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城鎮化加速期 2020年50%人口住城市(圖)

2021-01-09 搜狐網

  資料圖片:這是陝西神木縣大柳塔鎮居民小區(2008年11月14日攝)。20年前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村落,如今已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小城鎮。

  中國市長協會11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9年卷指出,中國已進入城鎮化加速時期,預計到2020年,將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則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每年發布一次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是目前中國較為權威的系統研究中國城市發展的綜合性年度報告,匯集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諸多知名院士的研究成果。2009年卷的主題是「構建和諧城市,應對金融危機,擴大社會保障」。

  報告顯示,1949年,中國只有132個城市,城鎮化水平僅為10.6%。過去60年來,中國的城鎮化水平有了飛快發展,到2009年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設市城市655個,城鎮化水平達到46.59%,城鎮人口達到6.2186億。

  報告同時強調,中國的城鎮化水平目前仍落後於工業化的發展,從發展水平上看,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85%的水平,也低於世界平均50%的水平,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更多新聞 聆聽中央臺 中國廣播網獨家現場 填寫好友的郵件地址:(如同時推送多個郵件地址,請用「;」號隔開)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三、城鄉人口數量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城市化經歷加速發展階段。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率持續增長,推動農村人口湧向城市,農村居住人口和農業從業人員將大幅下降。
  • 李國平等:面向2030年的中國城鎮化及其區域差異態勢分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規劃和如何實現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關鍵之年。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引以為傲和舉世矚目的成就是在經濟領域中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在社會領域中從鄉村社會走向城市社會。2019年,中國城鎮化水平超過60%。
  • 劉金偉:戶籍人口城鎮化進程評價及城際差異分析——以50個地級及...
    2016年10月11日國務院印發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間,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 1300 萬人以上。到 2020 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各地區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比 2013 年縮小兩個百分點以上。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李曉江:城鎮化進入...
    ▲攝圖網圖「城市改革開放發展四十年,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節點。」採訪中,李曉江不止一次說出這句話。在他看來,回顧一下到底是什麼成就了中國的快速城鎮化,很有必要。在6月2日的「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18年會」現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李曉江闡述了他對中國城鎮化從「上半場」進入「下半場」的理解。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總報告)》,從城市層面觀察中國經濟的時空變化及其未來走勢,並有所發現:一是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二是從城市經濟發展看,中國處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跨坎期;三是從區域關係看,中國進入城市區域榮衰的博弈期;四是從城鄉關係看,中國進入城鄉一體的轉折期;五是從城市結構看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 | 未來二十年中國城鎮化面對的問題與路徑
    2020年11月16日,第八屆清華同衡學術周正式開幕,恰逢建院二十周年,本屆學術周融合傳承、堅守、創新與展望,邀請各位大咖一起探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下午自由討論環節邀請五位重量級嘉賓圍繞「面向未來二十年——中國城鎮化面對的問題與路徑」,分別從國際、國家、區域、企業、個人視角等方面展開討論。以下根據對話實錄整理。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_2014年...
    (2014-2020年),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按照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的新要求,明確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統籌相關領域制度和政策創新,是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
  • 季曦:中國集約節能和綠色城鎮化實現節能環保
    我們有許多理由去相信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非常期待未來的城鎮化真正實現人的發展。而在資源環境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硬約束的今天,我想暢想的是,城鎮化能否成為推進我國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助力?  由於城市相比其他人類聚居方式具備更好的規模經濟、集聚經濟和專業經濟,城鎮化為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可能。我們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我國城鎮化的節能環保效應並不樂觀。
  • 面對城鎮化與人口老齡化,中國人怎樣才能「端穩飯碗」?
    農業生產「無人化」,或是中國應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核心策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如何守住糧食安全防線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2020年4月,世界糧食計劃署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將激增至2.65億,約為2019年的2倍。
  • 經濟每月談:新型城鎮化與生態足跡
    很高興大家來出席國經中心舉辦的這期「經濟每月談」。2015-08-28 14:27:27張曉強: 城鎮化是中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們擴大內需的最大動力之一。在近20年來,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城鎮化率持續提升。1995年,中國的城鎮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是29%,到2014年,正好20年,就達到了54.8%。
  • ——透視2018年河南城鎮化率增幅全國第一
    這是6月14日發布的《2018年河南人口發展報告》給出的數據。城鎮化率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誌,1.55個百分點的增幅折射出什麼?這個數據,折射出河南城鎮化率從2017年首次超過50%、實現城鄉結構的歷史性變化後,持續後發趕超「跑得快」,與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到7.87個百分點。
  • 中國城市更新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城市更新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認為,城市更新是截至**中國城市發展的研究熱點之一。改革開放後,城市更新作為城市發展的調節機制,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在全國各地展開,並在21世紀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截至**,中國正在為更好的發展尋求新的驅動力。城市更新作為其中一個可能的驅動力,面臨著緊迫的任務。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50%,預計2035年將超過50%,而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佔老年人口的比重則保持在25%以下。2020-2030年,浙江低齡老人相對較多,在整個社會進入超老齡化之前,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的一個巨大窗口期,需要抓住時機,健全完善養老、醫療及生活服務等相關方面的制度體系。二是老齡化程度地區差異明顯,外來勞動力延緩地區老齡化進程。浙江的外來人口年齡結構主要集中在25-50歲,其中25-29歲、30-34歲比重最大,分別為15.8%和13.1%。
  • 仇保興:中國進入水汙染事件高發期
    文章稱,中國城鎮化率在2011年後達到50%,根據國際經驗,今後一段時期是城市水汙染事件高發期、水安全的高風險期。  在名為《我國城市水安全現狀與對策》的署名文章中,仇保興稱,從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規律來看,當城市化率達到50%以後一段時期,往往就會出現水資源、水安全的轉折點,從水量型危機轉向水質型危機,水汙染事件進入高發期。
  • 2020年中國人口將控制在14.5億以內 性別比趨常(圖)
    人口計生委副主任 趙白鴿  中新網4月29日電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人口發展「十一五」和2020年規劃》。規劃提出,到2010年,人口總量控制在13.6億以內,到2020年,人口總量控制在14.5億以內,出生性別比趨於正常。
  • 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三是從區域關係看,中國進入城市區域榮衰的博弈期;四是從城鄉關係看,中國進入城鄉一體的轉折期;五是從城市結構看,中國處在城市形態的定型期。  一、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  城市化發展與風險如影隨形,充滿不確定性。中國城鎮化等階段具有特殊性,從「職住」視角看,中國城鎮化將經歷「職城住鄉」主導的城鎮化、「職住異城」主導的城鎮化、「職住同城」主導的城鎮化等階段。
  • 肖金成:當前對城鎮化的一些錯誤看法
    現在發達國家已進入到後工業社會,城市人口比重較高,佔80%左右。中國的工業化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展開的,時間較短。且在工業化過程中,以重化工業為主導,吸引的勞動力不多,所以城市人口沒有快速增加,農村滯留了很多人口。1979年,中國的城鎮化水平還不到20%,現在超過60%,每年以將近1個百分點增長,速度較快。
  • 新型城鎮化到底什麼樣?專家詳解四類主要指標
    (2014—2020年)》 以人為本,加速農民工市民化 指標一:城鎮化水平(2020年)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左右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5%左右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首次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兩個城鎮化率指標。
  • 新型城鎮化中少數民族市民權益保障研究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規劃》把「以人為本,公平共享」作為首要的基本原則,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 中國進入二次城鎮化階段,各大城市迎來機場建設熱潮
    各大城市迎來機場建設熱潮9月1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今年4月29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2020年版)》獲得民航局正式批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定位引領粵港澳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支撐民航強國戰略的國際航空樞紐。新修編的總體規劃按照近期2030年飛機起降77.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終端2045年飛機起降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600萬噸進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