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忘不了家鄉那個泡菜罈子

2021-02-27 葡萄糖的微家

每當走在路上,聽見熟悉的鄉音,我都會情不自禁在這個人身上多看幾眼,那是我對家的思念。細數發間稀稀拉拉的白髮,我才發現我離開故鄉已經11年.城市的繁華沒有改變我的什麼,依舊那麼土鱉;我的味蕾依舊停留在那個百十來戶人家的小山村,那裡有我的童年,我的小夥伴還有我魂牽夢繞的味道——老家泡菜

走進巴山蜀水任何一戶人家的廚房,案板下面總會排列著一群大大小小且外表樸拙的瓦缸(註:最適合泡菜的並不是好看的玻璃罈子,首推土陶、其次釉陶與玻璃、最次是塑料桶)

泡菜罈中常年泡著生薑、花椒、烏辣椒及各色泡菜,經年累月,將鹽水浸出豔麗的色彩。一掀開缸蓋,便是沁人心脾的麻、辣、酸、香,趕快打撈吧!不然,口水就要流進泡菜罈啦!

拌上一小勺油辣椒,加上一點蒜泥,還有幾星蔥花,那泡菜便在餐桌上不顯眼不醒目的刺激著你的味蕾。

老家的成年女性,幾乎人人都會做泡菜,在我們老家泡菜並不單純只有一種,有很多種類:有老壇的、也有爽口的、有葷的也有素的.品類豐富

上圖:典型的老壇泡菜,其口味酸爽,是大魚大肉之後去油膩最理想的菜餚,老壇泡菜由於時間長久,味道酸爽可以跟肉類、魚類組合生成其它的菜餚。不如:泡菜魚、泡菜排骨都很下飯。

很多老壇泡菜裡面的水都是很長時間的,以前也有習俗嫁女兒的時候帶一罈子泡菜水一起出嫁的,因為水裡的乳酸菌越豐富,口感月酸爽,現成的老水當然是最理想的菌種。

上圖:就是推廣最好的爽口泡菜,特點就是時間短,技術複雜性不高,在飯館裡吃到的就是此款泡菜。可以攪拌點紅油和香醋,味道簡直爽極了

上圖:就是泡豬耳朵,味道怎麼說呢?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其中滋味

上圖:天下文明的泡椒鳳爪,大江南北廣受歡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泡菜,有泡菜的地方就有泡椒鳳爪

品嘗了天南地北的菜餚,最愛的還是母親做的飯菜;吃盡了天下美食,惦念的還是家中的泡菜罈子;認識了很多人,但最愛最掛念的還是我的家人。

看到這裡你也想做一壇泡菜,你可以點擊「閱讀原文」,裡面有四川泡菜的標準做法

明日推送預告:

好美啊!國家精品攝影(上)

你的不離不棄,我的天長地久

2014十大逗比排行榜

相關焦點

  • 影評|《美國泡菜》
    圍繞著這兩件事情,這個當今世界最為強大的國家讓人愈發看不懂了。這個國家最值得驕傲的就是那個曾經被全世界無數人嚮往的「美國夢」,在2020年疫情期間播出的電影《美國泡菜》,讓我們回顧了疫情和選舉之前那個令人熟悉的美國。電影改編自一篇刊登於《紐約客》雜誌的小說,一位生活在東歐的農民在慘遭當地哥薩克土匪的劫掠之後,毅然帶著妻子來到了新大陸闖蕩。
  • 米粿:忘不了的鄉愁
    泡粉是其中重要一環,一般泡粉的人都是經驗豐富的人,必須用沸騰的水,否則米粉就泡不熟,且水和粉的比列適中。泡粉不僅是個技術活,而且也是個力氣活,因為還要用力揉粉,這樣做出的米粿才有嚼勁。做米粿,最簡單的就是拍成圓形。圓形與否就要看你的拍功了,那些心靈手巧的人當然不在話下,但對於小編這種手拙之人也只有添柴燒火的份了。當然對於那種用粿印做的粿小編還是可以身先士卒的。
  • 李子柒做個泡菜,被韓國人炮轟,竟是「泡菜」翻譯惹的禍?
    我們雖然沒有泡菜冰箱,但是泡菜罈子請了解一下!不僅如此,很多韓國網友因此翻出了李子柒3年前的一期製作辣白菜的視頻,並在評論裡「大放厥詞」。不管中國有多少「不實的來源顯示」,她真的不該碰Kimchi。韓國網友圍攻最新的視頻,因為我們用一樣的方法醃辣白菜。新內容的英文標題裡,並沒有出現「辣」或者「白菜」,主題明明是white radish,是白蘿貝呀。But,3年前這個視頻又被翻出來圍攻,真的和「辣白菜」的英文翻譯有很大的關係!
  • 涎水直流:回味小時候石首家家戶戶都有的絕世美味罈子菜!
    你還記得你家裡角角落落的幾個罈子嗎?裡面的食物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有的裝泡菜,有的裝鹹菜,有的裝豌豆醬。經過每家媽媽的巧手,味道各不相同,成為每一個石首人最想念、最喜歡的味道。如今的人們,吃多了雞鴨魚肉等油膩葷菜,偶爾吃一頓它們,那真是滿口生津,食慾大振。「餐前飯後食六顆,不打郎中門前過」,藠頭對不少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療及輔助作用。
  • 火鍋店泡菜免費吃,顧客想打包10壇,結果……
    「老闆,10壇免費泡菜打包!」
  • 蘇河醃缸豆徵文:讓一碟醃豇豆勾起了鄉愁
    圖:黨智華夢回牽繞的是那遙遠的故鄉,念念不忘的是家鄉的味道,一碟醃豇豆可否解一絲鄉愁。幾顆種子一個窩,也不需要特別的澆灌,待到發芽跑藤結豆時,隔幾天就能很輕鬆的摘一簍子。豇豆不論燜飯、清炒還是和肉燉,都是很受歡迎的時令菜餚。缸豆吃不完的很快就會老掉,經常會贈送給灣鄰們一起吃。
  • 有家的味道,鄉愁,便不再愁
    說到鄉愁,人到了一定年齡,就容易懷舊,常常想起過去的事情。離開故鄉久了,思鄉之情也就愈加濃重。鄉愁,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在對家鄉美食的渴望與思念。 一個人在年少時喜歡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覺裡會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長大了,也難以忘記。遠離家鄉的人每當嘗到這種特殊的味道時,它們就會喚醒你對家鄉、對家人、對親情的無盡回憶。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高亮:在老街的斑駁裡讀懂鄉愁
    鄉愁是什麼?  它在余光中的詩裡,也在高亮的鏡頭裡。  今年52歲的高亮,家住天寧區鄭陸鎮三河口村。自從2004年改行學習攝影后,他16年來一直用鏡頭實現他心中的攝影價值——記錄鄉愁。  最初,他只在三河口村到處拍。
  • 鄉村,鄉親,鄉愁
    提到家鄉,很多人想到的是交通不便的山村,但我的家鄉,在皖北的農村,方圓百裡,一馬平川,沒有山,也少有水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平原也是有好處的,沒有山體滑坡,少有地震,交通便利。我們那個縣,秦朝時候的碭郡,現在是全國十大水果生產強縣,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最大連片果園,世界馬術比賽舉辦地。小時候,主要活動範圍是我們村子,偶爾去一下鄰村或者親戚家村子。村子裡面什麼都有,有桑葚樹,可以爬上去摘了吃,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桑葚是小時候少有的幾種零食之一。還有洋槐樹,蒸洋槐花吃,那可真的是香啊,很多年沒吃過了,省城的菜市場也有賣的,網上也有,城裡環城路上也有,但都沒有家鄉的味道。
  • 【線索徵集】赴臺老兵後代尋找武漢家鄉親人,盼了卻父親遺願
    「父親離世的遺憾是一直未能尋找到家鄉親人。」近日,來自臺灣的萬天福先生向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求助,希望能夠替自己離世的父親、赴臺老兵萬景友尋回失散在湖北武漢的家鄉親人,實現其畢生未了的心願。湖北籍赴臺老兵萬景友據了解,萬景友1927年10月出生,老家舊址位在湖北省漢口市三星街(疑似在現今武漢市洪山區或江漢區),父親萬志四,母親萬胡氏。
  • 情系家鄉 飲水思源
    在我鎮新民村有這麼一位村民,致富不忘家鄉人。事業成功後不忘回報家鄉,出資為家鄉購買路燈,感動了家鄉人。近日,新民村11盞路燈全部點亮,每到傍晚一盞盞路燈照亮了村裡的主街,村民們晚飯後三三兩兩在路燈下散步,大家嘴裡不住的說著「有了新路燈真好啊!」這明亮的路燈正是新民村村民劉義孝的兒子劉傑捐獻給村裡的。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稱泡菜為韓國特有,連柿餅也是韓國的?
    獲取資源不迷路:點擊上方[韓劇爆了]→右上角菜單[
  • 我在海外說:李子柒的泡菜爭議究竟在哪裡,韓國泡菜與中國泡菜一樣麼
    為什麼一個擁有1400萬用戶的中國youtube稱紅泡菜為中國泡菜?我不贊成韓國人的憤怒。原因很簡單,這段視頻中並沒有說泡菜是中國的。這只是一個女孩用韓國泡菜的方法來製作食物。如果是一個非中國人用中國的方法來製作食物,我想中國人一定會去讚美她,而不是辱罵她。我覺得這種做法太敏感了。
  • 李子柒做泡菜視頻走紅,遭數萬韓國網友圍攻:「泡菜是我們韓國的!」
    這其中,李子柒所用到的各種食材都是尋常老百姓家再普通不過的了,但是在李子柒的鏡頭下卻賦予了它們生命,平凡卻不簡單。然而,近日李子柒在YouTube更新的《一生系列》的最後一期講述蘿蔔從長大到被做成泡菜的「一生」的視頻卻引起了軒然大波。本來只是簡單的分享,卻沒料到遭到不少韓國網友的吐槽。先來一起看看韓國媒體對此事的報導吧。
  • 泡菜培根炒飯:泡菜文化
    最近很忙,雙休日比上班還忙,一圈兜下來,中午回到家發現什麼菜都沒買,不過這也難不倒我,同事的女兒去韓國,在機場買來泡菜送給我,冰箱裡有現成的培根,還有一碗剩米飯,就做泡菜炒飯吧,等吃完了,誰都嫌米飯太少了!
  • 辣蘿蔔泡菜,正宗中國妞做的日本妹子傳授的韓國泡菜
    我是個又怕辣又愛吃泡菜的人。特別是韓國的辣白菜和辣蘿蔔,每次好吃的停不下來。最近悲哀的發現泡菜漲價了,以大冬天我吃泡菜的速度,估計每個月買泡菜的價格和貓糧要差不多了。。。。於是我決定自己做泡菜。你們就別管正宗不正宗了。不過特別適合懶人做倒是真的。不難,而且像我和KK這種泡菜狂人能認可的味道,可以自家試試看哈!難度係數:比正規傳統泡菜簡單很多時間:大概兩天就能吃哈!適宜人群:首先適合又懶又愛吃泡菜,還覺得超市泡菜貴的人哈!特點:這個時候的蘿蔔最應季!一定用這個季節的蘿蔔哈!!
  • 離家,請帶上家鄉的味道
    每次從家鄉回到城市箱子都是塞得滿滿的除了罈子菜、土雞蛋還有滿滿的臘魚臘肉這是家鄉的味道
  • 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最思念的地方叫家鄉
    直到今年,「回家」兩個字成了艱難的事,才明白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最思念的地方永遠是故鄉。每一個離開家鄉的人,都會有一個背包,裡面裝滿了最重要的東西。 難以割捨的情感藏在背包的最底層,跟TA的回憶填滿了空間,對家鄉的思念讓背包的拉鏈無法拉上. 如果你身在異鄉,打開《你的背包》最先想到的是什麼?身在異鄉,當看到跟家鄉有關的事物,記憶的閘門就會一下子被打開。 離開時間家鄉越久,對家鄉的記憶反而愈發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