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研究證實,高血紅蛋白輸血對早產兒並無更多益處

2021-01-07 澎湃新聞
大規模研究證實,高血紅蛋白輸血對早產兒並無更多益處

2021-01-05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科學新知35個

撰文 | 王聰

編輯 | nagashi

排版 | 水成文

出生時體重很輕的嬰兒,患貧血的風險很高,經常需要輸血才能生存。再進行輸血時,有些醫生採用較高的血紅蛋白閾值,而有些則採用較低的血紅蛋白閾值。之前有一些研究認為,紅細胞輸注時較高的血紅蛋白閾值可降低極低出生體重的貧血嬰兒發生認知延遲的風險。

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愛荷華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發表了題為:Higher or Lower Hemoglobin Transfusion Thresholds for Preterm Infants 的論文。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比較早產嬰兒輸血閾值的研究,這項大型、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表明,給極低出生體重嬰兒進行紅細胞輸血時,應用高血紅蛋白閾值並未改善早產兒在22至26個月大時無神經發育障礙的存活率。

在這項開放的多中心隨機試驗中,研究團隊招募出生體重小於等於1公斤,胎齡在22周0天到28周6天之間的1824名早產嬰兒,在分娩後48小時內將其隨機分組,分別接受血紅蛋白閾值較高或較低的紅細胞輸注,直至胎齡36周或出院,以兩者中先到達的為準。主要結局是嬰兒22至26個月大的死亡或神經發育障礙(認知延遲、腦癱或聽力或視力喪失)的綜合結局。

在整個治療期間的輸血前平均血紅蛋白水平方面,兩組間有1.9g/dL的差異。本試驗獲得了1692名嬰兒(92.8%)的主要結局數據。在較高閾值組的845名嬰兒中,423名(50.1%)死亡或者存活但有神經發育障礙,而在較低閾值組847名嬰兒中,422名(49.8%)死亡或者存活但有神經發育障礙。

2歲時,較高和較低閾值組的死亡率(分別為16.2%和15.0%)和神經發育障礙發生率(分別為39.6%和40.3%)相似。

出院時,兩組中無重度併發症的生存率分別為28.5%和30.9%。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2.7%和21.7%。

這些試驗結果表明,給極低出生體重兒進行紅細胞輸血的過程中,應用較高的血紅蛋白閾值未能改善22至26月齡時無神經發育障礙的生存率。

早產兒體重很輕,往往也很脆弱,易患貧血症,這項研究為對這些脆弱的早產兒的輸血治療提供了指導。

論文連結: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020248

微信加群

生物世界始終致力於報導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有趣的研究進展,目前全網已有40萬+學者關注,月閱讀量1000萬+。

為促進前沿研究的傳播和交流,我們組建了多個專業交流群,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添加小編微信進群,由於申請人數較多,添加微信時請備註:學校/專業/姓名,如果是PI/教授,還請註明。

原標題:《NEJM:大規模研究證實,高血紅蛋白輸血對早產兒並無更多益處》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早產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特殊的音樂可以顯著改善早產兒的神經系統發育
    一項令人興奮的新研究表明, 特殊編曲的音樂有助於改善早產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從而產生類似於足月嬰兒的神經發育。研究人員首先調查哪種特殊的聲音和樂器最適合早產兒。據推測,平靜和舒緩的聲音最適合否定早產的壓力體驗。據認為,對於早產的壓力和焦慮與早產兒出現神經功能缺損有關。
  • 「熊貓血」孕婦胎兒危在旦夕,宮內輸血重獲新生
    攜帶 RhD ( - ) 的人與 RhD ( + ) 者在身體健康程度上並無區別,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RhD ( - ) 可能造成嚴重危害。來自深圳的鄧女士血型就是 RhD ( - ) ,平常生活上沒有任何不適,3 年前第一胎懷孕生產也很順利。但今年懷上二胎後,就不像第一胎那般幸運了。
  • 專訪掌欣公益發起人大J:呼籲更多社會力量,為早產兒家庭加油
    另外,還會收集更多早產兒成長故事,讓經歷過的早產兒父母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路歷程,為新手早產兒父母帶來鼓舞和啟發。感動與感謝,面臨挑戰不言放棄  看到掌欣公益項目的成立,早產兒相關活動的成功開展,大J坦言心情複雜,但心底更多的是感動和感謝,這個項目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更多早產兒家庭,是她和她先生發自肺腑的願望。
  • 真假警報共存,需更多數據證益處
    真假警報共存,需更多數據證益處 辛雨/中國科學報 2020-04-30 08:21
  • 如何評估小兒出血與預計輸血量 | 回顧
    《米勒麻醉學》除早產兒、足月新生兒、合併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或呼吸衰竭患兒需要提高攜氧能力外,大多數患兒一般可良好耐受20%左右的低水平血細胞比容。由於血細胞比容小於30%的新生兒和早產兒較易發生呼吸暫停,因此需要外科醫師及兒科醫生慎重討論此類患者的最低目標血細胞比容。
  • 再障病友血紅蛋白達到多少才能不輸血?
    此時,病友就需要接受輸血支持治療,以緩解血紅蛋白計數過低時出現的缺氧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長期頻繁輸血,病友體內會形成抗體,輸血效果也會大大減弱。 頻繁多次輸血甚至弊大於利,病友會出現發燒、過敏、鐵過載等症狀,輸血過快可能還會發生心力衰竭的情況。當越來越多的病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時,不少病友也開始尋求擺脫輸血依賴的方法。
  • 輸血為何是黃色的,輸血科醫生解密「成分輸血」
    輸血為何是黃色的,輸血科醫生解密「成分輸血」 湯朝暉 侯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輸血科 2017-03-29 07:41
  • 癌症病人輸血有害嗎
    除了這個1912年的可疑說法之外,還有很多報導提到輸血會對癌症病人造成不良影響。但是這些報導都是回顧性研究,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研究的癌症手術中的輸血。比如有些人把以前的一些病人資料找出來,看哪些人在做手術的時候輸了血,哪些人沒有輸血,然後對比雙方的情況。這樣的研究即便發現輸血的病人預後確實比沒輸血的差,也不能排除疾病本身的影響。很可能手術當中輸血的病人,本身病情就比較複雜,手術時間長,手術成功率低,相應的一般就生存率低,預後差。
  • 乳鐵蛋白作用再次被證實,含乳鐵蛋白的奶粉推薦給你!
    科學界關於乳鐵蛋白健康效應的研究再次獲得重要突破。在全球頂級的兒童營養與生長發育的跨學科交流平臺——國際兒童營養與生長大會上,科學家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嬰兒出生後第一年餵養添加乳鐵蛋白與乳脂球膜的嬰兒配方奶粉,與顯著改善的神經發育和免疫健康結局有關。
  • 過敏性輸血反應與花粉性過敏反應是一回事嗎?
    關注我們,看更多科普 花粉過敏的主要症狀為: 一是「花粉過敏性鼻炎」,鼻癢、打噴嚏、流涕、鼻子堵塞、呼吸不暢等; 二是「花粉過敏性哮喘」,表現為陣發性咳嗽、呼吸困難、有白色泡沫樣黏液、突發性哮喘發作並漸重,恢復後與正常人無二; 三是「花粉過敏性結膜炎」,表現為眼睛發癢、眼瞼腫脹,並常伴有水樣或膿性黏液分泌物出現。
  • 初乳口腔塗抹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有免疫保護作用
    推薦理由 隨著新生兒重症監護技術的進步,早產兒存活率逐年提高,但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和晚髮型敗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仍是影響早產兒死亡率和後遺症發生率的重要原因。
  • 顯著降低早產兒死亡率科學家獲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7日發布消息說,第二屆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大獎當天揭曉,澳大利亞流行病學家及公共衛生研究人員Joshua Vogel博士以其科研成果顯著降低早產兒死亡率獲得本屆大獎。
  • 5.血型和輸血
    紅細胞抗原抗體系統的遺傳特徵②現在:抗原抗體系統的遺傳特徵2.紅細胞抗原和抗體紅細胞抗原血液中抗體A型A抗原B抗體B型B抗原A抗體AB型A、B抗原無A、B抗體O型無A、B抗原A、B抗體3.血型物質:腦脊液中無血型物質4.血型與遺傳A型(AA、AO)B型(BB、BO)AB型(AB)O型(OO)
  • 研究發現β澱粉樣蛋白病理傳播證據
    後來,這些樣本能夠在小鼠體內傳播β澱粉樣蛋白病理現象。雖然這些新發現無法證明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直接傳播性,但卻提供了實驗證據,表明病人接受的c-hGH能夠傳播β澱粉樣蛋白病理。 《自然》201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稱,曾有8名病人接受了被朊病毒汙染的c-hGH治療,且之後死於克雅病(CJD),其中4名病人的腦內出現了β澱粉樣蛋白病理。
  • 溫故而知新——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導語 「總是感覺手術室輸血和病房輸血不同。在靜療規範上寫著:輸血起始速度宜慢,應觀察15分鐘無不適後再根據患者病情、年齡及輸注血液製品的成分調節滴速。下面奉上《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中的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 科學網—研究發現β澱粉樣蛋白病理傳播證據
    後來,這些樣本能夠在小鼠體內傳播β澱粉樣蛋白病理現象。雖然這些新發現無法證明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直接傳播性,但卻提供了實驗證據,表明病人接受的c-hGH能夠傳播β澱粉樣蛋白病理。 《自然》201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稱,曾有8名病人接受了被朊病毒汙染的c-hGH治療,且之後死於克雅病(CJD),其中4名病人的腦內出現了β澱粉樣蛋白病理。
  • 研究稱早產兒日後更易出現語言障礙
    新華社華盛頓1月15日電(記者 周舟 林小春)一項美國研究發現,早產兒大腦聽覺皮層可能發育遲緩,導致其幼兒時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能較差。這一發現有望為兒童語言能力問題的診斷和幹預提供指導。  妊娠期一般要持續40周,早產是指妊娠不滿37周的分娩,這是導致新生兒死亡或長期併發症的主要原因。
  • 兒科護理常用數據表|新生兒|嬰幼兒|早產兒|兒科|護理|數據|檢查|...
    兒科護理學:是研究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及其影響因素、兒童保健、疾病防治與護理,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一門專科護理學。胎兒期:從受精卵形成至胎兒娩出為胎兒期,共40周。正常足月兒:指胎齡滿37周-42周出生,出生體重在2500-4000g,無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產嬰兒。早產兒:指胎齡<37周的新生兒。過期產兒:指胎齡>=42周的新生兒。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研究首次證實朊蛋白也有助人大腦發育
    幾年之前,科學家們已發現某些蛋白,如朊蛋白(prion),存在缺陷時是非常危險的,這是因為它們參與諸如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和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之類的神經退化性綜合症產生.但是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義大利的裡雅斯特高級國際學校(Scuola Internazionale Superiore
  • 輸血後11天,連續3天出現濃茶色尿液,原因萬萬沒想到!
    陽性,以間斷上腹痛3年,嘔血1天入院,入院後診斷為胃腺癌(低分化),無浸潤,無轉移。 5月8日開始出現濃茶色尿,每日3-4次,無夜間特異性,已持續三天。患者皮膚鞏膜黃染,無發熱、腰痛、血壓穩定、無尿頻、尿急、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