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日,2020年亞布力論壇第二十屆年會召開。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出席年會並作閉幕演講,主題是《贏家通吃時代的機遇、挑戰與責任》。他提到,在平衡壟斷與創新問題、創造良好生態上,政府部門、平臺創業者、投資人是在同一條船上,大家利益是一致的。在數位化時代,應該追求和諧發展。我們首先要專注於發展壯大,但要注意和諧平衡,要迎接獨角獸的時代,保持警醒,但確實無需恐懼,尤其是在To B領域,遠遠沒有到需要擔心贏家通吃、壟斷等現象出現。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探索新型的分配模式。
(丁健閉幕演講視頻)
以下為演講全文:
曾幾何時,獨角獸、贏家通吃、超級大平臺是人人嚮往的事情。坦率地說,我作為初創企業的投資人,應該是最中立的角色。一方面,我們希望自己投的公司是未來獨角獸,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們不要被其他獨角獸的壟斷而「殺死」。追求二者平衡、分析這樣的環境,是大家共同的目標,政府部門、平臺創業者、投資人是在同一條船上,大家利益是一致的。我們應該持久地、恆定地、和諧地創造出一個環境,使得這個生態能夠真正地持續發展。
贏家通吃的理念大家一直在探討,它有它的優勢。在網際網路時代,特別是在To C領域出現了巨大平臺,把贏家通吃、馬太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其中的原因有多種,不管是網絡效應,還是網際網路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使得每一個消費者能簡單、迅速地下載安裝標準化軟體,可以同一個時間在不同地方使用同一種服務,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現象。這也造成To C領域出現了巨大平臺,其成長性之高,讓我們這些投資人也經常被驚著。
大數據壟斷也是To C領域全新的特點。以前我們確實沒有過這樣的體驗,也沒有面臨過這樣的問題。技術的複雜度和人才的稀缺,也使得這種平臺的創建非常不容易,一旦有了先發優勢,平臺有了大量資金,可以迅速地擴張出去。
與此同時,負面效應也會非常地嚴重,特別像美國最近對於超級大平臺有很大的擔心。最擔心的有兩條:第一是財富不成比例地集聚,貧富分化非常嚴重。以前一些小公司、小平臺可以通過創業實現富裕,出現了大量中產階級。而超級大平臺產生的財富,更集聚於資本大佬和IT大佬。壟斷扼殺競爭,也使得大家擔心「大樹之下寸草不生」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也出現巨大比拼,比如當年滴滴和快的,兩邊都以核能級的投資來拼,最後以合併才解決資本對拼的現象。
第二,最近Facebook、谷歌等平臺對個人數據使用的公平性、合法性、隱私問題等等,也造成大家對贏家通吃產生很多懷疑。這些現象的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競爭之劇烈,以及對社會影響之大(比如社交平臺影響美國選舉的爭論),也引發了政府和監管方面的憂慮。
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今天在發生什麼事情?
當出現產業革命級的生態變化時,社會一定會被大幅度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到城市,小手工業逐步消亡。二次工業革命誕生電力等技術元素,出現大工廠、託拉斯、流水線為代表的大工業生態,效率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地增長,這種生態自然而然會引發馬太效應、規模效應甚至壟斷。
今天我們面臨新一輪產業革命,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將催生下一代智能產業生態。比如在醫療領域,原來是以醫生為核心的經濟過程,傳統的數據採集是望聞問切與簡單的化驗,然後以醫生的大腦、經驗、知識產生診斷方案,最後拿出治療方案。如果治好了,這個循環結束,否則回到第二次循環。
我們的生態正在發生什麼變化?是整個數據圍繞智能特別是機器智能、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這種生態變化,與前幾次工業革命最大的相同點,就是「人」的作用越來越減少。前幾次工業革命是人的體力被截斷,現在是人的大腦、人的智能判斷會被取代、被減少,整個生態的速度大幅增加,規模效應和大數據積累都決定了決策和效率會是什麼樣的方式。所以,這個過程裡產生大平臺幾乎不可避免。
下面我說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在To B領域,還遠遠看不到像To C領域那樣的贏家通吃現象。To B領域的獨角獸還是很少,有幾個原因在大幅度限制他們的興起——IT系統落後與缺失、信息孤島、數據保護以及對贏家通吃的嚮往、焦慮和牴觸……這些問題產生的全新矛盾,使得今天出現了一種「死鎖」現象——小企業不允許大平臺出現,大平臺也很難突破在傳統領域的阻礙。
在數位化和智能化改造的過程裡,我們要非常慎重地看待「贏家通吃」,現在首先應該適應新時代發展節奏,防止過早對產業平臺,特別是To B產業平臺使用反壟斷,要繼續鼓勵和支持企業通過創新做大做強平臺經濟。特別是在To B領域的平臺經濟,遠遠還沒有贏家通吃的現象。
我們也要防止政策性壟斷、資源性壟斷對公平競爭和創新的影響。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打造新的基礎設施,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商業生態,鼓勵試錯與容忍失敗。
在數位化時代,應該追求和諧發展。我們首先要專注於發展壯大,但與此同時要注意和諧平衡,要迎接獨角獸的時代,保持警醒,但確實無需恐懼。我們沒有必要過於恐懼將來獨角獸的出現,尤其是在To B領域,遠遠沒有到需要擔心贏家通吃、壟斷等現象出現。但是,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探索新型的分配模式,國外都在做積極的探索,前一段時間我還在與朋友聊Andrew Yang提出的UBI等問題,都是會對新的機器人、人工智慧時代造成大規模失業……這些問題需要企業家真正去探討。
最後,我想說「解鈴還需系鈴人」,科技造成的問題需要用科技與法治的進一步發展去解決,而不是退回去,當初大工廠流水線造成壟斷,我們不是把流水線拆掉,而是進一步發展,通過新的法治、新的規則讓流水線變得更好,讓壟斷不扼殺競爭。我想強調,這個時代需要新理念,要研究新模式,我們面對的是新機遇。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思考企業家新責任。
【責編:章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