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連日來,「雲南曲靖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工業廢料鉻渣非法傾倒導致汙染事件」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曲靖市政府提供的調查報告稱,非法傾倒的鉻渣系與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籤訂協議、承運該公司的鉻渣到貴州進行處理的兩名承運人所為,兩人為節省運輸費用,共在麒麟區三寶鎮、茨營鄉、越州鎮的山上傾倒鉻渣140餘車,共計5222.38噸。目前,兩人已被捕。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應對,儘量把汙染降到最小。
教訓是沉痛的。翻開近代史來看,在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出現過重大環境汙染事件。
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20世紀30年代,比利時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環境汙染事件——馬斯河谷煙霧事件,這也是20世紀有記錄以來最早的一次大氣汙染慘案。
馬斯河谷是比利時境內馬斯河旁一段河谷地段,中部低洼,兩側百米高山對峙,河谷處於狹長的盆地之中。當時馬斯河谷地區是比利時一個重要的工業區,許多重型工廠分布在這裡,包括煉焦、煉鋼、電力、玻璃、硫酸、化肥等工廠。雖然該工業區為比利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人們卻不會想到,一場從未見識的災難即將來臨。
1930年12月1日到15日,整個比利時被大霧籠罩。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馬斯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這種現象使大氣中煙塵積存不散,造成大氣汙染。在其作用下,馬斯河谷工業區內13個工廠排放的大量煙霧瀰漫在河谷上空無法擴散,有害氣體在大氣層中越積越多。12月3日這一天霧最大,加上工業區內人煙稠密,整個河谷地區的居民有幾千人生病。病人的症狀表現為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一星期內就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臟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許多家畜也因類似病症大量死亡。
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洛杉磯的飛機製造和軍事工業迅速發展,很快成為美國第三大城市。隨著工業發展和人口劇增,20世紀40年代初,洛杉磯就已有汽車250萬輛,每天消耗汽油1600萬升。由於汽車漏油、汽油揮發、不完全燃燒和汽車尾氣,每天大量廢氣向城市上空排放。而這些廢氣,在5月至10月的強烈陽光作用下,常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淡藍色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滯留市區久久不散。
而且,地處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只有西面臨海,其他三面環山;再加上當地獨特氣候的作用,在洛杉磯上空形成強大的持久性的逆溫層。這種逆溫層使大氣汙染物不能上升到越過山脈的高度。就這樣,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因無法擴散,滯留在市區,從而毒化了空氣。尤其是1943年以來,每年5月至10月間,該市經常出現煙霧幾天不散的嚴重汙染。許多居民出現眼睛痛、喉嚨痛以及不同程度的頭痛,此外還出現了家畜患病、農作物生長受影響等現象。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汙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餘人,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為「美國的煙霧城」。
倫敦長期汙染造成毒霧事件
早在中世紀,倫敦就開始出現煤煙汙染大氣的問題,當時英國國會還頒布過國會開會期間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但自從工業革命開始後,由於工廠大多建在市內,居民家庭又大量燒煤取暖,煤煙排放量急劇增加,最終造就了著名的「霧都」。
1952年12月3日,倫敦迎來一個難得的好天氣。這一天,從北海吹來的一股風,將倫敦上空的濃霧徹底吹散,空氣十分清新。然而,誰也不會想到,災難正悄悄降臨。
12月5日,一個異常情況出現了:倫敦處於死風的狀態,當時的風速不超過每小時3公裡,幾乎是靜止的。倫敦空氣中積聚的大量煙塵經久不散,又因風力太弱無法被帶走。於是,大量煤煙從空中飄落,城市迅速被煙霧籠罩。就這樣,霧雲在倫敦市上空懸浮了5天,空氣中的煙霧量幾乎增加了10倍。當時,倫敦正在舉辦一場牛展覽會,參展的牛首先對煙霧產生了反應,350頭牛中有52頭嚴重中毒,14頭奄奄一息,1頭當場死亡。不久,倫敦市民也對毒霧產生了反應,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明顯增多,進而死亡率陡增。據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裡,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顯著增加。12月9日之後,由於天氣變化,毒霧逐漸消散,但此後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
日本「水俁病」事件
作為發達國家的一員,亞洲的日本也曾發生過可怕的環境汙染事件。尤其是1953年至1956年間的「水俁病」事件,至今令許多日本人有談虎色變之感。
在日本九州有個名為水俁的小鎮,在小鎮西面,有個較大的海灣名為「水俁灣」。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此建了一個分廠,生產氮肥等化學產品,而災難也由此開始了。
1950年,在水俁灣附近的漁村中,人們突然發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瘋貓。它們一開始走路搖搖晃晃,還不時出現抽筋麻痺等症狀,最後跳入海中溺死。後來,水俁灣出現了一個生怪病的居民,開始時他只是口齒不清、步態不穩,後來發展到耳聾眼瞎,全身麻痺。他時而酣睡,時而興奮無比,最後高叫著死去。1956年4月,又有50多名患者相繼住進醫院,這時,人們才關注起此事。
原來,罪魁禍首就是日本氮肥公司水俁分廠排出的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甲基汞毒水廢渣,排放到水俁灣的海水中,使魚蝦體內含有了這些毒素。當地居民常年吃這些帶毒的魚蝦後,大腦和神經系統受到損傷,輕者眼神呆滯,常流口水;重者手腳不停顫抖,發作起來就狂蹦亂跳。由於這種怪病發生在水俁地區,因而被稱為「水俁病」。據1972年日本環境廳統計,水俁地區的患者有180多人,其中有50多人死亡。而實際上,受害居民高達1萬人。
(據《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