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試題,一題一論:山東省濰坊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2題,原題如下。
2.許多成語或諺語中蘊含著一定的生物學道理。以下成語或諺語與非生物因素對應合理的是( )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只要我們勤於思考,善於想像,小事物,蘊藏著大智慧。
解析:此題考查光、溫度、空氣、水等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影響。初中生物課程標準要求:舉例說出水、溫度、空氣、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舉例說出處於了解水平。
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出自《楚辭·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感覺有點打臉啊,影響春蘭秋菊的非生物因素好像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現在人教版初中生物都沒有涉及到這個知識點,容大史想想怎麼來解釋。
先來了解一個生物術語:光周期,光周期是指光照的時間與黑暗的時間交替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現象。一般來說光照時間長的晝夜叫長日照,光照時間短的晝夜叫短日照。
小麥、大麥、黑麥、燕麥、油菜、甜菜、菠菜、洋蔥、甘藍、芹菜、胡蘿蔔、白菜、杜鵑等植物,接受光照的時間一般需要大於14小時以上才能開花,並且光照時間越長,開花越早,這樣的植物叫做長日照植物。
水稻、棉花、大豆、菊花、高粱、美洲菸草、蒼耳、晚稻、臘梅等植物,接受光照的時間少於12小時,但不少於8小時才能開花,這樣的植物叫做短日照植物,自然條件下短日照植物一般在秋季開花。
植物開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長度,這種特性與其原產地在生長季節裡自然日照的長度有密切的關係,短日照植物起源於低緯度地區,長日照植物則起源於高緯度地區,在臨近赤道的地帶,長日照植物一般不能開花結實,只有短日照植物分布,在高緯地帶,夏季幾乎24小時都有日照,只有長日照植物。
百度查詢得知,春蘭和秋菊都是短日照植物,影響二者開花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選項A正確。
北雁南飛,字面意思:每到秋天,北方的嚴寒氣候不再適合大雁生存,大雁飛往溫暖的南方過冬。出自元代詩人王實甫的《長亭送別·正宮·端正好》「碧雲天,黃葉地,北雁南飛。」影響北雁南飛的非生物因素是溫度,選項B錯誤。
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意味著天氣由冷變暖,楊柳發芽,大地回春。出自《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影響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的非生物因素是溫度,選項C錯誤。
冬春雨水貴如油,莫讓一滴白白流,字面意思淺溼,不再解釋,這裡體現的非生物因素是水。選項D錯誤。
舉一反三:
1.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詩詞裡蘊含著不少生物學現象。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影響這一現象的生態因素主要是水分
B.「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緣」,枝條及其綠葉是由芽發育而來的
C.「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齒有門齒和臼齒的分化與其植食性相適應
D.「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蟬屬於動物界的最大類群――肢動物
2.葉聖陶先生曾這樣描述「爬山虎」:「那些葉子鋪在牆上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種現象體現了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
A.陽光 B.溫度 C.空氣 D.水分
3.牽牛花晝開夜合,造成這種現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光 B.水 C.空氣 D.溫度
4. 農諺曰:「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時節影響播種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溫度 B.陽光 C.土壤 D.空氣
5.下列詞語不能體現生態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 )
A.人間四月,草長鶯飛 B.密樹繁葉,遮天蔽日
C.種豆南山,草盛苗稀 D.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參考答案:1A 2A 3A 4A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