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李嘉誠」出手!國泰「壟斷」香港航空業局面將被打破?

2020-08-28 天下潮商

疫情對全球航空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香港航空業卻有望迎來新的加入者。

東海航空董事長黃楚標成立的大灣區航空(Greater Bay Airlines)已在7月向香港民航處提交航空營運人許可證申請(AOC),有望成為香港本地註冊的第五家航空公司。

香港民航處對媒體確認,已於7月收到申請,目前仍在處理中。香港空運牌照局則表示,尚未收到任何根據有關規例提交的新牌照申請。

目前香港共有四家主要提供民航客運服務的航空公司,包括國泰航空、國泰港龍、香港航空及香港快運。除了香港航空外,國泰港龍航空及香港快運均為國泰航空的全資附屬公司。國泰航空佔據了香港航空市場約80%的市場份額。

據21記者了解,任何一家公司要在香港申請提供航班服務,必須分別向民航處、空運牌照局、運輸及房屋局申請。

其中,空運牌照局負責發牌給本地航空公司,營運香港往來世界其他地方的定期航班;民航處負責審批該航空公司的技術和安全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公司還須向運輸及房屋局申請成為本地航空公司。

曾多次更名

21記者查閱香港公司註冊處的資料發現,大灣區航空早在2010年5月24日已註冊成立,其後曾多次更名,最初註冊名稱為東海航空,2019年1月17日更名為東海航空(香港),並於2019年12月再次改名為香港紫荊航空,最後在今年7月8日改名為「大灣區航空」。

大灣區航空共有三名董事,除黃楚標之外,還包括其妻黎慧群和深圳東海集團副董事長李治民。黃楚標被外界稱為「深圳李嘉誠」,1985年在深圳成立東海集團,從事地產及酒店業務,2006年成立東海航空公司,經營民航及物流運輸。

黃楚標

公司官網顯示,東海航空的主基地位於深圳,約有2500名員工。公司目前執行93條航線,通達54個城市。2017年12月開始提供深圳飛往芭提雅、富國島等的國際航線。

黃楚標此前曾向媒體表示,東海航空將紮根深圳主基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努力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最具特色的民營航空公司。

據了解,大灣區航空正在考慮以低成本航空模式(LCC)運營,以往返內地、東南亞和東北亞之間的航線為主,主要機型為波音737。據東海航空官方網站,公司現有波音「737-800」型飛機23架,預計今年年底,機隊規模將達到40架,5年後增至80架。

圖/新華社

捷星航空折戟

事實上,早在2012年,東航和澳大利亞航空(下稱「澳航」)在香港的合資廉價航空公司——捷星香港航空有限公司已在香港提交航空牌照申請,但遭國泰航空反對,歷時長達三年,最終被拒絕發牌

2012年3月成立的捷星香港,註冊資本1.15億美元,本由東航和澳航各持50%的股權,是第一家以香港為運營基地的廉價航空公司,計劃服務距離香港五小時以內的目的地,包括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等。

國泰航空當時反對的主要依據為,捷星香港是澳洲捷星航空以特許經營方式在香港運營的航空公司,由澳洲的母公司捷星航空和澳航管理及控制,並不符合香港《基本法》規定的「航空牌照申請人必須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點」。

為此,捷星香港一度試圖強化「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並於2013年6月引入何鴻燊家族的信德集團作為三大股東之一。

對於有新對手加入,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日前在股東會後回應表示,航空業是競爭大的行業,國泰一直與數百家航空公司競爭。

一直以來,國泰航空主要針對高端商務客,打造「高富帥」的品牌形象。然而,近年來,隨著亞洲廉價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斷蠶食傳統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國泰也開始尋求戰略轉型。去年7月,國泰完成對香港快運航空的收購,意味著國泰已控制了香港本地四家航空公司中的三家。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相關焦點

  • 21深度丨「深圳李嘉誠」在港申請航空牌照,香港航空業壟斷將被打破?
    疫情對全球航空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香港航空業卻有望迎來新的加入者。東海航空董事長黃楚標成立的大灣區航空(Greater Bay Airlines)已在7月向香港民航處提交航空營運人許可證申請(AOC),有望成為香港本地註冊的第五家航空公司。香港民航處對媒體確認,已於7月收到申請,目前仍在處理中。
  • 國泰航空終止營運港龍品牌,這位潮汕隱形富豪有意爭航權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航空業,早前獲政府巨額公帑注資的香港航空業巨頭國泰航空,虧損不絕,並於10月21日宣布大重組救亡,旗下有35年歷史的國泰港龍航空即日停運。國泰港龍的前身港龍航空於1985年成立,打破國泰壟斷,並一度因為服務質素理想
  • 大嶼山困局:港龍停運,國泰大裁員,香港航空業如何飛出陰霾?
    10月21日,香港國泰航空宣布削減8500個就業崗位,旗下有35年歷史的港龍航空即時停止運營,紅色「Cathay」永遠留在了大嶼山。疫情之下,幾乎壟斷香港航空業的巨頭國泰航空如今舉步維艱。而國泰航空作為香港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自2019年收購香港快運後,在香港航空業的市場份額超過一半,是香港航司中名副其實的「老大」。然而,就在國泰市場份額過半的同一年,香港亂局使香港航空業2019年客運量同比減少4.2%。這還只是香港航空業危機的前奏。
  • 終於,香港國泰航空自食惡果
    對於國泰此項決定,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畢竟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國際航空業遭受毀滅性打擊的當下,國泰航空的日子不好過是板上釘釘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國泰航空除了全球削減8500個崗位之外還宣布將停運國泰港龍。這一決定可以說事實上讓國泰港龍(前港龍航空)這一擁有35年歷史的香港本土航空公司從民航舞臺上消失。
  • 張仲麟:國泰航空陷入危機之際,新的挑戰者已經悄然出現
    在大規模重組與裁員之後國泰航空或許能得到一時的喘息,然而拋棄國泰港龍也代表著拋棄國泰港龍所擁有的大量往返中國內地的航線。 縱然國泰申請將國泰港龍的航線轉給香港快運,但民航主管部門目前並沒有同意國泰這一請求。
  • 國泰港龍停運驚動港府,世界級機群為何「拋棄」國泰航空
    交銀國際在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國泰港龍航空的停運預示著國泰航空在中國內地市場份額將進一步縮減,從2019年下半年至今,國泰航空在中國內地的市場份額不斷縮水,失去國泰港龍航空將進一步加速國泰航空在中國內地市場份額的收縮。儘管如此,國泰航空預期,明年上半年客運運力將僅達到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如果研發中的疫苗有效,最快明年下半年起航空業才會全面復甦。
  • 國內條碼印表機已打破國外品牌壟斷局面
    8月15日,作為「物聯網第一展」的「中國(深圳)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博思得、先施科技、國民技術等一批深圳物聯網龍頭企業組成產業集群亮相,它們帶來的自主創新技術和產品,成為本屆物聯網展最大的看點。
  •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業融合背後的對抗與競爭
    從理論上來說,即便南航入盟獲得大部分成員的同意,但仍可能被國泰一票否決。在南航之前,海南航空曾在早年間試圖加入寰宇一家,但並未如願。當時外界就猜測,由於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航空與國泰航空以及港龍航空屬於競爭對手關係,國泰很有可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沒有同意。
  • 國泰裁員引發連鎖反應 機師空姐忙減價放盤 港府官員向國泰喊話了
    全球航空業受疫情嚴重打擊,經營環境變得非常困難,很多主要國際航空公司都無可避免地要透過業務重整及縮減規模等措施,以減省成本。國泰亦正面對史無前例的經營挑戰和財務壓力,若不妥善處理存亡問題,將傷害本港作為區內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和發展,負面影響更會輻射至本港其他經濟環節,不利香港的整體利益。
  •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票房冠軍打破壟斷局面
    原標題:《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票房冠軍打破壟斷局面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摘得周末票房榜首 打破壟斷局面獲得好評不斷   目前《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首周末票房已達1.8億(截止8月27日19點發稿時間),位居同檔期影片票房之首,打破國內電影市場一個月多來的壟斷局面,在多部外片和國產片的雙面夾擊下站的一席之地。足以見得這部充滿浪漫華麗的影片非常適合中國觀眾的口味。
  • 香港最有錢寡婦:丈夫去世留下幾十億,她全部投資李嘉誠賺近千億
    文:陳陳提起香港首富,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名字就是:李嘉誠。但在香港的豪門歷史上,李嘉誠還真算不上什麼「富豪」。正如《紅樓夢》中有權有勢、極富極貴的四大家族一樣,在舊時的香港,也有著老派的四大豪門家族:周永泰家族,何東(何啟東)家族,李佩材家族和利希慎家族。
  • 潰敗,國泰航空
    4.減薪降資:高管減薪員工無薪休假4月至12月,國泰航空集團主席賀以禮、行政總裁鄧健榮將減薪30%,其他執行董事也會減薪25%。國泰航空大部分員工參與無薪假。5.關閉貴賓廳:削減開支國泰航空已關閉了在香港國際機場4個貴賓室。
  • 國泰航空裁員數千人震動香港,員工:裁員在預料之內
    香港老牌航空龍頭國泰21日宣布重組計劃,全球裁員多達8500人,其中香港有5300人,在香港社會引發震動。國泰航空表示,公司將裁員8500個職位,佔正常員工總數的24%,其中也包括目前因削減成本而空缺的2600個職位。
  • 香港國泰航空宣布重組,曾有高管參與亂港
    據香港媒體報導,國泰航空宣布將進行重組,此次重組將裁掉8500名員工,旗下的港龍航空也將停止運營。據國泰表示,新冠疫情給航空業帶來了嚴峻挑戰,而該公司也將進行資本重組減小現金支出壓力。儘管最終國泰適時地「服軟」,表示全力支持香港「一國兩制」,但人在做天在看,國泰上下還曾是亂港的「主力軍」,這事人們可不會忘記。
  • 別了國泰港龍航空,這聲再見早已註定
    這家中資背景的航空公司想打破英資背景的國泰航空在香港的壟斷地位,運營之初就打算開辦包括香港-北京、香港-上海在內八個內地城市的定期包機服務。但很快,港龍航空的中資身份就被港英政府的民航處詰難,不得不通過重組換來飛上天空的資格。
  • 從「不和你飛」到「想飛都難」……國泰大裁員,天災還是人禍?
    (資料圖)疫情衝擊下,香港航空業冰封已久。境外旅客、尤其是內地遊客訪港的意願銳減,香港航空交通量隨之下降。「代言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昨日急急跑出來「政治抽水」,批評國泰獲政府注資仍然大規模裁員,又將裁員矛頭指向政府,聲稱政府沒有「盡責任」阻止裁員云云。
  • 再見,港龍航空...國泰宣布大裁員並重組
    綜合港媒報導,國泰航空集團今早發出公告,宣布重組計劃,包括全資附屬公司港龍航空將從今天起停止營運。該公司擬尋求監管機構批准,由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快運航空營運港龍航空的大部分航線。(網際網路)此外,國泰航空集團將整體削減約8500個職位,約佔該集團總數3.5萬個職位的24%。在該8500個職位中,未來數周將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國泰航空也將要求駐港機艙服務員及機師同意更改其服務條件,以達至包括令薪酬更貼近生產力及提升市場競爭力的目標。
  • 中國出手,清除瓊州海峽「耳目」,打破GPS一家獨大局面
    因該國有橫著走的實力,很多國家即便被欺壓了也不敢與之對抗,這使得美方因此更加猖狂,把鼻孔衝上了天,將所謂的「自由航行」視為理所當然。面對美方的霸道行為,我國不會以逢迎討好的態度,縱容該國惡行。尤其是該國觸犯我國底線之時,更不會任其再繼續作威作福,所以面對該國的「自由航行」,我國最終出手反擊。
  • 國泰航空「屠龍」後的煩惱
    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公布集團全球削減8500個就業崗位,成為東亞地區航空業自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旗下有35年歷史的國泰港龍航空即時結業。國泰航空星期三(10月21日)港股開盤前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公告,宣布這次裁員計劃。公司稱將於未來數周裁減約5300名以香港為基地的員工,同時將尋求由國泰本部以及旗下廉價航空分支香港快運(HKExpress)接手港龍航線。港龍工會代表對媒體稱,員工對此結局感到不舍與突然。
  • 港媒:國泰航空將裁員6000人,砍掉「國泰港龍」品牌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10月20日,香港《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香港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將裁撤約6000名員工,這一數字約佔其總勞動力的18%。同時,報導稱,香港國泰航空公司還將關閉下屬的區域性品牌、全資附屬公司國泰港龍航空(Cathay Dragon),以應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所造成的巨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