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非洲的驚人發現,刷新了古生物學家對恐龍家族的認知!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非洲摩洛哥有一個著名的「兇猛動物之家」,不過在那裡存在的都是地質史上留下和赫赫威名的史前動物,不過在摩洛哥的發現卻不是「更兇猛」這種刷屏的史前動物,而是一隻水生恐龍,它改變了人類對恐龍的認知!

水生恐龍之謎

恐龍進化史上有一個最大的謎團,到底有沒有水生恐龍!可能很多朋友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魚龍、蛇頸龍和滄龍不都是水生的麼,難道還要把翼龍按水裡才相信有水生恐龍嗎?其實剛剛所列出來的「恐龍」都不是真正的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

侏羅紀世界中的滄龍

非典型水生恐龍

1912年埃及發現了棘龍的化石,這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種,它大約生活在距今1.1億至9350萬年的白堊紀時期,根據早期公布的資料顯示,這種恐龍的身長約為12.6米至18米,重量為7噸至20.9噸。

棘龍有鋒利的牙齒和強大有力的爪子,比如背部有獨特的刺,形成了帆狀結構,這在陸地恐龍中很常見,但有一個特徵卻是此前的恐龍中前所未有的!那就是一條扁平狀的尾巴,從今天來看,這是兩棲動物中非常典型的鰭狀尾,這個身體構造可以讓棘龍在水下快速遊動並且捕獲獵物!

但此前研究認為,棘龍可能並不是經常生活在水中,而只是客人!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保羅·巴雷特認為,恐龍腿部肌肉的力量足夠支撐其身軀在陸地上輕鬆行走。而恐龍在水中會呼吸困難,行走緩慢,不利於捕獵,它們可能生活在靠近水的地方,但他不接受它們生活在水中的理論。

不過英國萊斯特大學的戴維·溫溫博士經過研究後認為,棘龍的鰭狀尾意義非同小可,這幾乎改變了恐龍界的遊戲規則,應該將棘龍從陸生重新定義為水生,或者說棘龍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水中。

另外除了棘龍的尾巴外,還有其他特徵也表明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比如高聳的鼻孔位置,與鱷魚的構造非常相似,還有粗短的腿部和鰭狀的腳,這些都表示,棘龍應該和鱷魚一樣,是生活在水中的!

關於恐龍的謎團

其實除了恐龍是否有水生以外,恐龍還有很多不解的謎團,比如恐龍如何交配,這可能在未來都難以解決,因為幾乎就不太可能會留下交配狀態的恐龍化石,也許有,但啥時候能找到呢?

恐龍到底是冷血動物還是溫血動物?

這個問題同樣因化石無法留下足夠的證據而難以解決,現代理論認為恐龍可能是一種中溫動物,也就是是依靠肌肉的活動保持體溫,這種情況下恐龍的體溫是波動的。

除了這兩個最大的謎團以外,還有最大的恐龍到底是不是超龍、梁龍或者阿根廷龍,其實我們只是根據某段化石的推測,但很多時候明顯不靠譜,比如寄居蟹的那隻大鉗子,如果就發現這一隻大鉗子,相信人類肯定會添油加醋的畫出一隻誇張的螃蟹形象。

所以想要了解更多的恐龍準確狀況,必須有足夠的化石證據,而到現在為止,很多恐龍的證據都偏少,甚至嚴重不足,所以現在的恐龍形象,可能會在未來做出重大修正哦!

相關焦點

  • 盤點古生物學家,近十年內對於恐龍的9大最新發現!
    恐龍出現在這個地球上已經幾億年了,從輝煌到衰落,在地球上也留下了諸多的「痕跡」。當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察·歐文發現第一塊恐龍化石以來,人類對於恐龍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過,隨著更多恐龍化石的發現,科學家們對恐龍家族有了更深的了解。
  • 古生物學家發現「遠古巨獸」,屬於全新物種,體長達40米!
    大約41億年之前,地球上就孕育出了生命,一直到20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漫長的時間長河裡,地球上生物更新迭代的速度驚人,特別是在經歷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更是不斷刷新著地球的生物史,前段時間,在考古的過程中,古生物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遠古巨獸」,它的存在再次刷新了古生物學家們的認知。
  • 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食肉恐龍兩個月換一口新牙!
    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食肉恐龍兩個月換一口新牙!我們人類一生只換一次牙,所以大家對自己的牙齒倍加愛護和珍惜。食肉恐龍就不一樣啦,古生物學家最近的研究證明有一種食肉恐龍兩個月就能將滿嘴的牙換一遍,這換牙頻率真的是逆天啦。
  • 4歲女童發現2億年前恐龍腳印 震驚古生物學家
    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讓古生物學家震驚得直呼:「這是有史以來在海灘上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標本。」薩利說,她知道那個海岸上曾經發現過恐龍足跡的化石,但我不確定女兒發現的是真的恐龍足跡,於是將照片上傳到社群網站上,沒有想到立刻引起網友的關注。加的夫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Wales, Cardiff)的專家與懷爾德家族取得了聯繫。本周三(1月27日),博物館從巖石上取得了這枚恐龍腳印樣本。加的夫國家博物館是威爾斯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位於威爾斯加的夫。
  • 專家在非洲發現第一頭鴨嘴龍化石,這種恐龍曾穿越海洋抵達非洲?
    近日,古生物學家在非洲摩洛哥發現了一種新的鴨嘴龍,它來自白堊紀馬斯垂克階時期,它是岡瓦納古大陸第一個被認為僅可能出現在勞亞古大陸的恐龍代表。這種鴨嘴龍化石在非洲被發現,這使得專家們相信,鴨嘴龍曾經穿越大洋到達非洲大陸。這種新恐龍(Ajnabia odysseus),是一種食草的鴨嘴龍家族的成員,它的化石在非洲摩洛哥一個礦山的巖石中被科學家發現,其生存的年代可追溯到大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專家在非洲發現第一頭鴨嘴龍化石,這種恐龍曾穿越海洋抵達非洲?
  • 10米長的鴨嘴龍化石,在非洲被發現,它是如何跑到非洲的?
    據報導,最近期的英國《每日電訊報》上,來自英國的研究團隊在上面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非洲的摩洛哥地區,發現了本應該生活在北美洲的鴨嘴龍化石,時間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末期,它們是如何抵達非洲的?什麼是鴨嘴龍?
  • 7.5米食肉恐龍踩個腳印,被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
    中國南方發現了罕見的霸王龍類腳印化石!霸王龍是最著名的巨型食肉恐龍,分布於晚白堊世的北美洲。霸王龍所在的暴龍家族生存範圍廣及整個北方大陸,它們留下了許多骨骼化石。幾天前,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公布了在江西發現的暴龍類化石,不過不是骨骼化石,而是罕見的腳印化石。贛州大腳印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古稱虔州。很多人對贛州的印象可能來自於贛南臍橙,但是在古生物學家眼中,贛州可是化石寶庫,這裡已經發現了包括暴龍類在內的大量恐龍。
  • 棘龍的身份或許讓你驚訝,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其實生活在水裡
    在龐大的恐龍家族中,霸王龍雖然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它的名聲在如今全世界範圍內應該是最大的。根據考古發現,成年的霸王龍體長至少可以長到10米以上,而且奔跑速度比其他種類的肉食恐龍要快,這些優勢都為它登上食物鏈頂端奠定基礎。那麼霸王龍真的是最強的肉食性恐龍嗎?
  • 英國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先前未知物種的遺骸
    圖片來源網絡莫斯科(人造衛星)--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周三發布的一份新聞稿顯示,他們發現了一些他們認為是以前未知物種恐龍的骨頭。「南安普敦大學古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最近在懷特島發現的四塊骨頭屬於獸足類恐龍的新物種,這種恐龍包括暴龍和現代鳥類。這隻恐龍生活在1.15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據估計有4米(13.1英尺)長,」該大學在新聞稿中說。
  • 古生物學家發現全新「死神」霸王龍物種
    據外媒CNET報導,距離古生物學家上一次在加拿大發現一種新的霸王龍已有50年了。 現在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稱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的新霸王龍物種。 這種霸王龍的歷史可追溯至大約為7950萬前,比此前任何其他已知的加拿大霸王龍物種更古老。
  •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原標題:   近日,義大利古生物學家克裡斯蒂亞諾·達爾索薩在距羅馬40公裡的普萊內斯蒂尼山的一處石牆中挖掘出3塊恐龍化石,這一發現驚動了拉齊奧和南埃特魯裡亞文物保護局。
  • 古生物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 身披羽毛卻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現在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大自然中一種奇特的物種 - 一種奇怪的恐龍,其被羽毛覆蓋,但卻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這個生物大約在1.63億年前,被稱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看起來像鳥類、蝙蝠和獸腳類恐龍之間的奇怪「混合體」。這種恐龍體型嬌小,長約32釐米,體重約200克。
  • 調查揭示恐龍家族大多為鱗狀皮膚—新聞—科學網
    古生物學家大約在20年前就已知道獸腳類恐龍在其歷史的早期階段覆蓋著羽毛狀結構。獸腳類是包括霸王龍和迅猛龍在內的一類恐龍,而現代鳥類很可能就是由它們進化而來的。 相比之下,鳥臀目恐龍——包括三角龍、劍龍和甲龍——以及蜥腳類恐龍中長脖子的巨型恐龍卻一直被認為渾身覆蓋著鱗片,這類似於現代的爬行動物。
  • 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發現新的小型暴龍類
    古生物學家發現原始暴龍,長著小腦袋和三個手指暴龍類是中生代最霸氣的食肉恐龍家族,這個家族中從來都不缺體型巨大的傢伙。暴龍類是如何變得高大強壯,它們是怎樣演化來的,其中一直充滿了各種謎團。最近古生物學家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了一種小型的暴龍超科恐龍,它的發現將有助於幫助我們填補暴龍家族演化鏈條上的空缺。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 發現恐龍新物種!科學家首次在非洲發現翼龍化石,翼展長達4米
    隨著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一種會飛的翼龍新物種,恐龍的發現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這種有翼恐龍是自2月以來發現的第四種恐龍,也是在非洲土地上發現的第一種。翼龍是不太為人所知的恐龍的近親,其特徵是它們的飛行能力。據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稱,翼龍化石通常在歐洲、中國和巴西被發現。
  • 祿豐:恐龍家族不斷「添丁」
    祿豐盆地大窪出土的恐龍化石及伴生動物化石,總稱「祿豐蜥龍動物群」。已出土的恐龍化石中,有蜥龍類、虛骨龍類、鳥龍類三個種類,達25屬35種,代表有許氏祿豐龍、巨型祿豐龍、金山龍、大地龍、馬門溪龍、雲南龍等,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豐富、最完整的古動物群之一。阿納發現的新恐龍化石種類,又極大豐富了「祿豐蜥龍動物群」的家族。
  • 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來自山東!
    自從上世紀60年代第一次發現恐龍化石之後,諸城就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這裡最著名的發現就要數山東龍啦。圖註:上世紀60年代,古生物學家正在諸城發掘恐龍化石,圖片來自網絡其實就在上世紀60年代,古生物學家就已經在諸城發現了屬於暴龍類的巨大牙齒,但是僅僅只有牙齒化石。
  •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這肯定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但遺憾的是我們發現的恐龍化石都是沒有顏色的。為了還原恐龍的顏色,一代代的古生物學家和藝術家們可謂是絞盡腦汁,他們參考了今天與恐龍親緣關係較近的爬行動物,又研究了今天不同物種在自然環境之下的保護色,以此來還原恐龍們可能會有的顏色。經過一番推測,那些大型的植食性恐龍體色總是以灰色和綠色為主,而大型食肉恐龍的顏色則是以灰褐色為主等等。
  • 恐龍家族中的「獨角獸」其實並不存在
    恐龍家族中的「獨角獸」其實並不存在青島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的標誌性特徵就是腦袋上的一隻「獨角」,這在恐龍家族中可是獨一無二的!最近研究人員運用最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證明青島龍的腦袋上其實長著一個更大更華麗的頭冠,而「獨角」只不過是頭冠的一部分。
  • 科學網—恐龍家族樹或面臨大調
    圖片來源:Dean Mouhtaropoulos 本報訊 3月22日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長期將恐龍分為「鳥臀目」恐龍(例如劍龍)和「蜥臀目」恐龍(包括腕龍和霸王龍)的分類方法可能不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