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解析人類多能幹細胞的分化通路

2021-01-08 施普林格自然OA

人類多能幹細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PSCs)是用於細胞分化研究的重要模型,為再生醫學提供了無限的細胞來源。然而,目前仍未建立全面的hPSCs單細胞水平分化圖譜。

在發表於Genome Biology上的Mapping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pathways using high throughput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文章中,來自浙江大學的Haide Chen、Guoji Guo及其研究團隊使用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法(scRNA-seq),在優化的微流體環路基礎上分析了人胚胎體系中的早期分化譜系。

該研究展示了涵蓋多種細胞譜系的hPSC早期分化的細胞狀況,其中包括神經細胞、肌肉細胞、內皮細胞、基質細胞、肝臟細胞和上皮細胞。通過擬時間分析法,研究者們構建了這些祖細胞的發育軌跡,並揭示了細胞分化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動態。他們還將始發態H9細胞(primed H9 cells)重新編程為原始態H9細胞(nave-like H9 cells),用於研究細胞態的轉換過程。研究者發現在原始態H9細胞中富含血源性內皮發育相關基因。在功能上,原始態H9細胞分化成造血細胞的潛力比始發態細胞更高。

該單細胞分析揭示了hPSC早期分化的細胞狀況,並提出了有關優化分化方案的新見解。

Genome Biology

Doi: 10.1186/s13059-018-1426-0

Genome Biologypublishes outstanding research in all areas of biology and biomedicine studied from a genomic and post-genomic perspective.

The current impact factor is 13.214* and the journal is ranked 4th among research journals in the Genetics and Heredity category by Thomson Reuters. Genome Biologyis the highest ranked open access journal in the category.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打開APP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科學家發現JUK-JUN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JUK-JUN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7 11:05:37 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的Danwei Huangfu課題組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Michael A.
  • 人類胚胎著床過程首獲解析 單細胞測序技術功不可沒
    8月22日,《Nature》雜誌上登載了北京大學湯富酬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醫三院院長喬傑聯合團隊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利用體外模擬人類著床策略和高精度單細胞測序技術,系統解析了人類胚胎著床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調控網絡和DNA甲基化動態變化過程。
  • 何愛彬研究組開發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技術——CoBATCH並解析多...
    這一單細胞技術不僅適用於研究各種組蛋白修飾,同時也能捕獲DNA結合蛋白在基因組上的結合信息。利用這一單細胞技術,研究者首次解析了小鼠胚胎10個器官(心臟、肝臟、肺、左腦、右腦、後腦、腎臟、皮膚、肌肉和小腸)的內皮細胞譜系發育、分化和功能的異質性。
  • 單細胞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細胞圖譜
    同時作者利用多用細胞注釋分析方法,全面分析肺部不同細胞類型的組成、功能、細胞間相互通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人類肺組織細胞類型和轉錄組圖譜。通過小鼠肺組織細胞進行同源比對,解析了肺組織在進化上的改變情況,並探討了在醫學研究中的意義。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因此,花了13年時間和30億美元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下一代測序(NGS)方法之前,單個研究項目的測序在經濟上並不可行(微陣列是方法的選擇)。NGS可以實現高通量合成測序(SBS),降低成本並提高可行性。最近上市的第三代測序儀Nanopore器件將進一步推動這一極限。2009年研發了第一種單細胞RNA測序方法(scRNA-seq)1。單個細胞是生物的基本組成部分,每個細胞都是獨特的。
  • 高通量多通道的單細胞測序設備,將投入醫療科研應用
    高通量多通道的單細胞測序設備,將投入醫療科研應用 動脈網 發表於 2020-04-01 10:26:07 (文章來源:動脈網) 銀灣細胞(InOneCell
  • 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 中山醫院破解肝癌術後復發臨床難題
    12月24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團隊與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合作,在《細胞》(Cell)雜誌上刊發了一項肝癌早期復發相關的重磅研究成果,研究團隊採用單細胞全長轉錄組測序技術,首次從單細胞水平揭示了早期復發肝癌的特徵性免疫圖譜和免疫逃逸新機制,為進一步提升肝癌免疫治療的療效提供重要指導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 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作者:Carrie單細胞測序技術基因測序在體外診斷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
  • 【學術前沿】王曉群/薛天等合作繪製人類視網膜發育的單細胞圖譜並...
    【學術前沿】王曉群/薛天等合作繪製人類視網膜發育的單細胞圖譜並解析了細胞命運決定和黃斑形成的細胞和… 2020-05-10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單細胞分析技術在幹細胞異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文題釋義: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這些幹細胞可通過誘導進一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幹細胞按種類可以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單細胞分析技術:能通過相應技術分離與提取單個靶細胞,利用基因組擴增、測序等技術對靶細胞內的基因組信息、蛋白信息進行分析,能準確地提供細胞內物質及生化反應的準確信息,能夠反映細胞的功能與化學組分的特定關係與某些細胞在生命體內的特殊作用。
  • 基於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小鼠全細胞圖譜發表—新聞—科學網
    相關成果以「Mapping the Mouse Cell Atlas by Microwell-seq」(利用微孔板測序技術繪製小鼠細胞圖譜)為題,於2018年2月23日在生命科學國際頂尖期刊Cell(《細胞》)雜誌在線發表。論文連結: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116-8。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然而,隨著人們對疾病認識不斷深入,基於多細胞測序獲得的數據已經不能滿足一些複雜疾病診斷所需的顆粒度水平。2016年10月,全球頂級科學家在英國倫敦啟動了人類細胞圖譜計劃(Human Cell ATLAS,HCA),這項計劃將測定人類全身40萬億個細胞中每種細胞的獨特身份信息,並根據細胞間的協作路徑繪製三維人類基因圖譜。
  • 【突破】500,000+單細胞的RNA序列揭示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圖
    在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中國研究人員根據來自中國漢族捐贈者的500,000多個單細胞的RNA序列,描述了所有主要人體器官的細胞類型組成。這項研究為人類生物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 Cell | 高質量&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新技術測定染色質潛力
    由於細胞分化是一個動態且不同步的過程,研究這一過程中多變的調控機理變得尤其困難。該技術能夠實現在單細胞中同時高質量,高通量的檢測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通過多輪的indexing,使得每個單細胞中的RNA和染色質均同時被獨特的DNA barcode標記。最後通過鏈黴素將cDNA和染色質分開,並分別建庫測序。該技術在單次實驗中可以構建多達一百萬個單細胞的文庫,而花費僅不到一千美元。在保持檢測靈敏度的基礎上,該技術大大提高了檢測通量,為對複雜系統的大規模測序打下了基礎。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通過全基因組或轉錄組擴增,進行高通量測序,能夠揭示單個細胞的基因結構和基因表達狀態,反映細胞間的異質性。 相比於群體細胞測序,更適用於解決少量特殊樣本的研究、異質性群體的分析及同時或互斥發生的基因組變化的查找等問題。單細胞測序技術在腫瘤、發育生物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有重要應用,是現今生命科學研究的焦點。
  • Science: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分析黑色素瘤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大多數進行「大體積(bulk)」腫瘤測序,特別是為了研究整塊腫瘤組織,利用RNA測序(RNA-seq)或DNA測序(DNA-seq)分析癌症基因組或轉錄組。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單細胞RNA-seq方法每次一個細胞地研究整個腫瘤以便確定哪些類型的細胞存在於腫瘤中。他們不僅分析了惡性腫瘤細胞,而且也分析了腫瘤內所有不同類型的細胞。這是首次開展這樣的研究。
  •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在被計數和重構的分子中,60%可以直接分配到等位基因來源,30%-50%可以分配到特定的基因亞型,並且作者們發現在不同的小鼠菌株和人類細胞類型中基因亞型的使用有實質性的差異。與Smart-seq2相比,Smart-seq3極大地提高了敏感性,每個細胞可以多檢測數千個轉錄本。未來Smart-seq3技術可能將在組織和生物體中實現細胞類型和狀態的大規模表徵。
  •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確定了乳腺癌染色質狀態的異質性
    近日,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題為「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ChIP-seq identifies heterogeneity of chromatin states in breast cancer」的文章,利用高通量單細胞
  • 《陳巍學基因》筆記(11)單細胞RNA測序
    眾所周知,每個細胞都存在其自身特異的基因表達模式,以往對細胞群或組織進行整體的測序時,細胞間基因表達的差異很有可能會被平均。昨天我們共同了解到如何對單細胞進行 DNA 測序,很自然地我們也會想到,如何對某單個細胞的 RNA 進行「拍照」,讓每個細胞寶寶都綻放光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