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見辯具足身邊很多童女眷屬,成千上萬。具足善友告訴善財,所有這些眷屬,都悉與她行同類行,同一大願,同出離道,同決定解,同最精進。一共說了32個同,同即相同。
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事事無礙法界境界。你我都一樣,大家都相同。在華嚴十玄門中叫主伴圓明具德門。現在我講叫主,各位聽叫伴,德就這樣完成了。下輩子以你為主,我為輔了。完全是本願相續。
大家同一體性,共同知見,同行同證。分為兩大類:一同信,包括信解行各方面。二同證,包括後面妙用無邊。
個人隨緣度化眾生,所現的相應是不同的。菩薩在看的,不是看外相,看的是實質面。只要以清淨心所行行業都是正確的,饒益心對待眾生,態度就無關緊要。如對小孩子,有時現忿怒相,有時現慈悲相,對小孩子是一樣的,目的是要饒益他。
這個法好,在釋迦法化中裟婆眾生剛強難化,我了解到真理的實相,聽說有一個國土叫極樂世界,眾生沒有苦,好教化,表示他沒有苦集滅道,自然成就,不需要特別修行。娑婆這個地方我執深重,人我對立;那個地方沒有,他的法與這地方的法完全不一樣。
我現在在這裡學了這麼一個法,到那個地方根本沒有用武之地;我要在這裡,學有所成,我要青出於藍,到比這裡眾生更剛強、更難化的地方去,你就變成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那一個,已掌握到法的重點了。
如果是「人身難得今已得」,就戰戰兢兢的,剛才開始外向的心量開始會捲縮,會為了你的前途打算,這輩子在這裡是無常,死到再聽聞佛法的地方去,因為你再想聽佛法,不想修佛法。
你真有所成就的時候,發現我們這個法化,要怎樣運用,在真理立場講,我對法界實相既有這個認識,法界中還有許多地方比娑婆世界更難度化的地方。
我們娑婆這裡至少有這麼多同修。菩薩發心在那裡教化眾生,相信更苦。我要到那裡去,有沒有這種想法?大慈大悲大願,就在這個地方。願不願意去,這就是菩薩心!
我們今天在這裡發願,同修們會隨喜讚嘆,到那時以你為主,大家為伴。這種福報不可思議。願起是對法界的實相認知,不可思議。又起大悲大願,到那度眾生,因緣自然就會到。
我們這一會上的都不苦。那個小苦,根本不要理它,只是現個苦相。這是我們對法界的實相認知,這樣會活得很自在,很美好,回味無窮,這才是真正的佛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真正存在的那個本質,不是活在虛幻的,從自己體驗而講出來,不是跟人家講的。
學 佛不要被宗教儀式牽著鼻子走,不要增加一個壓力。有人一算,受一戒,有25善神;五戒,有125神保護,生活中很不平衡,貪得。持戒的目的是為人的規範,象菩薩的樣子,就是這個戒。戒條是增上緣,不會有壓力,不要變成無謂的負擔。
法上修行,也是一樣。有的求法,在修法中,內心所得有障礙,在於急著想要成就,這是致命傷。學佛不能執著,不能預設目標。到了第二階段,剩下只有我如何努力,行法有沒有偏離,有偏,如何修正,只是這樣而已。修行上要有這根本核心的認知。
現在發心,是信行人,還是法行人的路走,都無所謂。能確定知見沒錯,目標沒錯,下手處也找得到,走上正確方向,上路了,這時不要再有旁騖了,儘管走。時間到,功到自然成。這樣認知,你的心就能安定下來,就能把自己調整到這個地方來。
與你的善知識相應,同出離道等等,就可以了。善知識一再與我們講的那個部分,從那提煉,整理出自己的方向走,就能相應了。過濾出來,變成自己的。如要自立門戶,從這地方也看得到。我背的照抄的,也看得清清楚楚。不是語言文字相,這叫相同!(海雲師演華嚴,圓明心要集13.8)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智慧識人性!相遇皆有緣,生命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