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

2020-12-08 騰訊網

前段時間,《阿甘正傳》主演、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及其妻子被報導感染新冠肺炎,一時讓影迷們非常擔心,好在經過治療後,夫婦倆痊癒出院。大病初癒的漢克斯最想去的地方,便是希臘。

湯姆·漢克斯表示,「希臘是一個避風港……我去過世界各地,我去過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沒有哪個地方能超越希臘。土地、天空、水對靈魂都有好處,這是一個療愈的地方。」這個浪漫的國家,前不久剛剛授予了這位美國影帝榮譽公民的稱號。

除了美國演員湯姆·漢克斯,還有一位英國作家同樣獲此殊榮,她就是維多利亞·希斯洛普。由於其作品《島》在全球範圍內對希臘斯皮納龍格島的宣傳,以及為促進希臘現代歷史和文化做出的貢獻,希斯洛普也被授予希臘榮譽公民稱號。

△《島》作者、英國作家維多利亞·希斯洛普

一本低調的處女作,卻成為感動萬千讀者的奇蹟之書

在大書雲集的2006年,當英國讀者還在津津樂道佔據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的《追風箏的人》《哈利·波特6》《達·文西密碼》時,一本新人處女作悄無聲息地上市了,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登上了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這本書,就是維多利亞·希斯洛普的《島》。

如今,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35種語言,發行超90種版本,它的中文版更是在沒有營銷的情況下,銷量超200萬冊,堪稱一部真正的奇蹟之書。而在寫《島》之前,希斯洛普從未寫過小說,作為一名記者,她只寫事實性的東西,直到與書中的那座小島相遇。

△《島》2020版封面

對於這座島的歷史,大部分人只有殘忍的好奇

《島》的靈感來源於一座真實的小島,它名叫斯皮納龍格。在希臘旅遊指南的條目上,它的介紹格外簡潔,也格外令人吃驚:1903年成為希臘的麻風病隔離區,1941年德國佔領克裡特島,斯皮納龍格因麻風病人的存在而倖免。1957年該島被廢棄。

△斯皮納龍格島

很多人對麻風病——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並不熟悉。在上個世紀,它還無藥可醫,患病的人通常皮膚損傷、肢體殘廢,並因為相貌怪異而備受歧視。那時的人們遵循《舊約》的指示,將麻風病人終身隔離在社會之外。

在希臘也不例外。一旦有人被發現得了麻風病,便會被強制送到斯皮納龍格,在那裡度過餘生。因此,除了生活在島上的人,再無人知曉島上的真實生活。儘管如今前來希臘的遊客絡繹不絕,但對於這座島的歷史,大部分人只有殘忍的好奇。

2001年,希斯洛普第一次登上斯皮納龍格島。島上的建築遺址荒蕪但優雅,顯示出這裡曾經有過的生機。連迎面吹來的海風裡,似乎都帶著曾生活於此的人們的掙扎。他們的故事和情感滯留在空氣中,等待被更多的人發現。

△《島》2020版特別附贈,作者寫給中國讀者的信

「來這裡的人是為了生存,而不僅僅是為了等死。」希斯洛普心想,此後,她數次登島採訪,大量查閱資料,拜訪醫學專家,挖掘這座島上隱藏的故事。這本書她默默寫了三年,沒有給任何人看。

 在與疾病抗爭的歷史中,她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島》並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故事,它紮根於悲涼的現實,卻又充滿生的力量——小說講述了一個家族兩代人相繼罹患麻風病,被驅趕到斯皮納龍格島上的故事。

安娜和瑪麗婭,是佩特基斯家的兩個女兒。如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一般,安娜鮮豔濃烈,瑪麗婭則純潔恬淡,個性也迥然不同。

△《我的天才女友》劇照

母親在她們很小的時候就因患麻風病而被強制送往斯皮納龍格,再也沒能回家。安娜和瑪麗婭在漁夫父親的撫養下帶著傷痛長大。跋扈但美豔的安娜順利嫁入當地最有名望的地主之家,瑪麗婭則陪伴在父親身邊,把結婚的念頭拋到了腦後。

日子風平浪靜地過著,直到有一天,瑪麗婭在自己腳上發現一塊奇怪的斑痕。

每個生活在斯皮納龍格對面的村民都知道那塊斑痕意味著什麼。瑪麗婭的命運,似乎與母親的發生了重疊。她不得不收拾東西前往斯皮納龍格。生活再一次宣判了這個家庭的死刑。

故事中的女人或堅忍,或壯烈,都在這段與疾病抗爭的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星期日泰晤士報》所稱:「希斯洛普擅長『人與時代抗爭』為主題的傳奇小說,作品恢弘壯麗,讓迷人而充滿動亂的時代躍然紙上。」

疾病肆虐下的隔離區,愛情和希望仍在生長

懷著沉重的心情,瑪麗婭絕望地出發了。這是新生活的開始,是在麻風病隔離區的生活的開始,是一去不回的旅程的開始。

小島上豎著威尼斯人曾經修建的巨大石頭要塞,要通過石牆上的一個地道入口才能進入島內。

穿過仿佛漫長得沒有盡頭的黑暗地道,突然湧現的陽光讓瑪麗婭幾乎頭暈目眩:「一簇簇鮮紅的天竺葵從大花壇裡瀑布般垂下,粉紅的夾竹桃給一窩花貓幼仔遮陰,五金店寶藍色的大門邊深綠色的棕櫚樹輕柔地搖動。」街道兩旁的建築雖然破舊,卻自有一種優雅的美。

更讓瑪麗婭驚奇的是,街上有售賣一切必需品的百貨商店,做刀的店,賣梅子酒的店,擺著新鮮的金黃麵包和一堆堆粗糙脆餅的麵包店。街上人來人往,有幾個人正坐在店裡喝咖啡。這裡似乎與瑪麗婭來時生活的地方一般無二,與她想像中的隔離區如此不同。

原來住在斯皮納龍格島的,是過著尋常生活的男男女女。儘管他們身患重病,卻依然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有勇氣,有尊嚴地活著。這樣的想法,給了瑪麗婭在此生活下去的力量。

更令她沒有想到的是,一位醫生帶來了麻風病可能被治癒的希望。他們有可能離開小島嗎?很多人對此不敢想像,卻又暗自盼望奇蹟降臨。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片陸地。」

這是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的一首詩,詩中探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古老而又恆常如新的命題,在疫情之下的2020年引發了更多人的思考。

而《島》這本書,便生動詮釋了在災難和疾病之下,我們仍舊擁有彼此,仍舊可以相互慰藉的動人主旨。書中彰顯的生命之堅韌、人性之溫暖,撫慰了無數焦慮不安的讀者的心靈。

《衛報》盛讚這本書:「在悲涼的情節裡,也始終能看到希望和力量。」在被隔離和孤立的島上,在疾病和死亡的悲涼底色中,島上人們的互助顯得愈發珍貴。英國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王妃在這個不尋常的夏天更是熱情向民眾推薦這本書:「一個交織著家族秘辛、愛情與背叛、戰爭與疾病的故事,令人回味。」

△英國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王妃,在社交網絡上推薦《島》

2020版《島》的封面一改舊版的哀婉悲傷,以鮮豔明亮的色彩和細緻的場景描畫還原了斯皮納龍格島的生機盎然。儘管這座島曾被疾病和死亡的陰影籠罩,儘管島上的人們衣著樸素,甚至肢體因為疾病而臃腫變形,可這一切都無法抵擋他們對生命和自由的渴望。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斯皮納龍格島上的人真正做到了對苦難和不幸報之以歌,頌之以舞。

翻開這本充滿勇氣、希望和愛的書,2020繼續勇敢前進吧

相關焦點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耳畔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耳畔 2020-04-0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兩個地球兩端的人, 會在彼此的命運裡有所關聯嗎? 極慢上漲的海平線, 會對深居內陸的人造成影響嗎?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
    這本書,就是英國作家維多利亞·希斯洛普的長篇處女作《島》。一部驚人的處女作《島》的故事發生在希臘一座叫斯皮納龍格的小島上。歷史上,斯皮納龍格島曾被威尼斯人和土耳其人佔領,自1903年開始,斯皮納龍格島被當做麻風病隔離區,直到1957年它才被廢棄。麻風病是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
  • 人民論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日前,隨著醫療隊到來、道路搶通、通信恢復,乃至救援從縣城向鄉鎮延伸,蘆山地震中那些令人牽掛的「生命孤島」陸續走出險境,人們稍微鬆了口氣。從危難到重生,抗震救災中的「孤島現象」讓人感慨不已。   災難是一面鏡子。大江大海,大風大浪,一枝一葉的浮沉,往往映照一個時代的精神。地震猝臨,山河破損,轉瞬之間,家園頓成危地。
  • 草堂讀詩|賞析:約翰·多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刷,歐洲就會失去一角,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莊園,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無論誰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日前,隨著醫療隊到來、道路搶通、通信恢復,乃至救援從縣城向鄉鎮延伸,蘆山地震中那些令人牽掛的「生命孤島」陸續走出險境,人們稍微鬆了口氣。從危難到重生,抗震救災中的「孤島現象」讓人感慨不已。   災難是一面鏡子。大江大海,大風大浪,一枝一葉的浮沉,往往映照一個時代的精神。地震猝臨,山河破損,轉瞬之間,家園頓成危地。
  • 島上書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這個書店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坐落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書店的老闆有著最遠大真摯的理想和高傲孤獨的靈魂。老闆費克裡經歷了妻子離世的痛苦,整日酗酒,想溺死在酒瓶裡,本來這座書店就是當初和妻子一起創造的,他們默契地認為「沒有書店的地方不足以稱之為一個地方」。如今最像自己最懂自己的人離開,這孤島便真的成為了一座孤島。
  • 《島上書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生浮島終有靠岸時
    這些厲害的頭銜,難免讓人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擔憂,而吸引我讀這本書的原因,僅僅是從前讀過英國詩人約翰·多恩寫在詩裡的一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而這句話也被寫在了《島上書店》的封面上。《島上書店》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
  • 林森長篇小說《島》明天首發籤售,No man is an island!
    No Man Is An Island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John Donn 約翰 多恩 No man is an island,
  •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陽光下的沉重時光》——唐宜榮此時此刻我怔怔地凝望著窗外的樹  一棵棵紮根在大地裡的樹  怔怔地想著怔怔如寒風中的樹和人們  要像樹一樣堅毅  挺過嚴冬  就會看見綠到天邊的樹林 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當我們面臨危難和困境的時候,我們應該手牽著手,共渡難關。我們仍然要警惕,明白地球上的每個生命都需要尊重和關愛,只有聯合起來,我們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Now let's enjoy the poem from John Donne ,No man is an island.
  • 靈魂拷問:災難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自成一體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小部分 如果海水衝掉一塊 世界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 老戲骨海倫·米倫讀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疫情期間,英國國寶級演員海倫· 米倫(Helen Mirren)在家中誦讀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 多恩(John Donne)傳世名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
  • 一座島,兩個人,三十年
    (原標題:一座島,兩個人,三十年)
  • 有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作者|約翰 · 多恩 朗誦|謝東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你敲響詩歌簡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約翰·鄧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鐘聲為誰鳴響?
    5 二月 星期三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英國 ] 約翰·鄧恩,林和生 譯 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 ; 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 如果海流衝走一團泥土, 大陸就失去了一塊, 如同失去一個海岬,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他寫到,世界很大,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和同學們有一個共同心願,為這個世界作點貢獻。他還說,願意將自己和班上小夥伴們做垃圾分類收集到的飲料瓶等可回收物品,換取成班級活動費用捐給世界衛生組織。最後他呼籲全世界的青少年攜起手來,盡其所能,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 李佳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是什麼梗 李佳琦回應董子初benny事件
    李佳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是什麼梗  李佳琦與董子初爆發罵戰後,李佳琦直播間中表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總會有人溫暖你」所以自己不在乎被罵,只為喜歡自己得人開心!
  • 摸摸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李佳琦,直播時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總有人來安慰你。」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每個人都有情感和歸屬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得細緻。摸摸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當你走出了孤島,開始與世界發生聯繫,任何人都可能給你帶來希望,前提是你願意接受這一切。也希望我們都有治癒自己的能力,不要輕易被挫折打敗。
  • 有人居住的迷你小島,島上只能容納一座房子,開門就看見大海
    曾經海子有這樣的一句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樣的居住環境呢?有誰能夠打開門窗就能夠看到大海呢?這種地方世界上確實存在,而在世界上有一個只能容納一棟房屋的小島,只有一個人居住,每當這裡打開門就能夠看到遼闊的大海,並且無憂無慮,甚至沒有人來打擾這樣的居住環境,你們嚮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