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印發近海赤潮災害漁業應急預案

2021-01-15 中國網

近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印發《福建省近岸海域赤潮災害漁業應急預案》,包括總則、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責、常規監測與預警機制 、應急響應、後期處理 、保障措施等部分,以建立健全應急反應機制,最大程度地減輕赤潮災害造成的漁業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根據《預案》,應急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屬地為主、分級負責;預防為主、防應結合的工作原則。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成立赤潮災害漁業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海洋漁業系統赤潮災害漁業應急工作。

《預案》根據赤潮災害發生的影響範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將赤潮災害漁業應急響應級別分為四級。《預案》指出,發現赤潮後,屬地市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立即啟動本級赤潮災害漁業應急預案,組織落實應急處置工作,並及時向省局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赤潮災害基本信息。

《預案》強調,應加強常規監視監測。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有效的社會動員機制,充分動員、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社會團體、漁民和志願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眾力量,形成全方位、覆蓋廣的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絡。赤潮高發期,對重點養殖海域開展赤潮常規監視監測工作,及時掌握赤潮發生動態。強化赤潮監視監測工作的監督管理。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按照赤潮災害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對所獲得的監測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及時報告,及時預測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相關焦點

  • 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我局重新修訂了《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原《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榕海漁〔2017〕416號)同時廢止。1.2編制依據依據《福建省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和《福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
  • 福州修訂漁業防颱風應急預案
    30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於印發福州市漁業防颱風應急預案的通知》。原文如下:關於印發福州市漁業防颱風應急預案的通知各縣(市)區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局機關各處室,局屬事業單位:根據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關於印發福建省漁業防颱風應急預案的通知》(閩海漁〔2020〕33號),我局重新修訂了《福州市漁業防颱風應急預案》。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關於印發《福州市 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 如何避免赤潮反覆成災?福建赤潮導致群眾中毒事件追蹤
    中毒事件發生後,福建省衛生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醫療專家全力開展搶救。漳州市和龍海市、漳浦縣疾控中心立即組織專業人員赴收治醫院和患者居住地、周邊海產品養殖場所等暴露區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據漳州市衛計委介紹,經過流行病學專家會商研判,初步確定為海水赤潮汙染導致的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  目前,部分患者症狀解除已離開醫院,其餘住院患者症狀平穩並逐步好轉。
  • 深圳市海洋災害應急預案
    (7)《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國家海洋局  (8)《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人民政府  (9)《深圳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深圳市人民政府  (10)《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
  • 青島:市政府印發海洋大型藻類災害應急預案
    中國氣象報記者林澤磊報導 近日,青島市政府印發了海洋大型藻類災害應急預案。預案要求氣象部門負責應急處置期間氣象信息的監測分析,及時提供實時天氣預報、海上風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信息。  預案要求,應急處置將成立海域和陸域兩個工作組。
  • 關於加強海南近岸海域赤潮災害防控的建議
    提案不僅列舉了相關歷史資料,還對赤潮災害的發生從專業角度進行了原因分析,更對各級政府如何應對赤潮災害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現針對您的建議做如下答覆:   一、關於積極開展赤潮機理和預報的研究   赤潮現象及生消過程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海洋環境系統中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影響的結果,其發生機理、發展過程和造成的損害影響等國內外尚處研究階段。
  • 「近海赤潮處置方法」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員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由其領銜完成的「近海赤潮災害應急處置關鍵技術與方法」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赤潮,是一種全球性海洋生態災害,對近海生態環境、人類健康和養殖旅遊等產生巨大危害,被聯合國相關組織列為當今三大近海環境問題之一。全球每年因赤潮導致人類中毒事件2000多起,死亡率達15%。
  • 印發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印發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1.3 適用範圍  凡在廣東省範圍內發生的水旱災害,颱風、暴雨、冰雹、寒冷、高溫、雷電等氣象災害,地震(含火山)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赤潮和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達到救助應急啟動條件的,適用本預案。
  • 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昆明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各直屬機構:《昆明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雲南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結合昆明市實際情況,特對2015年版《昆明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進行修編,形成本預案。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黑政辦規〔2020〕30號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黑龍江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並做好銜接工作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震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震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黑政辦規〔2020〕31號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黑龍江省地震災害應急預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並做好銜接工作
  •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5月6日啟動赤潮災害四級響應
    新華社青島5月6日電(記者 張旭東)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6日通報,北海分局正繼續對山東日照附近海域的赤潮進行衛星遙感、船舶監測和漂移預報,並根據相關災害預案啟動了赤潮災害四級應急響應。    據介紹,監測人員5日乘中國海監27船繼續對水色異常海域進行現場監視監測,分別在日照以東30公裡(119°53′E,35°19.80′N)(119°54.6′E,35°18.3′N)(119°54.6′E,35°16.8′N)和日照錨地(119°53.6′E,35°16.21′N)發現條帶狀紅色赤潮,分析鑑定為夜光藻赤潮,平均密度約159萬個/L。海監飛機因空管原因未能起飛。
  • 世界海洋日 福建省海洋漁業局科普赤潮災害知識
    2019年06月09日 18:16 來源:東南網 作者:陳楠 編輯:潘曉明   東南網6月8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是世界海洋日,省海洋與漁業局接受本網記者採訪,就近段時期我省受赤潮影響做了一個科普。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4個...
    >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新修訂的《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廣東省地震應急預案》《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廣東省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等4個專項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6.2 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省應急管理廳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組織制訂,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印發實施。由省應急管理廳負責解釋。  6.3 預案銜接  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區域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報上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備案。
  • 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漳州市防颱風暴雨洪澇應急預案的通知
    》己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6)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織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指導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組織應急專業隊伍,為防禦突發地質災害提供應急技術支撐。(7)市海洋漁業局:負責組織做好全市漁業防颱風工作,加強漁業系統颱風消息和颱風災害預警。
  • 北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北海市風暴潮海浪海嘯應急預案的通知
    北政辦〔2011〕21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管委會,市直各事業、企業單位:   《北海市風暴潮海浪海嘯應急預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區)地震應急預案》修訂印發
    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辦公室印發了修訂後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區)地震應急預案》。此次預案修訂,參照青島市級上位預案,遵循「以人為本、統一指揮、分級負責、軍地協同、屬地管理」的工作原則,結合新區實際修訂。
  • 一把黏土成為「赤潮滅火器」 中科院海洋所為國際海洋環境治理貢獻...
    半島記者 徐傑 報導本報1月10日訊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採訪獲悉,該所俞志明研究員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由其領銜完成的「近海赤潮災害應急處置關鍵技術與方法」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海洋局:今夏近海赤潮偏多 海洋遇生態難題
    赤潮,大海的「紅色幽靈」國家海洋局預報中心海洋氣候預測室副主任馮立成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儘管極強厄爾尼諾事件已進入尾聲,但仍會持續影響我國近海海洋環境。預計今年夏季我國近海海域赤潮發生次數可能偏多,為45~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