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了餃子的熱量和營養成分之後,最關鍵的也是減重的小夥伴們最關心的,過年吃餃子,怎麼才不容易胖?西希總結了下面6個要點
1)選擇餡料少加油
如果是自家包餃子,可以選擇餡料,餃子的熱量高主要是由於餡料的脂肪含量高,因為每克脂肪含9kcal,而每克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只含4kcal。所以減少脂肪含量是控制餃子熱量的重要一步。儘量用瘦肉餡,牛肉或者雞肉的脂肪含量普遍低於豬肉,使用魚肉或者蝦肉也是很好的替代方案,只要不嫌剁餡麻煩。少加油,這一點也是不言而喻的了,減少油也就是減少脂肪,不過這樣可能會讓餡不易包上,就需要在擀皮和包餃子的技能上多點技能點了。另外,素餡餃子不一定熱量低,很多素餡餃子是加雞蛋的,而雞蛋在和餡前要先加油攤成蛋餅,這樣的蛋餅熱量並不比肉低多少。
2)烹飪方法選擇水餃或蒸餃
煎餃不論是水煎還是四面油煎,因為在烹飪過程中加了油,熱量都會增加,所以減重要繞道而行。不過從西希個人經驗來講,過年吃的餃子還是以水餃為主,倒是剩下的餃子翻熱時常會選擇煎熟,這時還是選擇蒸更好。
3)吃餃子時要數著點
餃子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多,在和家人一起吃餃子的時候,通常都是一邊熱氣騰騰的煮一邊熱火朝天的吃,加上聊天看電視,很容易一下子就二十幾個餃子下肚了,但是可別忘了這是600g呦。雖然餃子的熱量密度不是最高的,也要注意吃的個數才能控制熱量。也可以考慮先喝餃子湯再吃餃子,這樣不容易吃多。
4)餃子是全餐不是主食或者配菜
餃子其實是包含了主食和菜的全餐,最好搭配一點涼拌蔬菜,這樣最符合營養搭配。但是如果把餃子作為主食,同時再吃很多醬肉、炒菜,那麼總熱量和脂肪攝入很容易超標,而如果把餃子當做配菜,再喝些粥,就陷入了主食+主食的高碳水化合物攝入陷阱。這兩種誤區都要避免。
5)配菜很重要
餃子本身缺乏蔬菜,膳食纖維含量少,飽腹感也不強,一口一個很容易吃多,所以搭配不加很多油和鹽的涼拌蔬菜或者蔬菜清湯最健康,菜和湯的飽腹感也可以減少一次吃多的風險。
6)減少鈉的攝入,不加更多蘸料
之前已經提到,餃子通常鈉含量不低,如果再加上蘸醬,很容易鈉含量超標,這樣短期內容易造成水腫,體重上漲,長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對於心血管健康不利。所以不推薦額外蘸醬油、醬或者辣椒醬,而如果蘸辣椒油脂肪攝入量又容易超標。最好只是蘸一些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