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瘋人院》如果我們自己有一天被強制壓抑自由,我們該怎麼辦?這部電影的內涵真的很豐富,經典電影永不過時,因為它精彩的不僅僅是劇情,而是他所傳達的精神內涵以及引人深思。這個世界有多少人能衝出社會這個巨大的瘋人院啊?在烏託邦實現之前,自由主義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但實現的過程需要智慧、勇敢、隱忍和不斷的努力,追尋內心渴求的自由,喚醒內心沉睡的思想。
看到最後比利自殺,麥克真正的被變成一個瘋子的時候很難過,也痛恨護士長所謂對病人的救贖,更痛恨的是生活在當下。我們有時候又不知不覺成了那個護士長,最後麥克被悶死,酋長出逃,真是最解氣的時候了。飛躍瘋人院是一種展現自我天性,略帶有反叛色彩的嚮往自由的電影,其中委婉的描述了瘋子們機械般的的生活,就連吃藥也是無比溫柔的音樂做襯託。
從男主來到瘋人院起,他與生俱來帶有質疑反叛的性格,給其他瘋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和觸動,對醫院長期的規律而機械化的生活,帶來的挑釁的意思。男主是可以治療瘋子的最佳醫生,實際醫生和護士長只是了解瘋人們的弱點,給人的感覺是醫院每天只是在柔和的維護看起來很好的秩序,很壓抑人的自然天性。
即便正常人在那種條件下待上一個月也會變得不正常,人們待久了懼怕或不敢獲得自由。直到男主的出現才讓酋長發現了自己的力量,讓酋長產生獲得自由的欲望。很遺憾的是帶有反叛和自由天性的男主卻因為那次派對被醫院弄傻了,酋長逃跑前是實在不忍心看著傻了的男主在瘋人院受罪,殺死了他逃離醫院。
自由、激情、對強權醜惡嘴臉的反抗,那個女院長毫無笑意的、冷漠的、直直的、空洞的眼睛,對稱不難看卻能讓人討厭的臉,選角導演眼光真毒。麥克是不能逃出去的,他是不克制的自由,但是酋長和麥克的那次談話,說酋長爸爸的問題的時候,酋長是克制的自由,這是真正的自由。殺了麥克,卻也帶著麥克的激情。瘋人院更像是我們身處的社會大環境,所謂的正常,就是權威的代表;飛越瘋人院其實就是挑戰權威。但感覺還是太殘酷了,瘋子和正常人的界定,自由和束縛,就是悶得有些壓抑了,似乎誰也無法逃離,結局真的挺讓人震撼的。
旁觀者往往是最清醒的,院方輸給了麥克,麥克輸給了那些思想不正常的病友,最後自殺的比利輸給了代表壓制政策的瑞秋醫師,就只有酋長看在眼裡。最後解放了被電療致殘的麥克,自己逃跑成功,當然,也是麥克給酋長鋪了不少的路。影片屬於那種細細回味,引人自省的電影,餘味無窮。講的是社會對人的同化與扁平化,對自由與自我的追求。
文明的建立就是在於規則的制訂,可是文明只是人性的本能需求,而規則反倒成了人性的桎梏。所以無論文明如何不斷進步,規則如何不斷完善,人類總是在欲望與痛苦的兩端不斷撞壁掙扎,宇宙無意義的精妙絕倫盡顯於此。那種嚮往自由卻又被制度扼殺的反差確實足夠震撼,但是今天的我卻更多的是對這種狀況的理解,甚至會站在院方的立場。但是自由畢竟是個美好的東西,雖然主角自己失去了,卻傳遞給了酋長,也給牢籠裡面人們帶來了生機。
人性的每一個方面,都足夠複雜足夠深刻,只要把它們粗淺地結合在一起,就足夠過好一生。可惜了主人公的腦子,天馬行空,隨心所欲,但畢竟沒有約束的自由不是真的自由。一方面瘋人院代表的僵化體制和思想需要作出改變,接納新鮮事物;另一方面,理想需要貼合現實,超越時代的理想往往就是悲劇了。
剛開始看的時候還覺得該怎麼與這類人群交流接觸,看到男主用自己力量去改變他們,為他們帶來一番生機與活力,真的很敬佩,男主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義有氣的人,這種人在哪裡都是受歡迎的。
人生而自由,卻時時刻刻處在枷鎖之中,最難得的不是暴力的反抗,而是精神的覺醒。我們都習慣於沉默,面對這平靜的絕望習以為常,所以那些真正的英雄永遠是在他人的故事中,而我們都忘了彼此都有著追求自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