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氫氣具有清潔環保的特點,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氫能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低碳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目前氫氣的製取方式還是以天然氣制氫為主,制氫的過程會產生CO2等溫室氣體,因此無法實現真正的「低碳」。
其他的制氫技術,如電解法,利用兩個電極之間的電流插入水中,克服水的化學鍵,從而將水分裂成氧氣和氫氣,這種方法已經非常成熟,但由於成本高,並未獲得廣泛應用,造成成本高的原因,除了極其耗能外,還有就是需要非常昂貴且相對稀有的金屬鉑,鉑金在制氫過程中被用作催化劑使用。
因此,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鉑金的替代品,儲量豐富且價格便宜。
一段時間以來,納米材料形式的過渡金屬二滷化物(或稱TMDs)一直被認為是鉑金催化劑的最好替代品。TMD由一種過渡金屬的一個原子和一種滷素元素的兩個原子組成。TMD之所以能成為鉑金的替代品,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儲量更豐富,而且它們的電子結構也能給電極帶來提升。
此外,作為納米材料的TMD本質上是一種只有幾個原子厚的二維超薄片,就像石墨烯一樣。二維TMD納米片的超薄特性,使得在催化過程中暴露出的TMD分子比塊狀的物質要多得多,從而提高並加快了制氫化學反應的速度。
然而,即使這樣,TMD分子也只是在納米片的四個邊緣發生反應。在平坦的內部,並沒有發生什麼。為了提高制氫的化學反應速度,需要將納米片切割成非常薄,幾乎是一維的條帶,從而產生許多邊緣。
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Sang Ouk Kim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化學剪刀,可以將TMD剪成細小的條狀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參與設計該工藝的研究人員Kim教授說:"到目前為止,任何人都能夠將石墨烯和磷烯變成這中'納米條帶',因為它們都只由一種元素組成,但想要將TMD也做到這一點就很難了,因為它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
這把 "剪刀 "包括兩個步驟,首先將鋰離子插入TMD片的分層結構中,然後使用超聲波使其自發地 "剪開 "成直線。"它的工作原理有點像劈開一塊膠合板:它很容易沿著紋理的一個方向斷裂,"Kim教授說。
研究人員隨後用各種類型的TMD進行了嘗試,包括那些由鉬、硒、硫、碲和鎢製成的TMD。所有的效果都一樣好,催化效率和鉑金的效果一樣好。
由於實現簡單,這種方法應該不僅可以用於TMD納米帶的大規模生產,還可以用其他多元素二維材料製造類似的納米帶,用途不僅僅是制氫。
論文標題為《Longitudinal unzipping of 2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