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水溫度越來越熱了
科學家認為,湖泊變暖會引發湖泊沉積層中數億噸碳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其反饋效應會加速全球氣候變暖進程,還會對湖泊生態系統造成廣泛影響。新研究中,64位科學家採集了全球六大洲235個湖泊的數據。研究人員測量了湖泊深處溫度,並將所得數據與全球湖泊衛星觀察數據進行了對比研究。
-
報告:氣候變化或增加病毒擴散風險 須引起高度警惕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李京澤)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7日共同發布《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病毒擴散風險,直接威脅全球公共健康,對此須予以高度警惕。新冠疫情暴發後,病毒傳播能力與氣候之間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對此報告指出,兩者的關係尚不清晰,但已有大量科學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病毒擴散風險。
-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上篇)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層次的,既包括正面影響,同時也包括負面效應。但目前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
「小小氣溶膠」還能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大氣所黃剛研究員團隊利用地球系統模型CESM模擬了工業革命以來,人為活動造成的硫酸鹽氣溶膠排放的時空分布變化,以及該變化對北半球溫度的影響。 模擬結果表明,1850-1980年歐洲、北美等發達地區汙染物排放明顯增加,發展中地區汙染物排放不顯著,北半球溫度普遍降低。1980-2007年,發達地區汙染物排放減少,發展中地區汙染物排放則持續增加。
-
科學家能預測氣候變化對地表水溫度和生態的影響
根據地表水溫度的季節性變化,湖泊被分成了幾類,其中最冷的熱區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羅斯北部和中國的湖泊,而最暖的覆蓋著南美赤道地區、非洲、印度和東南亞的湖泊。通過整合氣候變化模型,科學家們預測,到2100年,在最極端的氣候變化情景下,湖泊的平均溫度將升高4攝氏度左右,全球66%的湖泊將被劃分為比現在更熱的區域。
-
警惕!風暴登陸後減弱變慢,權威研究:或與氣候變化有關
警惕!風暴登陸後減弱變慢,權威研究:或與氣候變化有關全球變暖作怪,颱風颶風生命力將延長,未來登陸破壞力或更強地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自然不容忽視。氣候變化,與地球的發展息息相關,近幾年來,全球變暖話題越來越熱就是明證,提醒著人們它的重要性。而且相對變化最為明顯是大陸溫度越來越高,天氣越來越炎熱,出現了多個最熱的一年。
-
自然子刊文章解讀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正如最近幾十年來所觀察到的那樣,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威脅做出了響應。2020年7月14日,《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發表題為《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Global Lake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的文章,從冰層、表面溫度、蒸發和水位等物理變量切入,全面系統地討論了全球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下篇)
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動 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影響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溫度增加1°C時,大於10°C積溫的持續日數全國平均可延長15天左右,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將由目前的長城一線北移到瀋陽-張家口-包頭-烏魯木齊一線。氣候變暖還將使我國作物種植制度發生較大的變化。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組圖)
2013年9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發布了《氣候變化2013: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稱,人類對氣候的影響是確鑿無疑的。
-
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南極企鵝
一些科學家研究認為,企鵝數量的減少氣候變化「難辭其咎」。更有研究人員表示,由於不能適應南極持續上升的溫度,預計到2099年阿德利企鵝數量可年阿德利企鵝數量可能會減少58%。每年的1月2020日是企鵝宣傳日日是企鵝宣傳日,,我們在關注這個可愛的海洋生物時,更應該關注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王自磐確切地說,大尺度全球氣候的冷暖變化以及地球物種的消長基本遵循大自然的客觀規律。
-
氣候變化對空氣危害影響有限
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導,以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為主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布報告稱,氣候變化對人造成的危害影響有限,由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室外空氣汙染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該研究發現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環境研究快報》上。 空氣汙染被認為是目前所面臨的一個主要環境風險。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氣候變化對綠色能源生產的影響
隨著地球氣候的變化,創紀錄的炎熱夏季和極端天氣事件證明了這一點,許多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電場。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雜誌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調查當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場和未來的氣候是否會有所不同。研究人員專注於澳大利亞,因為這是一個理想的案例研究極端天氣事件,如叢林火災和風暴。
-
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為代表的主流觀點認為,20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變暖極有可能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然而,有研究指出,IPCC的氣候模型低估了自然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卻誇大了人類活動的貢獻。太陽活動是地球氣候變化自然驅動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小小氣溶膠」還能影響全球氣候變化?丨大氣悟理
氣溶膠粒子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種是氣溶膠粒子可以直接吸收或散射太陽短波輻射(又稱直接氣候效應)。第二種是氣溶膠粒子可以通過改變或影響雲的特性比如形狀,壽命,雲量等來間接影響太陽短波輻射和地球長波輻射(也稱間接氣候效應)。
-
氣候變化影響草原進退
隨著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日益擴大,草地生態系統退化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日前,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氣象影視中心共同主辦的大型科學考察與氣象科普活動「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通過實地考察,深入探究氣候變化背景下草原生態環境變化,探討草原生態系統應如何適應氣候變化。
-
太陽活動怎樣影響氣候變化?
太陽黑子是顏色略暗於日面的暗斑,它的溫度略低於日面溫度(約6000℃),但其他日面擾動現象與太陽黑子大體是同步變化的,如耀斑(或稱太陽爆發)與日弭等現象,大都發生在太陽黑子高值期。耀斑溫度可以高達幾百萬度,太陽的微粒輻射突然加強。微粒流主要包含質子、中子以及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人們把這些微粒流統稱為太陽風。 太陽擾動可以引起地球上的一些地球物理異常現象。
-
人類祖先因氣候變化而滅絕,警惕慘劇重演
然而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對氣候變化的束手無策,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遠古人類很可能因不適應氣候變遷而滅絕。近日發表在《地球》的研究結合氣候模擬和化石紀錄,試圖找出導致古代人類祖先滅絕的線索,結果發現氣候變化使人類祖先無法適應變暖或變冷溫度,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地球氣候變化受太陽活動影響嗎?
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為代表的主流觀點認為,20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變暖極有可能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然而,有研究指出,IPCC的氣候模型低估了自然因素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卻誇大了人類活動的貢獻。太陽活動是地球氣候變化自然驅動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考向預測】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溫度 (1)溫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發育的主要因素,積溫決定了農作物的熟制和作物的差異。比如我國南方的一年三熟、北方的一年一熟。比如我國東北地區的春小麥,華北地區的冬小麥。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炎熱,但有明顯的乾濕兩季,所以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也要注意加強水利工程,防治旱澇災害。 熱帶沙漠氣候:水分是影響其農業限制因子,所以節水農業、耐旱品種是其主要的發展思路。如以色列,用滴灌讓沙漠開滿鮮花。 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利弊共存,但不利影響較有利影響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