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觀賞植物》填補阿爾山市植物志書空白-新華網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本報興安11月5日電 (記者 胡日查高敏娜)近日,《阿爾山觀賞植物》一書出版發行。該書共收錄了阿爾山近300多種常見觀賞植物,填補了阿爾山市植物志書的空白,

該書由內蒙古農業大學林學院院長鐵牛在阿爾山市掛職期間編寫的,收錄的植物資源對象為阿爾山市野生和露天栽培的觀賞植物,分為木本類、草本類、藤本類和水生類觀賞植物,對它們的基本特徵、習性及經濟價值進行了詳細介紹,並配有精美的圖片。

阿爾山市位於大興安嶺西南麓,是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和蒙古四大草原的交匯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形成了阿爾山植物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在阿爾山的高山密林裡,豐富多彩的觀賞植物資源將阿爾山的春、夏、秋、冬描摹的分外妖嬈,被專家譽為「觀賞植物的博物館」。

相關焦點

  • 【新華網】中外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正式出版
    【新華網】中外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正式出版 2015-12-21 新華網 【字體:  為深入開展泛喜馬拉雅地區植物科學考察和調查,全面採集該區域的植物標本,2010年,由中科院植物所洪德元院士牽頭成立了《泛喜馬拉雅植物志》編研項目組,中國、英國、美國、日本、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代表共同籤署了備忘錄。  目前,該項目共採集植物標本6萬份,獲得DNA材料2萬餘份、野外植物照片5萬餘張,發現6個植物新屬和100餘個植物新種,發表論文60篇。
  • 《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該書英文版Flor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出版後有關南海諸島植物學研究的又一成果。
  • 一草一木 以書明志 五卷本《樂清植物志》出版發行
    本志可供植物、園藝、農林業、環保、輕工、醫藥以及相關部門研究人員、教師和學生參考。一部志書一生緣2014年3月11日,陶德生先生在接受樂清日報記者採訪的時候,就說過《樂清植物志》和《陶德生桉樹論文集》這兩部書是一生心血所系,因此他希望能早日看它們的正式出版。就在最後的定稿階段,資金基本到位時,陶先生也因積勞成疾,在2016年1月走了。
  • 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中國最佳西部自駕旅遊目的地
    阿爾山市全稱「哈倫·阿爾山」,是蒙古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溫暖而聖潔的泉水」,是因水而名、因泉而旺的旅遊度假城市。全市總面積7408.7平方公裡,人口6.8萬,是由蒙古、漢、回、滿、朝鮮、達斡爾等13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聚居地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阿爾山市:20年前砍樹掙錢 20年後看樹掙錢
    在內蒙古阿爾山市,幸福指數的增加,吸引了很多外出的年輕人重新回到阿爾山。
  • 《肯亞植物志》編研工作正式啟動—新聞—科學網
    22日上午9點,來自中國科學院和肯亞國家博物館的科學家們歡聚在該武漢植物園行政樓的3號會議室,共同召開《肯亞植物志》編研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鄭重宣布,這一填補空白的重大項目正式啟動!
  • 【新華網】多國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3卷冊正式出版
    【新華網】多國科學家編著《泛喜馬拉雅植物志》3卷冊正式出版 2015-12-18 新華網 吳晶晶 【字體:大 中 小】
  • 《深圳植物志》出版發行
    全套《深圳植物志》及植物藝術畫等,首次揭開面紗。  活動在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形象片的播放中拉開帷幕,數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表達了對本屆大會的美好祝願和寄語,向世界發出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的綠色邀約。  迎接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重要成果之一、全套成功出版的《深圳植物志》率先亮相。
  • 阿爾山不是一座山,本義是「聖水」,這片森林還有這些「奧秘」
    頭一次來阿爾山的人很容易蒙圈。怎麼回事呢?因為——阿爾山有兩個概念。其一,阿爾山林業局;其二,阿爾山市。如此,到阿爾山辦事一定要搞清楚,是去阿爾山林區呢,還是去阿爾山市裡。二者雖然都有阿爾山三個字,但卻是兩回事。
  • 新華網:中國已建成數字植物標本館
    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記者王敏 郭嘉軒)記者從在此間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植物園大會上獲悉,中國已建成最新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人們通過網絡就可以查詢到植物的標本、生長地、圖像、鑑定信息等相關內容。  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馬克平介紹,數字植物標本館分為4部分:數位化標本庫、植物資料庫、電子植物志、植物圖片庫。
  • 阿爾山市疾控中心PCR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投入使用
    阿爾山市疾控中心PCR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投入使用 2020-06-13 0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抱著你愛的人看星河,抬頭有流星划過——阿爾山
    它就是位於中蒙邊界的內蒙古阿爾山市。阿爾山口岸位於阿爾山市西部45公裡,中蒙邊界努木爾根河右岸門山處,與蒙古國松貝爾口岸相對應,為國家二類口岸。天空由蛋黃色變成橘黃,再變深,遠處的天空是從深藍色漸變到淡淡的粉色再到紫色。幸運的是天邊有一大片雲彩,讓本來純淨的天空變得色彩鮮豔起來。無法用語言去過多的形容,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來旅行是不錯的選擇哦。
  • 《中國植物志》:為中國植物建立「戶口簿」
    全書有5000多萬字,圖版9000餘幅,是世界上已出版植物志中種類最豐富的科學著作。      難度巨大的科學工程      植物志既是記載植物「身份」的「戶口簿」,又是全面記錄植物特徵的「信息庫」。中國是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中國植物志》不僅詳細記載了中國已發現的所有植物的科學名稱、形態特徵、系統位置、地理分布、海拔高度、生態環境等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信息,還增加了植物的經濟用途、物候期、物種生境、地方名稱等更具實用價值的信息,這也註定了植物志編研之路充滿艱辛。
  • 世界屋脊上的植物志(科技名家筆談)
    泛喜馬拉雅地區雖有一些零散的區域性植物志書,包括19世紀80年代的《英屬印度植物志》、上世紀80年代的《不丹植物志》和《巴基斯坦植物志》,國內則有1983-1987年的《西藏植物志》和1993-1994年的《橫斷山區維管植物》,但這些志書不僅零散,而且年代久遠、水平高低不一,遠不足以反映生物多樣性的現狀。近年,僅在喜馬拉雅山東段考察和研究就發現200多個植物新物種。
  • 《深圳植物志》全套出版 「影像深圳」明信片首發第19屆國際植物學...
    《深圳植物志》叢書   同時,包括《深圳植物志》、「影像深圳」郵資明信片及植物藝術畫等也在活動上紛紛亮相。   國際植物學大會有超過100年的歷史,每6年舉辦一次,是植物科學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被譽為植物科學界的「奧林匹克」。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將於7月23日-29日在深圳舉行,是國際植物學大會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
  • 科學時報:《泛喜馬拉雅植物志》項目正式啟動
    在未來的12年中,中國、英國、印度、尼泊爾、日本、美國的植物學家將通力合作,首次對喜馬拉雅地區的植物種類進行全面、系統、科學的考察與記錄。《泛喜馬拉雅植物志》項目日前正式啟動,這是繼《中國植物志》後又一個經典植物學大項目。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邢福武 供圖  文\海南日報記者單憬崗實習生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近年來,多位植物學家相繼編著出版《海南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南沙群島及其鄰近島嶼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海南植物名錄》等書,對《海南植物志》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但都囿於無圖或少圖。《走進神秘的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植物本草圖鑑》和《海南吊羅山野生植物彩色圖鑑》,填補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圖鑑的空白,但這兩本書區域性很強,收載的種類不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近年來,多位植物學家相繼編著出版《海南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南沙群島及其鄰近島嶼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海南植物名錄》等書,對《海南植物志》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但都囿於無圖或少圖。《走進神秘的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植物本草圖鑑》和《海南吊羅山野生植物彩色圖鑑》,填補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圖鑑的空白,但這兩本書區域性很強,收載的種類不多。
  • 神奇植物志:致幻植物
    神奇植物志:致幻植物 2019-12-25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中國植物志》寫史,向老先生致敬
    《中國植物志編纂史》是一部完整記述《中國植物志》研究、編寫、出版工程全景式的力作,具有填補科學史、出版史研究空白的價值。全書以翔實、客觀的文字呈現出《中國植物志》研究、編纂過程中曲折和執著的實現路徑,探尋各個時期重要歷史事件與編纂過程的始末,記述主要科、屬編寫經過和學術成就,藉以評述中國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