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要防止對產業平臺過早使用反壟斷

2021-01-09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11月18日-20日,2020年亞布力論壇第二十屆年會召開。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出席年會並作閉幕演講,主題是《贏家通吃時代的機遇、挑戰與責任》。他提到,在平衡壟斷與創新問題、創造良好生態上,政府部門、平臺創業者、投資人是在同一條船上,大家利益是一致的。在數位化時代,應該追求和諧發展。我們首先要專注於發展壯大,但要注意和諧平衡,要迎接獨角獸的時代,保持警醒,但確實無需恐懼,尤其是在To B領域,遠遠沒有到需要擔心贏家通吃、壟斷等現象出現。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探索新型的分配模式。

(丁健閉幕演講視頻)

以下為演講全文:

曾幾何時,獨角獸、贏家通吃、超級大平臺是人人嚮往的事情。坦率地說,我作為初創企業的投資人,應該是最中立的角色。一方面,我們希望自己投的公司是未來獨角獸,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們不要被其他獨角獸的壟斷而「殺死」。追求二者平衡、分析這樣的環境,是大家共同的目標,政府部門、平臺創業者、投資人是在同一條船上,大家利益是一致的。我們應該持久地、恆定地、和諧地創造出一個環境,使得這個生態能夠真正地持續發展。

贏家通吃的理念大家一直在探討,它有它的優勢。在網際網路時代,特別是在To C領域出現了巨大平臺,把贏家通吃、馬太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其中的原因有多種,不管是網絡效應,還是網際網路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使得每一個消費者能簡單、迅速地下載安裝標準化軟體,可以同一個時間在不同地方使用同一種服務,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現象。這也造成To C領域出現了巨大平臺,其成長性之高,讓我們這些投資人也經常被驚著。

大數據壟斷也是To C領域全新的特點。以前我們確實沒有過這樣的體驗,也沒有面臨過這樣的問題。技術的複雜度和人才的稀缺,也使得這種平臺的創建非常不容易,一旦有了先發優勢,平臺有了大量資金,可以迅速地擴張出去。

與此同時,負面效應也會非常地嚴重,特別像美國最近對於超級大平臺有很大的擔心。最擔心的有兩條:第一是財富不成比例地集聚,貧富分化非常嚴重。以前一些小公司、小平臺可以通過創業實現富裕,出現了大量中產階級。而超級大平臺產生的財富,更集聚於資本大佬和IT大佬。壟斷扼殺競爭,也使得大家擔心「大樹之下寸草不生」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也出現巨大比拼,比如當年滴滴和快的,兩邊都以核能級的投資來拼,最後以合併才解決資本對拼的現象。

第二,最近Facebook、谷歌等平臺對個人數據使用的公平性、合法性、隱私問題等等,也造成大家對贏家通吃產生很多懷疑。這些現象的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競爭之劇烈,以及對社會影響之大(比如社交平臺影響美國選舉的爭論),也引發了政府和監管方面的憂慮。

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今天在發生什麼事情?

當出現產業革命級的生態變化時,社會一定會被大幅度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到城市,小手工業逐步消亡。二次工業革命誕生電力等技術元素,出現大工廠、託拉斯、流水線為代表的大工業生態,效率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地增長,這種生態自然而然會引發馬太效應、規模效應甚至壟斷。

今天我們面臨新一輪產業革命,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將催生下一代智能產業生態。比如在醫療領域,原來是以醫生為核心的經濟過程,傳統的數據採集是望聞問切與簡單的化驗,然後以醫生的大腦、經驗、知識產生診斷方案,最後拿出治療方案。如果治好了,這個循環結束,否則回到第二次循環。

我們的生態正在發生什麼變化?是整個數據圍繞智能特別是機器智能、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這種生態變化,與前幾次工業革命最大的相同點,就是「人」的作用越來越減少。前幾次工業革命是人的體力被截斷,現在是人的大腦、人的智能判斷會被取代、被減少,整個生態的速度大幅增加,規模效應和大數據積累都決定了決策和效率會是什麼樣的方式。所以,這個過程裡產生大平臺幾乎不可避免。

下面我說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在To B領域,還遠遠看不到像To C領域那樣的贏家通吃現象。To B領域的獨角獸還是很少,有幾個原因在大幅度限制他們的興起——IT系統落後與缺失、信息孤島、數據保護以及對贏家通吃的嚮往、焦慮和牴觸……這些問題產生的全新矛盾,使得今天出現了一種「死鎖」現象——小企業不允許大平臺出現,大平臺也很難突破在傳統領域的阻礙。

在數位化和智能化改造的過程裡,我們要非常慎重地看待「贏家通吃」,現在首先應該適應新時代發展節奏,防止過早對產業平臺,特別是To B產業平臺使用反壟斷,要繼續鼓勵和支持企業通過創新做大做強平臺經濟。特別是在To B領域的平臺經濟,遠遠還沒有贏家通吃的現象。

我們也要防止政策性壟斷、資源性壟斷對公平競爭和創新的影響。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打造新的基礎設施,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商業生態,鼓勵試錯與容忍失敗。

在數位化時代,應該追求和諧發展。我們首先要專注於發展壯大,但與此同時要注意和諧平衡,要迎接獨角獸的時代,保持警醒,但確實無需恐懼。我們沒有必要過於恐懼將來獨角獸的出現,尤其是在To B領域,遠遠沒有到需要擔心贏家通吃、壟斷等現象出現。但是,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探索新型的分配模式,國外都在做積極的探索,前一段時間我還在與朋友聊Andrew Yang提出的UBI等問題,都是會對新的機器人、人工智慧時代造成大規模失業……這些問題需要企業家真正去探討。

最後,我想說「解鈴還需系鈴人」,科技造成的問題需要用科技與法治的進一步發展去解決,而不是退回去,當初大工廠流水線造成壟斷,我們不是把流水線拆掉,而是進一步發展,通過新的法治、新的規則讓流水線變得更好,讓壟斷不扼殺競爭。我想強調,這個時代需要新理念,要研究新模式,我們面對的是新機遇。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思考企業家新責任。

【責編:章偉升】

相關焦點

  • 政治局會議定調2021年經濟: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除此之外,此次政治局會議上提到的注重需求側改革、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以及房地產領域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重點說法,也被市場關注。看點1:首提「需求側」改革此次政治局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需求側改革」是一個新提法。
  • 丁健:To C領域的巨大平臺將贏家通吃效應發揮到了極致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在閉幕式上做了演講。在丁健看來,贏家通吃這個理念,在網際網路時代,特別是在To C領域出現了巨大的平臺後,這些平臺實把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可擴展性和贏家通吃、馬太效應發揮到了極致。「我們在這個過程裡面有很多種原因,不管它是由於網絡效應還是由於網際網路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互聯互通的這種標準化,使得我們每一個用戶,能夠非常快的,用非常方便的方式下載標準化的軟體,而且非常簡單的安裝和使用這些軟體,使得我們在同一個時間從不同的地方可以使用同一種服務,這個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丁健說。
  • 【聚焦經濟熱詞】強化反壟斷,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和創新
    【聚焦經濟熱詞】  【熱詞】強化反壟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 北大光華教授劉學:為什麼說對平臺經濟反壟斷是必要的?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如何看待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問題?網易研究局專訪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劉學。網易研究局:為什麼說平臺會形成壟斷?我們現在看到的網際網路市場,比如電商等,並沒有形成壟斷,為什麼還要提平臺反壟斷?
  • 遊雲庭:Facebook遭反壟斷訴訟,為中國《反壟斷》提供借鑑
    平臺公司的屏蔽行為對競爭秩序有很大破壞,還會傷及甚至扼殺作為創新源泉的中小型初創企業,所以今天就聊聊Facebook反壟斷訴訟案對國內平臺反壟斷的啟示。一、Facebook做了什麼?十多年前,Facebook推出了面向第三方開發者的開放平臺,第三方開發者可以通過接入Facebook的開放平臺實現登錄、查找好友、為自己的Facebook主頁點讚等功能。
  • 何為平臺經濟反壟斷中的「獵殺式併購」
    溫世君/文中國作為全球三大反壟斷轄區之一,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下稱「反壟斷指南」),一改過去20多年的包容審慎監管,而今強調「加強科學有效監管」。經營者集中是潛在的執法重點領域之一。
  • 亞信(中國)董事長丁健做客搜狐
    丁健說:從壓力來講,稍微小一點,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看一下更遠的、更大的環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為上市公司的老總,基本壓力比較大,每天要想怎麼樣能夠跟股民有所交代,每個季度的數字有很大的壓力。
  • 為什麼要阻止公司一家獨大?美國巨頭百年反壟斷史
    克裡斯認為Facebook的壟斷體現在三個方面:1.大約70%的美國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其中絕大多數會使用Facebook產品。2.Facebook估值是五萬億美元,佔據了全球社交網絡收入的80%以上。3.複製對手的商業模式,用技術與龐大用戶體量打壓對手,在自身平臺屏蔽競爭對手產品。
  • 平臺反壟斷指南亮相!價格歧視、二選一成過往?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http://www.samr.gov.cn/hd/zjdc/202011/t20201109_323234.html  《平臺經濟反壟斷指南意見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引導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促進線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評論:網際網路經濟下半場《反壟斷指南》仍需抑制平臺「侵略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網際網路經濟下半場,《反壟斷指南》仍需抑制平臺的「侵略性」輿論普遍認為,今年是歐美對高科技公司的反壟斷元年。前兩年針對電商通過了《電商法》,今年11月初針對網貸出臺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而此次出臺的《關於平臺經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則是針對所有平臺模式,範疇更大。一旦《指南》正式施行,中國對於高科技企業的反壟斷監管就有了更合理的工具。這毫無疑問是一大進步,對於網際網路行業「下半場」的長遠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丁健
    「要做百姓吃得起的好藥」——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丁健丁健院士(左)接受採訪    從上海抵達井岡山機場已是12月16日11時許,短暫休息後丁健決定前往位於井開區的普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看看,畢竟院士工作站就設在那裡。
  • 健康報 丁健:把抗腫瘤藥物研究做到頂尖
    上海藥物研究所在丁健的領導下建立了系統的、符合國際規範標準的抗腫瘤藥物篩選和藥效學評價技術體系,建立了系列新生血管生成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評價模型,為我國抗腫瘤藥物的自主研發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平臺。應用該平臺,丁健和同伴們進行了20餘萬次篩選,發現了200餘個活性化合物,完成了10餘個抗腫瘤新藥的臨床前藥效學評價。
  • 亞信(中國)公司董事長丁健做客搜狐(聊天實錄)
    丁健說:從壓力來講,稍微小一點,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看一下更遠的、更大的環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為上市公司的老總,基本壓力比較大,每天要想怎麼樣能夠跟股民有所交代,每個季度的數字有很大的壓力。現在能夠有時間想一想到底兩年以後三年以後,Internet變成什麼樣子,整個IT通信和視頻包括種種相關產業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能做些什麼,這方面有一些思考。
  • 丁健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新聞—科學網
    我們科技總體上與發達國家比有差距,要採取「非對稱」趕超戰略,發揮自己的優勢,特別是到二○五○年都不可能趕上的核心技術領域,要研究「非對稱」性趕超措施,在國際上
  • 數字市場反壟斷需要監管工具創新
    數字經濟的誕生與崛起,可能會改變世界經濟體系,重塑傳統產業發展方向,重構全球產業發展格局,也會給反壟斷法的規制帶來挑戰。反壟斷立法與實踐如何回應這些挑戰,哪些需要改變,哪些其實不會發生變化,需要反壟斷理論研究的學術支撐,也需要中外學者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和更廣泛的學術交流。
  • 《龍》雜誌:北京大學專家金李建議 對金融科技企業的反壟斷工作要...
    發展數字經濟要疏導結合,既要反壟斷,又要鼓勵競爭和創新,保護發展的驅動力,需要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反壟斷經濟體系。當前,一些金融科技企業帶來的監管難題和金融風險,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震動,如何面對這一難題,妥善解決數字經濟帶來的新課題,需要冷靜分析,客觀對待,妥善處置。
  • 紮實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公司董事長
    這是亞信CEO張醒生對董事長丁健的評價。而自稱不做CEO比做CEO睡得更踏實的丁健在亞信成立十年之際選了張醒生這樣一位職業經理人做亞信的CEO。此時,距離他從田溯寧手中接過亞信帥印過去了4年。4年時間,對於那些跨國百年老店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亞信這家立志要做中國的世界級科技企業的公司來說,不僅完成了從創業者公司到經理人公司的升華,更是扎紮實實做出了一份讓太平洋兩岸都側目的業績。
  • 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丨丁健: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
    新藥研發從來不會是一條坦途,從數萬個化合物中篩選出候選化合物,再優化過程中又要合成成百上千的化合物,能夠推向臨床的,不足百分之一。十種新藥進入臨床,也往往「九死一生」。丁健告訴記者,研發新藥的周期長、投資大、風險高,但這關係到百姓的需求和國家的安全。「上海藥物所做藥人的『基因』就是創新,哪怕再難也要堅持原創。」丁健堅定地說,「因為不創新,就沒有出路。」
  • 亞信董事長丁健:電信業應實施全業務全電信戰略
    記者:在全球IT業低迷之際,中國IT業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應注意哪些問題?   丁健:儘管國際電信業一片低迷,但是中國信息產業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比如,整個IT業沒有產生泡沫,也沒有出現一些過熱需求造成的假象以及投資過熱的現象。當前,跟上國內信息化建設步伐是保持IT企業快速發展勢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