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聯手USAID應對全球海洋塑料汙染

2021-01-08 美通社

新加坡2020年6月11日 /美通社/ --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簡稱「該聯盟」)今天宣布與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 達成了一項新的合作關係,通過在亞洲快速開展城市化建設的城市執行本地化解決方案應對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問題。該協議將匯集聯盟40多家主要全球成員公司,並利用美國國際開發署全新海洋塑料汙染旗艦項目「清潔的城市,藍色的海洋」(Clean Cities, Blue Ocean) 的優勢。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 總裁兼執行長雅各布-杜爾 (Jacob Duer) 表示:「我們將與美國國際開發署聯合推動聯盟通過合作關係開展工作的承諾,即在當地城市和社區制定、孵化和部署項目,為實現終結環境中塑料垃圾這一目標提供支持。這樣的合作關係讓我們能夠證明和加快執行解決方案,從而開啟應對塑料垃圾挑戰所必需的資本投資。」

為了每年阻止800多萬公噸塑料流入海洋,執行本地化解決方案勢在必行。該聯盟將通過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清潔的城市,藍色的海洋」項目開展工作,確定和共同執行本地化解決方案,減少和防止陸地塑料垃圾流入河道和海洋,重點關注亞洲正在開展城市化建設的城市。

雙方將共同:

匯集技術專長、全球投資和本地化解決方案,創建循環回收和再利用市場及激勵機制; 確定並幫助部署針對地區的創新技術、基礎設施和商業模式,以減少和緩解許多城市和社區面臨的垃圾管理和回收危機; 推動、教育和促進個人、當地企業和跨國公司的行為改變,促進更加可持續的做法;以及 支持有效政策和條例的制定和執行。

此外,合作雙方還將努力尋找機會,改善正式和非正式部門工作人員以及社區中其他未被充分代表的成員的生活、健康和安全,他們都是城市垃圾管理和衛生的核心。

相關焦點

  • 加入「塑戰隊」,破除海洋塑料汙染
    大海在呼喚,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到2040年,海洋內的塑料垃圾存量將會是現在的四倍,超過6億噸。如何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請看詳細報導↓↓↓皮尤慈善基金會與SYSTEMIQ以及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牛津大學、利茲大學和共同海洋組織在內的知識夥伴一起,7月23日聯合發布了《力挽狂瀾:破除海洋塑料汙染》報告。
  • 毛毛蟲能吃塑膠袋 或成解決塑料汙染關鍵
    塑料通常很難分解,塑料垃圾聚積已成為日益嚴峻的汙染難題。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毛蟲可以吃掉塑膠袋,這為治理塑料汙染提供了方向。科學家們表示,蠟螟能生物降解最難分解和最常使用的塑料:聚乙烯,他們正在加緊研究蠟螟自然降解塑料背後的化學原理,從而解決塑料汙染問題。
  • 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新研究發現,如果全世界聯合起來立即採取行動來降低塑料消費,預計到2040年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仍將達到7.1億公噸。
  • 地球上的塑料汙染被蜜蜂拿來築巢?!(原創雙語文章)
    And according to a 2014 study, wild bees in Canada have joined the effort, using bits of plastic waste to build their nests. 不僅僅是湖泊和海洋,塑料已經充斥在全球生態系統中。
  • 海洋悲劇再現!一條抹香鯨死亡,腹中有6公斤塑料垃圾!
    近日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一條死亡的抹香鯨肚子裡被發現了115 只塑料杯子以及25 個塑膠袋,這是海洋廢物汙染嚴重程度的又一個新案例。
  • 雙語|可口可樂、百事、雀巢連續三年位列全球塑料汙染源前三
    連續第三年成為世界最大塑料汙染源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被指在減少塑料汙染上「零進展」。「擺脫塑縛」組織的全球運動協調員艾瑪·普瑞思特蘭德稱:「在全球造成最多汙染的這些公司聲稱在努力解決塑料汙染問題,但實際上他們卻在繼續生產有害的一次性塑料包裝。」
  • 水母能幫助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嗎?| 六分鐘英語
    ——用黏黏的東西解決塑料汙染問題。 In this programme, we』ll be learning how jellyfish mucus could provide the answer to plastic waste in the seas.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將學習水母產生的黏液如何為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提供解決之法。
  • 塑料對海洋的危害,比預想的還可怕
    許多塑料製品在陽光和海浪的衝擊下會分解,最終分解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大小。 研究人員藉助電腦模擬來分析這些調查結果後得出了驚人的數字:全球海洋中至少有5.25萬億個塑料碎片(直徑從低於1nm的微小粒子到直徑超過20cm的大碎片),海洋塑料汙染物總重量約26.9萬噸。研究者隨後用這些數據修正了一個海洋塑料分布模型[1]。
  • 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或達1400萬噸以上 人類如何應對「海洋中的PM...
    塑料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在持續增加,部分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海洋,形成海洋微塑料,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海洋微塑料分布廣泛,危害頗多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種特殊形態,通常是指粒徑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顆粒,包括碎片、薄膜、纖維等。
  • 被誤導五年,中國不是海洋塑料垃圾的最大輸出國,力爭實現2030年零排放
    》(The United States』 contribution of plastic waste to land andocean,在全球排名第三,中國排在世界第五(文中給出的數據為107萬噸)。事實上,在處理塑料垃圾汙染的問題上,中國在相當積極地應對。
  • 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海洋上漂浮的塑料誰來負責?
    Asian nations make plastic oceans promise   海洋上漂浮的塑料誰來負責?   大部分的海洋塑料汙染由很多個國家共同導致,這些國家已經承諾要開始為他們的行為負責,還海洋一片清潔。
  •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這是戴維斯與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艾米莉·鄧肯(Emily Duncan)及同事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她們不久前將10個瓶子投放到了恆河中,目的是研究塑料汙染如何通過河流並最終流向大海。瓶子中配備的SIM卡每三個小時連接到手機信號塔一次,從而詳細記錄了設​​備移動的距離和速度。其中一個瓶子共漂流了約611公裡,耗時51天。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
    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
  • 印尼海岸發現9.5米長的抹香鯨屍體:腹中有12斤塑料垃圾
    It produces 3.2 million tons of mismanaged plastic waste a year, of which 1.29 million tons end up in the ocean, the study said. 一名印尼官員表示,這條新聞會提高公眾對減少塑料使用的必要性的認識,並促使政府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來保護海洋。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深海就像一個「水槽」,匯聚著大量微塑料。塑料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在持續增加,部分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海洋,形成海洋微塑料,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
  • 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細菌
    科學家們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減少難以回收的塑料垃圾的泛濫,這些塑料最終會被扔進世界垃圾填埋場,並汙染海洋。A team from the Helmholtz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Leipzig, Germany, found the new strain of soil bacteria.
  • 回收垃圾出奇招 印尼推出「塑料公交車」
    clutch[klt]:v.緊握The nation is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marine polluter and has pledged to reduce plastic waste in its waters some 70 percent by 2025 by boosting
  • 最新研究證實,牡蠣、扇貝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水平最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學術頭條當前,海洋微塑料汙染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環境問題。海洋中的微塑料也被稱為海洋中的 「PM2.5」,就如同大氣中的 PM2.5 一樣,微塑料一旦通過海洋中的食物鏈進入海洋生物體內,最終必將走上人類餐桌,直接威脅到人體健康。
  • 1500萬噸微塑料汙染海底:保護海洋生態,挽救海洋動物
    塑料垃圾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使在遠離塵囂的海洋深處也未倖免。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報告,估計約有1500萬噸的微塑料已落入深海,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量的兩倍之多。研究人員在距澳大利亞海岸線數百公裡的位置採集了海底沉積物,計算出微塑料在全球海洋沉積物中的分布可能遠高於預期。研究結果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