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蝙蝠一周後,我發現最可怕的才剛剛開始……

2020-12-03 小小包麻麻

前段時間給弟弟讀新冠病毒的繪本時,弟弟突然問:

「媽媽,蝙蝠傳播那麼多病毒,為什麼不能消滅掉?」

這個問題問的我一愣,腦子裡瞬間飄過了好多個答案,什麼蝙蝠一般不會直接傳染人類啊,蝙蝠也能吃害蟲啊等等,不過感覺說服力都不夠。

於是我就和弟弟說,「是啊,為什麼呢?不如我們一起找找答案吧!」

我們倆就開始翻書、上網查資料、看視頻。折騰了差不多一周吧,別說,真的找到了很多有關蝙蝠的事情,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妞們,有空也和孩子聊聊吧!

蝙蝠:人家有用著呢!

作為在地球上存活時間超過5000萬年,品種多達近1400種的蝙蝠,它們存在的價值,超乎你的想像。

蝙蝠是食物鏈、食物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蟲類蝙蝠,每晚能捕食3000隻以上的昆蟲。

要知道,昆蟲作為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數量極其龐大,繁殖極其迅速,如果沒有足夠的捕食者,那麼幾個月的時間就會泛濫,吃光所有植物,甚至一些動物也無法倖免。

(俄羅斯蝗蟲泛濫)

更不用說,蝙蝠會捕食大量的蚊子,夜蛾,金蟲子,尼姑蟲等害蟲,也是對人類有益的呢。

同時,蝙蝠又是另一些食肉動物的捕食對象。包括猴子、浣熊、負鼠、貓、猛禽、蛇等。

其中鳥類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每日捕食蝙蝠的量可多達食物需求量的50%,如果沒有蝙蝠,那很多動物都要餓死了。

總之,不管是吃蟲子,還是被別的動物吃,蝙蝠在生態鏈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蝙蝠可以給植物授粉和傳播種子

蝙蝠在自然界傳播種子的範圍和數量,甚至比鳥類還要多。全世界至少有300多種水果和其他植物的種子,主要依靠蝙蝠進行傳播。

像無花果、腰果,還有我超愛吃的榴槤,蝙蝠都會為它們授粉,幫助它們結出鮮美的果實。

就這一條,也讓人討厭不起來它啦~

甚至有一些地區的植物只能依賴蝙蝠的授粉,比如秘魯的幾種柱狀仙人掌,只能靠一種罕見的蝙蝠(鏟齒蝠)傳粉。

對了,東非大草原的猴麵包樹,也幾乎完全依賴蝙蝠授粉。

被稱為「非洲生命樹」的它,如果沒有蝙蝠的授粉,就可能會滅絕,當地的生態系統可能會逐漸崩潰。

蝙蝠的醫學價值

中藥裡,經過加工的蝙蝠糞便被稱為(夜明砂),有清熱明目的功能。

西藥中,有從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質,溶解血栓的速度比一些臨床所用的藥物快一倍。

同時,蝙蝠在免疫方面的研究價值極大。我們知道,哺乳動物的體溫大多在38℃以下,但蝙蝠的體溫卻達到了40℃。

如果把蝙蝠變成人,它幾乎時刻都發著高燒,雖然能提高免疫力,但卻會造成其他機制的損傷。

而蝙蝠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們的細胞能夠更有效、更高效的進行基因修復,這個功能真的逆天了。

現在很多疾病,比如癌症的主要病因,就有基因損傷。

所以如果能研究、複製蝙蝠的這種修復能力,那也許,很多絕症都可以被治癒了。

蝙蝠的科學價值

我們都知道,藉助仿生原理,人類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製造了雷達。

據說呢,某些國家研製的隱形飛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蝙蝠的拷貝。

這方面我沒有看到更多的資料,不過我想我們能從蝙蝠身上學到的,一定還有很多。

蝙蝠對我們來說,是益友,亦是良師!

其實,拋開上面這些蝙蝠的作用不談,我們人類又有什麼資格要消滅蝙蝠呢?

就因為對人類有害嗎?那蒼蠅、蚊子、蝗蟲、老鼠呢?我們都要通通消滅嗎?

恕我直言,如果要讓地球拿主意,它最想消滅的八成是人類。

其實蝙蝠已經很努力的在躲避人類了,儘可能躲在深山老林中,晝伏夜出,還儘量長的不像食物的樣子。

可這也禁不住有人去山洞裡把人家弄出來放在市場上、餐桌上啊……正是由於人類的無知,和缺乏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才導致了現在的惡果。

不要認為新冠馬上過去了,就萬事大吉。事實上,如果我們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非要吃這些比我們活得還要久的野生動物,那麼最可怕的,才剛剛開始……蝙蝠帶給人類的噩夢,就還會延續。

最後,請趁還來得及,一定要教給孩子,人與野生動物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擾。

小知識:

其實,在中國傳統的習俗中,「蝠」通「福」,蝙蝠是幸福的象徵。

還有因此而衍生的蝙蝠紋,常出現在掛飾、瓷瓶、家具上,如:

蝙蝠和馬組成的「馬上得福」

器物上部一圈紅色的蝙蝠紋,寓意「洪福齊天」

將蝙蝠與壽字組合,曰「五蝠捧壽」等等。

相關焦點

  • 蝙蝠不可怕,可愛
    樊登介紹的《己亥》是說的龔自珍的事,龔自珍說「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意思是:用心記錄與研究政治、經濟、社會、個人生活等等層面的各項人、事、物、情,就可以產生了不起的學問。聽完,感覺辦這個號更有意義了,感覺記錄自己的記憶也更有意義了。己亥、庚子都是幹支紀年,都是華夏族的燦爛文化。
  • 為什麼蝙蝠開始吸食人血了?
    講到吸血鬼的原型,我想大家應該很快就會聯想到蝙蝠,但是蝙蝠這個生物,如果有稍微研究過它的人就會知道,雖然在一般人眼中蝙蝠總是帶有邪惡還會吸血的形象,但其在全世界一千四百多種的蝙蝠裡,只有三種是會吸血的,絕大多數蝙蝠都是以昆蟲,水果花蜜為食。
  • 蝙蝠:揭秘蝙蝠帶毒不中毒之謎
    如果你要問我這過去的兩個月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那我會告訴你,如果我要是知道過年這段時間出不去,那麼我當初絕對不會就只喝一杯奶茶這樣草草了事,起碼也得吃頓火鍋啊! 可惜,我現在只能望梅止渴,過著一邊看美食照片一邊寫稿的生活。要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那還得從一隻蝙蝠說起。
  • 「藍妹妹」凱倫·吉蘭:星雲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有的人在漫威電影宇宙的故事已經結束,有的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近日,飾演星雲的凱倫·吉蘭在接受Fandom的新採訪中透露,星雲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完全沒覺得她的故事結束了。要說真有什麼的話,我覺得她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我們發現她身處在一個非常破碎且脆弱的地方,她不得不面對所有虐待的根源。她剛剛經歷了如此豐富的宣洩經歷,並且消除了虐待根源,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我認為這很有趣。恢復才剛開始,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會很快就發生。」
  • 其實冒險才剛剛開始
    事實上我相信,我們目前所知只是物理學十分微小的一部分,還有太多等待被探索。物理學的目的是用精確的數學方法來理解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所有表現形式,而我們還沒有開始探索這種無限的可能性。宣稱物理學已經終結,這就好比認為數學在引入自然數和基本算術之後就已經結束,或者化學自從周期表出現後就不再發展。學習西洋棋規則並不能使你成為大師。
  • 蝙蝠:冠狀病毒最致命的傳染源
    可怕的變異亨德拉病毒、聶帕病毒依然是蝙蝠直接傳播給人的,還不能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最令人害怕的是,蝙蝠攜帶的致命病毒可以變異,變成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的更致命的形式。這就是2002年在我國發生的SARS。2002年11月,我國的廣東省爆發了SARS疫情,並在短短幾周內,傳播到了20多個國家。
  • 你能吃我我也能吃你——真假吸血蝙蝠考
    昨天開始研究蝙蝠時,稍提到了一些假吸血蝙蝠,今天索性繼續研究下,真假吸血蝙蝠,都一次性學習一遍!
  • 世界上最恐怖「老鼠」,吸食完人類血液後,再「變成」蝙蝠飛走
    這種動物就是「吸血蝙蝠」。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的它身體不大,沒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相貌看起來非常醜惡。可是就是這麼醜陋的傢伙,一生所吸的血就能達到驚人的100升左右。並且吸血蝙蝠的壽命較長,平均壽命為12年。吸血蝙蝠主要以哺乳動物為主要吸食對象,其中也包括人類,它會吸正在睡覺的人與動物的血,但是又不會造成特別大的疼痛,整個過程能夠做到悄無聲息。
  • 最新研究發現食肉植物奇特習性:與蝙蝠共生
    豬籠草就是人們已知的少數幾類食肉植物中最著名的代表。不過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除了豬籠草外,自然界的食肉植物種類其實很多,而且有的食肉植物不僅僅會捕食昆蟲及小動物,還能夠與山地樹鼩、蝙蝠等動物建立起奇特的共生關係,有的甚至擁有強大化學武器,還會發動化學戰。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異常,而變化可能才剛剛開始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速度異常,而變化可能才剛剛開始 著名的「地出」照片。NASA 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則反常,更有可能與某種深層原因有關的現象——2020年地球的自轉速度加快了。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有好幾天的長度都是有史以來最短的。
  • 宿主可能是蝙蝠?武漢病毒所研究發現……
    據了解,該論文此前曾在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以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刊發,後經修回後,如今正式在NATURE雜誌發表。
  • 吸血蝙蝠在生病時,也會注意社交距離 | 一周科技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強度足以在5分鐘內殺死細菌和蛔蟲的紫外線。在這種強度的紫外線照射下,該團隊偶然發現並命名了一個新的水熊蟲物種:Paramacrobiotus sp. BLR,該物種在紫外線照射時外表發出藍色螢光。進一步研究發現,該物種皮膚下的螢光色素吸收了紫外線並將其轉變為藍色螢光。
  • 卡西尼「走了」 人類探索宇宙才剛剛開始
    據悉,這兩位科學家都對土星研究做出過重要貢獻。卡西尼發現了4顆土星衛星,並發現了土星光環之間的環縫(卡西尼縫, Cassini Gap);惠更斯則在1655年發現了土衛六。不只是如今的光榮離開,在故事的最開始,「卡西尼」號就有著英雄般的使命和責任。1982年,剛剛飛過土星附近的兩艘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探測器發回了土星系統的觀測數據。
  • 讓人聞風喪膽的蝙蝠,祖先到底是誰?科學家發現可怕的化石!
    那麼為什麼蝙蝠的身上會攜帶如此多的致病病毒呢?蝙蝠到底有怎樣的特別之處呢?科學家在對蝙蝠進行研究之後,追溯到了蝙蝠的祖先以及蝙蝠在地球歷史的進化過程。 如果排除蝙蝠身上的致命病毒給蝙蝠帶來的偏見,其實蝙蝠應該算得上是哺乳當中進化最成功的,它不屬於鳥類,
  • 《起點》:人生才剛剛開始
    推薦理由:人生才剛剛開始哥倫比亞的舞者Joan Sebastian Zamora在英國學習芭蕾多年後第一次回家,弟弟妹妹親熱地又陌生地打量這個神秘的大哥哥,一身因長期極端刻苦訓練而形成的肌肉線條,弟弟說他也要學習芭蕾。Sebastian於是指導弟弟做第一個動作,這是First Position,他告訴他。
  • 吃了蝙蝠的流浪狗,可能才是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源頭?
    這一研究結果剛剛在線發表在《分子生物學與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雜誌。「最引人注目的是 BatCoV RaTG13 系譜中的病毒基因組 CpG 含量,發生了一個孤立但明顯的下降。據報導,該樣品基因組是 2013 年從雲南省的一個蝙蝠中取樣,但直到 2019 年末 SARS-CoV-2 感染爆發後,武漢病毒所才對其進行了測序。」
  • 吸血蝙蝠的逆襲
    致命病毒在寂靜的深夜裡,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村落中,用尖銳的牙淺淺地在人或牲畜的皮膚上劃出小口,溫熱的鮮血源源不絕地流入它的口中,直至它饗足而去,但是它給獵物留下的恐怖卻剛剛開始
  • 蝙蝠頻繁光顧住戶不堪其擾
    北京晚報訊(通訊員趙建新記者李環宇)「為啥我家裡總是有蝙蝠光顧啊。」昨晚,居住在石景山區海特花園的任女士又是一宿未眠,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這個不速之客已經兩次光顧她家了。  昨晚11時30分,正準備休息的任女士突然發現客廳裡有一道黑影快速地在空中飛動。「怎麼又是蝙蝠啊。」不敢自己去抓,任女士只好撥打了119。隨後,八大處消防中隊的消防員們趕到了任女士家中。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現今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都是由自己的祖先進化而來,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能夠進行長距離飛行的物種,自然受到了特殊關注。關於蝙蝠的祖先是哪種動物的問題,起初有觀點認為蝙蝠和鳥類同樣擁有飛翔的能力,它們應該擁有共同的祖先。但後來古生物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情況還真不一定是這樣的。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它 專家:蝙蝠看著可怕,但對維護生態平衡功不可沒
    2020年3月9日,瀟湘晨報迎來第19屆讀者節,我們將主題定為:「你·我·它——拒食野生動物,構建生命共同體」。今天,我們特邀吉林農業大學校長、動物生態學家馮江講述蝙蝠的故事。&nbsp&nbsp&nbsp&nbsp但在「蝙蝠之友」馮江看來,「蝙蝠對於維護生態平衡功不可沒」。他是吉林農業大學校長、動物生態學家,主要研究蝙蝠的生態和保護。&nbsp&nbsp&nbsp&nbsp「最擔心的是蝙蝠會遭到捕殺。」馮江希望,更多人能客觀公正看待蝙蝠,不僅看到它的禍,也應該看到它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