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鄉愁》:那個年代,炒肉時的一點肉渣,就是孩子們的最愛

2021-01-11 聽風吹麥浪

《遙遠的鄉愁》之143

小時候,北方都是吃得棉花油。偶爾的時候,生產隊收成好了,也會多少分一點油。

記得有年秋收後,老隊長召集大家開會,說下午分棉油了。

於是,各家都拎著瓶瓶罐罐,來到了鄰居家的的倉庫那裡排隊。

高高矮矮的油罐子,擺了滿滿一院,蔚為壯觀。

媽媽提著我們廚屋裡的那個油膩膩的油罐子,挨著其他家的油罐子去排隊。

當時,記得一個生產隊的兩三百號人,也就能分到一大鐵桶多一點的油,差不多也就是每人一市斤棉油。

這還是因為我們生產隊種植的棉花多,所以能多分一點油;種糧食多的生產隊,怕是連這點油都分不了。

輪到媽媽拎著罐子去領油了,我看了下,也就給了半罐子油。

這點油,也就是我們一年的過活了。

隊裡分油分的最多的一家,是勞力最多的五爺家。

他家不連家裡的婦女,僅男勞力就有五六個。

他家是拿著一隻打水的鐵桶去的,分了多半桶油。另外,因為勞力多,還分了10多元錢。

當時,把整個生產隊的社員羨慕得不行了,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吃飯嫌人多,幹活嫌人少』。這分東西的時候,還是勞力多的好啊!」

這點油,基本上連過年時,炸點東西都不夠。

所以,平時裡大家吃油都比較摳門。

偶爾,每年社員們去生產隊裡,遛一點棉花棵子上的小棉花桃子和僵瓣。

農閒時,抽時間將棉花彈一下,剩下一些乾癟的棉籽。

棉籽積攢多點了,可以到當地的油坊裡去榨一點油,接濟一下生活。

小點時候,和生產隊的一個小夥伴,去榨過一次油。

當時,要跑七八裡地,到其他村子裡的油坊去榨油。那裡,已經是鄰縣的地盤了。

當時,兩家攏共只有10多斤的棉籽,也榨不出多少油。

大人們都感到不好意思去,就喊著兩個孩子去。兩個孩子就背著一點棉籽,拎著個小塑料桶去了。

之前,還沒去過油坊,不知道棉籽是怎麼榨出油來的。

到了才知道,油坊裡熱氣騰騰的,老遠就嗅得到噴鼻的香味。

進去時,看到一群光膀子的漢子,在汗流浹背地忙活著。

將炒熟的棉籽倒進鐵架子裡,外面砸進木楔子去,用力地擠壓。

一滴滴金黃色的油滴,就慢慢地被擠壓出來。

隨著壓力的增加,那棉油開始扯成流地往下淌。

油坊的老闆稱了下我們的棉籽,說:「你們的棉籽太少了,沒辦法單獨榨,給你們兌換一點油吧。」

我和夥伴也知道棉籽確實太少了,就點頭同意。

老闆稱了下棉籽的重量,給我們每人兌換了一點油,還給了點棉餅。

然後,兩個孩子就背著一點棉餅,拎著一點油回來了。

那次,是第一次在油坊裡看那群精壯的漢子榨油,看油被一點點從棉籽裡擠壓出來,看那群漢子的汗水,油亮亮地滾落地上……

心裡就感嘆,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

路上,有委屈的淚水,亦有朗朗的笑聲;有懵懂的堅持,亦有收穫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亦有成功的喜悅。

每一段經歷都註定珍貴,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

因此,人生路不必慌張,不必虛飾,你且踏踏實實做事,簡簡單單做人,自會迎來屬於自己的一片晴天。

等到青黃不接,連油都沒有吃的日子,家家都緊緊巴巴的。

孩子們嘴饞了,就摸了涼窩窩頭。掰開了,偷偷去油罐子裡沾點油,再把窩頭對在一起,拿著就跑了。

這種「揩油」的辦法,一旦被大人看見,還要挨鞋底子。

有時候,爸爸買來一點肉,媽媽也捨不得吃掉肥肉,都是專門切出來,在鍋裡使勁地熬油,直到將肥豬肉,練成一點點金黃的肉渣飄起來。

熬出來的豬油,媽媽盛在小碗裡,留著吃麵條或者做疙瘩湯的時候放一點。

而炸出來的肉渣,也被我和妹妹搶著吃了。

那時候,農村有紅白喜事的時候,也會熬煉點豬油出來。

一幫孩子們就圍在鍋前,等著吃一點肉渣,有時候連舌頭上都被燙起泡來。

那個年代,肉渣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美味。

當時的北方,除了吃棉籽油,可以榨油的還有花生和黃豆、芝麻。

但在那個年代,沒哪個人捨得用花生、黃豆和芝麻去榨油吃。

當時,吃幾粒花生還要遮遮掩掩的,更不要說吃花生油了。

芝麻當時北方也在種植和收穫,但沒人會做芝麻香油啊!

那些走街串巷叫賣的小貨郎那裡賣的芝麻香油,還是小磨香油,需要很高的工藝,並不是常規的榨油能擠出來的。

而是將芝麻炒香了,再用小磨慢慢磨出來,還要不停地攪拌。最後澄清漂在大鍋上面的,才是正宗的芝麻香油……

所以,家裡即便偷偷摸摸種幾棵芝麻,收後磕打下來一捧芝麻。還是要跑到其他村子,找專門做小磨香油的作坊,去兌換隻有一個瓶底或者很少的一點香油。

回來後,還要捂著藏著,悄悄地吃很長時間。

五穀養生,豆為上乘。

在那個年代,農村人唯一可以吃到的豆製品就是豆腐。

北方的豆腐是壓層的,每層三到五毫米不等,而且比較幹。

有時候,早上聽到梆子響,媽媽就會喊:「賣豆腐的來了,去買兩片豆腐吧。」

比及手忙腳亂地穿戴起棉衣服跑出去,看見推著小車的貨郎過來。揭開車上的小棉被,下面是一層紗布;打開紗布,就是做的一方方雪白的豆腐了。

拿出幾角錢來,貨郎會嫻熟地劃開兩片豆腐,稱好了放在碗裡。

回來,就期盼著媽媽做的豆腐吃了。

北方的豆腐做得地道,是因為可以直接用秤鉤掛著豆腐稱,這是其他地方的豆腐,不能比擬的。

後來一些年,農村裡開始有了自行車,賣豆腐的就換成自行車叫賣豆腐。

在車後架,捆上一個長方形的木盒子,裡面擺的就是豆腐。

那幾年要想買豆腐,聽見敲梆子的聲音,就要端著碗抓緊往外衝。

一旦出門晚了,賣豆腐的騎著自行,車就轉到了下一個巷子。

食物,永遠是人類味蕾最敏感的東西。

下一個千年,在遙遠的雲南生活時,朋友偶爾喊著去家裡吃「殺豬飯」。

「殺豬飯」是雲南各地都有的習慣。

年關歲尾時,家家都宰殺一兩頭豬,互相邀請來鄉鄰親朋。將豬下貨什麼的不耐放的都炸了、炒了,大家開懷暢飲。

那些剩下的豬肉,除了做火腿外,剩下的就切成拳頭大小的肉塊,直接在鍋裡炸熟了,浸泡進大油缸裡。

據說,這樣在油缸裡浸泡的肉,能吃一兩年都不變質。

去的時候,看見廚房裡在炸肉,剛盛出來一大盆焦黃的肉渣。

就忍不住拈起來幾塊,「嘶哈嘶哈」地嚼著。

朋友見了笑,說:「咋會喜歡吃這東西?」

我說:「小時候養成的不良習慣。」

朋友的老爹出來迎接我們,看見了說:「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小時候,誰不喜歡吃炸的肉渣。那時候,這個東西也只有年底的時,才能吃上一嘴。」

後來,老家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所有的土地全部承包給了社員們自己耕作。

大家都像換了一個人似,不用聽生產隊的破鍾片,也不用人喊,天蒙蒙亮就鑽進了棉花地裡。

秋天,田野裡的棉花一片片開得雪白,摘也摘不完。

一車車的棉花買到棉廠裡,一桶桶的油拉回來。

而且,棉油也進行了提純,不再吃黑乎乎的老棉油了,都是吃的金燦燦的衛生油。

看著家家牆角裡放的一桶桶的油,就想起來當初一個生產隊才能分一桶多油的情景,想著大家拎著瓶瓶罐罐去分油的場面……

但那些,已經成了過眼雲煙,已經是上一千年的事了。

有些事,還是不要細想,因為,想不開是劫,想開了也是結。縱有再大的力氣,也不可能一刀下去,砍竹子劈到筍啊!是不是?

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是一種悲傷;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一聲嘆息;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是一種無奈。

而只有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才是一種幸福。

所以,餘生,請學會不斷地在悟中行、在行中悟,不斷地調整,不斷地修正,最終才能走向成熟,走向睿智,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豬肉漲價,這道菜一點肉也不放,素炒更好吃,營養全面很下飯
    豬肉漲價,這道菜一點肉也不放,素炒更好吃,營養全面很下飯。豬肉價格接連漲了好幾次,魚相信好多家庭煮婦都會抱怨這豬肉的價格,平時最便宜的肉末也要賣到二十三一斤了,也難怪外面小餛飩都漲到十塊錢一碗了,其實有些菜不放肉也是非常美味下飯的,魚就非常喜歡幾種蔬菜一起炒,營養全面又好吃,不僅下飯,而且早餐的話搭粥也是非常美味的。
  • 教你製作涼拌海虹,最便宜的海鮮,絕對是孩子們的最愛!
    教你製作涼拌海虹,最便宜的海鮮,絕對是孩子們的最愛!春天是風大乾燥的季節,天氣忽冷忽熱,大人孩子都愛鬧毛病。除了要多喝白開水、多吃水果蔬菜,還要多吃點有營養可以增強免疫力的食物。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今天帶大家的就是一道,既便宜又好吃,孩子還喜歡的海鮮菜——涼拌海虹。
  • 做辣椒炒肉,先炒辣椒還是先炒肉?不少人搞錯了,難怪不香不好吃
    做辣椒炒肉,先炒辣椒還是先炒肉?不少人搞錯了,難怪不香不好吃最近豬肉的價格跌了不少,每次去菜市場買菜也總會買上一塊新鮮的豬肉,包餃子也好、炒菜也好,吃起來解饞又美味。在我家,最常買的豬肉部位是五花肉,而五花肉最受歡迎的做法非辣椒炒肉莫屬。一提到辣椒炒肉這道菜,相信可以勾起很多朋友肚子裡的饞蟲,鮮香的肉片搭配上辣椒的香辣,無論是來下酒還是下飯都非常好吃。
  • 芹菜炒肉是先炒芹菜還是先炒肉,教你簡單易學的做法,清新又美味
    不過媽媽總歸是熟知我的喜好秉性,只好拿出她的殺手鐧,我最愛的綠色菜品——芹菜炒肉。這道菜無論是和米飯還是和麵食搭配都是一絕,甚至我還喜歡在追劇時直接當成小零食吃掉,不油膩,爽口,外觀看起來也賞心悅目。
  • 西芹炒肉時,有人焯水,有人直接炒,很多人做錯,難怪西芹不鮮嫩
    導讀:西芹炒肉時,有人焯水,有人直接炒,很多人做錯,難怪西芹不鮮嫩眼看著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還有2天就進入臘月了,老人經常說:進入臘月就是年,這句話挺在理的,因為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風乾臘肉一類的食物了,因為臘肉至少需要半月才可以吃
  • 香菇炒紅燒肉時,什麼時候放肉?不要直接炒,這樣做,肉又香又軟
    在所有的菌類食材中,小編喜歡吃香菇這種蔬菜,不是因為太香,而是因為它口感好,吃在嘴裡肉乎乎的,那麼把香菇和肉這種食材放在一塊炒,又會做出來怎樣的美食呢,很多人說可能不太好吃,不要那麼早的下結論,先看看我們做的美食再說吧。
  • 辣椒炒肉時,有人先炒辣椒有人先炒肉,教你飯店的做法,鮮嫩不膩
    導語:辣椒炒肉時,先炒辣椒還是先炒肉?學會飯店的做法,鮮嫩吃不膩辣椒可以炒的菜非常多,辣椒炒雞蛋、辣椒炒肉、辣椒炒香腸等等,辣椒的香味滲入在食材中,讓整道菜吃著特別入味,香氣十足,開胃更下飯,辣椒炒肉這道菜是我家時常做的,選擇比較辣的辣椒做這道菜效果會更好,辣椒炒肉這道菜的製作需要技巧,有人先炒辣椒有人先炒肉,而只有將正確的方法學會了,這道菜口感便會非常好,鮮嫩香辣,好吃而不膩,這個做法還是我跟著一位飯店大廚學習的,非常實用
  • 白蘑菇炒肉的做法 白蘑菇炒肉的做法大全家常
    白蘑菇炒肉的做法準備食材:口蘑6個、瘦肉150克、柿子椒半個、食鹽1茶匙、蠔油1茶匙、水澱粉1湯匙、油1湯匙、黑胡椒少許白蘑菇炒肉的做法大全家常幹蘑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菌類的食物,通常可以吃的。
  • 怎樣炒肉不粘鍋又嫩?
    炒肉不粘鍋又嫩,得從幾方面下功夫,一就是鍋;二就是肉;三就是炒肉的技術。一、關於鍋。我們先說說炒肉的鍋,炒鍋的品種有很多,但是家庭中常用的炒菜鍋一般是不粘鍋和鐵鍋。做炒菜的肉怎麼切,是有講究的,切得好不好,關係著炒出肉嫩不嫩。在切片時,刀和肉的纖維走向成90度切;在切絲時,要先順著肉的纖維切成片,再和肉的纖維走向成90度切成絲,這樣切的絲炒好後吃著不覺得老,並且炒制時不易碎掉。2.碼味。想要炒出不粘鍋又嫩的肉,碼味也是要講究技巧的。
  • 炒肉把這三個技巧記住,炒出來的肉很好吃,怎麼吃都吃不夠!
    炒肉把這三個技巧記住,炒出來的肉很好吃,怎麼吃都吃不夠!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最常見的肉,平常吃的裡脊肉,五花肉都來自豬肉,平常大家在家裡炒菜時裡面放的肉可以說幾乎都是豬肉。買豬肉時,根據肉的顏色、外觀、氣味等可以判斷出肉的質量是好還是壞。
  • 不管炒什麼菜,記住2個竅門,出鍋不比飯店差,鮮香好吃不油膩
    但是吃得時間長就感覺有點膩了,尤其是衛生非常的差,哪一次不小心吃到不乾淨的食物還會鬧肚子,真是自己花錢找罪受,還是自己在家做出來的乾淨衛生,吃起來放心,但是自己在家炒又做不出飯店的那種味道,自己做的往往不是菜色不好,就是味道差,難以下咽。一般我們餐桌上常見的就是肉類和青菜類的食材,葷素搭配,這樣營養均衡更加的好吃。
  • 蜆肉炒韭菜每個家庭都要會做的一道菜!
    補腎之王【蜆肉炒韭菜】 這種東西千萬千萬記得要洗乾淨,用水衝洗乾淨,否則,就無法吃入口【沙多垃圾多】,從黑色洗成白色咯 哈哈哈 本人愛乾淨了一點補腎?蜆肉與韭菜是最佳拍檔,是男人的最愛,更是讓女人們尖叫的利器,女人們,如果愛你男人更愛你自己,請把你男人的腎補起來吧?韭菜垃圾一樣多,必須地泡、衝,洗多次,洗乾淨,切成斷。幹爆炒,不放任何調料,首先把蜆肉內的水分爆炒乾淨。把水分爆幹後出鍋,放油放姜、蔥等調料入鍋爆出香味。爆出香味後倒入蜆肉和韭菜 炒上五分鐘後即可出鍋!
  • 廣袤的鄉愁
    就像《青銅雨》中,在 伊利諾州的課堂,就在那個雨天,被雨淋溼的詹姆斯教授從聖經到荷馬,從莎士比亞到彌 爾頓,旁徵博引以各種形式講述著雨的故事。當教授引述史蒂文斯的詩句「雨的土著就是雨人」讓「我」懷想起遠在中國的故鄉。
  • 晉·味道(一):不管在哪,這碗抿蝌蚪就是咱山西人最惦念的鄉愁
    對於山西人來說,鄉愁就是一碗麵,鄉愁就是一碟老陳醋。離家日久的平定人,在思鄉的情緒中,總會不經意想起家鄉的抿圪鬥。一進家門,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抿圪鬥,那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抿圪鬥之所以深受平定人偏愛,不只是因為好吃暖胃,更因省時、省事、省錢,完全符合晉人崇尚簡樸的傳統。
  • 做辣椒炒肉時,用紅辣椒還是青辣椒?很多人放錯,難怪味道不正宗
    一說到辣椒炒肉這道菜,相信很多家裡在湖南的朋友都會特別有家的感覺,這是一道正宗的湘菜,好多人都吃過,這道菜的用料很簡單,就是普通的辣椒和豬肉,但是做出來的口感非常麻辣爽口,同時這也是一道家常菜,雖然比起餐館裡面做法講究,用料昂貴的大菜相比,它不怎麼上檯面,聽起來不上檔次,但是這道菜卻是最下飯的,也是最接地氣的。
  • 芹菜和它是絕配,比炒肉更香,多吃營養美味身體棒,還不長肉!
    大家好,我是小董,一個愛做飯又怕長肉的90後,每天用簡單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品!雖然現在已經立秋,但是天氣依然炎熱,秋老虎的威力也是非常的厲害。在家吃肉類的食物一直都沒有什麼胃口,所以素菜一直是我們餐桌上最愛的食材。
  • 有一種鄉愁叫嫋嫋炊煙
    有一種鄉愁叫嫋嫋炊煙文/李玉娜鄉愁是每一個遊子心中揮之不去的內心情結,離開故鄉四十多年後,我內心的鄉愁化作故鄉夕陽西下,牛羊歸圈時,站在故鄉的山坡,看家家戶戶草屋瓦頂那炊煙。春天耕種的農人踩著夕陽歸來,一盆金黃的玉米粥,幾個金黃的玉米餅,一盤冒油的鹹鴨蛋,一碟韭菜炒豆腐乾,就是農家的晚飯。而夏季掛了鋤,農家人仍然忙於漚青肥、放牧牛羊,農家飯桌上是玉米粥,配上夏季水靈翠綠的黃瓜、生菜、小蔥、豆腐,一盤紅褐色的大醬,農家的晚餐,是那柴草燒出來,那玉米楂子粥溫熱醇香,給那些勞累一天的人溫暖。
  • 鮮香味美,佐酒良餚的煮全鱟和鱟肉炒鹹菜、炒鱟片
    然後,我們將鱟殺完之後,取出肉、膏、蛋,把蛋、鱟血撈在小盆內,加少量清水稍攪,撈起蛋瀝乾(鱟血另用),放在小盆中用手壓平壓緊,放進籠屜蒸30分鐘至熟取出。最後,我們將炒勺放旺火上,倒入清水燒沸,把鱟肉平排進炒勺中,放上鱟膏,待水再沸後,貼勺邊倒下鱟血,鏟起粘壓在鱟肉、鱟膏上,整成長方形塊。吃時切成片,鱟蛋也切成小片,加上蒜泥、辣椒醬、醬油、嫩薑絲、醋等配料蘸食。
  • 河南夜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麻辣羊蹄還好,看到炒涼粉:夏天最愛
    看一看河南夜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吧,有一些絕對都是你沒有見過的小吃。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羊肉,或者是喜歡吃豬蹄兒,但是你們見過麻辣羊蹄兒嗎?這可是河南最具特色的美食。幾乎沒有什麼肥肉,慢慢的都是膠原蛋白。而且色澤油亮紅潤。只是將這些肉放在盆裡不動,都非常吸引吃貨女孩的靠近,更不要說聞到它的香味之後的反應呢。
  • 家常菜:土豆燉牛肉、洋蔥炒肉、蛤蜊炒豬肝
    一年又一年,吃過了五湖四海,還是家裡的飯菜最對味。分享幾道家常菜做法,希望大家喜歡!一、土豆燉牛肉材料:牛肉、土豆、胡蘿蔔、蔥、蒜、料酒、生抽、老抽、冰糖、八角、香葉、桂皮、鹽。2、熱鍋入油,放冰糖炒出糖色,加入牛肉翻炒均勻。3、加入蔥蒜、一勺料酒、一勺生抽、一勺老抽、適量熱水沒過牛肉,加入桂皮,八角,香葉,大火煮沸轉小火燜煮40分鐘左右。4、倒入切好的土豆、胡蘿蔔,加少許鹽,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二、洋蔥炒肉材料:洋蔥、瘦肉、青椒、蒜末、幹辣椒、大蒜、甜麵醬、料酒、胡椒、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