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古建築彩畫的起源及發展史

2021-01-08 古建家園

在我國古建築歷史上,彩畫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建築彩畫,在柱、梁、枋等處繪製圖案花紋,是極富特色的建築裝飾。本期,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古建築彩畫的起源及發展。

從文獻記錄來看,《禮記》中道:「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黈。」這段文字說明色彩的象徵性已經形成禮制,與社會的等級地位相匹配。

夏朝就有了「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樣,並以五色繪製,以區分貴賤等級——「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黈」。

此時建築裝飾還處於萌芽狀態,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建築裝飾類型,彩畫、雕刻、繪畫還雜糅不分,其中由於張掛織物和金屬包鑲所產生的裝飾構圖,在後來的裝飾中產生了巨大影響。

春秋時期有了彩畫的雛形,從考古實證來看,秦漢時期西蜀成都已經出現種類繁多的精美漆器,對大漆運用的推測應該可以推及木構建築的承重結構、上漆技術當不成問題,故有「山節藻梲」和「設色施章」之說。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迅速發展,彩畫在裝飾紋樣上出現了卷草、蓮花、火焰、飛天等圖案,寶珠和曲水萬字也佔據一定裝飾地位,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兩種式樣均已有,這也影響了後期隋唐彩畫風格的發展。

盛唐是我國彩繪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營造法式》「彩畫作」總結了隋、唐、五代以來流行在全國各地的不同工藝及作法,規範了按工藝程度、圖紋用意及材料劃分若干等級,按等級的不同施於不同類型的建築上。

《營造法式》規範了六種基本做法:五彩遍裝、碾玉裝、青綠疊暈稜間裝、解綠結華裝、丹粉刷飾和雜間裝。圖案大多以紅色作底,青、綠、朱、白、黑五色攢退,色彩鮮豔,以暖色為主,圖案線條剛勁有力,圖案紋樣多以花草為主,布局沒有三廷之分,總體效果疏朗大氣。

宋代的建築形式比唐代規模更宏大,彩繪的表現手法也更為豐富。其特點是用墨更講究筆法的流暢飄逸、線條的剛勁挺拔,花紋圖案也變得活潑多樣。在操作技法上,宋代以線條輪廊和圖案造型為主、以退暈技法為輔、以青綠為主色、以紅黃為陪襯,風格清淡雅致。

由於宋代禁止民間私設金爐溶金,所以彩繪中很少用金飾,這也成為宋代彩繪的一大特色。元朝時畫工們在額枋彩畫上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旋子紋樣。旋子紋為一圓形而富有旋轉動感的花卉裝飾圖案。以後旋子紋也成了明清兩代彩畫中一種很重要的紋樣。

元立國不到百年且戰亂不止,現今留存的彩繪很少,只有山西永樂宮、洪洞廣勝寺等幾處實物。但分析研究這些僅存的實物可以得知,元代彩繪對我們建築裝飾的發展仍有一定的貢獻。

元代彩繪主要是以青綠為主調、同時輔以黑白線作各部圖案的輪廊線,使作品更加明晰典雅。元代還首創了在建築物的枋心添加泥塑圖案這一新的技法。北京雍和宮北出土有元代亭子彩畫。

元代的建築在北京留下的不多,現在認定北京元土城遺址公園為元代土牆。北京城的城牆裡一度存有元大都內的彩畫,但是其等級不高,無金,沒有暖色,只有藍色和綠色。現在都不復存在了。

明清的彩畫與各歷史時期的彩畫相比,實物保存較全面。明清時期建築彩畫的製作手法已經完善:襯底襯色技術、罩染技術、堆粉貼金技術、調色全色術、疊暈技術等等,都有所發展和提高。

明清時期的彩畫還有一個突出之處,就是產生了以青綠兩色為主的冷色調,這使得建築裝飾的色彩和造型更趨向優雅耐看。

明代木構彩畫以梁、檁、額枋等柱頭以上部分為重點,鬥拱上的彩飾只作單色平塗或單色退暈為主,這與宋代相比,顯得較為「輕描淡寫」。旋子彩畫在用色上很少用紅色,尤其慎用金色,最多為「點金」,給人以冷豔高雅而沉靜之感。

清代彩畫,除了繼承了過去的傳統,在取材和製作方法上還有了新的變化,使傳統的建築彩畫得到一定的提高和發展。此時期,製作更加規範、等級更加嚴密,吸收了滿族、蒙古族和西方的一些裝飾特點,裝飾手法與紋飾紋樣十分豐富,使之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畫的窠臼,形成了具有清代風格的「清式彩畫」。

清式彩畫的色彩基調以青綠色的冷色調為主,用紅的範圍比明代多了。康乾年間,彩畫的用金量驟增,故宮的太和殿、奉先殿使用金箔面積佔50~100%左右。

製作工藝上,清式彩畫在繼承明代的基礎上,結合瀝粉、貼金、掃青綠等手法來加強裝飾效果。到了清代,彩繪發展已高度成熟,官式彩繪可分為五類,即:和璽類、旋子類、吉祥草類、蘇式類和海墁類,每科畫種又分多種作法。

清式彩畫在材料品種使用上有了更多的突破,除了傳統的石色之外,繪製異獸、包袱、白活所必須用的植物色也大量使用,更突出的是為使彩繪配合建築等級之需,昂貴的金色也廣泛施用,使得高等級建築顯得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清代建築彩畫無論是規模、品種、色彩、工藝等都有長足的進步,達到彩畫史的最高峰。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何建築物上非得要有彩畫呢,難道僅僅是為了好看?

其實塗飾面層對木結構防腐防蛀的作用,而紋樣則源於生產生活中編織、金工等活動。古代彩繪有宗教的圖騰和權力的象徵,以及後來更多的關于吉祥和趣味的追求。對於「秩序感」和「美感」的要求,純粹的「藝術意志」的萌發。

中國的建築彩畫,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趨向多元化和個性化,它從不同方面向人們展示並強化了,建築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建築彩畫色彩是歷史建築原真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對其加以保護,以免造成歷史信息的缺失。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古建、建築行業相關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私信)。

相關焦點

  • 古建築彩繪分類和古建築彩繪形式介紹
    古建築彩繪分類和古建築彩繪形式介紹現在走進很多的景區和公園我們都可以看見古建築彩繪,在我國古代建築中,除建築構造讓人駐足之外,其內外簷部繪就的色彩斑斑斕、構圖莊重典雅的彩畫也是吸引人們注意的重要部分。因為有了彩畫,那些歷數風雨的古建築仍然可用金碧輝煌來形容,從而使古代建築有一種豪放而赫然的氣勢。古建築彩繪分類和古建築彩繪形式介紹。主要分類 :和璽彩畫根據建築的規模、等級與使用功能的需要,分為金龍和璽、金鳳和璽、龍鳳和璽、龍草和璽和蘇畫和璽等五種。它們是根據所繪製的彩畫內容而定名。全畫龍圖案的為金龍和璽彩畫。一般應用在宮殿中軸的主要建築之上。
  • 好玩│學彩畫鑑寶石,周末和孩子一起邊玩邊漲知識
    古建築上精美的彩畫有什麼講究?那些blingbling的寶石是怎麼形成的?各種寶石究竟該如何鑑別?本周末,在天壇公園和朝陽門社區文化生活館將有兩場活動適合親子家庭參與,讓你和孩子「玩到一起」。◆天壇科普·「小皇宮」裡的彩畫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祁谷的地方,天壇裡的齋宮素有「小皇宮」之稱。這次的活動就將帶領孩子們走進齋宮,體驗古建築裝飾史上使用時間最長、運用最廣泛的彩畫類型——旋子彩畫。
  • 俄羅斯民間工藝——若斯託沃彩畫
    新年將近,俄羅斯莫斯科州若斯託沃村的工作人員忙於繪製用於裝飾新年樅樹的彩球這些繪製著若斯託沃彩畫的工藝品是俄羅斯家庭常見的新年裝飾物若斯託沃彩畫工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期,當時,莫斯科郊區的一些城鎮和村莊出現了生產塗漆製品的作坊
  • 瀋陽故宮古建築修繕工藝公共示範區 民眾在十王亭「下竹釘」
    8月5日,瀋陽故宮古建築油飾彩畫保護修復二期工程技術人員在十王亭教民眾「下竹釘」。瀋陽故宮是中國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之一,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也是清入關後,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皇帝東巡駐蹕和儲存宮廷珍品的重要場所,為清代宮廷三大藝術寶庫之一。
  • 「十問」古建築修繕
    為此,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對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周乾,請他來解答有關「古建築修繕」的十個疑問。走進古建築「修繕」日常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古建築修繕的意義何在?周乾:古建築修繕的意義重大,因為它是古建築延年益壽的根本前提。
  • 追溯病毒起源,拒絕Conspiracy!
    美國借新冠病毒「甩鍋」中國, 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近來又開始翻炒剩飯, 繼續在病毒起源問題上抹黑中國。
  • 土木為中國古建築之魂 四梁八柱房子牆倒屋不塌
    中國古建築在主要木質結構上都採用榫卯結構,不用釘子,技術高超,結構也很複雜。比如古代蓋房子一般是「梁穿柱」,所以大梁儘量選乾燥木料,而柱子則儘量選含一定水分的,這樣建成以後,大梁的收縮不會太大,柱子的收縮則相對大,更有力地套牢大梁,有利於建築的穩固。  鋪磚上瓦也幾乎與釘子無關。
  • 故宮半解之壽康宮採用的彩畫,是彩畫中的最高等級
    乾隆一生侍母至孝,給母親的新居用的都是「龍鳳和璽」彩畫,彩畫等級中的最高級。咱們古建是木質的,為了讓裸露在外面的木頭漂亮,也起防腐的作用,會繪製彩畫。清式彩畫分為3類,等級以和璽彩畫最高,其次有旋子彩畫,蘇式彩畫。作為彩畫最高等級的和璽彩畫都是繪在皇家宮殿以及與皇家有關的建築上。
  • 養心殿的修復,運用「八大匠作」,在故宮古建築修繕中的一次創新
    而與以往的古建築保護項目不同,此次養心殿項目更強調研究性與科學性。一種新的工作模式此次養心殿修復研究項目,最先要做的是文物的安全撤陳和科學記錄工作。在撤陳之後,由故宮博物院古建部介入,並聯合多部門、多學科,多角度開展對養心殿區整體的勘察與修複方案的設計工作。
  • 雙語Bilingual|追溯病毒起源,拒絕Conspiracy!
    4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Fadela Chaib)表示,「當前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和陰謀論。世衛組織認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
  • 深宮鎖簾——賞古代建築彩畫藝術
    要說最吸引我的那就是色彩鮮豔的彩畫了,看著絢麗多彩,讓人眼花繚亂。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彩畫。其實我們所這些彩畫都是按照一定等級和邏輯關係組合而成的。彩畫在古代建築中是特有的裝飾之一,彩畫的底層油灰地仗,用於木構件的防腐防蟲,在保護木結構的基礎上著上鮮豔奪目的彩繪將功能和審美集於一身。
  • 【紀錄片】《中國古建築》:品味古建遺世之美
    編輯|Nina 校對|蘇小七 古建築是什麼?是殘破陳舊的樓舍,在歲月的春夏秋冬裡黯然神傷? 《中國古建築》紀錄片是由雪花啤酒出品,聯合清華大學建築歷史研究學者,歷時3年拍攝製作完成的。 全片共分為《天覆地載》、《唐風詠時》、《卯木春雪》、《匠心獨運》、《夕陽凝紫》、《庭院深深》、《湖山品園》和《營造傳承》8集,分別從歷史、技藝、文化、傳承四個角度系統的向觀者介紹中國古建築的知識。
  • 《周易》的起源、演變和發展史
    《周易》以濃縮的形式反映了中國文化的起源、演變和發展軌跡,特別反映了從巫術文化向人文文化發展的軌跡。如果說《周易》成書史是一部中國文化精神的生成史,那麼整個易學史則是中國文化發展史。先秦時期是易學萌生和莫基時代。
  • 古今大不同--記1860年天壇祈年殿的彩畫
    祈年殿現在上中下三層的彩畫皆為龍鳳和璽彩畫,方心和找頭內繪有龍鳳題材的紋飾,是2005年重新繪製的彩畫。繪製的依據是1935年的歷史老照片。2005年新繪製的彩畫2005年新繪製的彩畫祈年殿燒毀重建後重繪的彩畫那麼,燒毀之前的彩畫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彩畫之外的設計。1.瓦頂顏色始建時期的祈年殿,上簷用藍色琉璃瓦,中層用黃色,下層用綠色。
  • 營造構法——0基礎讀懂中國木結構古建築
    中國建築史的「源起」佛光寺東大殿——中國建築「第一國寶」1937年,梁思成與林徽因一行重新發現了隱藏於五臺山豆村鎮山巒間的佛光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以北宋時期中心大殿摩尼殿為研究對象,從建築、塑像與壁畫入手,識別其整體禮儀空間的構建。首先探究摩尼殿柱網平面、屋頂與鬥栱形制,結合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理解建築外部形象設計意匠。其次與本地區及更為廣闊區域內的塑像、壁畫等進行風格類型比對,探討摩尼殿內塑像、壁畫的年代特徵,識別摩尼殿不同時期內部像設及宗教設計理念。
  • 太原翹楚驗房解密:什麼是傳統建築天花彩畫?
    天花彩畫按畫法和圖飾內容可分為龍鳳天花彩畫、坐龍天花彩畫、金線天花彩畫、金蓮水草天花彩畫、煙琢墨天花彩畫、升降龍天花彩畫、團鶴天花彩畫、墨線天花彩畫等,做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 龍鳳天花彩畫應以龍和風的形象構成天花彩畫的主題;龍應畫升龍,鳳應畫降風;龍鳳中間應繪寶珠火焰,成為龍鳳戲珠形式。
  • 涮羊肉的歷史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
    涮羊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當時吃涮羊肉的方法也現在差不多,清代的時候,涮羊肉開始興盛起來,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在舉辦“千叟宴”的時候,就有這道菜。
  • 紅山文化和玦形龍等 對追溯中華文明起源有重要實證意義
    ■三層人神獸面紋玉琮,良渚文化,香港佳士得2019年11月27日 廣東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吳沫:紅山文化和玦形龍等 對追溯中華文明起源有重要實證意義
  • 日本傳統古建築的典型代表——二條城
    遊覽二條城就像一幅充滿祥瑞之氣的水墨彩畫。二條城猶如一個與世隔絕的古院落,這裡靜謐秀美。每當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灑向這個古院落,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這個日本經典的傳統古建築代表了當時文化和藝術的結晶。二條城內值得參觀的地方眾多,其中被列為國寶的二之丸御殿六棟共有33個房間,建物面積3,300平方米,鋪設了超過800疊的塌塌米。
  • 牌樓彩畫也非三六九等,北京等級最高的牌樓原來是它
    說到老北京的牌樓,數目不算少,可是在清代只有為數很少的牌樓採用了和璽彩畫。和璽彩畫並不是有描金或者繪有龍、鳳等圖案的就是和璽彩畫。其主要特徵是中間和兩側的方心、找頭圖案用豎立的W線條做分界線。從老照片上看它們是西苑三海的兩組四座:「金鰲、玉蝀」牌樓、「堆雲、積翠」牌樓,還有頤和園的一座:「涵虛罨秀」牌樓。