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Chemistry | 聚吡啶酮衍生物+MOF,單線態氧「儲存器」用於光...

2020-11-2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CCSChemistry ,作者CCS Chemistry

CCS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由中國化學會創辦的高水平旗艦新刊,面向全球科學家,收錄化學各領域高質量原創科技論文。關注CCS Chemistry,即時獲取期刊相關資訊。

武漢大學張先正教授課題組將聚合物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結合,設計了一種單線態氧「儲存器」(PLP),用於儲存並將其在體內腫瘤部位釋放,釋放過程不依賴氧氣和光照且持續性好。在實體瘤和肺轉移瘤的腫瘤抑制實驗中,PLP均表現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光動力學治療(PDT)依靠光敏劑在光照下將氧氣(O2)轉化為具有殺傷作用的單線態氧(1O2)來治療腫瘤。然而,體內PDT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腫瘤組織的乏氧環境使得可以利用的氧氣濃度不足;2)光敏劑需要光照才能發揮作用,然而光在體內的穿透深度卻阻礙著光敏劑產生1O2的實際效果。此外, 1O2的半衰期很短(3.5 µs),導致PDT在大量耗費O2的同時治療距離卻很短,極大限制了其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圖1. 單線態氧「儲存器」PLP的合成路線(a)和腫瘤治療機制(b)

為了解決以上PDT過程中的問題,武漢大學張先正教授課題組將聚合物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結合,設計了一種單線態氧「儲存器」(PLP),用於儲存1O2並將其在體內腫瘤部位釋放。在該研究中,可以儲存1O2的吡啶酮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mPYR)裝載在納米卟啉MOF(porphyrin-nMOF)中,隨後將mPYR聚合,得到裝載吡啶酮聚合物(poly-mPYR)的porphyrin-nMOF(PLP)(圖1a)。

吡啶酮及其衍生物是一類可以通過Diels-Alder反應快速高效地捕獲1O2形成分子內過氧鍵的分子。而且,該反應是可逆的。對於mPYR來說,形成分子內過氧鍵後,在體溫(37 ℃)下可逆反應可以較快地發生,同時釋放出1O2(圖2a)。在體外光照下,PLP中的吡啶酮可以快速地捕獲由porphyrin-nMOF產生的1O2,並在體內緩慢釋放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PLP體內釋放1O2的過程不依賴氧氣和光照,並且可以在數小時內持續釋放1O2(圖1b)。

圖2. mPYR捕獲和釋放1O2原理與PLP釋放1O2研究

作者利用紫外吸收光譜變化來研究mPYR捕獲1O2的過程,結果表明mPYR可以在約10 min內迅速地捕獲1O2(圖2b)。作者同時利用1O2特異性探針1,3-二苯基異苯並呋喃(DPBF)研究經過預光照後PLP(PLP + hν)釋放1O2的能力,結果顯示PLP + hν 可以在12小時內持續釋放1O2(圖2c)。將PLP + hν與細胞共培養,並使用細胞內活性氧(ROS)探針2',7'-二氯螢光素(DCFH)檢測細胞內的氧化水平結果也表明PLP + hν釋放1O2可以在細胞內進行(圖2d)。以上結果表明PLP具有良好的1O2捕獲和釋放能力。

圖3. PLP對於實體瘤的治療結果

作者進一步評估了PLP對不同腫瘤模型的治療效果。在針對小鼠實體瘤的治療中,PLP表現出良好的抑制腫瘤生長的能力(圖3)。在隨後的肺轉移瘤治療實驗中,為了更好地靶向肺部轉移灶,PLP被包裹了一層可以靶向肺轉移瘤的巨噬細胞膜以達到更好的靶向效果。小鼠肺轉移瘤生物發光成像、肺部成像以及切片結果均表明經過預光照並且包裹了巨噬細胞膜的PLP(PLP + hν@M)對肺轉移瘤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圖4)。

圖4. PLP@M對肺轉移瘤的治療效果

該工作以research article 的形式發表在CCS Chemistry,並在官網「Just Published」欄目上線。

文章詳情:

A Singlet Oxygen Reservoir Based on Poly-Pyridone and Porphyrin 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Cancer Therapy

Bo-Ru Xie, Chu-Xin Li, Yun Yu, Jin-Yue Zeng, Ming-Kang Zhang, Xiao-Shuang Wang, Xuan Zeng & Xian-Zheng Zhang*

Citation:CCS Chem. 2020, 2, 1187–1202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31635/ccschem.020.202000201

掃碼在線閱讀

掃描或長按左側二維碼,

在線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CCS Chemistry

CCS Chemistry是中國化學會獨立出版的旗艦新刊,所有作者讀者免費發表和閱讀(Diamond Open-Access)。

CCS Chemistry網址:https://www.chinesechemsoc.org/journal/ccschem

Facebook:Chinese Chemical Society-CCS

Twitter: CCS Chemistry

掃描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CCS Chemistry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CCS Chemistry發表的最新傑出研究成果。

中國化學會

Chemsoc

原標題:《CCS Chemistry | 聚吡啶酮衍生物+MOF,單線態氧「儲存器」用於光動力腫瘤治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光熱響應型單線態氧載體用於乏氧腫瘤持續光療|黃維院士和趙強教授...
    然而,實體腫瘤具有異常的血管分布和代謝,使其內部處於乏氧環境,限制了單線態氧的產生。實體瘤內乏氧微環境成為制約PDT治療效果的核心難題。2019年5月,黃維院士、趙強教授課題組提出一種全新的單線態氧釋放策略,可實現乏氧腫瘤的光動力治療(Research,Volume 2019 |Article ID 9269081)。
  • 常見的吡啶類化合物合成反應
    ,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其衍生物主要有烷基吡啶、滷代吡啶、氨基吡啶、溴吡啶、甲基吡啶、碘吡啶、氯吡啶、硝基吡啶、羥基吡啶、苄基吡啶、乙基吡啶、氰基吡啶、氟吡啶、二氫吡啶等,其中農藥佔毗吒系列產品消費總量的50%左右;飼料添加劑約為30%;醫藥及其他領域佔20%。
  • 方曉紅課題組開發光控釋放吡啶化合物新策略
    近年來,光脫保護基團(Photoremovable Protecting Groups,PPGs)在化學生物學和有機合成研究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利用PPG與生物活性小分子共價鍵結合,可使小分子無法與其靶向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結合而失去其活性。
  • 適用於365nm和395nm吸收的新型光引發劑(附結構式)
    在2016北美輻射固化會議上,IGM公司Andrea Bernini Freddi等人的文章「用於UV LED固化的新型3-香豆素酮的合成(Design
  • 生物標記三部曲:綠色螢光蛋白、辣根過氧化物酶和小型單線態氧製造者
    生物標記三部曲:綠色螢光蛋白(GFP)、辣根過氧化物酶(HRP)和小型單線態氧製造者(MiniSOG)【towersimper註:本文為譯文,每篇都有部分改動,僅用作研究之用,不得用作商業開發,轉載請標明翻譯者towersimper,第一篇來自Sowmya Swaminathan, Nature Cell Biology
  • ...帕博西比耐藥的ER+乳腺癌有效的新型吡咯並吡啶酮BET抑制劑的發現
    通過引入CDK4 / 6抑制劑(如palbociclib)或AIs聯合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作用顯著改善。但是在經過用藥之後,部分病人仍然會出現氟維司汀耐藥性。最近有報導BRD4被募集到遠端雌激素反應元件(ERE)並與ERα協調轉錄複合體中的表達,該複合體調節乳腺癌中的基因表達。
  • 吳鵬&侯賢燈: dsDNA和SYBR Green I複合物光催化氧化TMB用於免標記和通用可視化生物分析
    除了自然雜交,DNA的許多功能被開發應用,例如適配體用於靶物質識別、
  • Metal-air電池/ ACS Energy Letters/鋰離子和金屬空氣電池中單重態氧產生的機理
    單線態氧的形成與這些電池化學反應中出現的降解和災難性失效直接相關。2 雖然有一些關於它的起源的假說,但單重態氧形成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在本文中,我們試圖通過提出金屬空氣和鋰離子電池中單線態氧的產生機理來統一這些發現。
  • B Environ: 錫酸鉍引入氧空位光催化促進CO2轉化
    日前,針對光催化還原CO2高能壘、低效率和選擇性差的難題,南洋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江蘇大學的科學家共同合作,在錫酸鉍上引入氧空位,顯著提高了CO2的轉化。儘管促進CO2的光還原活性已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在水性條件下不存在助催化劑和有機清除劑的情況下,仍需要做出大量努力來開發具有所需性能的非貴金屬光催化劑。 通過表面活性劑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輔助水熱法一步製備了超小型Bi2Sn2O7納米顆粒。由於低鍵能和長鍵長導致高能表面上的Bi-O和Sn-O鍵斷裂,引起大量的表面氧空位。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氧空位可以有效地激活CO2分子。
  • 《大分子快訊》紅光碟機動光催化肟連接用於設計生物正交水凝膠
    即使使用長波長藍光觸發器,光致聚合的有效固化深度也只能達到2 mm。對於具有高黑色素含量的皮膚類型,真皮層的內部填充效果明顯更高。為了使光聚合有效地用於透皮注射,必須通過組織的治療性光學窗口(600-900 nm)內的光子來引發交聯,其中吸收內源性生物物種,例如血紅蛋白而黑色素則微不足道。儘管需要長波長,光誘導的交聯,但是關於在生物環境中原位固化水凝膠的紅光活化光聚合的報導很少。
  • 具有農藥活性的查爾酮衍生物研究進展
    本文在總結文獻的基礎上發現查爾酮衍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部分:⑴ 查爾酮A環和B環引入不同基團如羥基、甲氧基、滷素及取代的氨基等;⑵ 查爾酮A環和B環用其他的雜環代替等;⑶ 查爾酮結構中的α,β-烯酮部分可與尿素、硫脲、鹽酸羥胺、取代肼等合環生成嘧啶酮、嘧啶硫酮、異噁唑啉、吡唑啉等;⑷ α,β-烯酮還可以通過加成、還原、縮合等反應衍生。
  • 華東理工大學邢明陽團隊ES&T: 芬頓反應過程中超氧自由基到單線態氧轉化過程
    單線態氧(1O2)是一種具有選擇性氧化能力的活性氧物種,在環境汙染控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目前對於1O2在芬頓反應體系中的生成機制尚不清楚,尤其是從超氧自由基(•O2-)到1O2的轉化機制存在爭議。該工作採用鉬粉為助催化劑,利用鉬粉表面的高還原活性位點Mo0實現了芬頓反應過程中羥基自由基(•OH)的猝滅,排除了其對1O2形成機制的幹擾。
  • CCS Chemistry | 湖南大學袁荃:構築仿生近紅外光合細胞,拓展納米...
    光合作用最重要的過程是光收集分子吸收太陽能繼而傳遞到光合成反應中心。目前多數研究是將光收集分子直接組裝在載體平臺上,使能量能夠快速高效地轉移到光合反應中心。但是,分子構象及反應中心的穩定性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大。
  • 南開大學汪清民教授課題組:醛或酮對氮雜芳環碳氫鍵的直接烷基化
    到目前為止Minisci反應中用於產生自由基的前體化合物主要包括羧酸、活化和未活化的烷烴、硼酸、亞磺酸鹽、滷代烴、醇、胺。但是使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且含量豐富的醛和酮作為烷基自由基來源的Minisci反應卻未有報導,其挑戰在於反應需要斷裂碳氧雙鍵並且羰基化合物與氮雜芳環的極性不匹配。
  • 二芳基乙烯類酸致變色材料的光機械效應
    此外, 光二聚反應將平面形二芳基乙烯分子轉化為蝴蝶形環丁烷衍生物, 共軛分子的去平面化導致基於二聚體D-BO1N4F的薄膜對三氟乙酸蒸氣的檢測限低於薄膜BO1N4F。可見, 光誘導[2+2]環加成反應不僅能改善二芳基乙烯衍生物在薄膜中的螢光傳感性能, 而且是分子晶體產生光機械效應的驅動力。
  • 科學家發現吡啶基封端長鏈寡炔到卡拜中端基效應的消失
    科學家發現吡啶基封端長鏈寡炔到卡拜中端基效應的消失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16:33:05 近日,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Rik R.
  • 鍵凱科技:聚乙二醇衍生物產品達上千種
    在聚乙二醇衍生物定製方面,公司表示,通過多年的研發,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產品庫,常規目錄中有600餘種聚乙二醇衍生物產品。同時,根據下遊醫藥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公司可以高效制定合成工藝,實際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有上千種,在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領域擁有明顯的技術積累。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
  • . | 氟含量對聚噻吩衍生物分子間相互作用...
    Changduk Yang, Chunhui Duan(段春暉), Fei Huang(黃飛)and Yong Cao(曹鏞) 通訊作者:陳姍姍,重慶大學;段春暉,華南理工大學;黃飛,華南理工大學 郵箱: 在成千上萬種有機共軛聚合物中,聚噻吩衍生物材料由於它們結構簡單
  • Li-O2電池/ChemPhysChem/Enrico Bodo:Li+和H+誘導超氧陰離子歧化反應-單重態氧釋放路徑
    這個反應在鋰氧電池化學中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代表了一種主要的降解雜質單重態分子氧的來源。2 第一次,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數據是從一個精確的理論模型中提取出來的,其中反應物和產物的電子結構在必要的理論水平上得到處理。
  • CCS Chemistry | 聚集誘導首次實現可見光催化芳基端烯[2+2]環加成
    利用可見光照射,通過光催化劑與烯烴分子之間發生電子轉移或能量傳遞能夠極大提高了[2+2]光環加成反應的效率和選擇性。然而受制於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以及三重激發態能量,芳基端烯,尤其是貧電子端烯,很難通過可見光催化活化。近日,中科院理化所吳驪珠課題組首次報導聚集誘導端烯分子發生高效的光催化[2+2]環加成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