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輕度運動可以減輕中風的嚴重程度!

2021-02-13 環球速報


每天讀一篇 美語脫口說


Light Exercise Might Lessen Stroke Severity, Study Indicates

輕度運動可以減輕中風的嚴重程度


People who regularly engage in light to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 like walking four hours a week or swimming two hours weekly — might have less severe strokes than individuals who aren’t as active, a Swedish study suggests.

瑞典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進行輕微或者適度鍛鍊的人,例如:每周步行四小時或每週遊泳兩小時,可能比不經常運動的人患中風的機率要小。

Researchers examined data on 925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or strokes at 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Gothenburg, Sweden, between 2014 and 2016. Overall, four in five of these patients had mild strokes.

在2014年到2016年期間,研究人員調查了瑞典哥德堡的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中925名患有中風的病人的數據。這些病人中,五分之四的病人是輕度中風。

Slightly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tients were inactive before their strokes. Compared with this inactive group, people who got at least some exercise before their strokes were twice as likely to have mild strokes, researchers reported in Neurology.

研究人員在《神經病學》(Neurology)雜誌上表示,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在中風前是很少鍛鍊的,相比之下,在中風前至少做過一些鍛鍊的人患輕度中風的可能性是不鍛鍊的人的兩倍。

We knew from earlier research that physical activity could reduce stroke incidence, lead study author Malin Reinholdsson of the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said by email. "However, whether or not pre-stroke physical activity could also influence stroke severity was not clear."

哥特堡大學的帶頭學者在郵件中說道:「我們在早期的研究中得知,鍛鍊身體可以減小患上中風的概率,但是,在中風前才鍛鍊能否也減小中風的嚴重程度還不得而知。」

Patients in the study were 73 years old on average and most of them had what’s known as an ischemic stroke, the most common kind, which occurs when a clot blocks an artery carrying blood to the brain. About 6 percent of patients had hemorrhagic strokes, a less common type that is caused by a ruptured blood vessel in the brain.

被調查的病人的平均年齡為73歲,他們大多數人都患有流行的缺血性中風,這是中風中最常見的一種,當輸送至大腦的血液在動脈發生結塊阻塞時易患上此病。大約有6%的病人患有出血性中風,這是中風中較少見的一種類型,當腦血管破裂時易患上此病。


相關焦點

  • 千真萬確:腦供血不足的人,4種食物再饞也儘量少吃,以免中風,早知早好
    它不能滿足腦細胞的需要,導致輕度功能障礙。」「腦梗塞」和「老年痴呆症」都是由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簡單地說,突然的性行為,特別是蹲下後,或在某些特殊場合,眼睛突然變黑或眼睛看不清,頭暈或四肢麻木,都是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眾所周知,人腦是一個非常精確的「儀器」,負責整個身體的活動。一旦損壞,將對人體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過年做什麼運動不耽誤打麻將,還好處多多!
    一位產後6個月的寶媽因為咳嗽漏尿來醫院就診,在聽到了治療費用以後決定不在醫院做盆底康復,而是自己回家跟著抖音視頻做凱格爾運動。但是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斷斷續續跟做了3個月的凱格爾,漏尿的症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已經到了出門必須墊衛生巾的程度了。她很懊惱,沒辦法只能又返回醫院尋求醫生幫助,但是醫生的話讓她傻了眼。
  • 缺血性中風怎麼辦?牢記保命「時間窗」!
    腦血管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從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分為缺血性中風(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和出血性中風(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缺血性中風稱為腦梗塞、腦梗死等,其發病率高於出血性中風,佔中風總數的60%~70%。
  • 每天喝一碗,血管少堵塞,活血防中風!院長也在用
    輕度中風可導致偏癱姿勢和緩慢而奇怪的行為;嚴重中風可導致肢體癱瘓、失語症甚至精神障礙。血管堵塞是中風的最大原因。那麼,我們如何保護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進而預防這種可怕的疾病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原副院長鍾孟良院長,在《養生堂》中分享了兩個他常用的防中風保健方:活血飲和通絡糊,用到的保健藥材就是我們都熟悉的三七和葛根,做法非常簡單。活血能疏通血液,減少血管堵塞,預防血栓,是中醫上預防中風必不可少的方法。三七可以是血管通暢,是預防中風的良藥。
  • 全國名老中醫:中風發生前,90%的患者都會出現這些症狀!
    提起中風,不少人會想到突然昏厥、不省人事、頭疼,或突然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症狀。馬雲枝教授表示,不是所有中風患者的臨床表現都那麼典型,很多患者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症狀,這些症狀容易被本人甚至醫生忽視,漏診、誤診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腦出血量增多,病情加重。47歲的老王在城裡當老師,今年三夏大忙時節回家務農。
  • 冬季老人防中風,可以多吃這五種富含鎂的食物!
    數據顯示,全球每6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腦卒中(中風),每6秒就有1人死於這一疾病,同時每6秒還會有1人因卒中永久致殘。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對於任何類型的中風,每添加100mg鎂就能降低8%的風險。
  • 我國荒漠化程度持續減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黃俊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00多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積130萬公頃,四大沙地生態整體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續減輕;我國北方共發生43次沙塵天氣過程,其中沙塵暴天氣12次,較「十二五」期間減少
  • 凱格爾運動:減輕尿失禁與早洩的免費良方
    凱格爾運動也被叫做骨盆運動,是專門用來鍛鍊骨盆處肌肉的運動方式。 凱格爾運動對於男性和女性都有益處,並且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坐著、站立、行走、平躺,各種體位都可以進行凱格爾運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運動不可在排尿時進行,以防止出現膀胱感染。這項運動對於尿失禁問題的患者尤其有效。對於男性來說,凱格爾運動可以改善性功能。
  • 【提醒】:黃楓:運動,當心這些損傷
    運動,當心這些損傷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骨科主任黃楓教授文/羊城晚報記者張華骨科專家稱,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因為大多數運動創傷都是因為忽視運動中的自我保護【傷情警報】疼痛輕重與傷勢有密切關係輕傷:韌帶扭傷,輕微腫脹,踝關節穩定,可以跛行。重傷:外踝劇痛,腫脹嚴重,踝外側韌帶完全斷裂,關節不穩。
  • 一圖說事8:艱難梭狀芽胞桿菌感染(CDI)嚴重程度分型
    治療的前提是確定患者嚴重程度。我們將分型歸納如下圖:       指南建議按疾病嚴重程度來分級:輕度    為CDI 伴腹瀉。中度為有 CDI 伴腹瀉,但未出現嚴重症狀和體徵,也沒有CDI 的併發症。
  • 【養生小百科】: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
    中風是中老年人最害怕的疾病之一,中風會導致失語、偏癱,嚴重的會危及到生命,想要防治中風,首先要了解其先兆症狀,
  • JAMA:果汁可治療兒童輕度腸胃炎?
    Freedman博士和同事們報告說,在加拿大的這項納入647名兒童的研究中,對輕度胃腸炎和輕度脫水患者,當在給予他們喜歡的飲料後給予半濃蘋果汁時,與給予標準電解質液維持液的兒童相比,治療失敗的機率更小。他們說:「這些結果質疑了腹瀉開始時常規使用電解質溶解的推薦。」
  • 失智症革命:日本最新研究有望逆轉輕度認知障礙!
    輕度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MCI)是介於正常老化與輕度失智症之間的過渡階段,就是患者本人覺得記憶力不佳,客觀的認知功能測驗也顯示近期記憶減退,但其他認知功能正常,並不影響生活或工作。雖然不是每個輕度認知障礙的病人最後都會變成失智症,但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每年約有10〜15%轉變成失智症,比一般老年人高十倍。正因為失智是一種長期演變、衰退的過程,大家都想儘早發現,儘早治療。日本 「讀賣新聞」 報導,被稱為「失智的前段班」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在長壽醫療研究中心4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46%恢復正常,這項研究成果即將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
  • 中風檢測新方法:一滴血,十分鐘
    治療中風的時候,時間非常重要,每分鐘都會影響病情。但是,目前中風的診斷可能需要長達三個小時,熟練的技術人員進行仔細的實驗室工作,才能給出診斷結果。現在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裝置,可以只用一滴血在十分鐘內給出中風的診斷結果。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認為,該裝置還可以用於其他疾病的診斷,包括外傷性腦損傷(腦震蕩)、某些類型的痴呆,甚至某些種類的癌症和心臟疾病。該設備不僅小巧簡單,還可以在病人病床邊進行測試,非常方便。四分之三中風患者患有中腦血管的缺血性阻塞堵塞造成的中風。在這種情況下,時間是至關重要的。
  • 小中風症狀:這是中風前的最後一次警告,抓住了還有機會得救!
    但我們並沒意識到,父親這次「小中風」預示著更兇險的「大中風」。當時醫生的確說過,父親中風復發機率較高,而且如果二次復發,症狀會更嚴重。沒想到醫生一語成讖,不到2個月後,父親中風復發,而且是直接在單位工作時倒地,被同事緊急送醫。我趕到醫院時才發現,父親雖然經過緊急搶救活了過來,可話也說不清楚了,半邊身子幾乎動不了,躺在病床上的樣子讓我淚流不止.
  • 冬季如何預防中風,你必須要知道的六大飲食原則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調查顯示,只要具備「三高」之一,罹患中風的機率就比正常人多出三倍,而「三高」的形成與飲食之關係十分密切,因此預防中風除了規律的運動之外,還應該慎選飲食。我們日常生活食用的食物中,有一些可以影響血壓、血糖與血脂肪的營養素、抗氧化營養素或是植化素,對於預防中風都有幫助。因此,只要遵循預防中風的飲食原則,就可以減少中風的機率。
  • 中風或有藥可治!這種常用解毒藥居然可以幫助中風恢復!
    用於治療阿片藥中毒的救命藥納洛酮竟然可以降低雄性大鼠中風後的大腦炎症。
  • 膝蓋痛儘量不運動?專家提醒:膝關節痛的運動處方這樣開
    查看了一些文章報導,有的說運動有害,有的卻說有益,請問哪種說法是對的?答:膝關節如果長期不使用,會出現功能性失調,因此,適當運動是有必要的。對於早中期膝關節疼痛的人來說,運動也是對付疼痛的療法之一,可根據個人情況開出運動處方。跑步可減輕疼痛很多膝關節炎病人覺得膝蓋出現問題就不要做運動了,以免讓關節進一步勞損。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
  • 深靜脈血栓:生命在於運動
    點擊題目下方國際循環,快速關注 icirculation  一項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對早運動和臥床休息對患者病情惡化和疾病相關死亡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對初始有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早期下床運動可緩解肢體急性疼痛,預後更好。北京協和醫院李擁軍教授團隊分析了13項研究共3269例患者,分析了除標準口服抗凝劑治療外,早運動與臥床休息相比,肺動脈栓塞發生率、深靜脈血栓發展進程、深靜脈血栓相關死亡、疼痛緩解程度以及患者水腫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