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城區承接了山西省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機制試點工作。在為期一年半的時間裡,城區藉此契機,優化設計,匯聚力量,精準發力,緊緊圍繞「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工作要求,以促進區域內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現代化發展為核心目標,突出板塊管理,強化隊伍建設,深化制度改革,促進內涵發展,採取有效措施推進學前教育教研機制的改革和發展,通過試點工作建立學前教育教研長效機制。
聚焦發展「五體」匯聚力量精準發力
城區現有幼兒園27所,包括公辦園5所,企業辦園1所,村辦園9所,民辦園12所。城區堅持「區域統籌、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的原則,制定了「兩高」「兩充分」的發展思路:高站位謀劃學前教育願景,高質量推進學前教育區域發展;充分挖掘學前教育優質資源,充分發揮公辦園引領輻射作用。
城區將轄區內27所幼兒園組建為五個學前教育共同體,分別由城區幼兒園、北大街幼兒園、上站幼兒園、城區實驗幼兒園、濱河幼兒園5所公辦園擔任牽頭園,實現優質資源共享、教師科學互動、園所協調發展。
決策把好「方向盤」
試點工作開始後,城區相繼制定了《關於組建學前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園長聯席會議制度》《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教研例會制度》《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捆綁評價考核制度》《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信息報送制度》等相關制度,制定了《陽泉市城區區屬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及學前教育共同體捆綁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形成全覆蓋的教研機制,全面推動區域內各類幼兒園合作共贏、共謀發展。
謀劃守住「定盤星」
在城區確立的「實踐實益,共研共進、實力實為、同心同城」的總願景基礎上,各共同體立足實際,延伸出「管理制度共精進、教育教學共提質、教研科研共常態」「互補共贏、優質發展」「圈層融合、聚力提升」「五位一體、五園聚力」「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理念共享、管理思路共享、教師專業共進」的共同體發展思路。通過共同體的共成長,實現城鄉、公辦民辦一體化管理。
夯實工作「主基調」
為統籌推進共同體工作,城區依託本土教師資源,聘請兼職教研員7人,設定了牽頭園、責任園、成員園和一名指導員的管理團隊,牽頭園園長為主要負責人,責任指導員主要負責共同體內教研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形成同教研、共成長、重交流、促均衡的良好氛圍。
通過實施「131」工程,開創學前教育發展新局面。
突出「1」個核心,譜寫工作「主基調」。致力做好每月一次的區域大教研活動,關注共享,立足提升,著眼成長,大教研內容呈遞進式推進,呈現出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的特色,真正讓教研達到以研促訓,以訓促升的目的。
實施「3」個項目,唱響工作「主打歌」。名師引領,共建共享構建新格局;培訓提質,深究深研提升新內涵;課題先行,導心導行踏上新徵程。
延伸「1」個平臺,奏響工作「主旋律」。成立了由28名教師組成的學前教育信息員隊伍,建立了城區幼教微訊平臺,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資源共享。
通過這一舉措,達到引領一批規範園,提升一批質量園,發展一批奮進園的目標。
匯聚發展「新動能」
自組建共同體以來,每個共同體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是每個共同體設計了不同風格、別具特色的共同體標誌,開啟共同體工作的美好願景;二是積極開展每月一次的園長聯繫會議,大家共話管理理念、共享教育思想、共謀園所發展;三是積極開展聯合教研活動。牽頭園採用送教入園、面對面教研、課題講座、指尖教研、觀摩學習等多種形式,豐富共同體的教研活動;四是園級課題達到全覆蓋。
通過共同體的協同配合,共同發展,城區逐步實現了區域內幼兒園在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理念共享、管理思路共享、教師同步發展的目標,實現了不同幼兒園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全面推動城區學前教育協同發展。
課題先行引導學前教育內涵發展
城區在加強學前教育教研能力上以開展園級小課題研究為切入點,以提高保教質量、打造師資隊伍、提升園所發展為重心,在區域內幼兒園實現了小課題研究全覆蓋,小課題研究達到了從無到有的初級目標。
堅持點面結合 突出一個「活」字
在小課題研究中,教師遵循「示範引領與全面覆蓋、專業指導與個體研究、常規培訓與特色發展」三結合的原則,遵循從小入手、從實踐行的原則,五個牽頭園作為龍頭,召開了動員部署會議,在思想上充「電」——統一認識、在精神上補「鈣」——提升理念、在工作上加「油」——專業引領,將園級小課題研究全面開展起來。現在全區園級課題已經達到全覆蓋。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大家充分發揮共同體責任指導員的引領作用,立足定調子、帶方向、把標準;而幼兒園個體研究注重實施過程的主動參與,著眼抓重點、重實踐、練隊伍。這樣既保證課題研究科學規範,又突出了意義豐富的過程性體驗,體現鮮明的「自主探究」特性。
通過開展常規培訓,結合小課題優秀研究成果案例,闡明研究方法的適應要領和適用範圍,有效解決了教師無從下手的迷茫狀態。同時課題研究保證同步而不同化,堅持立足本園實際,突出亮點,一園一特色。
注重問題導向 突出一個「準」字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針對最突出的兩個問題:選題和教師的專業水平,給出相對精準的策略。選題上遵循不求高大上,只求細、小、真的原則,採取遵從實際、給出示範、縮小範圍、注重特色的方法,引導定課題;在提升老師專業的科研水平上,採取名師引領、強化培訓、注重指導的形式,通過專項性教研、訂單式講座、資料觀摩……引發興趣、激發激情、引導探究,努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
強化結果運用 突出一個「實」字
對小課題研究的結果運用,注重三個方面:一是選題重實際輕浮誇;二是研究重過程輕結果;三是結果應該重推廣輕擱淺。對於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成熟一個推廣一個,讓課題研究的成果真正落地生根。縱觀課題的有效實施,凸顯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堅實足跡。
小課題研究的開展填補了民辦幼兒園教研工作的一個空白點,園所的教研工作更趨於規範化、科學化。民辦園課題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目標,下一步要向從有到優的目標邁進,推動幼兒園踏上內涵發展的新徵程。
城區教育局 王宇虹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