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聖佛 / 泰順木紋石 / 潘金松作於2016年
長55釐米,寬19釐米,高37釐米
2017年 ,《三聖佛》榮獲第六屆浙江民間文藝最高獎項"映山紅獎"
潘金松, 男,浙江泰順人,1983年出生於浙江省泰順縣。浙江省玉石雕刻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收藏家最喜愛的工藝美術精英。
2016年6月,泰順石雕青年大師潘金松跟隨著由省文聯舉辦的新鋒計劃人才採風活動來到了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在此處他看到了無比巍峨壯觀的大佛,這些規模宏大,姿態各異,昭示著宗教藝術之美的莊嚴佛像,令潘金松感到無比震撼。
潘金松心中即刻產生了濃濃的創作靈感,考察回歸後便迫不及待的回到工作室進行了石雕創作,他以「西方三聖」為主題主旨進行了巧思精雕,創作了質樸傳神皆具意境美感的石雕作品《三聖佛》。
作品《三聖佛》由中間的阿彌陀佛,即如來佛祖,左邊觀世音菩薩,右邊大勢至菩薩組成。
潘金松兼收並蓄,作品《三聖佛》既融合了傳統佛像造像的風格,造型古樸典雅,低調而莊重;又蘊含現代審美意識,線條流暢簡潔、凝練概括,整體圓暢而自然,極具個人風格,展現出極致的簡約之美。
在畫面布局上,三尊佛陀各自居於大小適宜的石窟中靜心修行;灰黑色的佛像質樸自然,祥和莊重,令人感受到寧靜優美;外層漸變的彩色紋理仿若佛光,引人入勝;整件作品構思順石而為,自然中蘊含奇趣。底座搭配上,潘金松取材自然,選擇了原木,木材上的蟲洞與作品主體呼應,為作品的質樸天然起到了強化作用。
雲岡石窟的佛像背依貼在石壁上,法相莊嚴,令人一眼望去便生敬畏。而在作品《三聖佛》的位置處理上,潘金松特意將佛像前移,拉近與人的距離,使佛像顯得無比親切,增加了藝術感染力。
一千五百年前,雲岡石窟始建於中華歷史上最為混亂的南北朝,當時的社會動蕩崩潰,黎民百姓幾乎陷入迷惘之中。眾多僧人行者,千裡跋涉自西而來,將佛學傳入中原大地,只為了將了悟的世界帶給更多的人。
對望千年間,一佛一禪悟。從兵荒馬亂的時代到如今和平安穩的日子,人們的生活環境與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人對於平靜心靈的嚮往。
在當今,激烈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都會給人帶來無形的壓力,難散的浮躁。潘金松以不朽的石頭賦予佛像永恆的氣質,希望《三聖佛》能夠在喧囂的生活之中給予了人們一份超物外的智慧與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