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種雞產「金雞」「金蛋」 輸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2021-01-09 和訊網

中新網清遠12月14日電 題:扶貧種雞產「金雞」「金蛋」 輸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作者 蔡敏婕 傅文依

99歲的馮蓮沒有想到,自己生活一輩子的清遠市雙寨村,4年間,會從原本的荒蕪凋敝變得煥然一新,10公裡硬底化道路直通入戶,300盞路燈照亮村莊,綠美古樹公園和流水塘特色村正在開建,就連家門口前的那塊生長雜草多年的荒地,也建成了文化廣場和鋪設了遊樂設施。茶餘飯後,老人坐在樹蔭下閒聊,小孩在遊樂設施上玩耍。

村裡種植的甘蔗地 蔡敏婕 攝

在馮蓮家的不遠處,興建起種雞養殖場,向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市場輸送初生蛋、土雞蛋、脆皮麻雞等農產品(000061,股吧)。近日該村還計劃藉助外部平臺布局澳門市場,為種雞場拓展穩定的銷售渠道。

「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白天睡大覺,夜晚扎牌堆,青年娶妻難,窮漢老婆飛……」在清遠英德市東華鎮雙寨村,多年前,當地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

「村裡的魚塘雜草從生,漂浮著垃圾,還有村民在扔的碎玻璃瓶。」雙寨村黨總支書記朱光醒稱,4年前,村裡沒有任何企業,村集體年收入僅有23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4000元。

山多地少、產業空白,造成雙寨村多年來貧窮落後的局面,村裡垃圾隨處見,過半貧困戶住泥磚房,人均耕地不足333平方米。

甘蔗地外的水泥路 蔡敏婕 攝

「以前村裡多是泥巴路,傳統農作物只是水稻、蓮藕和花生,僅靠農戶收割作物後賣出去。」雙寨村民兵營長村幹部邱有福稱,現在修路後,貨車可以通過水泥路運載大件貨品,現在種植甘蔗田。路通財通,周邊村民也因此住上小洋樓,「現在進屋子,鞋上都沒有泥巴」。

2016年,廣東南粵集團有限公司第一輪駐雙寨村工作隊隊長吳玉偉率領隊進駐雙寨,通過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的理念,發揮南粵集團作為澳門「菜籃子」的平臺優勢,以建設清遠麻雞良種繁育基地為起點,以打造清遠雞現代產業園區為目標,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讓扶貧種雞場為雙寨村產「金蛋」。

清遠麻雞,素以皮色金黃,肉質嫩滑、皮爽等而馳名至港澳市場。在英德市東華鎮西部的雙寨村,處於緩坡地帶,加之常年空氣新鮮等,適合良種雞苗繁育。

今年1月,清遠麻雞良種繁育基地項目正式投產,規劃年出欄清遠麻雞10萬隻,年產種雞蛋約800萬枚,並與大型孵化場籤訂了種蛋銷售合同,基本鎖定投資風險。

清遠麻雞良種繁育基地項目養殖場技術顧問陳龍光稱,「養殖場現有1名動物醫學專業人員和4名飼養技術人員,在孵化、育雛、產蛋、防疫等方面可滿足養殖場日常生產需要。項目秉承綠色生態健康養殖理念,飼料主要採用玉米、大豆粕、麩皮等糧食配方」。

雙寨村支書兼養殖場總經理朱光醒對養殖場的前景頗為樂觀,「相信在肉雞行情企穩以後,項目效益會更加可觀,可為雙寨村在發展集體經濟方面形成造血功能。」

清遠麻雞良種繁育基地 匡偉 攝

據介紹,作為扶貧主導產業,該項目的引導帶動作用初步顯現。項目已就近安排18名村民就業,並優先安排了6名貧困戶勞動力就業。這些貧困人員基本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或家有病殘人員需要照顧,無法外出打工,就近就業是他們增加家庭收入的唯一途徑。

南粵集團此次投入275萬元支持繁育基地項目,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符合檢驗檢疫相關標準的前提下,該種雞場出產的脆皮麻雞,初生蛋,土雞蛋等產品將投放到該集團在澳門的29個超市銷售。(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本屆峰會匯聚專家學者,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等話題,結合典型案例,全面詮釋城市化理念,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峰會上,「全國城鄉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導小組」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揭牌。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周年成績秀——「一個平臺八大體系...
    作為「菜籃子」工程批發市場體系建設的首批試點城市,廣州市自1989年開始實施的「菜籃子」工程,結束了廣州市蔬菜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歷史。如今,「菜籃子」工程改革再出發,滿足的是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內地居民的消費升級新需求,提供的是更加安全、綠色的「菜籃子」產品,助推了粵港澳乃至各地優質生活圈的建設,全方位發揮大灣區輻射帶動能力,也是落實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舉措。
  • 2020年深圳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舉辦時間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組委會發布關於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舉辦時間的通告。,社會各界復工復產加速啟動,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原「深港澳國際汽車博覽會」)將作為深圳會展行業復甦的首展,於2020年6月20日-6月2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辦。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綜述  粵港澳大灣區,國之重略。在大灣區戰略發展宏圖下,大灣區內的「城」「產」「人」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又有何種發展掣肘?放眼海外,對標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應學習與借鑑什麼?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現狀與特徵,以及對國際灣區發展經驗的借鑑,我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又有何種建議?
  • 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發布
    新華社深圳4月10日電(記者孫飛)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聯合工信部下屬單位賽迪研究院9日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開幕式上,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指數(簡稱:灣創100,代碼:980001)。
  • 機構:三條主線布局粵港澳大灣區(附標的股)
    國金證券:大灣新區將聚焦八大產業 三條主線布局加快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重點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  五是共建金融核心圈,推動粵港澳金融競合有序、協同發展,培育金融合作新平臺,擴大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要素雙向開放與聯通,打造引領泛珠、輻射東南亞、服務於「一帶一路」的金融樞紐,形成以香港為龍頭,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託,以南沙、前海和橫琴為節點的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籌備工作啟動
    論壇上,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產業促進會籌備工作宣告啟動。以國內質譜領域龍頭企業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信」)為代表,廣州高新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向粵港澳大灣區發出邀約,以期在高端科學儀器產業實現協同發展。「高端科學儀器研製投入大、周期長,培育上下遊產業不容易。」禾信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周振對此深有感慨。
  •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在A股之外,灣區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場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場在全球IPO總數及募資金額均拔得頭籌,吸引了大批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不僅數量眾多,質量也同樣不俗。
  • 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在18日於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與會人士紛紛表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下,香港應積極轉變角色,尋求發展新道路。本次論壇由中國日報社和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主題是「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約400名嘉賓以線上和線下的形式參與討論,探索香港轉型之路。
  • 觀點|陳新滋: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機遇,如何能夠把握好機遇,不管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地區,還是對中華民族今後的發展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第四任校長,中山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長陳新滋29日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上如是說。
  • 2020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升維」啟幕
    企鵝經緯深圳張清6月22日報導 「擎動大灣區,啟悅i未來」--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暨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粵港澳大灣區車展)6月20日在深圳盛大開幕。  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車展」的前身為「深港澳國際車展」,過去已成功舉辦23屆,作為中國「年度三大車展」之一,今年的車展得到了各汽車廠家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規模達13萬平米,102個汽車品牌,展出新車近1000輛,現場共計舉辦近50場新聞發布會。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新華社深圳9月9日電(記者閆然)「你好,我叫李培,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的創會主席。」剛落座,李培就迫不及待地跟記者打招呼。然後,他又笑了起來:「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實在過於普通,我慢點講。」在香港出生、長大、就業,李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下去。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而事實上,同為科技創新主導型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有著眾多相似之處。  剖析兩者規劃和發展,廣州PLUS竟發現了一個秘密。  深諳灣區發展之道,粵港澳大灣區從規劃之初,就直接以落點於此:  大灣區定位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即將發布
    隨著「中國製造2025」、「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出臺和一系列政策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積極謀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系統性戰略布局,相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 前海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在第十章「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中,用一個專節闡述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作用和要求,提出「優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功能」「強化前海合作發展引擎作用」。
  •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中高級人才招聘會現場供求兩旺   「精英天下·才博會」招聘會名企薈萃,來自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全國眾多500強企業、國企事業單位、科技創新型企業等紛紛求賢,提供的高端崗位涵蓋5G、智能製造、IT、新能源、新材料、電子通訊、房地產等60多個行業,多集中在技術工程師、算法研究員、運維總監、區域經理、法務總監等技術型、創新型、管理型崗位。
  • 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竟輸在了一個廁所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不少網友常將這幾大灣區放在一起比較,四大大灣區之間有什麼差距、多大差距,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回答。
  • 學術委員洪為民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豐富香港「一國兩制」的內涵,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我堅信,粵港澳大灣區不僅為香港提供廣闊市場,還為香港融入國家『雙循環』提供了絕佳的途徑。」林鄭月娥表示,香港除了持續向大灣區的內地城市提供專業服務等優勢,科技也將是合作優勢,特區政府將以創新科技為工作重點,為香港的青年提供支援。對於香港的青年來說,粵港澳大灣區是年輕人尋求新機遇的熱土。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伍淑清認為,香港青少年應扭轉思維,看看深圳河的對岸,去內地走走。
  • 粵港澳大灣區樓市:2020年人均面積達到德國水平,二手房更好賣!
    粵港澳大灣區正從規划走向現實,隨著城市、產業、交通和人口的融合和變化,粵港澳大灣區樓市將發生怎麼樣的改變?如果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比較,那預測2020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德國水平,二手房更好賣!
  • 粵港澳大灣區量子通信首條示範幹線落地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量子通信 首條示範幹線落地   2月16日,「廣佛肇量子安全通信時頻網絡建設及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大會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在肇慶舉行。大會透露,粵港澳大灣區量子通信首條示範幹線——廣佛肇量子安全通信示範網將於四年內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