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情況之下,歐美國家的醫療系統都已經被重創,在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其累計確診人數都達到了15萬以上,義大利的死亡人數高達1.9萬人,西班牙的死亡人數為1.69萬人。
這些陶瓷GDP佔比相當高的國家在面臨這種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時候表現出了徹底的無力,如果不是我國憑藉著強悍的製造業還在向歐洲不斷輸血的話,其醫療系統早已經被擊穿了。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強悍的製造業並不會造成產能過剩,而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不過有一個國家相當值得注意,它就是德國。作為歐洲的領頭羊,德國截止到目前總確認人數已經過了12萬,但是治癒人數也已經突破了6萬人,死亡率控制在2%左右,屬於正常水平。德國之所以能夠拿出一份如此優秀的成績單,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德國強悍的製造業和充足的醫療資源,其境內的ICU數量在疫情爆發之前就有2.8萬個,疫情爆發之後又擴充了一萬個。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德國的製造業碾壓一票歐洲所謂發達國家,但如今醫療物資也已經漸漸吃緊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好的做法自然就是掏錢向世界第一大工業國購買醫療物資。
德國人這回可謂是下了血本,為了一次性拖回儘量多的物資,他們不惜花天價租用了安-225這架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這架戰略運輸機4月11號從烏克蘭首都基輔起飛,4月12號飛到了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當天晚上10:30到達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降落。不少「飛友」為了一睹安-225的真容,甚至到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周邊連夜蹲守,足見安-225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安-225一次性裝載了700萬個口罩,數十萬個防護服和護目鏡以及大量的呼吸機,運輸的醫療物資總重量高達81.3噸,其下一站目的地是波蘭首都華沙,預計14號抵達。
這款戰略運輸機全長為84米,翼展88米,機翼面積高達905平方米。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驚人的640噸,理論最大載荷為250噸。不過一般認為這款戰略運輸機的外部貨架上同樣可以馱一些貨物,因此其最大載重量甚至可以達到300噸以上!
安-225擁有6臺「進步」設計局的D-18T渦扇發動機,單臺的推力高達229千牛,其可以被視作安東諾夫設計局另一款著名戰略運輸機安-124「魯斯蘭」的放大版,當年蘇聯之所以要設計安-225,唯一的目的就是用來運載「暴風雪」號太空梭往返於莫斯科和哈薩克斯坦的拜克努爾航天發射場之間。
如今蘇聯已經解體,「暴風雪」號太空梭的計劃早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安-225依然在貢獻它的能量,用行動向後人訴說著當年蘇聯航空工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