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中新網10月23日電 繼人類基因組、水稻基因組之後,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日前西南農業大學基因表達標籤(EST)工作已突破10萬條大關,獲得非重複基因3萬多個,使該校成為世界上擁有家蠶和鱗翅目昆蟲基因序列最多的研究基地。
-
科研人員在抑鬱症功能基因組學領域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中新網昆明4月2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2日發布消息,該研究所羅雄劍課題組在抑鬱症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鑑別到34個打斷與轉錄因子結合的抑鬱症風險遺傳變異,並研究了這些功能遺傳變異調控靶基因的潛在機制。
-
近期全基因組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Eichler說,「在5到10年的時間內,全基因組測序可能成為診斷自閉症的一種最具信息量的工具。」【2】Nat Genet:為何榴槤聞起來如此「臭」?科學家全基因組測序找原因!儘管吸菸是引發肺癌的主要風險因子,但過去研究結果表明,肺癌的遺傳性或許佔到了18%;當然此前的全基因組關聯性研究中,研究人員也鑑別出了多個肺癌易感位點,但研究者對於大部分疾病遺傳性都無法解釋,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就在該項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人才強校 | 彩萬志教授課題組在昆蟲線粒體基因組裂化的進化研究中...
本網訊 近日,著名進化生物學期刊《Systematic Biology》(IF5year: 14.501)正式發表了我校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系彩萬志教授課題組題為「Mitochondrial Genome Fragmentation Unites the Parasitic Lice of Eutherian Mammals」的研究論文(Syst
-
作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
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已經實現對重要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組的測序或重測序,在此基礎上完成對控制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的克隆和鑑定。本文綜述了2017年度主要農作物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要進展。1、基因組學領域論文分析在SCIE資料庫共獲得954篇基因組學研究相關的文獻。
-
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生物學院陳三鳳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固氮調控機制。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GlnR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同時正負調控固氮類芽孢桿菌中固氮基因的表達。有2個GlnR-binding sites分布於固氮基因簇(nifBHDKENXhesAnifV)啟動子上下遊。
-
微生物所在病原菌耐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繼2013年8月和2014年初重點實驗室朱寶利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 和Gut Microbes上發表了人體腸道細菌耐藥基因與動物抗生素使用之間的相關性及耐藥基因隨個體年齡變化的規律的研究工作後,近來在臨床病原菌的耐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又取得了系列新進展。
-
【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冷泉港實驗室著名遺傳學專家Michael Wigler教授,他曾揭示過自閉症的遺傳機理,人類基因組的大範圍變異,以及乳腺癌分子機理等重要的疾病機理。這種由冷泉港實驗室開發的分析方法就是單細胞測序技術(single cell sequencing,SNS),這種方法能準確定量一個單細胞核中基因拷貝數目。
-
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刺發育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年6月1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任華中教授與
-
西南大學完成桑樹基因組測序
原標題:西南大學完成桑樹基因組測序 本報訊 (記者 李星婷 實習生 王濛昀)數千年來,家蠶只以桑葉作為唯一的食物。二者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9月23日,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布桑樹全基因組測序成果,成功分析出桑樹的染色體基數,以及各種基因的網絡和功能,為推動傳統蠶桑業的轉型、建立現代桑樹學奠定了科研基礎。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中國網訊 10月30日,由中國海洋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中國遺傳學會和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3年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包振民教授領銜完成的櫛孔扇貝和海洋生命學院劉濤副教授領銜完成的海帶全基因組測序工作,標誌著學校在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領域達到了國際前沿水平,並將為進一步的海洋生物分子育種、功能基因開發與利用等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地基礎。
-
The Plant Cell |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Ectopic Express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
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求同存異,追本溯源
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是在單細胞水平對全基因組進行擴增與測序的一項新技術,它對單個細胞異質性的研究不僅在表觀遺傳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等理論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癌症腫瘤疾病診斷治療、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篩查等臨床應用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清華廖洪恩課題組在人工智慧挖掘影像基因組學領域合作發表系列論文
推進中國「腦計劃」研究清華廖洪恩課題組在人工智慧挖掘影像基因組學領域合作發表系列論文清華新聞網9月14日電 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廖洪恩課題組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張力偉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大量腦幹膠質瘤患者磁共振影像學特點,深度挖掘其與該基因的關聯,獲得普通醫學研究手段難以獲得的診斷經驗。
-
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
這幾年,不同規模的基因組計劃經常見於報導,目前這些計劃進展如何呢,現在就扒一扒現在這些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1.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人類基因組計劃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左右,主要目的就是攻克癌症。
-
...白菜 全基因組測序 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 油菜品種 異源四倍體...
東方網10月14日消息: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項目組日前獲得了白菜全基因組的精細圖,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的框架圖。 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於去年9月啟動,吸引了中國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國內研究機構以及韓、英、加、澳、美等國的相關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參與,其中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油料作物研究所為項目主持單位。此次測序所用材料為大白菜品種Chiifu、中國自主培育的甘藍品系11-02和油菜品種中雙11號。
-
「裸子植物——買麻藤全基因組計劃」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由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武漢植物園、植物研究所,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等10餘家國內外知名院所聯合開展的「裸子植物——買麻藤全基因組計劃」取得重要進展。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編者按:16S rRNA基因測序是目前主要的高通量測序依賴的腸道微生物研究的方法之一,16S rRNA基因測序測序可以對腸道微生物中的所有菌種進行精確定量,可以回答「樣本當中有哪些微生物,他們具有哪些功能」。然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下遊組學研究可以回答「這些功能是否真的發生了,發生的程度是什麼樣的」。
-
廣州生物院等在iP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姚紅傑課題組與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江賜忠課題組合作,揭示出化學小分子來源iP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更加接近於E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 胚胎幹細胞(ES細胞)在再生醫學的臨床應用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但是由於存在倫理問題而被限制了應用。
-
湯富酬課題組與合作者開發出單細胞轉錄組三代單分子測序新方法
為了解決基於二代測序平臺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難以獲得單個細胞中全長轉錄本的準確信息這一核心困難, 2020年12月30日,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與北京希望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Plos Bi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of mouse preimplantation embry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