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摩洛哥有一個著名的「兇猛動物之家」,不過在那裡存在的都是地質史上留下和赫赫威名的史前動物,不過在摩洛哥的發現卻不是「更兇猛」這種刷屏的史前動物,而是一隻水生恐龍,它改變了人類對恐龍的認知!
水生恐龍之謎
恐龍進化史上有一個最大的謎團,到底有沒有水生恐龍!可能很多朋友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魚龍、蛇頸龍和滄龍不都是水生的麼,難道還要把翼龍按水裡才相信有水生恐龍嗎?其實剛剛所列出來的「恐龍」都不是真正的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
侏羅紀世界中的滄龍
非典型水生恐龍
1912年埃及發現了棘龍的化石,這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種,它大約生活在距今1.1億至9350萬年的白堊紀時期,根據早期公布的資料顯示,這種恐龍的身長約為12.6米至18米,重量為7噸至20.9噸。
棘龍有鋒利的牙齒和強大有力的爪子,比如背部有獨特的刺,形成了帆狀結構,這在陸地恐龍中很常見,但有一個特徵卻是此前的恐龍中前所未有的!那就是一條扁平狀的尾巴,從今天來看,這是兩棲動物中非常典型的鰭狀尾,這個身體構造可以讓棘龍在水下快速遊動並且捕獲獵物!
但此前研究認為,棘龍可能並不是經常生活在水中,而只是客人!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保羅·巴雷特認為,恐龍腿部肌肉的力量足夠支撐其身軀在陸地上輕鬆行走。而恐龍在水中會呼吸困難,行走緩慢,不利於捕獵,它們可能生活在靠近水的地方,但他不接受它們生活在水中的理論。
不過英國萊斯特大學的戴維·溫溫博士經過研究後認為,棘龍的鰭狀尾意義非同小可,這幾乎改變了恐龍界的遊戲規則,應該將棘龍從陸生重新定義為水生,或者說棘龍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水中。
另外除了棘龍的尾巴外,還有其他特徵也表明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比如高聳的鼻孔位置,與鱷魚的構造非常相似,還有粗短的腿部和鰭狀的腳,這些都表示,棘龍應該和鱷魚一樣,是生活在水中的!
關於恐龍的謎團
其實除了恐龍是否有水生以外,恐龍還有很多不解的謎團,比如恐龍如何交配,這可能在未來都難以解決,因為幾乎就不太可能會留下交配狀態的恐龍化石,也許有,但啥時候能找到呢?
恐龍到底是冷血動物還是溫血動物?
這個問題同樣因化石無法留下足夠的證據而難以解決,現代理論認為恐龍可能是一種中溫動物,也就是是依靠肌肉的活動保持體溫,這種情況下恐龍的體溫是波動的。
除了這兩個最大的謎團以外,還有最大的恐龍到底是不是超龍、梁龍或者阿根廷龍,其實我們只是根據某段化石的推測,但很多時候明顯不靠譜,比如寄居蟹的那隻大鉗子,如果就發現這一隻大鉗子,相信人類肯定會添油加醋的畫出一隻誇張的螃蟹形象。
所以想要了解更多的恐龍準確狀況,必須有足夠的化石證據,而到現在為止,很多恐龍的證據都偏少,甚至嚴重不足,所以現在的恐龍形象,可能會在未來做出重大修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