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災害防禦

2020-11-23 天極網資訊

1.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有哪些?

 

暴雨預警信號

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暴雪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寒潮預警信號

寒潮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大風預警信號

大風(除颱風外)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高溫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乾旱預警信號

乾旱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乾旱指標等級劃分,以國家標準《氣象乾旱等級》(GB/T 20481—2006)中的綜合氣象乾旱指數為標準。

雷電預警信號

雷電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冰雹預警信號

冰雹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

霜凍預警信號

霜凍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表示。

道路結冰預警信號

道路結冰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沙塵暴預警信號

沙塵暴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大霧預警信號

大霧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霾預警信號

霾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黃色、橙色表示。

 森林火險預警信號

森林火險預警信號分三級,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2. 怎樣預防乾旱?

 

節約用水,減少浪費

加強節水宣傳,增強公眾節水意識;倡導循環水利用,避免水源浪費;大力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法,節省農業用水成本。

修建集雨窯等水利設施

平整土地、減少徑流、深耕改土、提高蓄水能力。

科學安排農業結構

選用抗旱品種,採取種子包衣、保溼藥劑拌種等措施,適時早種,搶墒播種。

 

3. 如何防禦暴雨災害?

 

暢通水道防堵塞

暴雨持續過程中,應確保各種水道暢通,防止垃圾、雜物堵塞水道,造成積水。
修好屋頂防漏雨

暴雨來臨前,城鄉居民應仔細檢查房屋,尤其是注意及時搶修房頂,預防雨水淋壞家具或無處藏身,預防雨水衝灌使房屋垮塌、傾斜。

暴雨來勢兇猛,一旦家中進水,應當立即切斷家用電器的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減少外出防意外

暴雨多發季節,注意隨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和出行計劃,儘量減少外出。

遠離山體防不測

山區大暴雨有時會引發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附近村民或行人應儘量遠離危險山體,謹防危情發生。

 

4. 如何防禦暴雪災害?

 

巡查道路,及時修復

出現暴雪天氣時,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應加強巡查,必要時關閉結冰道路,一旦發現道路、鐵路或線路被雪損壞,確保及時修復。

出門在外,保暖防滑

面對暴雪天氣,行人注意防寒防滑,上路時選擇防滑性能好的鞋,不宜穿高跟鞋或硬

塑料

底的鞋,車輛外出應採取必要的防滑措施,給車輪安裝防滑鏈。

暴雪肆虐,加固防護

暴雪來臨前或肆虐過程中,對有關臨時搭建物應及時採取加固防護措施,避免被雪壓垮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5. 怎樣防禦寒潮?

 

政府準備,部門協作

政府及有關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做好防寒防凍應急準備。同時,各行各業根據自身需要,採取防寒防凍準備措施。

 添衣保暖,注意防寒

寒潮來臨,重點照顧好老、弱、病人,及時添加衣物,保暖防凍。檢查暖氣設備、火爐、煙囪等,確保正常使用,祛寒保暖。

農業防寒,減少損失

關注降溫信息,採取配套防寒措施,力保農作物、果樹、林木、水產等免遭凍害,防寒防風,確保牲畜、家禽越冬安全。

戶外防風,確保安全

 寒潮來臨,及時通知戶外作業人員停止作業,免遭不測。

 

6. 大風來臨如何防禦?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大風工作。

(2)關好門窗,加固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蓋建築物資。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回港避風或者繞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儘量少騎自行車,颳風時不要在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5)注意選擇避風場所,要臨時加固農業設施,多風的地區要種植抗風作物品種,促進根系和莖稈發育,提高抗風能力。

(6)機場、鐵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單位應當採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關部門和單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7. 如何防禦雷電災害?

 

關閉門窗,遠離金屬

 提前關好門窗,儘量遠離門窗、陽臺和外牆,不接觸煤氣管道、鐵絲網、

金屬

門窗等金屬物品,防側擊雷和球狀雷侵入。

切斷電源,慎用電器

及時切斷家用電器的電源,拔掉電源插頭,不使用帶有外接

天線

或信號線的

收音機

電腦

電視機

等電器,遠離帶電設備,防止感應雷電從電源線侵入。

莫用座機,慎用手機

在雷電天氣發生過程中,不接聽、不撥打固定

電話

,不在靠近窗戶或在空曠地帶使用

手機

忌用噴頭,勿打赤腳

在雷電天氣條件下,不使用噴頭洗澡,尤其忌用

太陽能熱水器

。另外,不赤腳站立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8. 冰雹預防的要點是什麼?

 

及時躲避,謹防砸傷

冰雹來臨前或降雹過程中,戶外從事生產活動的人員或行人要迅速逃離作業場所或露天之下,躲進安全地帶,避免被冰雹砸傷。

牲畜財物,妥善保護

冰雹來臨前,及時將家禽、牲畜驅趕到有頂篷遮蔽的安全場所。及時對在露天停放的汽車或

其他

財物加以妥善保護。

 

9. 高溫天氣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部門準備

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

午後少動

午後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關愛老幼

 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

戶外防護

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當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10. 如何應對大霧天氣? 

做好應急準備,加強交通管理

有關部門和單位切實履行職責,全面做好防霧準備工作。對機場、高速公路等場所加強交通管理。

霧天慎駕駛,外出需小心

駕駛人員霧天駕車行進中,必須打開防霧燈,密切關注路況,嚴格控制車速,保持適當車距。

 

11. 如何應對道路結冰?

 

履行職責,主動應對

交通、公安等部門要做好應對準備工作,注意指揮和疏導行使車輛;相關應急處置部門隨時準備啟動應急方案,必要時關閉結冰道路交通。

駕車出行,聽從指揮

駕駛員駕車出行,應當採取必要的防滑措施,聽從指揮,注意路況,保持適當車距,慢速行駛;自行車、三輪車等非機動車輛上路前,給輪胎少量放氣,增加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

行人出門,注意防滑

行人上路時,應當選擇防滑性能較好的鞋。

 

12. 如何防禦霜凍災害?

 

煙霧法

燃燒柴草或廢柴油等物產生煙霧,抑制地表面長波輻射降冷,使水汽在煙粒上凝結而釋放潛熱,增溫防霜凍。

 擾動法

晴夜近地層常有逆溫層,用

吹風機

吹風攪動,將其上面的暖空氣攪動向下混合,提高下層溫度以防霜凍。

灌水法

 寒潮來臨前給作物灌水,或在作物表面連續灑水,使作物表面一層水膜在結冰時釋放潛熱,保護作物不受霜凍之害。

加熱法

在果園或經濟作物田間,擺放若干加熱爐,直接加熱空氣以防霜凍。

覆蓋法

使用農用薄膜覆蓋小區域作物,阻止長波輻射降溫以防霜凍。

 

13. 怎樣預防沙塵暴?

 

(1)在春季沙塵暴高發時期,注意收看天氣預報關於沙塵暴的預報信息,在發生沙塵暴時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2)在路上遇上沙塵暴,應該首先保護口鼻,戴上口罩或用圍巾、衣服等罩住口鼻;如遇強沙塵暴,要立刻藏到地勢較低的地方;不要在容易被風吹倒的物品下逗留,路過街上的廣告牌和樹木時要快速通過,防止砸傷自己;在路邊有水渠或深溝的地方,要避免被大風吹進去淹死或者跌傷。

(3)對於保護地栽培設施,要加強保護設施的防風。

 

14. 陰霾天氣如何應對?

 

少外出,少開窗

有霾的天氣,儘量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最好不外出,若有事外出,要戴上口罩;居民在家時,要少開窗,避免霾中煙霧、灰塵等進入室內。

慎駕駛,減排放

在重度霾天氣條件下,能見度低,駕駛員上路必須謹慎加強,注意交通安全。有關工礦企業應當嚴格遵守相關環境保護規定,減少汙染物排放。

 

 

編輯:張繼宏  程為  張瑞蘭  李曉娟  陳鶯翡

審核:山西省氣象學會 範永玲  朱俊峰  溫漢光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市和區氣象主管機構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第五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履行氣象災害防禦職責,將氣象災害防禦納入安全社區建設和網格化管理體系,確定人員與氣象主管機構和應急管理等部門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 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
    ;開展區域氣象災害影響風險評估,合理布局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氣象災害防禦標準,加強重點戰略經濟區氣象災害防禦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提高防禦氣象災害的能力。五、氣象災害防禦的主要任務根據廣東氣象災害的特點和防禦的重點,統籌制定完善氣象災害防禦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立健全氣象災害綜合防禦體系,全面提高氣象災害防禦能力。
  • 中國氣象局:全球變暖加大中國防禦氣象災害壓力
    新華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於文靜 董峻)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18日表示,全球氣候持續變暖使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今年以來中國天氣氣候明顯異常,在降水、颱風、強對流天氣方面均出現異常,防禦氣象災害的壓力不斷加大。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常州市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8-2025年)》的...
    一、氣象災害防禦工作進展和面臨的形勢  (一)氣象災害防禦工作進展  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氣象災害防禦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以人為本、關注公共安全和民生的防災減災理念日益堅定,科學防災、綜合減災的防災減災思路日益強化,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氣象災害防禦效益十分顯著。  1.
  • 市氣象局:聯合多部門開展「4.27」龍捲風災害重訪及氣象災害防禦...
    近日,湖南省嶽陽市氣象局、市科協、湘陰縣科協、湘陰縣靜河鎮人民政府聯合赴湘陰縣靜河鎮龍潭寺村、汨羅市神鼎山鎮蘭溪村與關山村開展1983年「4.27」龍捲風重災路線重訪及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讓氣象科學更加深入惠及公眾
  • 徐圩鄉洪澇災害防禦預案
    鄉防指下設辦公室、工程技術組、宣傳保衛組、後勤保障組和轉移安置組等「四組一室」,以及各村(社區)級洪澇災害防禦指揮所。鄉、村組建洪澇災害防禦搶險應急隊伍,由鄉、村防指統一指揮調度。鄉洪澇災害防禦指揮部與鄉防汛抗旱指揮部聯合辦公,由鄉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領導和組織全鄉洪澇災害防禦工作。
  • 《廣州市氣象災害防禦規定》4月1日起實施 新停課停工規定一覽
    廣州市政府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了《廣州市氣象災害防禦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4月1日起施行。《規定》對學校停課、延遲放學、複課以及勞動者保護事項進行了細化補充。明確規定,颱風或暴雨預警信號生效期間,除必需在崗的工作人員外,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情況安排工作人員推遲上班、提前下班或者停工。
  •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求是》文章:氣象災害如何防
    我國是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新形勢下,不斷提高我國氣象災害防禦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災多災重的複雜形勢    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呈多發重發趨勢。
  • 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實習記者劉若馨 通訊員陳志雄報導 2018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也是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後召開的首次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  目前,國家機構改革及各部門機構人員陸續調整到位,中國氣象局主動對接、了解需求,繼續發揮好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制度的作用。各成員單位已明確聯絡員及聯繫方式,將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
  • 龍門縣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
    龍門縣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 2020-06-02 02: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氣象災害
    1.氣象災害: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經濟建設以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  主要類型:颱風、暴雨、洪澇、乾旱、寒潮。  主要災害: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造成。  減災措施:加強颱風的監測和預報,發布颱風預報或警報。  探測手段:氣象衛星。  技巧2:暴雨洪澇:連續性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  主要發生地:⑴我國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外,均會出現暴雨。主要出現在南方和東部地區。  ⑵亞洲是每年全球洪水發生最多的地區。
  • 晨馭科技‖MCNet · 全分布式氣象災害指揮中心顯控系統解決方案
    除此以外,突發性強降雨、雷擊、冰雹、颶風、沙塵暴等,也都是我國較為頻繁的氣象災害,不僅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失,甚至還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建立以防災、減災、救災為目的的氣象災害防禦決策指揮中心 刻不容緩。
  • 剛剛,全市防禦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會商部署會舉行
    12月29日晚,全市防禦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會商部署會舉行。防禦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要高度重視寒潮天氣的防範應對,根據氣象預報,此次寒潮天氣過程來勢兇猛,影響範圍廣,降溫幅度大,將對我市農林牧漁、交通、電力、市政、供水等行業以及公眾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寒潮影響正值元旦假期,出行人員較多,交通運輸壓力較大。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規定,制定本預案。
  • 今夜熱帶低壓或登陸 廣東啟動氣象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 記者從廣東省氣象部門了解到,7月2日8時,南海熱帶低壓的中心位於江門臺山偏南方向約
  • ——浙江氣象部門防禦7號颱風「蘇力」紀實
    抗擊「蘇力」築防線——浙江氣象部門防禦7號颱風「蘇力」紀實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3年07月17日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汪玲玲
  • 廣西洪澇災害致127萬餘人受災,氣象部門:強降雨系統減弱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受連日強降雨影響,廣西多地遭受洪澇災害,受災群眾數量持續增加。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6月10日從廣西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截至6月9日18時,發生在廣西的洪澇災害已造成127.75萬人受災,已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9.58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3萬公頃;倒塌房屋546戶838間;直接經濟損失89.17億元人民幣。
  • 冬春蔬菜生產主要氣象災害與應對措施匯總!
    2 冬春氣象災害的特點 2.1種類多 影響蔬菜生產的氣象災害種類多,其中為害較大的主要有寒潮凍害 2.2範圍廣 氣象災害每年都會發生,無論是位於武漢北面的黃陂區、西面的蔡甸區、南面的江夏區,還是東面的新洲區,都有發生氣象災害的可能。
  • 機構改革後,水利部門水旱災害防禦重點工作有哪些?
    機構改革後,水行政主管部門在防汛抗旱方面的主要職責是承擔水情旱情監測預警、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防禦洪水應急搶險技術支撐等工作,水旱災害防禦任務依然繁重。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踐行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理念,按照「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要求,圍繞以水工程防洪抗旱調度為核心,強化水旱災害防禦行業監管的總體思路,堅持底線思維,嚴格落實責任,細化防禦措施,有效防範風險,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加強基礎工作,補齊水旱災害防禦領域短板,強化行業監管,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 雷電形成原理及雷電災害防禦措施
    隨著高層建築的不斷湧現和電子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雷電災害也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危害之一。每年夏季,全國各地都會發生雷擊災害事故,諸如電子信息系統遭到破壞、通訊中斷、建築物被毀、甚至危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