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教、道教以及科學角度來解讀宇宙起源,角度不同,見解卻相同

2020-12-03 幻之獅

關於宇宙與生命起源的問題,想必很多喜歡科學幻想的朋友都曾經思考過,筆者也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企圖找到這個答案。但是時至今日,找到的答案雖然很多,但是哪一個才是事實,筆者真的說不好,權且看作模稜兩可吧。

不久前,筆者看了一篇英文文章,其中用中國的佛教、道教以及科學來解釋宇宙觀及萬物起源,筆者感覺十分有意思,將其大致翻譯了一下,加以自己的觀念,加以精簡,我們一起來品讀。

佛教說:「動心起念而生萬物,一念不生萬物俱寂」,宗教的解釋是從心出發,意思是:只要心裡覺得有就有,心理覺得無就無。但從另一個角度解釋,所謂的一念,就是一個磁場(以後會陸續解釋),磁場就是能量,有能量就可以轉換成物質(物理學上的質能互換E=mc2),所以才產生萬物。

道教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謂道就是「虛、無、空」,道生混然一氣(融合未分的太極),這是「道生一」;混然一氣一動化成分陰氣和陽氣,這是「一生二」;陰陽二氣交合而生和氣,這是「二生三」;和氣既生,如此陰陽二氣不斷地交合,不斷地創生,於是便形成萬物,這就是「三生萬物」

就萬物的起源,道教的說法跟佛教的說法是相同的,佛教的「一念」就是道教的「一氣」,都是一個磁場(佛教的念力等於道教的氣功),而磁場的存在必須有陰極和陽極(正電和負電),即「一生二」,當陰極和陽極有不同的組合(和氣),於是就產生不同的物質,就形成萬物。

科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原子本身就是一個陰離子、陽離子和陰陽離子結合的中子組成,脫離了陰陽,只剩下能量,質量可以轉換成能量(原子彈、核子彈的原理)大家都知道,但是相對地,能量也可以轉換成質量,所有萬事萬物的起源都是由能量轉換而成的,而最初的能量起源就是佛教的「一念」和道教的「一氣」。

相關焦點

  • 「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儀式傳統」工作坊紀要
    結束後,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蒯衛華副教授做了《儀式中的曲牌音樂研究》的學術講解,對宣卷中的音樂曲牌的來源進行了分析和解讀。隨即,與會學者就宣卷儀式中的音樂、手勢、流程及象徵意涵等問題提出了各自的見解,討論氣氛十分熱烈。8日上午舉行的第二組學術討論主要是圍繞佛教儀式而展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廣榮研究員擔任主持人兼評議人。
  • 從物理角度談人類的起源:構成人體的元素是怎麼來的?
    從生物學角度已經能夠很好的解釋人類的起源,那麼從物理學角度如何解釋人類的起源呢?物理角度看待問題更深刻,人類的起源其實就是萬物的起源,沒有地球又怎麼會有人類。萬物都是由各種元素構成的,形成有機物的關鍵就在於碳元素,那麼這些元素是怎麼來的呢?今天科學探索菌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元素的起源。
  • 最無聊的科學研究~宇宙的邊際與起源
    假若宇宙有邊際,那麼宇宙的邊際是什麼?一堵牆嗎?有那麼大的牆嗎?推倒牆後又是什麼?假若宇宙有起源,起源之前又是什麼?這些問題對於佛教來說,兩句話就解決的事情,而於科學卻總是無休無止的研究不透。某位知名科學家曾經說過,科學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哲學,哲學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宗教。不懂哲學和宗教的科學家們,總是按照他們不會拐彎的直線思維去理解宇宙,自然永遠無解了。
  • 訪談︱程樂松:道教為什麼鬥不過佛教?
    程樂松:首先,關於明帝夢西方金人、派人去西去求法的問題,學界已經有大量研究來反駁這樣的敘述。佛教進入漢地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西域的商路以及沿著商路展開的人員與觀念交流,佛教最初就是由西域的胡人傳播的。
  • 從科學角度劃分民間信仰的神靈體系(一)
    由於人們採取了不同的角度和依據,因而出現了不同的結果。細細劃分,大致有以下幾種是我們常祭祀的。(1) 上界天,仙,包括三世如來、三天上帝、玉皇上帝三位最高神;其下有觀音、文殊、普賢、三官大帝、南極仙翁、真武大帝、文昌梓潼帝君、孔聖、關帝、張仙、值年太歲、八仙、財神、蠶神、藥王等- -批高級神靈。
  •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
    這個問題很容易引起爭議,涉及佛教、科學、迷信等。薩裡茲的理論來源於佛教。在古印度,死後留下的屍體叫薩瑞拉,屍體火化後留下的水晶叫薩瑞拉。之前,還沒有關於sharion形成的相關科學研究,而是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卻並得出許多不同的結論。有人認為與火化溫度和時間長短有關,有人認為與長期素食有關,有人認為與高僧火化所攜帶的物品有關,甚至有人認為是人石…,這些猜測往往是毫無根據的,不能相信。動物的骨頭能產生紗麗嗎?
  • 為什麼大多數的人都不相信宇宙有神?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而到了東方,則有佛教信奉「佛」,道教信奉「道」,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信仰神,如果神真的存在,那麼哪一個才是真的呢?西方人會說,上帝創造了世界萬物和人類,而東方人會說,是盤古開開闢地創造了世界,女媧創造了人類。不同信仰的人們對於神都有不同的追隨,你說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神呢?這個宇宙到底有沒有神的存在呢?
  • 你知道什麼是道教哲學嗎?
    宗教哲學,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可以有不同的內涵。從宗教主體自身去考察,所謂宗教哲學就是宗教信仰的理論基礎。宗教在本質上是種信仰,宗教信仰具體表現為教義,要使這些教義讓人相信,就必須有思辨的哲學論證,即成系統的哲學理論。宗教信仰展示的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深層面,追求的是某種神聖的體驗,這種體驗的升華與結晶就是宗教哲學。道教哲學的個性是由其特徵體現的,它有何特點?
  • 新聞神:道教和佛教在宇宙中是什麼樣的存在?
    以遵循源頭純正高頻的能量為指引、為準則,而進行繁衍生息與進化它們屬於過去舊有的工作小組,將被改善與重整您好,新聞神,想請教一下您,道教和佛教在宇宙中是什麼樣的存在呢您好,關於道教和佛教在地球的地位與意義,我也是略有耳聞,雖然它們的創立與教義都是宣揚善與愛,但我還是要進行說明的是,在宇宙的空間之中是鮮少有這樣單一立教,而作為個體平臺,以不同位面解說並宣揚善、忠、義、禮,等符合宇宙規則與意識,而進行具有針對性與特徵性獨立存在發展的宗教體系的。
  • 「拜太歲」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嗎?
    近期,有網友吐槽說,有的佛教寺院在給信眾做「拜太歲」法事。按照傳統的觀念,都覺得應該道觀做這類法事才比較說的過去,但有的佛教寺院做這類的法事活動,就被認為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那麼,首先讓我們料了解一下什麼是太歲。
  • 換個角度看科學
    所以,我們想換個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科學,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啟發: 關於人類起源的認識 目前在教科書中所採用的都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人類的起源,把人跟動物等同起來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生命終結了嗎?沒有,他只是切換到另外一個形態中去了而已。也許一個生命曾經多次在不同的時空中來回切換過生命的形態,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生命的輪迴轉世等。 站在生命長河的這個角度看,現代科學可能只是涉及了生命中很小的一個片段。
  • 尋找自然規律研究的新角度
    在2005年的「全國第四屆人天觀學術研討會」上,李萬源提出了「振動論」思想,在求真、求實的動力驅使下,把一些科學概念在前人規範的基礎上,又從新的角度進行了規範,在一定範圍內引起了關注。這一理論體系分層、分相、變換角度地觀察事物,反映了獨特的分析方法。
  • 章魚哥筆記解讀王通《通知》這本書,讓你了解道家和佛教的世界觀
    昨天給你解讀了《通知》這本書的第一章第二節,主要是跟你聊了聊 「感覺與信息」兩個詞語之間的聯繫,以及感覺對人的重要性和一些延伸的話題討論。今天給你解讀《通知》這本書的第一章的第三節,今天聊的主題也是兩個詞語:能量和信息。
  • 《靜心咒》佛教和道教皆有,他們有何不同?
    能稱之為教的教派,更多的是時間上的傳承與文化的沉澱,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源遠流長是無需置疑的;並且通過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佛教之中遺留下來更寶貴的是佛教真解與古籍經文。同然,道教作為我國本土的教派,更是包羅萬象,源遠流長;道之一字可演天地,演人間地府,化秩序規則;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也留下來了部分真解與經文。
  • 【最新佛訊】著名科學家潘宗光教授應邀赴北大作《佛教與科學》講座
    潘宗光教授以科學家的深厚學養與宏闊視野,結合多年學修佛法的親身經歷,從佛教的思想智慧、科學的宇宙觀、佛教與科學關係三方面,生動而客觀地為大家闡述了他對佛教與科學及二者關係的理解與體悟。潘教授首先從佛教的緣起觀說起。
  • 道教、佛教的千年鬥爭
    道教這邊主辯手是清通觀的姜道長,佛教那邊主辯手是融覺寺高僧曇無最。姜道長引用《太上老君開天經》,說佛陀本是老子的侍者,自然是佛教在道教之下。又用《周書異記》、《漢法本內傳》等書來證明周昭王時佛陀就出生了,比老子早好幾百年呢。「其夜五色光氣,入貫太微星,遍於西方,盡作青紅色」,「有大聖人,生於西方,故現此瑞」——所說的大聖人就是指佛陀。
  • 關於宇宙的謎團,這裡有人就提出不同的見解
    關於宇宙的謎團,這裡有人就提出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宇宙裡一切可見與不可見物質都是某種生物一部分組織,人們所觀測到所謂的宇宙只是這隻巨獸身體的一個細胞。也許我們要探索宇宙不應該朝宏觀角度探索,而是微觀角度。我們自己身體內部就有無數個宇宙,我們每個人都是造物主,同樣每個人都是被造者。
  • 南哲思享|孫亦平:論「記紀神話」中的道教元素———兼論古代日本...
    「福永光司將道教與日本文化聯繫起來,注重從古典文獻與考古成果中來挖掘出道教元素來進行梳理和解讀,為我們研究道教在日本提供了思路。」但值得研究的是,「記紀神話」中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道教元素?對日本文化又產生了哪些影響?中國道教與日本神道教都是以神話故事為核心來構建神譜的,但卻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風情。
  • 愛而不得 「外星人」角度解讀吸引力法則
    巴夏說:時間是一種幻想,事實上在每一秒鐘,我們的意識都穿越過億萬個平行宇宙,這裡和佛教經典《仁王經》剎那類似 說:「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就是說很短很短的時間。問 有新聞說柬埔寨的古代寺廟,比任何一個其他遠古文明還古老?
  • 涇渭分明的道教與佛教,為何在素食文化上達成統一的意見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起源的本土宗教,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深受百姓推崇;而自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得到傳播、發展以來,其受歡迎、推崇的程度與我國本土道教不相上下。眾所周知,道教推崇自由、修身養性,佛教信永生輪迴。可就是這樣兩個涇渭分明的宗教,為何就在素食主義上取得了共識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