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縮水 日本社會結構向「金字塔型」下沉

2021-01-09 環球網

新華社東京5月28日專電 財經觀察:中產階級縮水 日本社會結構向「金字塔型」下沉

新華社記者沈紅輝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中產階級隊伍龐大的「橄欖型」社會。但近年來,「安倍經濟學」未惠及民眾,造成貧富加劇,加上人口老齡化嚴重,社保負擔沉重,就業形勢低迷,日本社會結構逐漸向「金字塔型」下沉。

貧困人口激增 貧富差距拉大

日本國稅廳的統計顯示,2014年,日本「貧困群體」約1139萬人,較1999年的約804萬激增42%。安倍政府2012年底上臺,到2014年短短兩年時間,日本「貧困群體」又增加約50萬人。

吃低保的赤貧階層也在擴大。厚生勞動省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領取低保的家庭達163.4萬戶,總人數為216.6萬人,雙雙創出新高。

長年關注日本社會貧困問題的日本律師聯合會前會長宇都宮健兒對新華社記者說,日本零儲蓄家庭佔比已達約30%,而在上世紀80年代,這一比例僅為5%,「如今,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無存款」。

零儲蓄家庭激增,主要由戰後嬰兒潮一代老人(1946-1964年出生)「儲蓄被蠶食」所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嬰兒潮一代老人跌入貧困線以下。他們一方面得接濟因經濟低迷而收入低下的子女,又得照顧長壽的父母,這種「夾心」狀態讓他們原本用來養老的儲蓄逐漸見底,經濟上日益窘迫。

一邊是不斷增加的貧困人口,另一邊卻是在安倍政府上臺後,日本大企業和富裕群體財富屢創新高。

財務省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日本約5000家大企業留存的利潤達299.5萬億日元,同比增加14萬億日元,連續8年創出新高。美國《福布斯》雜誌日前發布日本富豪榜顯示,日本前四十大富豪的總資產2015年度飆漲至15.4萬億日元,在安倍政府執政的4年內翻了一倍以上。

終身僱傭被棄 非正式用工普遍

日本戰後能建成中產階級龐大的社會,終身僱傭制功不可沒。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企業效益嚴重下滑,在經濟界要求下,日本政府修改法律,犧牲勞動者利益,允許企業僱傭非正式員工,拋棄終身僱傭制等日本職場傳統。

進入本世紀後,非正式員工數量連年遞增。厚生勞動省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非正式員工達1962萬人,約佔全部勞動者的37.4%,較1995年增加900多萬。

宇都宮指出:「和正式員工相比,非正式員工的工資僅是其約一半,無晉升機會,在各方面遭受不公。一旦企業效益不好,他們就會馬上被解僱。」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時,日本企業非正式員工大批被裁,被迫流落街頭,引發嚴重社會危機。當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就要求日本政府解決非正式僱傭橫行問題。

日本共產黨宣傳部長植木俊雄說,安倍政府上臺後,非但不致力於改善這一問題,還在2015年再次強行修改相關法律,進一步為企業僱傭非正式員工提供方便。

提高消費稅 社保負擔轉嫁民眾

隨著日本老齡化加劇,日本政府社保負擔連年增加,每年需增加約1萬億日元支出,才能維持現有社會福利水平。2014年,以彌補社保開支缺口為藉口,日本政府將消費稅稅率上調3個百分點。政府稅收增加約5萬億日元,但安倍政府只肯撥出5000億日元用於每年增長的社會保障支出,剩下的5000億日元缺口通過降低各項社保標準或增加民眾負擔等所謂「陣痛改革」堵上,造成民眾在醫保、養老金等福利制度上的負擔進一步加重。

宇都宮表示,近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在將社保負擔推給民眾,並將稅收負擔從高收入群體轉嫁至低收入群體。他說,近30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對大企業和富裕階層實施減稅,對老百姓增稅。以企業利潤為徵收對象的法人稅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約50%下降至目前的不到30%,未來安倍政府還考慮進一步下調。日本個人所得稅採取累進稅制,最高收入群體的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75%,降至目前的45%。而消費稅是一種對全民徵收的稅種,收入越低,實質稅負越高,提高消費稅造成低收入群體生活更加艱難。

而令宇都宮感到驚訝的是,安倍政府一方面減少社保支出,一方面卻大力增加軍事開支。安倍政府上臺後,日本國防費連續4年上漲,突破5萬億日元大關。

年輕人普遍感到前途迷茫

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步入「失去的30年」。如今的日本年輕人,似乎也成了「失去的一代」。

文部科學省的調查顯示,受貧困家庭增加影響,2012年,日本大學生助學貸款申請率增至52.5%,而在1996年,這一數據是21.2%。這背後是日本政府對教育支持的嚴重不足。經合組織2015年底公布的統計顯示,日本對教育機構的財政支出佔GDP的比例僅為3.5%,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排名倒數第一。

因就業環境惡劣,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只能找到非正式工作。統計顯示,20歲至30歲群體非正式員工佔比高於平均水平。因工資低,很多大學生無力償還助學貸款。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統計,2013年約有33萬畢業生拖欠貸款。

宇都宮說,自殺已成為20歲至40歲日本年輕人排名第一的死因。「如今的日本社會,已成為一個年輕人無法擁有希望、擁有未來的社會。」他說:「日本社會的現實,和安倍那些漂亮的口號相去甚遠。」

相關焦點

  • 「過勞時代」與下沉的中產階級
    言下之意,這一階段的過勞時代所書寫的,其實是下沉的日本中產階級的血淚史。底層勞動者的就業與勞動問題尚未解決,掌握一定知識、技術的青年中產工薪階層卻也無法逃離過勞的命運。與其說中產階級群體的工作與生活越來越艱難,不如認為實際上是社會裡中產階級這個結構性位置在下沉與消失。
  • 大前研一:日本已告別中產階級社會(圖)
    悅讀日本已告別中產階級社會  21世紀以來,日本家庭資產持續縮水,負債一路攀升,收入兩極化趨勢和社會發展不平衡性不斷加劇,中產階級面臨著不小的生存危機。  2005年日本經濟之所以好轉,分析其原因,大半都與和中國相關的特需產業有關,而企業營收的增長更是不折不扣的裁員效果。  在這期間日本所發生的變化,其本質是收入階層已經在經濟長期衰退中兩極分化,社會由原來的中產階級社會轉變為「M型社會」了。也就是說,在人口分布上,中低收入層及高收入層變成了兩個人數眾多的社會階層。
  • 在日華人增長趨於平穩 社群結構呈「金字塔型」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在過去30年裡,在日華人總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就像中國經濟經過了30多年的高速成長後會逐漸進入平穩發展時期一樣,在日華人可能也正從高速增長進入平穩態勢。在日華人社會經過30年的發展,已由過去扁平而單一的留學生群體,發展為「金字塔型」的社群結構。
  • 從金字塔型到橄欖型:中國收入階層結構亟需轉變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趙新兵 秦大軍) 中國城鄉居民整體收入的基尼係數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不同收入階層形成「金字塔型」分布,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以至懸殊。目前中國社會出現的「警惕徵候」引起正在參加「兩會」的專家學者的關注。他們呼籲,應儘快縮小收入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逐步使收入階層的結構從「金字塔型」向「橄欖型」轉變。
  • 【考向預測】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的判讀
    人口遷移對環境、社會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如下圖:第二,可將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的刺激因素;另一類是個人動機變化產生的因素。第三,藉助下圖對引起人口遷移現象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然後在此基礎上找出其主導因素。
  • 中國的基尼係數與中產階級數量
    儘管他們這一代人已經養成了超前消費的習慣,具有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但他們卻並不具備中產階級所應有的經濟實力,因此不能將他們劃入「中產」行列。現在中國的社會階層日趨固化,表現為,富人的下一代仍然是富人,「富二代」,而窮人的後代依舊是窮人。
  • 在日華人呈平穩增長 社群結構成「金字塔型」
    海外網7月10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在過去30年裡,在日華人總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就像中國經濟經過了30多年的高速成長後會逐漸進入平穩發展時期一樣,在日華人可能也正從高速增長進入平穩態勢。在日華人社會經過30年的發展,已由過去扁平而單一的留學生群體,發展為「金字塔型」的社群結構。
  • 營銷研究:從案例淺談M型社會結構下的極化營銷
    緒言  所謂M型社會結構,指的是在全球化趨勢下,富者在數字世界中,大賺全世界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組合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忽然有了很大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但是中間這塊,就忽然陷下去
  • 美國不平等:經濟極化 中產階級日益萎縮
    在多大程度上威脅著社會?  圖1將美國高收入人群分類比較,從收入和財富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試圖從一個歷史的視角對這個現象進行深入認識。圖1中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不平等的一個顯著狀況是,收入和財富並非單純在各人群中拉大距離,而是向最高收入人群集中。
  • 中產階級:活在朋友圈,困在夾縫裡
    [摘要]只是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恐慌與焦慮已經無濟於事,對於心有不甘的中產階級而言,激流勇進成為了唯一的選擇。他們的朋友圈基本上能滿足一部分人對中產階級的意淫:有部性能中上的代步車,一般多是奔馳寶馬;學區房不一定,但至少有處房產;婚戀狀況不詳,但孩子念得絕對是國際學校。在公司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但又好像不太用上班;會說標準英音,出國旅行定位不重樣。如果你相信了朋友圈裡這片繁華,你很可能遇到了假的中產階級。
  • 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的判讀
    人口的年齡結構  指一個人口集團(或群體)在某一時間點上的人口年齡分布狀況、各年齡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通常以百分數表示)。
  • 【深度好文】清華社科學院院長:中國目前是什麼樣的社會結構
    今天講的題目就是《中國離橄欖型社會還有多遠》。先介紹一下到底什麼叫橄欖型社會?  什麼是「橄欖型社會」  我是做社會學研究的,社會學屬於社會科學,我們一般稱作實證型社會科學。而橄欖形社會,也叫叫做紡錘型社會,就是兩頭小中間大,也叫做「中等收入層」或中等收入群體為主體的社會。這樣的社會結構被認為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現代社會結構。  長期以來,社會科學家們一直在思考一種優化的社會結構或者一種理想的社會結構,在現代社會中,終於發現了,是橄欖型社會結構。所以,這也體現了社會學家的人文情懷。
  • 2020下沉市場新消費研究報告
    該畫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下沉市場網購消費主要由個性鮮明的90後引領,消費主力重心向(相對當地)較高收入的青年群體傾斜。2.2 下沉市場典型人群分類下沉市場用戶展現了差異化的特徵,其對質量、價格、商品類別、娛樂玩法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關注。
  • 海洋中的島國日本,一直在下沉?
    從近代以來我們就和日本之間有著戰爭和傷害,隨著後來的中日建交等活動頻繁的開展,兩國之間的關係似乎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緩和,隨著這些緩和的氣氛同時發生的,還有中日兩國之間旅遊業的發展,但是去日本旅遊的大部分人,似乎更加關心日本的下沉問題,因為大數據精確地用數字來證明顯示出,日本整個島國每年都在一定程度上沉沒在海水中
  • 中央不可能追求「紡錘型」社會結構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要積極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中國知名的政治經濟學者、西北大學博士生導師馮子標說:「這表明,中國決心構建經濟學上所推崇的『紡錘型』收入分配結構。」
  • 收入多少,才算是中產階級?-搜狐財經
    對於當下時興的「中產階級」大討論,一位理財諮詢行業的從業者說:「我覺得這個討論非常有意義,畢竟社會對我們這個群體的關注實在太少了。」「……選擇職業,選擇房子按揭,選擇大電視、汽車,選擇牙醫保險,選擇將來……」《猜火車》顯然不是中產階級的最愛,不過這段冷嘲熱諷的臺詞裡描述的中產階級行為標準現在在中國正變成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和媒體討論的熱門話題。
  • 開始「下沉」!日本移向全世界最深海溝,徹底迎來「滅亡」
    作為一個島國,日本常年伴隨著地震,颱風,海嘯等各種自然災害,災害的頻發一直讓日本民眾苦不堪言,由於日本所處位置特殊,位於亞歐板塊以及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屬於敏感地帶,因此常年爆發災害,而這也讓日本始終處於國際熱門話題中,尤其是日本「沉沒」這一話題,更是成為了人們老生常談的問題,誰都知道,這也是日本一直面對的危機,
  • 來看一下中產階級的定義,你算是中產階級嗎?網友:「心塞」
    中產階級標準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對中產人群並沒有統一的概念,以經濟地位、社會階層和文化素養作為考量,中產階級的意思大致是處於比較中層的概念。這個群體接受過較為完善的教育,並且有立足於社會的資本,同時也擁有這比較高質量的生活條件。
  • 埃及將運用日本技術無破壞調查金字塔內部結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10月26日報導,埃及文物部25日宣布,將利用照射至地球的宇宙射線對首都開羅近郊吉薩等處的金字塔內部進行調查。調查將利用日本最新的數碼技術,嘗試在不破壞外部的情況下掌握內部構造。若能發現未知的房間,則可能成為本世紀的重大發現。
  • 長沙市統計局分析 市人口金字塔已向老年型發展
    據瀟湘晨報報導 5月27日,長沙市統計局公布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繪製的長沙市人口金字塔,分析稱,長沙人口金字塔正向老年型發展:老年人口(60歲以上)大幅增加,少年人口(0-14歲)大幅減少。    此外,相比長沙市戶籍人口,外來人口增加了30多萬。    少年人口減少會否引起將來長沙市內勞動力減少?人口紅利會否還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