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膽經之外也。丘,土丘也。
該穴名意指隨膽經風氣上揚的脾土塵埃由此飄揚於膽經之外。本穴物質為光明穴傳來的陽熱風氣,至本穴後,陽熱風氣勢弱緩行並吸熱冷降,隨陽熱風氣上揚的脾土塵埃則飄散於膽經之外,故名。
下肢痿痺;
胸脅脹痛;
癲狂;
頸項強痛。
配風池、後溪主治頸項強痛。
外丘穴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是止痛的良穴。常用來治療各種痛症,尤其可以緩解老寒腿引起的疼痛。
刺激方法:
1.點按法:
拇指按壓在外丘穴的位置,使用一定的力量向下按壓,保持5-6秒後鬆開,休息2-3秒後再進行點按,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每次點按5-10分鐘;
2.按揉法:
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在外丘穴,以穴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鐘;
3.艾灸法:
可採用溫和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0-15分鐘;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40分鐘;溫度:38-48℃。
由於老寒腿的發生多受寒溼侵襲,因此在穴位刺激的基礎上,還要注意防治,不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膝關節,以保證關節部位活動自如。
- 完 -
免責聲明:文章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內容中若涉及配方針灸等技術,僅供參考,請勿隨意使用。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了解更多取穴教程
點個在看,一起為健康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