變產生熱量,進而轉化成電能。

這是美國能源部和NASA格倫研究中心聯合進行了三年的「千動力(Kilopower)」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總投資1100萬英鎊。

NASA於2008年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人類要想遠徵火星,可能需要一個功率約為40千瓦的電力系統,主要用於生產燃料、空氣、水以及為漫遊車和科學設施充電等。

目前正在研發中的每個反應器的功率可達到10千瓦,因此,只要攜帶4到5臺反應器,即可滿足日常所需。

相關焦點

  • NASA迷你核反應堆測試成功:去火星發電
    在去年12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1號太空政策指令」,宣布美國將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籤署指令簡單,實行起來困難,即使馬斯克能按計劃在2022年實現太空飛行器登陸火星,登陸後如何保證能源供應又是一大問題。幸好,NASA已經成功測試Kilopower迷你核反應,將為日後火星任務提供能源保證。
  • 美國新型火星核反應堆可在2022年前升空 能連續供電15年
    未來火星基地上的核反應堆什麼是火星前哨反應堆Kilopower過去幾十年來而名為Kilopower的新型核反應堆項目,使用U235作為燃料,在地面試驗時能將30%的裂變熱量轉變為電能。」的意思,這種新型的核反應堆能夠穩定的輸出千瓦級的電能,並持續至少10至15年。
  • 核反應堆要上天了!!!
    未來能夠將太空人送往火星的核推進系統及居住艙概念圖川普離任前發布了一項新的太空政策指令,幫助NASA推動下一個「人類的一大步」(在月球上建造長期存在的基地並將太空人送往火星)。川普於12月16日發布的太空政策指令(SPD-6),即國家太空核動力與推進戰略(SNPP)。
  • 馬斯克2024年真能載人殖民火星?
    「2024年我要載人登錄火星!2050年要在火星建立一個Space X城!」這是Space X創始人馬斯克最近發布的火星殖民時間表。這目標,這時間,頗有一絲資本主義壓榨員工定個短期內基本不可能完成任務的風格。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在廣袤的太空中,有一個目的地脫穎而出,是傑出的殖民首選之地。火星是太陽系的大獎,它是人類可以定居的最近的行星,這顆最近的行星擁有生命和文明所有必需的資源。火星一直以來都是廣受關注的星球,很多人都想著要殖民火星。
  •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許多偉大的思想家認為,人類必須分散在多個星球上,以免被一場自然災難完全摧毀。這些技術已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公司關注,並認真對待太空殖民的想法。對於人類來說,建立殖民地的最佳目標就是月球和火星。近來,月球引發的關注似乎正在降低,但科學家們估計,我們可以在那裡用6年時間建起太空殖民地,成本只要100億美元。中國和歐洲的航天機構正在仔細研究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可能性,因為這樣的策略將大幅降低前往其他星球的費用,包括火星。
  • 為什麼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無法實現
    殖民火星是馬斯克最有名的「理想」之一。其旗下的Space X公司正在開發的重型運載火箭,代號為BFR(Big Fucking Rocket),長達100米。馬斯克在2016年的一次演講中曾介紹過他的殖民火星計劃,他要將至少100萬人送上火星,此外還有一些細節:(1)採用液體甲烷作為能源探索火星的太空飛船將採用液體甲烷作為動力
  • 馬斯克殖民火星計劃的細節和秘密,都在這裡了
    2017年9月份,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澳大利亞國際宇航大會(ISC)上闡述了自己的殖民火星計劃,但其具體細節卻鮮為外界所知。《新太空》(New Space)雜誌在最新一期中詳細報導了馬斯克的計劃,包括利用BFR火箭飛船每次將100人送上火星。
  • 人類能否殖民火星?首先需要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基地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不斷加劇的全球核緊張局勢中,SpaceX和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呼籲儘快採取措施,逃離地球或許是避免未來核災難的一種有效方案,他希望未來不久人們能夠在火星表面建立殖民基地。  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支研究小組設計了「紅杉森林(Redwood Forest)」,這是一些開放性公共穹頂森林棲息地。
  • 我們究竟是否能夠殖民火星?
    (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遠比目前科學家們在火星表面觀測到的多得多的氮氣。儘管這並不能讓我們在火星表面不藉助任何工具呼吸,然是馬斯克認為這至少讓我們的火星殖民計劃成為了可能。他在墨西哥的國際天文大學上聲稱「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讓火星升溫,我們就能夠讓火星重新擁有一個稀薄的大氣以及液態的海洋。」
  • 2026年前在月球上安裝一個核反應堆,NASA志在何方?
    建設基地,電力必不可少,敢想敢做的美國人打算在月球建造一座核反應堆,以維持電力穩定供應。核裂變動力系統渲染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起了一個號召,他們正在尋找有能力在月球上建造可穩定工作的核電站的公司,甚至更遠的火星
  • 馬斯克「殖民火星計劃」細節曝光 2025年人類踏足火星
    BI中文站 10月15日報導美國連續創業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一心想要殖民火星,這就是他在2002年創立火箭公司SpaceX的精神所在。伊隆·馬斯克和SpaceX公司希望利用其「大獵鷹火箭」飛船殖民火星自那以來,SpaceX開發了幾套令人印象深刻的航天系統,包括SpaceX的第一顆軌道火箭獵鷹1號(Falcon 1)、小型自動著陸測試火箭蚱蜢(Grasshopper)、可重複使用的軌道級發射裝置獵鷹9號(Falcon 9)、可運載貨物或太空人的太空飛行器龍飛船
  • 馬斯克「火星計劃」全回顧:80天,一套房子的錢,換一場火星殖民冒險
    的火星殖民全計劃。然而,要實現一次成功的火星殖民,需要完成哪些小目標?在一小時的演講裡,馬斯克解答了我們可能有的一些疑惑。● ● ●火星離我們有多遠?去年,一部《火星救援》口碑爆棚,也引起了大眾對火星的關注。
  • 美國研發新型核反應堆 可用於火星探索!
    1月19日消息,據Engadget網站報導,從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到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向火星發射載人飛船
  • 要準備星際殖民了?NASA提議在火星建設人造磁場!
    要準備星際殖民了?NASA提議在火星建設人造磁場!期間,3月1日,Jim Green主任作了題為「未來火星的科學和探索環境」的報告,討論了磁場對於火星大氣層的增強作用,以此促進未來的載人任務。當前科學界一致認為,火星曾經像地球一樣擁有磁場以保護自己的大氣層。約42億年前,火星的磁場突然消失,致使火星的大氣層逐漸散失到宇宙之中。隨後的5億年裡,火星環境從溫暖溼潤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知的寒冷荒涼。
  • 與NASA合作,《家園》開發團隊打造了一款火星殖民模擬遊戲
    今天博士要介紹的這款「遊戲」叫做《Project Eagle》,雖然開發團隊強調這並不是一款遊戲,而是一個用來呈現火星殖民構想的模擬工具,但是博士覺得其本身基於真實數據的構想展現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是一種不錯的遊戲體驗,只不過還沒有加入策略玩法而已。
  • 美開啟火星「殖民」時代?
    原標題:美開啟火星「殖民」時代?  40多年來,火星一直是美國太空探測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不斷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同時,美國也在研究人類「遠徵」火星的可能性。   NASA:發射21顆探測器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共向火星發射了21顆探測器。
  • 在火星如何正確殖民?生存遊戲《火星殖民》詳解
    這款遊戲從遊玩開始我就會不斷的與Planetbase這款遊戲做連結有許多地方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是在小地方卻有著與Planetbase不一樣的有趣。殖民火星,從第一艘火星太空船降落火星開始,你有自動機器人以及基本物資,要用自動機器人,開始在火星上收集物資,並且一步一步的蓋起殖民地的基本要素。
  • 大氣雄厚的土衛六,它或許比火星更適合人類殖民
    土衛六比火星有一些優勢,這可能使土衛六成為人類殖民的更好選擇。土衛六的優勢:土衛六的大氣層很厚,主要由氮氣組成。其地表壓力大約是地球大氣壓的1.45倍。較低的輻射意味著人們可以在土衛六的表面上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而火星殖民者在火星表面居住的時間是有限的。在火星上,殖民者將不得不大部分時間都躲在地表下以保護自己免受輻射傷害。土衛六上有更多的水、碳氫化合物和氮。礦物質對維持生命很重要。土衛六表層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固態水冰組成。其表層下可能有液態水。
  • 為殖民火星,NASA不顧倫理道德,打算與動物雜交!
    日前在紐約科學院主辦的網絡研討會上,休斯敦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天體生物學家和地球微生物學家肯達·林奇提出了一個計劃,稱基因工程應該在人類殖民太空的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將人類的基因與動物優秀基因相結合,以應對複雜的火星以及更嚴酷的木衛和土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