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合力 資源共享 激發新動能

2020-12-06 陽泉市政府

 

 

 

  去年3月,城區承接了山西省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機制試點工作。在為期一年半的時間裡,城區藉此契機,優化設計,匯聚力量,精準發力,緊緊圍繞「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工作要求,以促進區域內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現代化發展為核心目標,突出板塊管理,強化隊伍建設,深化制度改革,促進內涵發展,採取有效措施推進學前教育教研機制的改革和發展,通過試點工作建立學前教育教研長效機制。

聚焦發展「五體」匯聚力量精準發力

  城區現有幼兒園27所,包括公辦園5所,企業辦園1所,村辦園9所,民辦園12所。城區堅持「區域統籌、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的原則,制定了「兩高」「兩充分」的發展思路:高站位謀劃學前教育願景,高質量推進學前教育區域發展;充分挖掘學前教育優質資源,充分發揮公辦園引領輻射作用。

  城區將轄區內27所幼兒園組建為五個學前教育共同體,分別由城區幼兒園、北大街幼兒園、上站幼兒園、城區實驗幼兒園、濱河幼兒園5所公辦園擔任牽頭園,實現優質資源共享、教師科學互動、園所協調發展。

  決策把好「方向盤」

  試點工作開始後,城區相繼制定了《關於組建學前教育共同體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園長聯席會議制度》《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教研例會制度》《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捆綁評價考核制度》《城區學前教育共同體信息報送制度》等相關制度,制定了《陽泉市城區區屬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及學前教育共同體捆綁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形成全覆蓋的教研機制,全面推動區域內各類幼兒園合作共贏、共謀發展。

  謀劃守住「定盤星」

  在城區確立的「實踐實益,共研共進、實力實為、同心同城」的總願景基礎上,各共同體立足實際,延伸出「管理制度共精進、教育教學共提質、教研科研共常態」「互補共贏、優質發展」「圈層融合、聚力提升」「五位一體、五園聚力」「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理念共享、管理思路共享、教師專業共進」的共同體發展思路。通過共同體的共成長,實現城鄉、公辦民辦一體化管理。

  夯實工作「主基調」

  為統籌推進共同體工作,城區依託本土教師資源,聘請兼職教研員7人,設定了牽頭園、責任園、成員園和一名指導員的管理團隊,牽頭園園長為主要負責人,責任指導員主要負責共同體內教研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形成同教研、共成長、重交流、促均衡的良好氛圍。

  通過實施「131」工程,開創學前教育發展新局面。

  突出「1」個核心,譜寫工作「主基調」。致力做好每月一次的區域大教研活動,關注共享,立足提升,著眼成長,大教研內容呈遞進式推進,呈現出多角度、多層次、多維度的特色,真正讓教研達到以研促訓,以訓促升的目的。

  實施「3」個項目,唱響工作「主打歌」。名師引領,共建共享構建新格局;培訓提質,深究深研提升新內涵;課題先行,導心導行踏上新徵程。

  延伸「1」個平臺,奏響工作「主旋律」。成立了由28名教師組成的學前教育信息員隊伍,建立了城區幼教微訊平臺,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資源共享。

  通過這一舉措,達到引領一批規範園,提升一批質量園,發展一批奮進園的目標。

  匯聚發展「新動能」

  自組建共同體以來,每個共同體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是每個共同體設計了不同風格、別具特色的共同體標誌,開啟共同體工作的美好願景;二是積極開展每月一次的園長聯繫會議,大家共話管理理念、共享教育思想、共謀園所發展;三是積極開展聯合教研活動。牽頭園採用送教入園、面對面教研、課題講座、指尖教研、觀摩學習等多種形式,豐富共同體的教研活動;四是園級課題達到全覆蓋。

  通過共同體的協同配合,共同發展,城區逐步實現了區域內幼兒園在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理念共享、管理思路共享、教師同步發展的目標,實現了不同幼兒園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全面推動城區學前教育協同發展。

課題先行引導學前教育內涵發展

  城區在加強學前教育教研能力上以開展園級小課題研究為切入點,以提高保教質量、打造師資隊伍、提升園所發展為重心,在區域內幼兒園實現了小課題研究全覆蓋,小課題研究達到了從無到有的初級目標。

  堅持點面結合 突出一個「活」字

  在小課題研究中,教師遵循「示範引領與全面覆蓋、專業指導與個體研究、常規培訓與特色發展」三結合的原則,遵循從小入手、從實踐行的原則,五個牽頭園作為龍頭,召開了動員部署會議,在思想上充「電」——統一認識、在精神上補「鈣」——提升理念、在工作上加「油」——專業引領,將園級小課題研究全面開展起來。現在全區園級課題已經達到全覆蓋。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大家充分發揮共同體責任指導員的引領作用,立足定調子、帶方向、把標準;而幼兒園個體研究注重實施過程的主動參與,著眼抓重點、重實踐、練隊伍。這樣既保證課題研究科學規範,又突出了意義豐富的過程性體驗,體現鮮明的「自主探究」特性。

  通過開展常規培訓,結合小課題優秀研究成果案例,闡明研究方法的適應要領和適用範圍,有效解決了教師無從下手的迷茫狀態。同時課題研究保證同步而不同化,堅持立足本園實際,突出亮點,一園一特色。

  注重問題導向 突出一個「準」字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針對最突出的兩個問題:選題和教師的專業水平,給出相對精準的策略。選題上遵循不求高大上,只求細、小、真的原則,採取遵從實際、給出示範、縮小範圍、注重特色的方法,引導定課題;在提升老師專業的科研水平上,採取名師引領、強化培訓、注重指導的形式,通過專項性教研、訂單式講座、資料觀摩……引發興趣、激發激情、引導探究,努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

  強化結果運用  突出一個「實」字

  對小課題研究的結果運用,注重三個方面:一是選題重實際輕浮誇;二是研究重過程輕結果;三是結果應該重推廣輕擱淺。對於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成熟一個推廣一個,讓課題研究的成果真正落地生根。縱觀課題的有效實施,凸顯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堅實足跡。

  小課題研究的開展填補了民辦幼兒園教研工作的一個空白點,園所的教研工作更趨於規範化、科學化。民辦園課題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目標,下一步要向從有到優的目標邁進,推動幼兒園踏上內涵發展的新徵程。

  城區教育局 王宇虹文/圖  

相關焦點

  • 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三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
    剛剛閉幕的市委五屆十次全會,面向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要「堅持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融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擴大開放,加快建設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為我們擴大開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要以融入成渝為主攻方向。開放的內涵是與巨人同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遵義家門口的超大經濟體。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揚中市代市長賈晟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成績,描畫「十四五」開局之年發展藍圖,堅持產業強市,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彰顯宜居宜業新面貌;堅持優質供給,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風險防控新格局,奮力開啟揚中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五個動詞」為五大理念注入「習動能」
    2016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山城」重慶開啟了新一年的國內考察。期間,習近平多次談到五大發展理念,尤為引人注意的是,總書記首次在講話中對每一「理念」均增添了動詞,用了5組共20個字的生動詞彙,即「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進一步豐富了五大發展理念。
  • 龍馬潭法院:「硬核三招」激發新動能
    全面推進幹警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充分整合在編幹警中的30名碩士研究生、53名本科生,組建12支「文化建設」團隊,為推動「文化興院」再上新臺階注入新活力。二是深化「調研」強舉措,善把司法「服務關」。
  • 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能推動上下遊產業鏈發展
    他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著力營造支持科創企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能,培育集聚更多具有技術領先、競爭力強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動上下遊產業鏈聯動發展。
  • 在「比學趕超」中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在比學趕超中狠抓落實,在爭先進位中奮發向上,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不斷開闢江蘇發展新境界。考核只是手段,發展才是最終目的。
  • 山東沂南新材料項目引進急需人才 「智」推企業激發新動能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陳豔華、記者高楊報導 據山東省沂南縣發展改革局消息,臨沂昊泉矽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超純石英粉體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自被列為2019年度山東省重點扶持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項目以來,依託項目的實施,通過柔性引進專業人才,結合公司自身科研人員,組建了一支研發經驗豐富
  • 新產業激發新動能 ,這個世界級鋰電池生產基地進入建設新階段
    新產業激發新動能 ,這個世界級鋰電池生產基地進入建設新階段 2021-01-12 2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一場深刻的生產力革命,也是一次生產關係變革,涉及觀念理念、體制機制、要素投入等多方面重大調整。在這場重大調整中,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今天本報推出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專題報導,全面展示濱州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行先試、敢闖敢幹的改革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打通淤點堵點,激發整體效能。
  • 核聚能源谷共享新動能,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盛大開放
    中電建能源谷被列為2020年山東省重大項目,該項目響應國家「新舊動能項轉換」號召,符合濟南十大千億產業名錄中的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業。 「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以核能產業為金名片,秉持「產業價值重構,科技轉型升級」願景,以智慧、生態園區環境為基礎,智慧型產業為特色,將通過融合「產業、企業、功能、服務、環境」五大生態系統,構建第五代全生態智慧產業園區。
  • 積極發展數據驅動的新經濟新動能新模式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要求,充分挖掘數據資源的戰略價值,培育數據要素支撐的經濟發展新動能,探索數據驅動的智能化城市治理新模式,努力在促進數位化發展上走在前列。   南京大數據集團公司是全市數據資源管理開發運營平臺,自今年6月組建以來,在內部建設和業務拓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實現良好起步。
  • 匯聚善治力量 共享安逸生活——「十三五」的四川答卷(五)
    5年來,我省堅定不移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取得新成績。沐恩邸社區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實行黨員幹部包住戶制度,並借力社會組織智慧力量,幫助居民克服「水土不服」,早日實現安居樂業。合力幫助「懸崖村」村民變居民的實踐,是我省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堅持自治法治德治,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5年來,我省大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唱主角」,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建設成主引擎,歷下:讓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70年來,始終勇立潮頭的歷下區主動作為,各項工作不斷跨上新臺階。今年以來,歷下區堅持不懈抓好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建設、雙招雙引、城市治理、民生事業「五項重點工作」,在2018年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再獲第一,順利奪得「十一連冠」。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充滿活力的現代歷下,正在全省競相發展的新徵程中繼續領跑向前。
  • 匯聚善治力量 共享安逸生活
    沐恩邸社區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實行黨員幹部包住戶制度,並借力社會組織智慧力量,幫助居民克服「水土不服」,早日實現安居樂業。  合力幫助「懸崖村」村民變居民的實踐,是我省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5年來,我省大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唱主角」,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 「地質雲」新產品上線服務 共享一批資源環境信息產品
    中國網10月10日天津訊(記者韓琳) 今天,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地質雲」2019年新產品上線服務。該產品上線升級十餘個重要地質調查應用系統和專題服務,實現了全國一萬多個地下水監測站點的自動監測與數據服務,並有助於及時掌握全國和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
  • 【般陽城裡探發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六邊工程」提升群眾...
    現在,一根網線共享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一個排球拍擊出多樣化發展的特色教育,當文化通過不同形式向下一代傳承,更深層次的教育發展,讓原本黯然失色的學校,再度成為了「最靚建築」。而當華燈初上,霓虹閃爍,人頭攢動的淄川魯泰體育場,熱鬧非凡的淄川體育公園,熱火朝天的全民健身場景,讓淄川區「體教融合」的先行樣本更加令人期待和好奇。
  • 新舊動能轉換根基更加堅實
    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發展,以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為傳統產業賦能,全市「上雲企業」突破2800家,「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到30.4%。堅持項目為王,聚焦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後勁更足。無論是新動能的增量崛起,還是舊動能的存量變革,最終都要依靠項目建設來實現。
  • 新舊動能如何加速轉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4日,國家發改委就培育壯大新動能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中國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今年前7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6%和8.6%。數字背後是一幅風起雲湧的壯闊圖景。本報採訪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探討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動因。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同步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