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食品網訊 3月23日,上海武康路網紅麵包店Farine因涉嫌使用過期麵粉被責令停業。
Farine企業負責人接受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管局約談時的筆錄顯示,企業負責人稱在法國小麥和小麥粉保質期都無須考量,進口時,麵粉中文標籤顯示保質期為9個月到12個月,實際上,即使用2年也沒關係。
不過,上海閔行市場監管局認為,在中國境內從事食品經營,就應該知道並按照中國法律經營,
由此,過期麵粉使用問題引起大家普遍關注。
一米市集的米麵類產品經理姜世雄表示, 首先,從麵粉進口的角度出發,進口麵粉有兩種方式進口,一種是零售包裝,就是小包裝家庭裝麵粉,這種小包裝的麵粉是在生產時就添加防腐劑和高溫殺菌,且包裝防潮防磨,一般保質期1年到2年(如Bob's Red Mill);另外一種是大包裝(俗稱業務裝),一般是50KG和100KG的麻袋裝,這種包裝雖然也經過添加防腐劑和乾燥劑,包裝防潮防磨損比較差,只適合麵包店和餐廳使用,不適合零售,保質期一般為1年。
第二,麵粉過期危害巨大,麵製品有個通病,就是時間放長了之後會長蟲,蟲卵在生產時一般會用高溫殺死,但還是會有部分蟲卵留存,一旦時間超過半年,溫度溼潤就會激活從而長蟲。這種蟲行業叫粉甲蟲,會產生一種叫「苯醌」的毒素,這種是典型的致癌物。
第三,對於進口麵粉,保質期按照進口產品標準規定,由進口商按照海關部門要求制定中文標籤貼在進口產品上,內容必須與產品本身信息一致。
第四,國內外保質期沒有區別,有些進口商考慮到海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黴變及破損導致保質期縮短,一般會縮短實際的保質期,這種做法在國內是允許的。比如麵粉保質期2年,一般只會用半年到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