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採取措施恢復海洋漁業資源 10萬漁民獲益

2020-11-2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濟南1月4日電(記者劉寶森)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山東省通過增殖放流恢復海洋漁業資源,10萬漁民從中獲益。這是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提供的情況。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環境汙染及過度捕撈等原因,我國近海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目前,山東省近海的47個主要捕撈品種中,有27種利用過度, 6種處於嚴重衰退,有的甚至瀕臨滅絕。

    為恢復漁業資源,解決漁民增收問題,2005年,山東省實施了「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對漁業資源實施全面修復。

    2006年,山東省增殖放流各種海水苗種7.6億尾,沿海各市當年共回捕放流資源2.6萬多噸,實現產值近6億元,扣除捕撈成本,獲純利2.8億元,有10萬漁民從增殖放流中直接受益,人均獲純利2800元。

相關焦點

  • ...增長的對海產品的需求,也是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
    發展海洋牧場,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海產品的需求,也是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什麼是海洋牧場 通常意義來講,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海域內,為了增加和恢復漁業資源而人為建設的生態養殖漁場。它通過魚礁建設和藻類增養殖營造一個適宜海洋生物棲息的場所,然後再將人工培育的種苗放養到該區域內,同時吸引野生生物資源,形成一個人工漁場。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發展新跨越2015-11-10 11:10:00威海市政府重視遠洋漁業發展,遠洋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其他市政府也都積極採取措施,推動「海上糧倉」建設。我廳和發改委編制了《「海上糧倉」建設規劃》,確定了今後5年「海上糧倉」建設布局和重點工程項目。  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同志視察我省海洋漁業時,對我省建設「海上糧倉」和海洋牧場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高度重視,15日,廳長何煥秋召開廳長辦公會議,組織專題學習劉賜貴局長講話精神,研究落實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保護措施,部署當前具體的推進措施和辦法。一、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監測監控質量一是紮實推進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
  • 世界|全球主要海洋國家漁業資源治理經驗及啟示
    韓 楊全球海洋漁業過度捕撈問題十分突出,漁業資源總體可持續性顯著下降。由於美國、歐盟與非歐盟國家挪威、日本和韓國等主要海洋國家在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前,就面臨漁業過度捕撈問題,隨後這些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投入控制」與「產出控制」 等治理措施,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取得較好成效。
  • 近海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等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莫照蘭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和10多年前相比,近海漁業資源受到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的影響很大,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國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已經名不副實,退化得很厲害。
  •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2012-12-21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世界漁業信息,漁業資源已經嚴重衰退,正處於崩潰的邊緣。漁業資源的衰退對塞內加爾60萬漁民的生計造成了嚴重威脅。喀麥隆擁有1.5萬平方公裡的大陸架及400萬公頃的內水,每年的漁業產量只有15.7萬噸,而需求卻達到30萬噸。2011年,喀麥隆的漁業進口量達到20萬噸,2010年為15萬噸。預計2012年的進口量將繼續增長。喀麥隆公共利益保護協會(ACDIC)將漁業產量的不足歸咎於外國漁船的不當行為,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漁船。
  • 關於北海市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海洋漁業資源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多措並舉,為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發揮了積極作用,海洋漁業穩步發展。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莫照蘭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和10多年前相比,近海漁業資源受到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的影響很大,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國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已經名不副實,退化得很厲害。
  • 我國採取措施緩解長江水生生物資源衰退趨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2日 19:03 來源: 中國政府正採取措施緩解這種趨勢。     長江水利委員會最新完成的《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研究報告》指出,長江流域的370種魚類(含特有魚類142種,重要經濟魚類36種),受水域環境汙染、過度捕撈和水利工程建設等因素的影響,瀕危種類增多,已有20多種魚類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主要經濟魚類趨於低齡化和小型化;魚類種群數量減少,一些重要經濟魚類已經不能形成實際產量。
  • 白海豚珠江曇花一現 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萎縮
    白海豚珠江曇花一現 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萎縮2015-10-29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豚是肉食性的海洋動物,處在海洋食物鏈的高端,如果其棲息海域的魚類、蝦類受汙染,中華白海豚會更加危險。  由於水質原因,珠江口漁業資源日益萎縮。廣州漁民聚集的九沙尾,一輩子打漁為生的漁民老陳告訴記者,珠江口現在很少能打到價值高的魚,撒網下去基本上捕上來的都是清道夫等外來物種魚類,也只有這些對汙染水體適應能力強的魚能在珠江口生存。
  • 中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及防控淺析
    中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及防控淺析2021-01-14 10: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438 次 我要評論 引言本文介紹了海洋漁業垃圾的類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分析了汙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在完善監管機制、完善漁港建設、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及監管廢棄物回收企業等方面提出建議。
  • 對話舟山丨漁業可持續,資源保護與監管很關鍵
    漁業可持續,資源保護與監管很關鍵——對話聯合國糧農組織海洋與內陸漁業處處長葉益民  11月23日~24日,由浙江海洋大學和市科技局主辦的2018Smartfish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舟山舉行。糧農組織每年會對全球的幾百種魚類種群進行評估與監測,以了解它們的資源狀況,哪些魚種捕撈過度,哪些種群的過度捕撈狀況有所緩解,數量有所恢復,並就此發布《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  根據我們的估算,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漁業資源捕撈過度。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措施,對遭到過度捕撈的魚類種群進行重建,以確保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未來水產品的充足供應。
  • 海洋漁業資源遭到破壞!檢察公益訴訟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我們受三門縣人民檢察院的指派,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席法庭,履行職責……」9月16日下午,由三門縣檢察院提起的全市首例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在三門縣健跳鎮文化中心公開開庭,三門縣檢察院檢察長潘敏佳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出庭。
  • 中國漁民為何總「撈」過界?(組圖)
    節省下的捕魚量成為了魚類種群自我修復,能夠長期持續的穩定在可觀數量的基礎,但這些「資源」卻都成了中國漁民眼中的寶藏。  後天失調  中國捕魚業詬病一身  面對臃腫的捕魚業,雖然中國也有休漁期和人工放流的措施,但相對於漁業資源的巨大破壞來說,杯水車薪。
  • 好當家,給海洋牧場當好家—新聞—科學網
    山東省榮成市是傳統海洋經濟大市,尤其是海洋漁業,規模巨大,在全市大農業中所佔的比重達到60%以上,是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榮成市近海海域海水理化性質優良,巖礁基底海區盛產刺參等海珍品和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鰨等優質海產品類。
  •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
    過度捕撈和汙染導致全球劇減三成多漁業資源2012-02-07 09: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聯合早報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聯合國一份報告說,多年來的過度捕撈和沿海地區管理不當,已導致全球32%的漁業資源枯竭
  • 「長江魚兒正是回家時(二)」專家展望長江流域10年禁漁後漁業資源恢復前景
    根據中央部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從2020年1月起全面開始10年禁捕。四川禁捕退捕涉及省內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退捕水域分布18個市(州)115個縣(市、區)。今年9月實現16480名漁民全部退捕上岸,標誌著四川全面完成長江流域退捕任務。禁捕期間,如何更好促進四川漁業資源恢復,助推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水生生態系統恢復?
  • 海底荒漠10年"脫貧"記:休閒海釣拉動漁業轉型
    除了創造環境使魚類自然聚集,牧場還通過增殖放流的方式向海洋補充資源,最終起到修復海洋生態和恢復海洋的目的。  「我們的海洋牧場是2007年開始建的,面積有5萬畝,在此之前,由於過度捕撈,這片海域荒漠化非常嚴重,海裡幾乎什麼都沒有了。」
  • 山東省壽光:小沙蠶變成漁民致富「軟黃金」
    該公司的李經理介紹說:「現在公司僱員每人每天能採挖到沙蠶10-20斤左右,價格13元/斤左右,別小看了它,小小的沙蠶每年為企業和個人帶來近1000萬元的收益」。&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為實現這一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沿海漁民帶來更多的收益。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通知
    全國海洋捕撈機動漁船數量、功率和國內海洋捕撈產量,分別由2002年底的22.2萬艘、1270萬千瓦和1306萬噸壓減到19.2萬艘、1143萬千瓦和1200萬噸左右;每年增殖重要漁業資源品種的苗種數量達到200億尾(粒)以上;省級以上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數量達到100個以上;漁業水域汙染事故調查處理率達到60%以上。   (二)中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