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惟民動態】我所提供全程法律服務的江西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在九江開庭審理
根據原告九江市人民政府的起訴,自2017年8月至10月期間,江西正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8名被告,為謀取非法利益,採取分工協作、跨省轉運方式,從浙江等地將汙泥違法運至九江,隨意在九江市開發區沙閻路伍豐村鄭家灣等5個地塊違法傾倒,給九江市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給社會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
【公益訴訟】從挖山到修山,渝東南首例礦山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始末……
2020年11月17日,經市檢察院第四分院提起公訴,市第四中級法院當庭判決:被告劉某某需按照鑑定機構制定的修複方案出資32萬餘元對採石場進行生態恢復治理,在8個月後未通過生態修復驗收則需直接賠償生態恢復治理費用32萬餘元。 32萬元數額雖不多,但這起礦山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卻是渝東南地區首例判決結案的環境修復民事公益訴訟案。
-
速看:邵陽市首例非法佔用林地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邵東開庭
7月17日上午,邵東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邵陽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邵東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邵東縣人民檢察院認為,湘和採石有限公司非法佔用林地、破壞防護林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遂依法向邵東縣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被告承擔恢復原狀、修護生態環境的民事責任。
-
生態環境誰破壞誰修復
1月4日,修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同時也是全國首例創新生態修複方式、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管理和監督,使用生態環境修復費的案件。
-
湖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最高公益訴訟案宣判!
近日,湖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最高的公益訴訟案件宣判了!侵權賠償總額達5498萬元!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彭正明等涉惡犯罪集團非法採礦、尋釁滋事、重大責任事故、生態環境損害一案作出二審判決,維持原判,31名被告人共同承擔侵權賠償總額5498萬元。
-
讓代孕龍鳳胎母親獲得監護權的代理詞長啥樣?專家這樣解析國內首例代孕監護權案 律新社追蹤
2016年6月17日,中國首例代孕龍鳳胎監護權案終審落槌,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譚芳律師及其團隊代理母親一方勝訴,代理意見幾乎全部被二審法院採納——孩子終於有了母親!當事人喜極而泣,感謝律師「是你們讓孩子終於有了媽媽!」
-
瑜伽樹愛心公益捐贈與科普暨「江西觀鳥會」籌備會--「贛鄱河山生態公益行」第47期活動
2019年11月3日早上八點,瑜伽樹愛心公益志願者們再次集結,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贛鄱生態公益活動。
-
各地環保頭條丨江西引導環保組織參與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建設
「江西樣板」建設。近年以來,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把環保社會組織和高校環保社團作為推動江西生態環境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引導培育助推環保社會組織和高校環保社團健康有序發展。2017年8月,省生態環境廳和省民政廳聯合制定印發了《江西省環保社會組織行為規範指導意見》,明確了從環保組織的登記審查、扶持政策、監督管理和能力建設等四個方面,對民間環保組織的規範化建設進行了全面規範。
-
【預告】央視·現場 | 定置網非法捕撈公益訴訟案
2019年7月2日,海口海事法院對這起海洋行政公益訴訟案進行了公開審理。公益訴訟起訴人認為,被告在清理整頓定置網過程中,雖然在涉案管轄海域內設立了警示牌,但只是在警示牌上告知違法設置定置網的當事人自行拆除,這種方式不僅不符合法律規定,也根本起不到整治的效果,被告並沒有正確履職或履職不到位。
-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專題】張梓太、席悅: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糾紛處理機制探析
訴訟類型可分為私益訴訟和公益訴訟兩類。從以上要求來看,應當構建私益訴訟為主體、公益訴訟為補充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私益訴訟,以憲法和物權法規定的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為權源,將生態環境損害界定為功能毀損,適用侵權責任法的核心規則,具有合法性;私益訴訟機制能夠消解行政手段帶來的對結果偏頗的懷疑,並與正在探索建立的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形成適應性的制度合力,具有合理性。當然,由於生態環境損害會不可避免地觸動公益,因此,應當允許公益訴訟以監督的立場進行補充。
-
公益訴訟面前,他們栽了!
12月11日下午,由江北區檢察院依法提起的兩起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區法院開庭審理。
-
一男子破壞生態環境被信宜檢察公益訴訟索賠近百萬
路途遙遠,環境險惡,這樣的惡劣條件給勘查現場、調查取證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調查取證 儘管如此,該案承辦檢察官容慧輝檢察長仍帶領幹警,頂著烈日上山,冒著狂風暴雨下山,夜宿鎮上簡陋旅館,克服困難先後三次上到山頂進行現場勘查,多次到山場向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了解情況。同時,茂名市人民檢察院大力支持,多次到現場進行實地指導。
-
彭澤生態環境局開展對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
為進一步壓實對轄區企業的監管責任,探索對企業監管的新模式,提升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落實企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彭澤生態環境局積極做好磯山工業園區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
-
快訊 | 推動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華基金在行動.
深圳市華基金生態環保基金會(以下簡稱華基金)於2019年底正式成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會員。IUCN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環境保護專業機構。華基金正和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將近1400個機構以及15000位科學家一起,努力協助全社會保護自然的完整性與多樣性,並確保自然資源的利用是公平和生態可持續的。關注野生動物,守護動物鄰居。
-
福建端出「6·5」環境日公益宣傳大餐 共建生態家園
、保護生態環境,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別開生面的活動內容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參與。福建省環保廳廳長朱華(前中)出席「6·5」環境日公益宣傳活動。福建省環境保護廳廳長朱華出席活動,她表示,通過環境日公益宣傳活動,旨在普及環保知識,帶動市民對環保的參與度,共護綠水青山,共享生態紅利。從1972年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每年的6月5日確定為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江西首次發現
11月9日,記者獲悉,國內核心期刊《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和《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分別於近日刊登相關論文,公布了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發現的11種植物(系江西省植物新記錄種),即6種石松類和蕨類植物:柳杉葉馬尾杉、西藏瓶蕨、灰背鐵線蕨、骨牌蕨、異鱗鱗毛蕨、鋸蕨,5種種子植物:車桑子、大花腋花黃芩、巖藿香、高野山龍頭草、九龍山鳳仙花。
-
江西首例武裝製造冰毒案宣判!
掌上觀看江西大小事,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